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逐漸離譜……
西遊:地府改革,開局發展互聯網 作者:超大瓶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夜的醞釀,佛音二字,算是徹底響徹三界。
不單單是東勝神州的各地佛門寺廟來往香客不絕,哪怕是以凡人居多的南瞻部州,僅存的一些寺廟也是擠滿了人。
東勝神州的修士大多還都要點臉麵,黑夜上門購買佛音的居多,白天也大多都是差下人購買。
但南瞻部州的凡人……就不一樣了。
大唐,王家村!
王小五樂嗬嗬的指揮著雇傭來的工人堆砌院牆,自己也是拿著斧釘錘矛上陣,本就是家裏的農把式,雖然當了幾天的地主老爺,但這一身的本事還沒落下。
上好的青石磚,一塊一塊的相互堆疊,這些可都是用香火買來的好材料。
風吹雨淋可保50年難壞。
若是放在以往,這種珍稀的材料也就是達官顯貴才能夠消費得起。
可現如今有了香火,卻成為了農家養豬場的主要建造材料。
是的,王小五正在建造養豬場。
養豬場預計要占300畝荒田,前景如果好的話,未來他還準備投入更多。
隨著大唐廣開貿易,長安大量的人口外流,直接就導致了大批量的土地荒廢了下來。
大唐雖然各處穩定,並無任何叛亂,但各種物品的價格卻是根本就不帶跌的。
想靠種植糧食跑贏通貨膨脹,幾乎不可能。
王小五與老娘在家商量,考慮到家裏的銀子錢財越來越不值錢,索性直接就買了一大批的土地。
實際如果不是香火與房間金銀的兌換比已經炒到了天上去,王小五一家更樂意於換成香火的。
養豬場建設不過半月,外邊五米高的圍牆簡直是比豪宅大院還要氣派。
養豬場大門麵朝群山,不時就能夠聽到山林裏野豬哼哼唧唧刨土吃食聲。
王小五本是獵戶出身,偶爾也會在論壇裏學習一番修真煉氣,雖然大多修真知識晦澀難懂,但他也或多或少能學到一個皮毛。
這圈養野豬的法子,就是王小五學習馴獸技藝,結合自身獵人的一些經驗,摸索出來的開源之法。
馴服妖獸基本不可能,但收服山裏的一群小小野豬還不在話下。
又忙活了兩天,養豬場終於是建成,王小五大擺宴席,狠狠的招待了一番前來幫忙做工的父老鄉親。
待到眾人散去,王小五一家這才好好參觀起自家的養豬場。
養豬場內部除了食槽,更多的便是提供給野豬休息的豬檻,日落黃昏,不時就有野豬下山,自覺的鑽入豬圈,或唿唿大睡,或在食槽裏搶食吃,一派井然有序!
“娘,您就放心吧!養豬場這邊有我,今兒個我還入城打聽了一下最近肉價,又上漲了哩。”
“肉價是肉價,我們這豬肉可是賤肉,又騷又硬,能賣得上高價嗎?”
“要不我們還是騰出些地方,多養殖一些豬牛羊吧?”
“我聽說隔壁村進口了一批西域羚羊,一頭羊的價格那可是抵得上幾十條小黃魚哩!”
老母親絮絮叨叨,依舊有些不放心。
王小五笑著解釋:“娘,您忘了!”
“這可是廟祝劉老親口說的,豬肉隻要閹割後,就不騷了。”
“這也是從大唐之外流傳而來的法子,咱大唐人傑地靈,山豬的肉質本就肥美,定然是比那外國豬好上不知多少倍!”
“閹了好,閹了好啊。”
老母親聽的是頻頻點頭,看著那在豬檻裏一個個長的飛鏢大耳的大黑豬,滿臉都笑出了褶子。
“小五說的沒錯,山豬養殖起來沒那些羚羊金貴難伺候,平日裏在食槽裏準備好吃食,多注意一下那些上山打獵的獵戶即可!”
“娘,您又忘了,現在長安哪裏還有獵戶,都轉行開始養殖啦!!”
“那就好,那就好!”
二人說話間來到了養豬場的最中央,這裏有一個小型香壇,三根香燭燃燒發出嫋嫋青煙。
王小五眉頭微皺,他怎麽不記得這裏有布置香壇,不用目光看向身後的幾位夫人!
聲音都帶了幾分嚴厲。
“這裏怎麽會有一座香壇?準備祭拜哪個邪神?”
