月宮中的女子很快得知了要與大順那邊比試的事情,一個個麵露期待與興奮。
畢竟待在月宮中的這幾年,每日裏除了練習就是相互比試,還從未與外界的那些人切磋比試過。
如今有機會試試這幾年來努力的成果,一個個自然是激動與興奮的。
但是當得知此次比試還關乎大順多地降雨之事,一個個麵麵相覷。
等到係統離開後,有人忍不住道:“那這比試,我們要不要故意輸啊?”
話落,有姑娘忍不住低聲嗬斥道:“我們代表著月神娘娘,若是故意輸了,月神娘娘的臉麵往哪放?況且我們隻學了幾年,不一定能贏過外麵那些人,別再說什麽故意輸之類的話了。”
眾人點頭,想了想覺得也對。
外麵那些有名氣的都是學了十幾年甚至更久,她們想要贏對方都不一定,哪裏還需要故意輸呢?
“那此次比試,我等便全力以赴,不能辜負了月神娘娘當初的相救收留之恩。哪怕贏不了那些人,也要認真對待!”
至於會不會贏,她們沒抱什麽希望。畢竟從未與外界切磋比試,自身天賦又不高,她們對自己如今的水平還是很不自信的。
安國這邊,看到安帝將那些人又原原本本的帶了迴來,大順皇帝心中說不出來是慶幸還是失望。
將換了比試的事情一說,安帝毫不猶豫的宣召了宮中樂府的人,又怕不夠,還下旨在京城和附近城鎮中召集人手。
至於再遠一些的地方,則是沒去。
畢竟隻有兩日,估計花費在路上的時間都不夠,如何還能召人來京城這邊?
京城這邊有很多民間樂者,聽聞此事全都躍躍欲試。
除了對大順百姓也有同情想要幫助他們外,更多的便是想要與那些侍奉在月神身邊的姑娘一較高下,若是能借此揚名自然是再好不過。
因此在到了比試這日,除了大順皇帝和安國皇帝,安國的一些官員和召集來的那些比試之人外,還有許多百姓在此。
月神這邊並沒有說不許圍觀,大順皇帝和安國皇帝想著這邊沒湊夠的人手,自然也是沒有阻止。
指不定這些百姓中還有隱著沒出來的厲害人物呢。
宮中樂府裏的人是不少,但領頭的卻隻有那麽一些人,大多數都是在一旁配舞配樂的,因此此次比試皇宮這邊隻湊出三十六人,這還是安帝偶爾愛聽歌舞,否則人數隻會更少。
剩下的一些便是從京城這裏選出來的,加在一起湊夠了八十一人。
隻要贏上四十一場便好。
到了時辰,眾人目光忍不住四下裏張望著。
這裏隻是一片荒涼的土地,連雜草都沒有幾根。比試樂器這些還好,比舞的話隻怕不太方便吧?
正想著,原本站在中間的一群人忽然消失,隨後出現在了稍遠一些的地方。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忽然覺得腳下有些不對。
趕忙低頭,就見原本荒涼的土地上開始冒出綠意,很快生出了嫩綠的青草。
這可是種不出東西的地啊!
