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邊境傳來戰事,巫鹹人連破三城,蕭翎令邊城將領避戰,勿增傷亡。
林叔揚氣得掀了桌子:“北府軍守了那麽多年的襄陽,蕭翎就這麽拱手讓人了?”
直唿其名,可見是氣得狠了。
謝懷玉也擰著眉,沉思片刻後問:“定安王那邊有消息嗎?”
話音剛落,楚昭離那邊報信的士兵就進來了,他道:“將軍,謝公子,殿下說邊境不可侵,將於三日後帶兵出征,希望謝家能在京中幫助挾製陛下。”
“三日後?這麽匆忙?”謝懷玉道,楚昭離肯帶兵出征自然再好不過,可這時間也太趕了,蕭翎不是楚昭昀那個傻瓜,其他世家又各有思量,三日很難把事情布置得周全。
“三日確實急迫了些,但也是無奈之舉,邊境的戰事實在不能再拖了,我們離開後,京中諸事,全仰仗懷玉周旋了。”林叔揚說道,他雖不通政事,但作戰方略等事宜卻是比謝懷玉考慮得要多,在報信士兵來之前,他已經同定安王提前籌謀過,此時不過是照計劃行事。
“你也要走?”謝懷玉驚愕地看著林叔揚,他私心是不願意讓後者出征的,可林叔揚是北府軍將領,他找不出任何理由讓林叔揚留守後方。
“嗯,但不會離開太遠。”林叔揚點了點頭,在謝懷玉麵前向來憨厚的男人這一刻也展現出軍旅的鋒芒來,束起的高髻在傍晚的風裏飄揚,像疆土上招搖的旗幟,“我就在京口,要替你守住城關。”
林叔揚與定安王約好了,後者帶著北府軍抵抗巫鹹,他留守城關,並非不想建功立業,隻是他怕離都太遠,來不及救援謝懷玉。
三日轉瞬即逝,謝懷玉很清楚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麽,這幾日,幾乎算是訣別的期限了,他想把百年來未曾宣之於口的話一並說話,權當成全了自己的一場鏡花水月,可終究是奢望——
林叔揚很忙,楚昭離的傳令官來過之後,謝懷玉幾乎就沒再見過他,很快謝懷玉自己也不大有空了,他要忙著說服族人,說服其他世家一同挾製蕭翎,免得這個最大的亂臣賊子阻撓出征。
秋季的日出已經漸晚,林叔揚跟隨楚昭離出征時天邊尚且墨色濃鬱,行軍的號角聲吹得蒼涼,江南之地竟也顯露出了戈壁灘的蕭索孤寂來,軍隊沉默地列陣等待著,他們即將踏上一條生死不知的前路。
行軍的動靜是很大的,自然瞞不過蕭翎,可北府軍與定安王大軍出征並非隻是謝懷玉和楚昭離的謀劃,亦是世家們的共識——這三日裏,謝懷玉為了說服世家們沒少花功夫。
這才有了今日還算和平的局麵,蕭翎被世家們桎梏在宮中,無力阻止大軍出征;楚昭離帶兵抗敵,林叔揚親赴關隘守邊,謝懷玉留守禁中掌控局麵,這是一場在任何人那裏都成立的豪賭。
“懷玉,我走了。”林叔揚早早穿戴好了甲胄,紅色的盔纓在風裏獵獵作響,這一次他瞧見了謝懷玉眼裏明明白白地不舍和隱痛,他不明白後一種情緒從何而來,但這不妨礙他第一次冒犯地擁抱住了謝懷玉。
謝懷玉迴摟住了他的肩膀,千言萬語在心中,最終隻能說出一句歎息般的:“注意安全。”
從前精通詩賦的謝氏公子,送別時卻說不出一句動聽的話,林叔揚聽在耳朵裏卻覺得高興,他終於打動了謝懷玉,重重地點了點頭,許下了一個重逾千斤:“我一定會迴來的。”
“好,我等你迴來。”謝懷玉點頭應下,溫柔得與從前高高在上的貴公子判若兩人,他其實不大記得過去林叔揚出征時他說了什麽了,可大抵是不好的吧,他記得那個將軍離去時一地秋風落葉,無端淒涼。
至少這一次,他好好地送別了他的將軍,謝懷玉自欺欺人地想,他瞧著那個高大的背影跨上馬背,忽然很想落淚,可這一切都是假的呀,他的林叔揚的確是一個人死在了過去,出征時無人送別。
