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有些熟悉的曲調從玉簫中傳出,曦月沉默了起來。
若是沒記錯,這應該是她練習的諸多曲子中的一個。當初變作別的模樣在齊國一條河邊吹的時候,遇到了還是公主的昭和。
記得當時對方說曲子還不錯,換個人來吹或許會更好。
後來自己又給她吹了一遍,所以她這是聽了兩遍就記住了,還吹的如此好?
曦月有點麻。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嗎?
明月高懸,白玉般的月宮頂層,曲調古怪卻又好聽的聲音傳出。
兩人倚在欄杆旁,皎潔柔和的月光灑落在身上,再加上兩人的臉都是非常好看的那種,一時間仿若畫卷。
登基大典結束後,各國使臣又陸續前來山下拜見月神,除了神獸單獨見了大雍的使臣外,其餘各國使臣都隻是留下了早就準備好的重禮,並沒有見到月神。
之後兩個月時間,關於齊國女帝登基月神現身送禮的事就傳的各國幾乎人盡皆知。
各國皇帝原本對這位女皇帝並沒有怎麽放在心上,但聽聞此事一個個不由得重視起來。
這一重視,關於這位齊國女帝攝政一年多來做的各種事情也都被送到了幾人麵前,當下一個個沉默起來。
原來女子也能如此厲害的嗎?
幾人下意識的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忍不住想著齊帝看起來不大聰明的樣子,卻生了個如此聰明的女兒,他們的女兒想來怎麽也不會比齊帝的女兒差吧?
幾人倒是沒有什麽傳位女兒的想法,純粹是看到月神現身送禮這點有些眼饞罷了。
若他們女兒也厲害有本事,封官封王這些,不知道月神娘娘那邊會不會也送東西過來?
若是能送個延壽丹或者瓊漿那就再好不過了。
一時間,各國皇帝倒是開始重視起女兒來了。
當然,到底是有齊國先例在前,一個個雖然比以往對女兒要重視一些,但到底還是注意著分寸,怕女兒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但女帝登基一事,到底還是影響到了許多女子,給許多人心中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女帝登基沒三個月,又是一年秋收之季。
因為有去年的豐收,收獲了更多種子,今年各國的好幾座城池裏的百姓都已經開始種上了新的稻種與棉花。
而今年收獲的這些,除了各家留種出來作為下一年的種子,剩下的全被朝廷以公道的價格收走,送往更多的城鎮。
曦月這邊又去了大雍青州,看了看剩下那三個紈絝子弟的情況。
張朝今年倒是耕了兩畝地,但隻有一畝被種了出來,且還稀稀拉拉的,收成肉眼可見的不好。
在田地旁邊還有個簡易的茅草屋,葛逕正躺在裏麵看著張朝各種忙碌,忍不住道:“元金寶那個家夥,他自己恢複了也不知道幫一下我們,我去找他,他還裝作不認識我。”
張朝收割稻子,累的腰酸背痛,聽到這話忍不住說出自己的猜測:“我覺得他倒不是不想幫我們,而是沒辦法幫我們。”
“他能恢複相貌,就說明那妖……那仙子可能真的在秋收時過來查看我們有沒有種出地,既然對方目的是讓我們種地,那肯定不可能讓已經成功的人幫我們。估計元金寶也是沒辦法。”
聽到這話,葛逕不以為意。
張朝看了他一眼,勸道:“你別再躺著了,明年是三畝地。再不種,這輩子都沒有恢複的希望了。”
葛逕搖頭:“我前幾天迴去看了,我爹娘都快忘了我,他們又生了一個,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聞言,張朝沉默起來。
其實這兩年他也偷偷迴去看了,最開始爹娘還到處派人找自己,可現在似乎是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死在了不知哪裏,已經放棄了尋找自己。
心中說不失落是假的,但正因為如此,他才更想要趕緊種出地來,恢複相貌迴家。
隻不過看著麵前的兩畝地,心中說不沉重那是假的。
另一邊,方仕拿著自己在南風倌掙來的錢勉強買了兩畝地,但也僅此而已。
他根本就不懂種地,哪怕買了種子,也隻是隨意的往地裏撒。