在所有人的視線中,綠意很快鋪滿腳下的這片土地。而中間空出來的那一塊地則是慢慢升高,直到比其他地麵高了有一米多才停下來。
而在這塊高台中間,還有兩張桌椅。
眾人反應過來,這應當就是用來比試的地方。
而如此非人力所能做到的事,自然是月神娘娘的手筆。
無數人抬頭看著上方天空,試圖看到月神模樣。
大順這邊沒幾個人見過月神,安國百姓幾年前雖是遠遠的見過月神一麵,但那晚也隻是見到月神的衣裳與身形,臉卻是瞧不見的。
神明模樣,沒有人會不好奇。
哪怕如今各地都有月神廟,裏麵也有月神的神像與畫像,但無一例外,都是看不清臉的。
畫像中隻有月神的背影,神像則是一枝月桂遮住了臉,隻隱約透露出些許眉眼。
最開始是安國建立月神廟,因為不知神明模樣,便如此建造。之後就是各國都開始效仿。
而見到月神真容的那些人,見到各國神像如此,一個個倒也沒有出來說月神究竟長什麽模樣。
畢竟別人都看不清神明模樣,定然是神明有意為之,如此又何必跳出來說呢。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中間高台處光芒一閃,出現了八十一名年輕姑娘。
彩衣,簪花,環佩……
一個個或手持玉簫,或懷抱琵琶與玉琴等樂器。
雖然都年輕貌美,但隻是一眼,眾人就覺得定然不是那位月神娘娘。
女子中有人上前兩步,朝著眾人微微俯身,膝蓋卻未有絲毫彎曲。
“我名青黛,奉月神娘娘之命,領月宮諸位姐妹前來與大順比試。”
聽到此話,眾人心中歎息,知曉月神娘娘應當是不會現身了。
也對,神明哪是那麽容易就見到的呢。
大順皇帝上前一步,開口道:“敢問青黛姑娘,不知這比試結果由誰來定?”
青黛語氣不卑不亢,輕聲道:“自然是由月神娘娘來定。”
所以月神娘娘是在看著這裏嗎?
大順皇帝不再多問,月宮眾人從高台上走了下來,隻餘一抱著琵琶的女子站在上麵,朝著眾人微微頷首,隨即坐了下來。
很快,琵琶聲響起。
在場許多人不懂琵琶,但也能覺得這樂聲非常好聽。
琵琶聲漸入尾聲,與在場許多人滿臉沉醉不同,大順這邊滿臉凝重。
等到一曲畢,大順這邊立即走出來一名女子,懷抱琵琶,朝著高台上走去。
琵琶聲也很不錯,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局要輸了。
哪怕是那些不懂樂的百姓,也能聽的出來。
等到大順這邊結束,就見一枝月桂從空中飄下,落在了月宮那女子的麵前。
畢竟待在月宮中的這幾年,每日裏除了練習就是相互比試,還從未與外界的那些人切磋比試過。
如今有機會試試這幾年來努力的成果,一個個自然是激動與興奮的。
但是當得知此次比試還關乎大順多地降雨之事,一個個麵麵相覷。
等到係統離開後,有人忍不住道:“那這比試,我們要不要故意輸啊?”
話落,有姑娘忍不住低聲嗬斥道:“我們代表著月神娘娘,若是故意輸了,月神娘娘的臉麵往哪放?況且我們隻學了幾年,不一定能贏過外麵那些人,別再說什麽故意輸之類的話了。”
眾人點頭,想了想覺得也對。
外麵那些有名氣的都是學了十幾年甚至更久,她們想要贏對方都不一定,哪裏還需要故意輸呢?
“那此次比試,我等便全力以赴,不能辜負了月神娘娘當初的相救收留之恩。哪怕贏不了那些人,也要認真對待!”
至於會不會贏,她們沒抱什麽希望。畢竟從未與外界切磋比試,自身天賦又不高,她們對自己如今的水平還是很不自信的。
安國這邊,看到安帝將那些人又原原本本的帶了迴來,大順皇帝心中說不出來是慶幸還是失望。
將換了比試的事情一說,安帝毫不猶豫的宣召了宮中樂府的人,又怕不夠,還下旨在京城和附近城鎮中召集人手。
至於再遠一些的地方,則是沒去。
畢竟隻有兩日,估計花費在路上的時間都不夠,如何還能召人來京城這邊?