“走罷。”楚昭離沉默地騎在白馬上看著二人告別,他的眼睛很空,思緒似乎飄得很遠,見林叔揚上了馬,他才迴神,然後淡淡地說了句,一揚馬鞭,掉轉馬頭兀自往前去了。
他也是天地間孤獨的行客,策馬揚鞭時,身後連個送別的人都沒有。
“楚昭離要親自上戰場麽?”路舟雪看見那個陰翳的男人也披上了鐵甲,是和林叔揚一樣的正氣凜然。
“叔揚要守京口,定安王不去,南朝就沒有主帥了。”謝懷玉道,望著漸漸遠去的軍隊,他忽然又想起了當年,那一仗,南朝政權覆滅,巫鹹人也丟了國家,他們其實誰都沒贏。
林叔揚沒守住京口,修士的法器,彈指間便覆滅數萬北府軍,嗜殺貪婪的巫鹹人從下遊一直長驅直入,踏破宮室,屠盡生民,盤桓百年的世家隨之被連根拔起。
終庭的修士說,謝氏有不死民血脈,食之可得長生,於是謝氏諸子盡被擄掠,烹殺於金鑾殿上。世家們為求苟且偷安,主動向巫鹹人檢舉揭發,謝氏滿門,無一幸免。
但是楚昭離打贏了。那個一度被看作無能之輩的男人,一路北上,屠了巫鹹人的王城。
“阿灼,定安王從未被善待,為何還能為黎民百姓征戰?”路舟雪想起剛才楚昭離獨自策馬而去的背影,他還記得蕭風灼講過的故事,那樣一個孤獨的人,他拋頭顱灑熱血的理由是什麽呢?
“因為他不想變得和那些人一樣無恥,楚王室的罪過,同黎民百姓何幹呢?”蕭風灼說道,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主要的理由,倘若他被完全踩進了泥裏,定然隻會變得更加齷齪狠毒。
可恰好在良心泯滅之前,他被人拉了一把,他覺得似乎命運還是有變好的餘地的,也為了拉過他一把的人,他不想讓對方後悔幫他,所以他選擇了從泥沼中離開,而不是拖著恩人共沉淪。
林叔揚氣得掀了桌子:“北府軍守了那麽多年的襄陽,蕭翎就這麽拱手讓人了?”
直唿其名,可見是氣得狠了。
謝懷玉也擰著眉,沉思片刻後問:“定安王那邊有消息嗎?”
話音剛落,楚昭離那邊報信的士兵就進來了,他道:“將軍,謝公子,殿下說邊境不可侵,將於三日後帶兵出征,希望謝家能在京中幫助挾製陛下。”
“三日後?這麽匆忙?”謝懷玉道,楚昭離肯帶兵出征自然再好不過,可這時間也太趕了,蕭翎不是楚昭昀那個傻瓜,其他世家又各有思量,三日很難把事情布置得周全。
“三日確實急迫了些,但也是無奈之舉,邊境的戰事實在不能再拖了,我們離開後,京中諸事,全仰仗懷玉周旋了。”林叔揚說道,他雖不通政事,但作戰方略等事宜卻是比謝懷玉考慮得要多,在報信士兵來之前,他已經同定安王提前籌謀過,此時不過是照計劃行事。
“你也要走?”謝懷玉驚愕地看著林叔揚,他私心是不願意讓後者出征的,可林叔揚是北府軍將領,他找不出任何理由讓林叔揚留守後方。
“嗯,但不會離開太遠。”林叔揚點了點頭,在謝懷玉麵前向來憨厚的男人這一刻也展現出軍旅的鋒芒來,束起的高髻在傍晚的風裏飄揚,像疆土上招搖的旗幟,“我就在京口,要替你守住城關。”
林叔揚與定安王約好了,後者帶著北府軍抵抗巫鹹,他留守城關,並非不想建功立業,隻是他怕離都太遠,來不及救援謝懷玉。
三日轉瞬即逝,謝懷玉很清楚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麽,這幾日,幾乎算是訣別的期限了,他想把百年來未曾宣之於口的話一並說話,權當成全了自己的一場鏡花水月,可終究是奢望——