養豬場擺香壇本身這件事就很突兀,更何況他全家能有今天接受地府大恩,怎可在此汙穢之地祭拜?
那麽祭拜的對象……
“莫喊!莫喊!這是我讓工人臨走時修建的!”
老母親狠狠拍擊了一下兒子胳膊,眼眸微瞪,將已經是有些顯懷的幾位兒媳婦牢牢的護在身後。
“怎麽?你也敢和你娘兇?”
王小五摸了摸頭,一臉訕訕:“不敢,不敢!”
“不過,娘修建這香壇做甚?”
“網上不是說,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送子送福,更是對豬配種有著奇效!”
“雖然這位菩薩管的事小,我們也不能過於怠慢不是。”
說著,便有下人將那家裏不知道之前扔到哪個角落裏的觀音菩薩像給抬到了香壇之上。
王小五甚至在觀音像上還看見了豁口與蜘蛛網……
眼見這一幕,他想要張嘴說些什麽,卻一時不知怎的如何開口。
好像,理兒的確是這個理。
網上的那些熱帖,那可是描繪的有鼻子有眼,什麽母豬夜夜慘嚎,都得到了那麽多神仙修士的迴帖肯定,那想來定當不會騙人的。
養豬場雖然公豬的數量很多,但卻大多都被閹割,想要擴充養殖,種豬的壓力的確有些大了。
有著這樣一位菩薩保佑,也的確合情合理。
“走吧!迴去了!明兒個記得去寺廟上一柱香,買迴幾件佛音給種豬配上。”
“每個種豬三件,想來那些母豬很快就會懷上,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王家的養豬場就可以出一批肉豬了。”
老母親認真叮囑,王小五老實點頭。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果然這話說的沒得假,他王小五怎麽就沒想到這一茬。
長安物價雖然飛漲,但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原本一年到頭聞不到一個葷腥味兒的時代早就過去。
現在市場對於肉食可是相當饑渴!
種豬杆杆進洞,他養豬場想不紅火都難。
“還是母親看的長遠,明兒個我就去上香!”
“嗯!記得也去城隍商城那邊還個願,家裏的這幾位兒媳婦能這麽快懷上,可少不了地府眾神的庇佑!”
“是是是!!!”
不單單是東勝神州的各地佛門寺廟來往香客不絕,哪怕是以凡人居多的南瞻部州,僅存的一些寺廟也是擠滿了人。
東勝神州的修士大多還都要點臉麵,黑夜上門購買佛音的居多,白天也大多都是差下人購買。
但南瞻部州的凡人……就不一樣了。
大唐,王家村!
王小五樂嗬嗬的指揮著雇傭來的工人堆砌院牆,自己也是拿著斧釘錘矛上陣,本就是家裏的農把式,雖然當了幾天的地主老爺,但這一身的本事還沒落下。
上好的青石磚,一塊一塊的相互堆疊,這些可都是用香火買來的好材料。
風吹雨淋可保50年難壞。
若是放在以往,這種珍稀的材料也就是達官顯貴才能夠消費得起。
可現如今有了香火,卻成為了農家養豬場的主要建造材料。
是的,王小五正在建造養豬場。
養豬場預計要占300畝荒田,前景如果好的話,未來他還準備投入更多。
隨著大唐廣開貿易,長安大量的人口外流,直接就導致了大批量的土地荒廢了下來。
大唐雖然各處穩定,並無任何叛亂,但各種物品的價格卻是根本就不帶跌的。
想靠種植糧食跑贏通貨膨脹,幾乎不可能。
王小五與老娘在家商量,考慮到家裏的銀子錢財越來越不值錢,索性直接就買了一大批的土地。
實際如果不是香火與房間金銀的兌換比已經炒到了天上去,王小五一家更樂意於換成香火的。
養豬場建設不過半月,外邊五米高的圍牆簡直是比豪宅大院還要氣派。
養豬場大門麵朝群山,不時就能夠聽到山林裏野豬哼哼唧唧刨土吃食聲。
王小五本是獵戶出身,偶爾也會在論壇裏學習一番修真煉氣,雖然大多修真知識晦澀難懂,但他也或多或少能學到一個皮毛。
這圈養野豬的法子,就是王小五學習馴獸技藝,結合自身獵人的一些經驗,摸索出來的開源之法。
馴服妖獸基本不可能,但收服山裏的一群小小野豬還不在話下。
又忙活了兩天,養豬場終於是建成,王小五大擺宴席,狠狠的招待了一番前來幫忙做工的父老鄉親。
待到眾人散去,王小五一家這才好好參觀起自家的養豬場。
養豬場內部除了食槽,更多的便是提供給野豬休息的豬檻,日落黃昏,不時就有野豬下山,自覺的鑽入豬圈,或唿唿大睡,或在食槽裏搶食吃,一派井然有序!