所以到了秋收時,他的那兩畝地與荒地沒有區別。
見三人沒有能完成今年任務的,曦月看了會就離開。
這次她去了大雍的一個城鎮,據說這裏開了個大型紡織廠,裏麵的東家專門收這兩年各地百姓種出來的棉花還有絲與麻等物。
而裏麵的工人都是貧苦人家的女子,還有很多是年紀大了,丈夫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如今孤苦無依。
曦月之所以來這裏,是因為聽說這裏的老板做出了紡織機。
她瞬間就想到了一個人。
當初從月宮中離開,李蘭帶走了一本關於紡織機的書籍,裏麵還有紡織機的圖紙。
書籍的內容也在事後傳了出來,但這兩年來並沒有聽到一點關於紡織機的消息,本以為是這裏的人認識不到紡織機的作用,或者是沒人能做出紡織機。
但沒想到此時居然被人做出來了。
她變了副模樣,來到紡織廠附近,就看到一車車的棉花被送了進去,還有一件件做好的棉服從裏麵送了出來。
秋收之後沒多久天就會冷下來,到時候正是需要棉服的時候。
遠遠的就看到紡織廠大門旁排了長長的隊伍,她走過去就見隊伍裏全是女子,年輕的年紀大的都有。
快兩年沒見的李蘭一身利落的衣裳,坐在椅子上詢問著麵前的女子一些情況。
等詢問了一些情況之後,又觀察了一下女子幹淨的手與鞋麵,她笑著道:“明日來上工吧。”
女子麵露驚喜,眼中滿是激動與感激:“謝謝東家,我會好好幹的!”
李蘭微微點頭,臉上露出笑容:“迴去路上小心。”
曦月站在一旁看了許久,領域作用下沒有任何人會注意到她。
等到隊伍的人全部見完,李蘭起身進了紡織廠,安排人裝了一車的棉服。
一旁的管事忍不住道:“東家,這車棉服要送到哪?”
李蘭道:“河水村。”
河水村距離這裏不遠,那裏什麽情況這邊的人都知道。
早些年村裏的青壯勞動力都被拉去當兵,隻留下一些老人和孩童婦孺。
如今河水村隻能靠著老人婦女們做些手工活計和種些菜勉強過日子,一年到頭連件衣裳都添不了,冬日更是難熬。
聽說每年到了冬日,都會有一些老人熬不過去。
李蘭如今掙了些錢,棉服又都是從紡織廠裏出來的,比外麵賣的要便宜。所以在今年又收了許多棉花之後,她就決定送一車棉服去往河水村。
盡自己所能,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曦月跟著李蘭一行人去了河水村,就見這裏的老弱婦孺全都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而每家屋前屋後,都種有一小片菜地,不過看著並不多的樣子,此時也被吃了大半。
每家每戶根據人數發了棉服,眾人將李蘭圍起來,一臉的感激。還有老人往她手中塞著煮熟的雞蛋。
雖然隻有一顆,但看著這個村子的情況,還有老人格外消瘦的臉頰,就知道這一顆隻怕也是平日裏根本舍不得吃的。
李蘭不由分說的將雞蛋給塞了迴去,看著老人有些不安的神色,她笑著道:“棉花是月神娘娘賜下來的,若沒有棉花,也就沒有這些衣裳。我也不過是借花獻佛,若真的要謝,還是要謝月神娘娘才是。”
眾人神色動容。
原本河水村這情況是沒有人管的,官府更是不聞不問。
可這兩年因為得了神種的原因,糧食產量多了起來,官府去年在冬日倒也意思意思的給河水村百姓發了點糧食。
據說今年還會給他們送些糧食過來。
雖然不多,但也能讓這裏的老弱婦孺在冬日多一分能夠撐下去的希望。
聽說明年開春還會給他們這裏也送來一些神種,哪怕他們耕種不出來多少地,可每家半畝,日後收成出來日子也能比現在好過一些。
而這一切,都是月神娘娘的恩賜。
李蘭離開後,家家戶戶拿著棉服迴到房間,拜了拜早就供奉起來的月神娘娘像。
大人們在屋裏拜神像,孩子們在屋外玩耍。
突然有孩童大聲道:“爺爺!地裏的菜!快來看啊!”
正在對著神像跪拜的老人聽到這話,隻以為是地裏的菜出了什麽問題,邁著有些不太利索的腿走了出去。
然後就看到已經吃了大半的菜地裏,剩下的菜此時正在不停的瘋長著。
而周圍其他家也都傳來了各種驚唿聲,聽聲音應當也是如此情況。
老人微微張嘴,不可思議的看著眼前這一幕,片刻後忍不住喃喃道:“神跡!月神娘娘顯靈了啊!”
