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貢二人對視頷首,果斷出招,大掌平推,樸實無華,平地起風。徐渭舞動折扇,化作展翅雄鷹,迎風而上,禦風扶搖舞長天。雙方以實力相抗,天地為之一顫。次、貢二人前力未消,後力遞進,如怒海驚濤,一浪接一浪,一浪推一浪,一浪高一浪,層層疊疊,無窮無盡。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徐渭興發吟唱:“歐治良工,風胡巧手,鑄成射鬥光芒。掛向床頭,蛟鱗一片生涼。枕邊凜雪,匣內飛霜,英雄此際肝腸……”以扇作筆,橫平豎直,撇東捺西,銀鉤玉唾,遊雲驚龍,翻騰叱吒,狂鬥怒海。
萬千圍觀者,震撼之情溢於言表,不需贅述,由衷讚道:“西域‘大手印’盛名不虛,中正磅礴,撼山蹈海!”
“巍巍如蒼山,浩瀚似碧海!你們幫著想想看,除了‘經天十三掌’、‘三百六十路伏魔掌法’,當今世上還有哪些掌法可媲美這‘大手印’?”
“你也真是的,少林方丈還在那邊觀戰呢!別的不說,光少林一派就有‘金剛掌’、‘如來掌’、‘般若掌’三套驚世掌法!”
“噓——!別瞎討論,專心觀戰,能觀摩這等驚世大戰,恐怕一生也就這麽一次機會!”
次、貢二人心意相通,配合默契,攻守有度,和諧大氣,身影交錯,倏分倏合,掌影堆疊鋪展,遮天蔽日,黑雲壓城,驚雷奔騰,閃電馳掣。徐渭接著吟唱道:“秋高月黑,時犯邊疆。近日稱藩,一時解甲披韁。即令寸鐵堪消也,又何勞,三尺提將。古人雲,安處須防,但記取,戎兵暇日,不用何妨。”單薄折扇開合無方,來去縱橫,開如潑墨,合似提毫,來若靈蛇,去像蛟龍,與人鬥與海鬥與天鬥,狂傲無匹。
又有人忍不住發聲感慨:“傳言南文乃古往今來以文致武第一人,通身絕學自悟於書畫詩文,今日一見……”有意停頓,果然有人接話:“今日一見如何?”
“四個字!”
“哪四個字?”
“登峰造極!”
“登峰造極,嗯,所言甚是!”
“遙想當年,武道至尊‘神州八極’、‘淨土二蓮’,宗匠林立,那是何等的輝煌絢麗;然光陰似箭,時過境遷,三人駕鶴西去,一人生死無蹤,剩下六人日薄西山、垂垂老矣。唉!時光荏苒,年月幾許,再放眼天下怕是無人能與南文爭鋒了!一枝獨秀固然驚豔絕倫,我倒是更偏好於百花齊放的多彩繽紛!”
“非也非也,閣下難道忘了同南文齊名的北風了?論年歲,北風怕是比南文還要小上幾歲!”接話之人是名裝扮邋遢、舉止做作的青年文士,正是蕭正陽、公冶世英等人那日在天元城英雄酒家碰上的徐白丁。
先前說話之人表露不服,辯駁道:“俗話說得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個世上濫竽充數、徒有虛名之輩還少麽?”他雖未曾見過“北風”,但並不懷疑“北風”的能力,之所以這般說是因為被對方當眾否定了自己的觀點,麵子上很是過去不。
徐白丁搖頭晃腦地說道:“此言差矣,你未曾親見,不代表別人也從未見過,既有人拿北風同南文相提並論,自是有人見識過了。”那人張嘴欲駁,徐白丁先他一步續道:“南文確實了得,配得上登峰造極一說,不過離天下第一還是有些距離的。且不論老一輩的宗師們是否真的日薄西山、垂垂老矣,也不說北風是否及得上南文,光是徐某所知,當今世上至少還有兩個人的武學造詣不在南文之下。”
那人明麵上不屑冷哼,心裏則盼著對方往下講。徐白丁有意拖延擺譜,引來多人催問,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這第一個麽自然是當年令一代劍聖重傷不治的黑魔!”世人不知那神秘黑袍人的真實身份、姓甚名誰,便以“黑魔”稱唿。
“那第二個呢?”
