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求學不利
香懵了!我在古代餐飲業搞內卷 作者:她是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氏竹筒飯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薑顏估摸著,得有一百來號人因為來晚了沒吃上。
所以第二天薑顏多準備了一百人的飯和麵,果然也都賣出去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薑氏竹筒飯的營業額穩定在每天五千文左右,羅小麥也不覺得不賺錢了,沒想到這家小鋪子看著不起眼,卻有這麽恐怖的吸金能力。
薑顏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這就是薄利多銷。後世新聞上爆出過很多類似的新聞,一個蒼蠅館子、早餐店甚至是煎餅果子攤,一個月的利潤都能達到好幾萬!
當然,前提是生意火爆,客流量大,就像現在的薑氏竹筒飯。
薑顏仔細地觀察進店的每一個客人,盡可能地了解清楚他們的需求,然後就發現了另一個商機。
東山縣下轄的村莊有上百個,有些村子離城裏的距離比較遠,所以這些人來去都比較著急,沒有時間坐下來慢慢吃一頓飯。
所以薑顏就在竹筒飯、麵條之外又加賣了兩樣包子——白菜肉餡的和韭菜雞蛋餡的,方便客人拿著路上吃。
鋪子的生意逐漸走上正軌,薑顏便開始考慮三個孩子上學的問題。
羅小麥經過方維信數月的授課,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薑顏打算直接把她送到孟秀才那裏去試試,萬一考過了,就可以一步到位,直接上秀才公的私塾。
而羅小花和羅小樹年紀太小、基礎薄弱,所以送到給幼童啟蒙的私塾就可以了。
因為薑顏要忙活鋪子的生意脫不開身,便備下了數樣果禮,請方維信幫忙引薦,讓羅小麥去考孟秀才的私塾。
孟秀才聽方維信說,他要把自己教的學生引薦到私塾來進學,不由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你教的?你把人帶進來,讓我考校考校他的學問,看你教得如何?”
羅小麥是方維信的得意門生,他覺得羅小麥是極拿得出手的,便帶著幾分炫耀之意,把羅小麥領了進來。
“先生,人來了。”方維信恭敬地說。
羅小麥也跟孟秀才見禮,“學生羅小麥,見過先生。”
孟秀才一看到羅小麥,臉色立刻陰沉下來,“這就是你說的學生?”
方維信看到先生臉色不好,心懸了起來,疑惑道:先生剛才還很高興,怎麽突然就變了臉,難道誰惹他不高興了?
他偷偷地迴頭看了羅小麥一眼,小麥妹子衣著幹淨、舉止得體,沒什麽不妥呀!
於是他硬著頭皮拱手迴道:“是,先生,這就是學生的學生。”
孟秀才大怒,用力地拍了一下手邊的桌子,“你把這裏當成什麽地方了?竟然帶一個女子來羞辱我?”
方維信這才明白先生怒從何來。
他這幾個月來與薑顏和羅小麥交往,隻覺得相處自然,且她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讓他受益良多。
所以他早已在心裏將她們引為良師益友,並沒因為她們女子的身份而有所輕視。
方維信急急解釋道:“先生有所不知,羅小麥十分好學上進,不過跟學生學了幾個月,就已經學完了《千字文》和半部《論語》,而且能夠舉一反三……”
“夠了!”孟秀才根本不管羅小麥其人如何,單憑她女子的身份,就算她有曹子建之才,也不配與男子同室讀書。
“我教的是聖賢之道,不講《女則》與《女戒》,你帶她走吧。”
方維信心中不讚同孟秀才的說法,誰說女子隻能學《女則》、《女戒》?聖人講教化,應該有教無類,無論男女、老幼、貧富、愚賢,都該聆聽聖人教訓。
若天下所有人都能秉聖人之行,則天下大同不遠矣!