林叔揚很忙,楚昭離的傳令官來過之後,謝懷玉幾乎就沒再見過他,很快謝懷玉自己也不大有空了,他要忙著說服族人,說服其他世家一同挾製蕭翎,免得這個最大的亂臣賊子阻撓出征。
秋季的日出已經漸晚,林叔揚跟隨楚昭離出征時天邊尚且墨色濃鬱,行軍的號角聲吹得蒼涼,江南之地竟也顯露出了戈壁灘的蕭索孤寂來,軍隊沉默地列陣等待著,他們即將踏上一條生死不知的前路。
行軍的動靜是很大的,自然瞞不過蕭翎,可北府軍與定安王大軍出征並非隻是謝懷玉和楚昭離的謀劃,亦是世家們的共識——這三日裏,謝懷玉為了說服世家們沒少花功夫。
這才有了今日還算和平的局麵,蕭翎被世家們桎梏在宮中,無力阻止大軍出征;楚昭離帶兵抗敵,林叔揚親赴關隘守邊,謝懷玉留守禁中掌控局麵,這是一場在任何人那裏都成立的豪賭。
“懷玉,我走了。”林叔揚早早穿戴好了甲胄,紅色的盔纓在風裏獵獵作響,這一次他瞧見了謝懷玉眼裏明明白白地不舍和隱痛,他不明白後一種情緒從何而來,但這不妨礙他第一次冒犯地擁抱住了謝懷玉。
謝懷玉迴摟住了他的肩膀,千言萬語在心中,最終隻能說出一句歎息般的:“注意安全。”
從前精通詩賦的謝氏公子,送別時卻說不出一句動聽的話,林叔揚聽在耳朵裏卻覺得高興,他終於打動了謝懷玉,重重地點了點頭,許下了一個重逾千斤:“我一定會迴來的。”
“好,我等你迴來。”謝懷玉點頭應下,溫柔得與從前高高在上的貴公子判若兩人,他其實不大記得過去林叔揚出征時他說了什麽了,可大抵是不好的吧,他記得那個將軍離去時一地秋風落葉,無端淒涼。
至少這一次,他好好地送別了他的將軍,謝懷玉自欺欺人地想,他瞧著那個高大的背影跨上馬背,忽然很想落淚,可這一切都是假的呀,他的林叔揚的確是一個人死在了過去,出征時無人送別。
“走罷。”楚昭離沉默地騎在白馬上看著二人告別,他的眼睛很空,思緒似乎飄得很遠,見林叔揚上了馬,他才迴神,然後淡淡地說了句,一揚馬鞭,掉轉馬頭兀自往前去了。
他也是天地間孤獨的行客,策馬揚鞭時,身後連個送別的人都沒有。
“楚昭離要親自上戰場麽?”路舟雪看見那個陰翳的男人也披上了鐵甲,是和林叔揚一樣的正氣凜然。
“叔揚要守京口,定安王不去,南朝就沒有主帥了。”謝懷玉道,望著漸漸遠去的軍隊,他忽然又想起了當年,那一仗,南朝政權覆滅,巫鹹人也丟了國家,他們其實誰都沒贏。
林叔揚沒守住京口,修士的法器,彈指間便覆滅數萬北府軍,嗜殺貪婪的巫鹹人從下遊一直長驅直入,踏破宮室,屠盡生民,盤桓百年的世家隨之被連根拔起。
終庭的修士說,謝氏有不死民血脈,食之可得長生,於是謝氏諸子盡被擄掠,烹殺於金鑾殿上。世家們為求苟且偷安,主動向巫鹹人檢舉揭發,謝氏滿門,無一幸免。
但是楚昭離打贏了。那個一度被看作無能之輩的男人,一路北上,屠了巫鹹人的王城。
“阿灼,定安王從未被善待,為何還能為黎民百姓征戰?”路舟雪想起剛才楚昭離獨自策馬而去的背影,他還記得蕭風灼講過的故事,那樣一個孤獨的人,他拋頭顱灑熱血的理由是什麽呢?
“因為他不想變得和那些人一樣無恥,楚王室的罪過,同黎民百姓何幹呢?”蕭風灼說道,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主要的理由,倘若他被完全踩進了泥裏,定然隻會變得更加齷齪狠毒。
可恰好在良心泯滅之前,他被人拉了一把,他覺得似乎命運還是有變好的餘地的,也為了拉過他一把的人,他不想讓對方後悔幫他,所以他選擇了從泥沼中離開,而不是拖著恩人共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