“娘,您就放心吧!養豬場這邊有我,今兒個我還入城打聽了一下最近肉價,又上漲了哩。”
“肉價是肉價,我們這豬肉可是賤肉,又騷又硬,能賣得上高價嗎?”
“要不我們還是騰出些地方,多養殖一些豬牛羊吧?”
“我聽說隔壁村進口了一批西域羚羊,一頭羊的價格那可是抵得上幾十條小黃魚哩!”
老母親絮絮叨叨,依舊有些不放心。
王小五笑著解釋:“娘,您忘了!”
“這可是廟祝劉老親口說的,豬肉隻要閹割後,就不騷了。”
“這也是從大唐之外流傳而來的法子,咱大唐人傑地靈,山豬的肉質本就肥美,定然是比那外國豬好上不知多少倍!”
“閹了好,閹了好啊。”
老母親聽的是頻頻點頭,看著那在豬檻裏一個個長的飛鏢大耳的大黑豬,滿臉都笑出了褶子。
“小五說的沒錯,山豬養殖起來沒那些羚羊金貴難伺候,平日裏在食槽裏準備好吃食,多注意一下那些上山打獵的獵戶即可!”
“娘,您又忘了,現在長安哪裏還有獵戶,都轉行開始養殖啦!!”
“那就好,那就好!”
二人說話間來到了養豬場的最中央,這裏有一個小型香壇,三根香燭燃燒發出嫋嫋青煙。
王小五眉頭微皺,他怎麽不記得這裏有布置香壇,不用目光看向身後的幾位夫人!
聲音都帶了幾分嚴厲。
“這裏怎麽會有一座香壇?準備祭拜哪個邪神?”
養豬場擺香壇本身這件事就很突兀,更何況他全家能有今天接受地府大恩,怎可在此汙穢之地祭拜?
那麽祭拜的對象……
“莫喊!莫喊!這是我讓工人臨走時修建的!”
老母親狠狠拍擊了一下兒子胳膊,眼眸微瞪,將已經是有些顯懷的幾位兒媳婦牢牢的護在身後。
“怎麽?你也敢和你娘兇?”
王小五摸了摸頭,一臉訕訕:“不敢,不敢!”
“不過,娘修建這香壇做甚?”
“網上不是說,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送子送福,更是對豬配種有著奇效!”
“雖然這位菩薩管的事小,我們也不能過於怠慢不是。”
說著,便有下人將那家裏不知道之前扔到哪個角落裏的觀音菩薩像給抬到了香壇之上。
王小五甚至在觀音像上還看見了豁口與蜘蛛網……
眼見這一幕,他想要張嘴說些什麽,卻一時不知怎的如何開口。
好像,理兒的確是這個理。
網上的那些熱帖,那可是描繪的有鼻子有眼,什麽母豬夜夜慘嚎,都得到了那麽多神仙修士的迴帖肯定,那想來定當不會騙人的。
養豬場雖然公豬的數量很多,但卻大多都被閹割,想要擴充養殖,種豬的壓力的確有些大了。
有著這樣一位菩薩保佑,也的確合情合理。
“走吧!迴去了!明兒個記得去寺廟上一柱香,買迴幾件佛音給種豬配上。”
“每個種豬三件,想來那些母豬很快就會懷上,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王家的養豬場就可以出一批肉豬了。”
老母親認真叮囑,王小五老實點頭。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果然這話說的沒得假,他王小五怎麽就沒想到這一茬。
長安物價雖然飛漲,但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原本一年到頭聞不到一個葷腥味兒的時代早就過去。
現在市場對於肉食可是相當饑渴!
種豬杆杆進洞,他養豬場想不紅火都難。
“還是母親看的長遠,明兒個我就去上香!”
“嗯!記得也去城隍商城那邊還個願,家裏的這幾位兒媳婦能這麽快懷上,可少不了地府眾神的庇佑!”
“是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