若是沒記錯,這應該是她練習的諸多曲子中的一個。當初變作別的模樣在齊國一條河邊吹的時候,遇到了還是公主的昭和。
記得當時對方說曲子還不錯,換個人來吹或許會更好。
後來自己又給她吹了一遍,所以她這是聽了兩遍就記住了,還吹的如此好?
曦月有點麻。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嗎?
明月高懸,白玉般的月宮頂層,曲調古怪卻又好聽的聲音傳出。
兩人倚在欄杆旁,皎潔柔和的月光灑落在身上,再加上兩人的臉都是非常好看的那種,一時間仿若畫卷。
登基大典結束後,各國使臣又陸續前來山下拜見月神,除了神獸單獨見了大雍的使臣外,其餘各國使臣都隻是留下了早就準備好的重禮,並沒有見到月神。
之後兩個月時間,關於齊國女帝登基月神現身送禮的事就傳的各國幾乎人盡皆知。
各國皇帝原本對這位女皇帝並沒有怎麽放在心上,但聽聞此事一個個不由得重視起來。
這一重視,關於這位齊國女帝攝政一年多來做的各種事情也都被送到了幾人麵前,當下一個個沉默起來。
原來女子也能如此厲害的嗎?
幾人下意識的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忍不住想著齊帝看起來不大聰明的樣子,卻生了個如此聰明的女兒,他們的女兒想來怎麽也不會比齊帝的女兒差吧?
幾人倒是沒有什麽傳位女兒的想法,純粹是看到月神現身送禮這點有些眼饞罷了。
若他們女兒也厲害有本事,封官封王這些,不知道月神娘娘那邊會不會也送東西過來?
若是能送個延壽丹或者瓊漿那就再好不過了。
一時間,各國皇帝倒是開始重視起女兒來了。
當然,到底是有齊國先例在前,一個個雖然比以往對女兒要重視一些,但到底還是注意著分寸,怕女兒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但女帝登基一事,到底還是影響到了許多女子,給許多人心中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女帝登基沒三個月,又是一年秋收之季。
因為有去年的豐收,收獲了更多種子,今年各國的好幾座城池裏的百姓都已經開始種上了新的稻種與棉花。
而今年收獲的這些,除了各家留種出來作為下一年的種子,剩下的全被朝廷以公道的價格收走,送往更多的城鎮。
曦月這邊又去了大雍青州,看了看剩下那三個紈絝子弟的情況。
張朝今年倒是耕了兩畝地,但隻有一畝被種了出來,且還稀稀拉拉的,收成肉眼可見的不好。
在田地旁邊還有個簡易的茅草屋,葛逕正躺在裏麵看著張朝各種忙碌,忍不住道:“元金寶那個家夥,他自己恢複了也不知道幫一下我們,我去找他,他還裝作不認識我。”
張朝收割稻子,累的腰酸背痛,聽到這話忍不住說出自己的猜測:“我覺得他倒不是不想幫我們,而是沒辦法幫我們。”
“他能恢複相貌,就說明那妖……那仙子可能真的在秋收時過來查看我們有沒有種出地,既然對方目的是讓我們種地,那肯定不可能讓已經成功的人幫我們。估計元金寶也是沒辦法。”
聽到這話,葛逕不以為意。
張朝看了他一眼,勸道:“你別再躺著了,明年是三畝地。再不種,這輩子都沒有恢複的希望了。”
葛逕搖頭:“我前幾天迴去看了,我爹娘都快忘了我,他們又生了一個,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聞言,張朝沉默起來。
其實這兩年他也偷偷迴去看了,最開始爹娘還到處派人找自己,可現在似乎是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死在了不知哪裏,已經放棄了尋找自己。
心中說不失落是假的,但正因為如此,他才更想要趕緊種出地來,恢複相貌迴家。
隻不過看著麵前的兩畝地,心中說不沉重那是假的。
另一邊,方仕拿著自己在南風倌掙來的錢勉強買了兩畝地,但也僅此而已。
他根本就不懂種地,哪怕買了種子,也隻是隨意的往地裏撒。
所以到了秋收時,他的那兩畝地與荒地沒有區別。
見三人沒有能完成今年任務的,曦月看了會就離開。
這次她去了大雍的一個城鎮,據說這裏開了個大型紡織廠,裏麵的東家專門收這兩年各地百姓種出來的棉花還有絲與麻等物。
而裏麵的工人都是貧苦人家的女子,還有很多是年紀大了,丈夫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如今孤苦無依。
曦月之所以來這裏,是因為聽說這裏的老板做出了紡織機。
她瞬間就想到了一個人。
當初從月宮中離開,李蘭帶走了一本關於紡織機的書籍,裏麵還有紡織機的圖紙。
書籍的內容也在事後傳了出來,但這兩年來並沒有聽到一點關於紡織機的消息,本以為是這裏的人認識不到紡織機的作用,或者是沒人能做出紡織機。
但沒想到此時居然被人做出來了。
她變了副模樣,來到紡織廠附近,就看到一車車的棉花被送了進去,還有一件件做好的棉服從裏麵送了出來。
秋收之後沒多久天就會冷下來,到時候正是需要棉服的時候。
遠遠的就看到紡織廠大門旁排了長長的隊伍,她走過去就見隊伍裏全是女子,年輕的年紀大的都有。
快兩年沒見的李蘭一身利落的衣裳,坐在椅子上詢問著麵前的女子一些情況。
等詢問了一些情況之後,又觀察了一下女子幹淨的手與鞋麵,她笑著道:“明日來上工吧。”
女子麵露驚喜,眼中滿是激動與感激:“謝謝東家,我會好好幹的!”