“是啊,第二個是誰?”
徐白丁反問道:“宮變那夜,正陽門上發生了一場驚世大戰,你們可知?”
“略有耳聞,宮變那夜有三人對戰於正陽門,我隻知道其中一人是宮裏麵的太監,好像叫黃錦,是服侍皇帝的貼身太監!”
徐白丁道:“徐某要說的第二個人正是皇帝的貼身太監黃錦。”
“黃錦?還請閣下詳述!”
徐白丁道:“另外兩人名頭不小,你們定然聽過他們的名諱,一個叫風蕭,一個叫水寒。”
“燼神殿主風蕭、無間殿主水寒!”
徐白丁淡定地麵對意料中的嘩然,道:“風、水二人的能耐同這番僧二人應在伯仲之間,黃錦憑一己之力獨鬥風、水而不落下風,可見一斑。中土之地地大物博,有的是不為人知的藏龍臥虎。同樣也不可小覷了西域、北蒙、東瀛、南洋諸地,這番僧二人便是現成的例子,其上是否還有更為高明之人尚未可知。而西域之西、北蒙之北、東瀛之東、南洋之南又是怎樣一番光景,更是不得而知!”
東方燕眼見蕭正陽獨鬥熎焱許久不顯頹勢,心中大寬,又有眾親友長輩在側,對熎焱的畏懼之心淡了不少,好動本色複現,瞥見不遠處交談熱鬧,便饒有興致地湊了上去,脫口嘲諷道:“喲!本姑娘道是誰呢,原來是手拿折紙扇,不扇屁股扇臉蛋的白丁先生呐!”
徐白丁淡淡一笑,有意加重了搖扇的力度,道:“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東方燕不明其意,得意洋洋地叉腰抖腿。
西來眾僧不著痕跡地拱衛著一頂平平無奇的素帷小轎,以純白色帳幔圍擋,隱約可見內裏端坐一人。纖細手指輕彈法鈴,發出一點幾不可聞的聲響,當即有一名僧人躬身靠近,豎耳傾聽,頻頻點頭。
徐、次、貢三人之戰太過耀眼,讓大多數人忽視了蕭、熎之戰,梁筠竹是當中最大的例外,她的眼裏從始至終都隻有蕭正陽一人。自打蕭正陽仗義出頭起,她就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嬌軀緊繃,心懸嗓眼,妙目圓睜,柔荑緊握,額頭冒出綿密的汗珠,順著兩頰淌下,直流到白嫩的頸中。
蕭正陽苦練“天元功”、“刀劍訣”十載有餘,又融合了薛恆數十年精純功力,儼然已擠身大高手之列。他最缺的是在實戰中的磨礪,近來幾月的經曆讓他成長不少,尤其是同熎焱的幾次交鋒,險象環生之餘,也是獲益良多,從中總結出了不少經驗。
無論是與生俱來的拳腳,還是作為手足之延伸的兵刃,大多數人隻處在憑實體接觸產生殺傷的層麵,隻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隔空擊敵。熎焱所修煉的“烈火焚天掌”除了本身掌力雄渾霸道,最大的特點正是隔空擊敵,其催發出的無形之火可在一丈以內給予對手實質性的傷害。蕭正陽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於是想出了借助外在實物以抗無形之火的法子,這便有了開始時削土成簾的一幕。一理明,百理通,領悟了這層道理,便不再局限於拳腳兵刃,塵土草木皆可成兵,為其所用。
如此一來,就該熎焱心驚了,激鬥百招,消耗甚劇,卻寸功未立。然他終非常人可比,他能有今日的造詣,不是光靠不擇手段、旁門左道就能夠的,還是有其實打實的過人之處的。凝神觀察,尋找破綻;加緊攻勢,製造破綻;展開思索,迴想破綻。腦中忽然靈光一現,想到開戰之前,蕭正陽明明有自己的佩刀,卻向旁人借刀。
萬千圍觀者,震撼之情溢於言表,不需贅述,由衷讚道:“西域‘大手印’盛名不虛,中正磅礴,撼山蹈海!”