礙於尊卑禮法,他雖然不讚同先生的話,卻不能頂撞先生,隻能拱了拱手,轉身跟羅小麥說:“小麥妹子,我送你迴去吧。”
羅小麥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麽迴去。
娘親幫她備足了果禮,請人引薦,她進門之後禮數周到,是誠心前來求學,並無哪裏做得不妥,錯不在她。
孟秀才不分青紅皂白,隻因她女子身份就將她拒之門外,實在無禮至極。
就算她不能進孟秀才私塾讀書,可也不能讓他如此輕慢了去。
“先生。”羅小麥上前一步,昂然無懼,“學生愚鈍,不知為何女子竟不能學習聖賢之道,請先生解惑。”
孟秀才冷哼一聲,“陰陽有分,男女有別,你身為女子,不在家學習女紅,卻跑到外頭拋頭露麵,還振振有詞,真是不知廉恥!”
羅小麥無緣無故挨罵,氣得咬牙切齒,但她想起娘親教過她的,跟秀才老爺來硬的沒用,還會讓人覺得她蠻不講理,所以壓下心頭的火氣,心平氣和地跟他理論。
“先生貴為秀才,不必為吃穿發愁,卻不知芸芸眾生之中有多少人還要為生計苦苦掙紮。先生大可上街看看,街上有多少窮苦人家的女子在勞碌奔波,她們若是不拋頭露麵,可能就要吃不上飯了。
請問先生,她們不過為了活命,拋頭露麵何錯之有?”
“若為活命,自然另當別論。”孟秀才的目光落在羅小麥帶來的禮品上,“可你既然能備下這些禮品,便是不需要為生計發愁,如此再拋頭露麵,就是自甘下賤!”
羅小麥簡直被氣笑了,“男子就可在外隨意行走,女子出門就是自甘下賤,先生的意思是女子高貴,男子下賤,不可混同嗎?”
孟秀才被羅小麥氣得手都哆嗦起來,他指著方維信問道:“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學生!這些狂悖之言都是你教的嗎?”
羅小麥心道不好,恐怕要連累方維信,她得罪了孟秀才不要緊,可是方維信還要在這裏進學呢!
於是連忙替他辯白:“不是,他隻教我書中之意、聖人之言,不曾教過別的。”
孟秀才對方維信的人品、才學都十分看重,不想遷怒到他身上,冷笑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聖人誠不欺我。你學聖賢之道,竟然還能有此悖逆倫常之語,可見女子生來不受教化!”
羅小麥怕再說下去影響方維信,咬牙忍了,打算迴家找娘親訴苦。
沒想到方維信卻突然開口,“先生失之偏頗了!”
所以第二天薑顏多準備了一百人的飯和麵,果然也都賣出去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薑氏竹筒飯的營業額穩定在每天五千文左右,羅小麥也不覺得不賺錢了,沒想到這家小鋪子看著不起眼,卻有這麽恐怖的吸金能力。
薑顏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這就是薄利多銷。後世新聞上爆出過很多類似的新聞,一個蒼蠅館子、早餐店甚至是煎餅果子攤,一個月的利潤都能達到好幾萬!
當然,前提是生意火爆,客流量大,就像現在的薑氏竹筒飯。
薑顏仔細地觀察進店的每一個客人,盡可能地了解清楚他們的需求,然後就發現了另一個商機。
東山縣下轄的村莊有上百個,有些村子離城裏的距離比較遠,所以這些人來去都比較著急,沒有時間坐下來慢慢吃一頓飯。
所以薑顏就在竹筒飯、麵條之外又加賣了兩樣包子——白菜肉餡的和韭菜雞蛋餡的,方便客人拿著路上吃。
鋪子的生意逐漸走上正軌,薑顏便開始考慮三個孩子上學的問題。
羅小麥經過方維信數月的授課,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薑顏打算直接把她送到孟秀才那裏去試試,萬一考過了,就可以一步到位,直接上秀才公的私塾。
而羅小花和羅小樹年紀太小、基礎薄弱,所以送到給幼童啟蒙的私塾就可以了。
因為薑顏要忙活鋪子的生意脫不開身,便備下了數樣果禮,請方維信幫忙引薦,讓羅小麥去考孟秀才的私塾。
孟秀才聽方維信說,他要把自己教的學生引薦到私塾來進學,不由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你教的?你把人帶進來,讓我考校考校他的學問,看你教得如何?”
羅小麥是方維信的得意門生,他覺得羅小麥是極拿得出手的,便帶著幾分炫耀之意,把羅小麥領了進來。
“先生,人來了。”方維信恭敬地說。
羅小麥也跟孟秀才見禮,“學生羅小麥,見過先生。”
孟秀才一看到羅小麥,臉色立刻陰沉下來,“這就是你說的學生?”