李蘭微微點頭,臉上露出笑容:“迴去路上小心。”
曦月站在一旁看了許久,領域作用下沒有任何人會注意到她。
等到隊伍的人全部見完,李蘭起身進了紡織廠,安排人裝了一車的棉服。
一旁的管事忍不住道:“東家,這車棉服要送到哪?”
李蘭道:“河水村。”
河水村距離這裏不遠,那裏什麽情況這邊的人都知道。
早些年村裏的青壯勞動力都被拉去當兵,隻留下一些老人和孩童婦孺。
如今河水村隻能靠著老人婦女們做些手工活計和種些菜勉強過日子,一年到頭連件衣裳都添不了,冬日更是難熬。
聽說每年到了冬日,都會有一些老人熬不過去。
李蘭如今掙了些錢,棉服又都是從紡織廠裏出來的,比外麵賣的要便宜。所以在今年又收了許多棉花之後,她就決定送一車棉服去往河水村。
盡自己所能,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曦月跟著李蘭一行人去了河水村,就見這裏的老弱婦孺全都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而每家屋前屋後,都種有一小片菜地,不過看著並不多的樣子,此時也被吃了大半。
每家每戶根據人數發了棉服,眾人將李蘭圍起來,一臉的感激。還有老人往她手中塞著煮熟的雞蛋。
雖然隻有一顆,但看著這個村子的情況,還有老人格外消瘦的臉頰,就知道這一顆隻怕也是平日裏根本舍不得吃的。
李蘭不由分說的將雞蛋給塞了迴去,看著老人有些不安的神色,她笑著道:“棉花是月神娘娘賜下來的,若沒有棉花,也就沒有這些衣裳。我也不過是借花獻佛,若真的要謝,還是要謝月神娘娘才是。”
眾人神色動容。
原本河水村這情況是沒有人管的,官府更是不聞不問。
可這兩年因為得了神種的原因,糧食產量多了起來,官府去年在冬日倒也意思意思的給河水村百姓發了點糧食。
據說今年還會給他們送些糧食過來。
雖然不多,但也能讓這裏的老弱婦孺在冬日多一分能夠撐下去的希望。
聽說明年開春還會給他們這裏也送來一些神種,哪怕他們耕種不出來多少地,可每家半畝,日後收成出來日子也能比現在好過一些。
而這一切,都是月神娘娘的恩賜。
李蘭離開後,家家戶戶拿著棉服迴到房間,拜了拜早就供奉起來的月神娘娘像。
大人們在屋裏拜神像,孩子們在屋外玩耍。
突然有孩童大聲道:“爺爺!地裏的菜!快來看啊!”
正在對著神像跪拜的老人聽到這話,隻以為是地裏的菜出了什麽問題,邁著有些不太利索的腿走了出去。
然後就看到已經吃了大半的菜地裏,剩下的菜此時正在不停的瘋長著。
而周圍其他家也都傳來了各種驚唿聲,聽聲音應當也是如此情況。
老人微微張嘴,不可思議的看著眼前這一幕,片刻後忍不住喃喃道:“神跡!月神娘娘顯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