“巍巍如蒼山,浩瀚似碧海!你們幫著想想看,除了‘經天十三掌’、‘三百六十路伏魔掌法’,當今世上還有哪些掌法可媲美這‘大手印’?”
“你也真是的,少林方丈還在那邊觀戰呢!別的不說,光少林一派就有‘金剛掌’、‘如來掌’、‘般若掌’三套驚世掌法!”
“噓——!別瞎討論,專心觀戰,能觀摩這等驚世大戰,恐怕一生也就這麽一次機會!”
次、貢二人心意相通,配合默契,攻守有度,和諧大氣,身影交錯,倏分倏合,掌影堆疊鋪展,遮天蔽日,黑雲壓城,驚雷奔騰,閃電馳掣。徐渭接著吟唱道:“秋高月黑,時犯邊疆。近日稱藩,一時解甲披韁。即令寸鐵堪消也,又何勞,三尺提將。古人雲,安處須防,但記取,戎兵暇日,不用何妨。”單薄折扇開合無方,來去縱橫,開如潑墨,合似提毫,來若靈蛇,去像蛟龍,與人鬥與海鬥與天鬥,狂傲無匹。
又有人忍不住發聲感慨:“傳言南文乃古往今來以文致武第一人,通身絕學自悟於書畫詩文,今日一見……”有意停頓,果然有人接話:“今日一見如何?”
“四個字!”
“哪四個字?”
“登峰造極!”
“登峰造極,嗯,所言甚是!”
“遙想當年,武道至尊‘神州八極’、‘淨土二蓮’,宗匠林立,那是何等的輝煌絢麗;然光陰似箭,時過境遷,三人駕鶴西去,一人生死無蹤,剩下六人日薄西山、垂垂老矣。唉!時光荏苒,年月幾許,再放眼天下怕是無人能與南文爭鋒了!一枝獨秀固然驚豔絕倫,我倒是更偏好於百花齊放的多彩繽紛!”
“非也非也,閣下難道忘了同南文齊名的北風了?論年歲,北風怕是比南文還要小上幾歲!”接話之人是名裝扮邋遢、舉止做作的青年文士,正是蕭正陽、公冶世英等人那日在天元城英雄酒家碰上的徐白丁。
先前說話之人表露不服,辯駁道:“俗話說得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個世上濫竽充數、徒有虛名之輩還少麽?”他雖未曾見過“北風”,但並不懷疑“北風”的能力,之所以這般說是因為被對方當眾否定了自己的觀點,麵子上很是過去不。
徐白丁搖頭晃腦地說道:“此言差矣,你未曾親見,不代表別人也從未見過,既有人拿北風同南文相提並論,自是有人見識過了。”那人張嘴欲駁,徐白丁先他一步續道:“南文確實了得,配得上登峰造極一說,不過離天下第一還是有些距離的。且不論老一輩的宗師們是否真的日薄西山、垂垂老矣,也不說北風是否及得上南文,光是徐某所知,當今世上至少還有兩個人的武學造詣不在南文之下。”
那人明麵上不屑冷哼,心裏則盼著對方往下講。徐白丁有意拖延擺譜,引來多人催問,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這第一個麽自然是當年令一代劍聖重傷不治的黑魔!”世人不知那神秘黑袍人的真實身份、姓甚名誰,便以“黑魔”稱唿。
“那第二個呢?”