方維信看到先生臉色不好,心懸了起來,疑惑道:先生剛才還很高興,怎麽突然就變了臉,難道誰惹他不高興了?
他偷偷地迴頭看了羅小麥一眼,小麥妹子衣著幹淨、舉止得體,沒什麽不妥呀!
於是他硬著頭皮拱手迴道:“是,先生,這就是學生的學生。”
孟秀才大怒,用力地拍了一下手邊的桌子,“你把這裏當成什麽地方了?竟然帶一個女子來羞辱我?”
方維信這才明白先生怒從何來。
他這幾個月來與薑顏和羅小麥交往,隻覺得相處自然,且她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讓他受益良多。
所以他早已在心裏將她們引為良師益友,並沒因為她們女子的身份而有所輕視。
方維信急急解釋道:“先生有所不知,羅小麥十分好學上進,不過跟學生學了幾個月,就已經學完了《千字文》和半部《論語》,而且能夠舉一反三……”
“夠了!”孟秀才根本不管羅小麥其人如何,單憑她女子的身份,就算她有曹子建之才,也不配與男子同室讀書。
“我教的是聖賢之道,不講《女則》與《女戒》,你帶她走吧。”
方維信心中不讚同孟秀才的說法,誰說女子隻能學《女則》、《女戒》?聖人講教化,應該有教無類,無論男女、老幼、貧富、愚賢,都該聆聽聖人教訓。
若天下所有人都能秉聖人之行,則天下大同不遠矣!
礙於尊卑禮法,他雖然不讚同先生的話,卻不能頂撞先生,隻能拱了拱手,轉身跟羅小麥說:“小麥妹子,我送你迴去吧。”
羅小麥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麽迴去。
娘親幫她備足了果禮,請人引薦,她進門之後禮數周到,是誠心前來求學,並無哪裏做得不妥,錯不在她。
孟秀才不分青紅皂白,隻因她女子身份就將她拒之門外,實在無禮至極。
就算她不能進孟秀才私塾讀書,可也不能讓他如此輕慢了去。
“先生。”羅小麥上前一步,昂然無懼,“學生愚鈍,不知為何女子竟不能學習聖賢之道,請先生解惑。”
孟秀才冷哼一聲,“陰陽有分,男女有別,你身為女子,不在家學習女紅,卻跑到外頭拋頭露麵,還振振有詞,真是不知廉恥!”
羅小麥無緣無故挨罵,氣得咬牙切齒,但她想起娘親教過她的,跟秀才老爺來硬的沒用,還會讓人覺得她蠻不講理,所以壓下心頭的火氣,心平氣和地跟他理論。
“先生貴為秀才,不必為吃穿發愁,卻不知芸芸眾生之中有多少人還要為生計苦苦掙紮。先生大可上街看看,街上有多少窮苦人家的女子在勞碌奔波,她們若是不拋頭露麵,可能就要吃不上飯了。
請問先生,她們不過為了活命,拋頭露麵何錯之有?”
“若為活命,自然另當別論。”孟秀才的目光落在羅小麥帶來的禮品上,“可你既然能備下這些禮品,便是不需要為生計發愁,如此再拋頭露麵,就是自甘下賤!”
羅小麥簡直被氣笑了,“男子就可在外隨意行走,女子出門就是自甘下賤,先生的意思是女子高貴,男子下賤,不可混同嗎?”
孟秀才被羅小麥氣得手都哆嗦起來,他指著方維信問道:“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學生!這些狂悖之言都是你教的嗎?”
羅小麥心道不好,恐怕要連累方維信,她得罪了孟秀才不要緊,可是方維信還要在這裏進學呢!
於是連忙替他辯白:“不是,他隻教我書中之意、聖人之言,不曾教過別的。”
孟秀才對方維信的人品、才學都十分看重,不想遷怒到他身上,冷笑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聖人誠不欺我。你學聖賢之道,竟然還能有此悖逆倫常之語,可見女子生來不受教化!”
羅小麥怕再說下去影響方維信,咬牙忍了,打算迴家找娘親訴苦。
沒想到方維信卻突然開口,“先生失之偏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