京城這邊有很多民間樂者,聽聞此事全都躍躍欲試。
除了對大順百姓也有同情想要幫助他們外,更多的便是想要與那些侍奉在月神身邊的姑娘一較高下,若是能借此揚名自然是再好不過。
因此在到了比試這日,除了大順皇帝和安國皇帝,安國的一些官員和召集來的那些比試之人外,還有許多百姓在此。
月神這邊並沒有說不許圍觀,大順皇帝和安國皇帝想著這邊沒湊夠的人手,自然也是沒有阻止。
指不定這些百姓中還有隱著沒出來的厲害人物呢。
宮中樂府裏的人是不少,但領頭的卻隻有那麽一些人,大多數都是在一旁配舞配樂的,因此此次比試皇宮這邊隻湊出三十六人,這還是安帝偶爾愛聽歌舞,否則人數隻會更少。
剩下的一些便是從京城這裏選出來的,加在一起湊夠了八十一人。
隻要贏上四十一場便好。
到了時辰,眾人目光忍不住四下裏張望著。
這裏隻是一片荒涼的土地,連雜草都沒有幾根。比試樂器這些還好,比舞的話隻怕不太方便吧?
正想著,原本站在中間的一群人忽然消失,隨後出現在了稍遠一些的地方。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忽然覺得腳下有些不對。
趕忙低頭,就見原本荒涼的土地上開始冒出綠意,很快生出了嫩綠的青草。
這可是種不出東西的地啊!
在所有人的視線中,綠意很快鋪滿腳下的這片土地。而中間空出來的那一塊地則是慢慢升高,直到比其他地麵高了有一米多才停下來。
而在這塊高台中間,還有兩張桌椅。
眾人反應過來,這應當就是用來比試的地方。
而如此非人力所能做到的事,自然是月神娘娘的手筆。
無數人抬頭看著上方天空,試圖看到月神模樣。
大順這邊沒幾個人見過月神,安國百姓幾年前雖是遠遠的見過月神一麵,但那晚也隻是見到月神的衣裳與身形,臉卻是瞧不見的。
神明模樣,沒有人會不好奇。
哪怕如今各地都有月神廟,裏麵也有月神的神像與畫像,但無一例外,都是看不清臉的。
畫像中隻有月神的背影,神像則是一枝月桂遮住了臉,隻隱約透露出些許眉眼。
最開始是安國建立月神廟,因為不知神明模樣,便如此建造。之後就是各國都開始效仿。
而見到月神真容的那些人,見到各國神像如此,一個個倒也沒有出來說月神究竟長什麽模樣。
畢竟別人都看不清神明模樣,定然是神明有意為之,如此又何必跳出來說呢。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中間高台處光芒一閃,出現了八十一名年輕姑娘。
彩衣,簪花,環佩……
一個個或手持玉簫,或懷抱琵琶與玉琴等樂器。
雖然都年輕貌美,但隻是一眼,眾人就覺得定然不是那位月神娘娘。
女子中有人上前兩步,朝著眾人微微俯身,膝蓋卻未有絲毫彎曲。
“我名青黛,奉月神娘娘之命,領月宮諸位姐妹前來與大順比試。”
聽到此話,眾人心中歎息,知曉月神娘娘應當是不會現身了。
也對,神明哪是那麽容易就見到的呢。
大順皇帝上前一步,開口道:“敢問青黛姑娘,不知這比試結果由誰來定?”
青黛語氣不卑不亢,輕聲道:“自然是由月神娘娘來定。”
所以月神娘娘是在看著這裏嗎?
大順皇帝不再多問,月宮眾人從高台上走了下來,隻餘一抱著琵琶的女子站在上麵,朝著眾人微微頷首,隨即坐了下來。
很快,琵琶聲響起。
在場許多人不懂琵琶,但也能覺得這樂聲非常好聽。
琵琶聲漸入尾聲,與在場許多人滿臉沉醉不同,大順這邊滿臉凝重。
等到一曲畢,大順這邊立即走出來一名女子,懷抱琵琶,朝著高台上走去。
琵琶聲也很不錯,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局要輸了。
哪怕是那些不懂樂的百姓,也能聽的出來。
等到大順這邊結束,就見一枝月桂從空中飄下,落在了月宮那女子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