“是啊,第二個是誰?”
徐白丁反問道:“宮變那夜,正陽門上發生了一場驚世大戰,你們可知?”
“略有耳聞,宮變那夜有三人對戰於正陽門,我隻知道其中一人是宮裏麵的太監,好像叫黃錦,是服侍皇帝的貼身太監!”
徐白丁道:“徐某要說的第二個人正是皇帝的貼身太監黃錦。”
“黃錦?還請閣下詳述!”
徐白丁道:“另外兩人名頭不小,你們定然聽過他們的名諱,一個叫風蕭,一個叫水寒。”
“燼神殿主風蕭、無間殿主水寒!”
徐白丁淡定地麵對意料中的嘩然,道:“風、水二人的能耐同這番僧二人應在伯仲之間,黃錦憑一己之力獨鬥風、水而不落下風,可見一斑。中土之地地大物博,有的是不為人知的藏龍臥虎。同樣也不可小覷了西域、北蒙、東瀛、南洋諸地,這番僧二人便是現成的例子,其上是否還有更為高明之人尚未可知。而西域之西、北蒙之北、東瀛之東、南洋之南又是怎樣一番光景,更是不得而知!”
東方燕眼見蕭正陽獨鬥熎焱許久不顯頹勢,心中大寬,又有眾親友長輩在側,對熎焱的畏懼之心淡了不少,好動本色複現,瞥見不遠處交談熱鬧,便饒有興致地湊了上去,脫口嘲諷道:“喲!本姑娘道是誰呢,原來是手拿折紙扇,不扇屁股扇臉蛋的白丁先生呐!”
徐白丁淡淡一笑,有意加重了搖扇的力度,道:“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東方燕不明其意,得意洋洋地叉腰抖腿。
西來眾僧不著痕跡地拱衛著一頂平平無奇的素帷小轎,以純白色帳幔圍擋,隱約可見內裏端坐一人。纖細手指輕彈法鈴,發出一點幾不可聞的聲響,當即有一名僧人躬身靠近,豎耳傾聽,頻頻點頭。
徐、次、貢三人之戰太過耀眼,讓大多數人忽視了蕭、熎之戰,梁筠竹是當中最大的例外,她的眼裏從始至終都隻有蕭正陽一人。自打蕭正陽仗義出頭起,她就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嬌軀緊繃,心懸嗓眼,妙目圓睜,柔荑緊握,額頭冒出綿密的汗珠,順著兩頰淌下,直流到白嫩的頸中。
蕭正陽苦練“天元功”、“刀劍訣”十載有餘,又融合了薛恆數十年精純功力,儼然已擠身大高手之列。他最缺的是在實戰中的磨礪,近來幾月的經曆讓他成長不少,尤其是同熎焱的幾次交鋒,險象環生之餘,也是獲益良多,從中總結出了不少經驗。
無論是與生俱來的拳腳,還是作為手足之延伸的兵刃,大多數人隻處在憑實體接觸產生殺傷的層麵,隻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隔空擊敵。熎焱所修煉的“烈火焚天掌”除了本身掌力雄渾霸道,最大的特點正是隔空擊敵,其催發出的無形之火可在一丈以內給予對手實質性的傷害。蕭正陽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於是想出了借助外在實物以抗無形之火的法子,這便有了開始時削土成簾的一幕。一理明,百理通,領悟了這層道理,便不再局限於拳腳兵刃,塵土草木皆可成兵,為其所用。
如此一來,就該熎焱心驚了,激鬥百招,消耗甚劇,卻寸功未立。然他終非常人可比,他能有今日的造詣,不是光靠不擇手段、旁門左道就能夠的,還是有其實打實的過人之處的。凝神觀察,尋找破綻;加緊攻勢,製造破綻;展開思索,迴想破綻。腦中忽然靈光一現,想到開戰之前,蕭正陽明明有自己的佩刀,卻向旁人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