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淮上聯軍,隨王越攻渚地的兩個萬人隊都沉浸在一片喜氣中。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在大將軍王越帶領下,今天他們又不費吹灰之力破了~或者說是接管了一座城。


    說起來最初他們離開淮上的時候,還是頗有幾分忐忑,畢竟是要和蔡國見仗啊,誰能想到一路過來,竟是連一場像樣的仗都未打過,僅是行軍就攻占了汲地,又攻入了申南,接著占領了尹地和渚地,


    如今尹地方向據說每時每刻都有著大量汲地武卒逃過來,現在渚地既在掌握,渚氏想必也和汲地後方被占的汲地兵車一般,也是蹦躂不了多久了,也就是說申國的戰事,竟是已經要接近尾聲了?


    原本以為要大小戰鬥無數,死上不知道多少人的入申就這樣簡單就結束了?


    無論是武士、武卒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個戰果卻是實實在在的,最後隻將一切的光環歸結在王越的身上。


    相較於軍中武士、武卒們的喜氣洋洋,這時候王越心情卻是截然不同。


    此次聯軍無論是北上還是援申,在他諸般謀劃之下,實在是太過順利了,當然不是說順利不好,隻是十萬精銳聯軍,除了兩個萬人隊伏擊過汲地留守百乘兵車外,其他八個萬人隊都還未真正經曆過陣戰呢。


    按照原計劃,他是打算在與蔡國大軍決戰之前,以長途行軍和一場場小戰來練級,將軍隊逐漸磨合並叫他們日益成熟,再以最強姿態去迎戰蔡國。


    哪曾想計劃趕不過變化,如今看來在與蔡國兵車真正正麵衝突前,精銳聯軍是沒法完成最終的淬火了。


    “大將軍,尹地方向、我主剛才急報。”


    淮伯祭司的聲音,王越稍稍迴神,道:“進來。”


    大門被打開,淮伯祭司入得門內,拱手道:“尹地方向急報,今日武士風海成功策動汲地兵車反正,汲邑大夫被斬殺,汲地四百乘兵車除卻大部分武士外,其餘武卒已經開始陸續南下尹地北關向我軍投誠。”


    “好個風海。”王越淡淡的說著,這明明是大好事,他臉上卻看不到任何笑,嘴上的讚歎,但心底卻是不快,風海此等大行動,並且還做成了,功勞當然是大功勞,但行動不在他吩咐之中,行動之前竟也未有任何上報,悄無聲息的就做下了大事,這就不是什麽好事了。


    黑暗中的力量,就是一柄雙刃利劍,用來殺人自是無往不利,一個不好卻會割傷主人,使用起來當然得格外小心,不叫其有任何失控,眼下風海之擅自,正是失控之相啊。


    當然此次失控取得了好的結果,更猛烈的殺傷了敵人,可是下次他往自己殺過來呢?


    所以,這種事,有功自是要賞,還要大賞,但擅自行動,也當罰,罰的他再不敢亂來,而風海這股力量,他原本隻是臨時起用,如今看來也是須正式成立組織了,更當設立種種規章,在保持其一定靈活自主的情況下,將其管束起來,像這種事都未通報就行動的事情決不可叫其再發生。


    “淮伯閣下方向呢?”稍稍一思,心下有了成算,王越問。


    淮伯祭司深吸了一口氣,道:“是來自蔡國的消息,據說是圍攻象都近兩月未果的尚氏,前些時日啟用了一個叫吳鳳岐的人為將,僅僅花了三天就將象都攻了下來。”


    “如今象國國都被破,一國主力兵車或死或降或被俘,全境雖未被蔡國人占領,但已經是近乎亡國了。”


    “什麽?”王越目光一凝,站了起來,立刻就是一連串的問題:“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消息可是確實?關乎吳鳳岐此人以及此次他攻象都可有更多細節詳情?”


    淮伯祭司道:“象都城破是今天下午的事,差不多就是渚氏小宗反正獻城之時,其城一破,消息就立刻被地主祭司傳遍整個蔡國,我主駐蔡國之祭司也是由此得知此事。”


    “至於吳鳳岐,此人默默無聞,之前哪怕我主都從未聽說過。”


    姓吳?難道是吳氏兵家之人?王越心下暗疑。


    這段時間,他得了東門廷的效忠,加上有意收集,得到關乎蔡國的消息卻是越發詳細,早已經知道吳氏乃是蔡國國君一係的人,與尚氏及地主一方勢力可是齷齪的狠。


    甚至因此齷齪保存實力,導致象都兩月未破,申南之局勢也被拖成了此局。


    按照常理而言,吳氏怎可能會為尚氏領兵?可是事情似乎偏偏發生了?


    不然尚氏早兩個月幹什麽去了,攻了兩個月的城都未破,憑什麽吳鳳岐一位將象都就破了。


    這一切定然是兵家力量帶來的啊?


    吳鳳岐此人必定是精通兵家術,尚氏的兵車得到此人的統帥,整體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這個變化象都城內商龍君恐怕是不知道的,然後吳鳳岐再領軍攻城,一切就不一樣了。


    王越將自己代入吳鳳岐的位置攻象都,心知如若商龍君等人未能在第一時間反應、適應過來,吳鳳岐這等兵家好手,必定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抓住此破綻窮追猛打,將破綻越撕越大直至崩潰。


    最後的疑問,吳鳳岐這位吳氏兵家之人,緣何能為尚氏統兵?


    難道蔡國國內的矛盾為人以大手腕翻雲覆雨的統一一致對外了?可是這怎麽可能呢?


    等等?王越眼前一亮,他想到了淮伯祭司口中默默無聞四個字。


    一個身懷大才的兵家,隻要擁有統兵機會,就可縱橫天下,這樣的人生怕自己沒名氣,當然得想辦法四處揚名,以求帶兵機會,可這位吳鳳岐在此之前怎會默默無聞?後又憑什麽能得地主尚氏的重用呢?


    王越幾乎立刻想到了自己,他憑什麽為淮上聯軍統帥呢?


    這建立在幾個基礎上,一是淮上麵臨蔡國兵車南下之危局,二是淮上無人有能力領兵能與蔡國兵車爭鋒,三是他想盡一切辦法的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這才成為淮上聯軍三千乘兵車之統帥。


    將此放到吳鳳岐身上,首先地主壞了蔡國戰略大計攻伐象國,因吳氏統領國師不願自損實力的坐視,以至於他兩月未能破得象都,淮上兵車又兵出汲地,地主乃至整個蔡國的形勢都因此大變,是個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越是往後蔡國和地主的形勢會越來越差,這就是地主麵臨的危局。


    然後地主的兵車兩月不能破商龍君鎮守的象都,於是此危局他自己顯然沒能力解。


    有此兩個條件,默默無聞的吳鳳岐,隻須能叫地主明白他的能力和本事,又能夠取信,目的就可達成。


    順著這裏,王越繼續往下推。


    吳鳳岐既通兵家術,顯然是出自吳氏,但其既有大才,卻為何默默無聞呢?還要投靠尚氏呢?


    到這裏,很多事,無須深想就已經可知其大概了。


    王越心念如電閃,分析推理出種種,對淮伯祭司道:“此二事本將軍已經知道了,你替我傳令尹地駐軍,命其一方麵收容整編汲地武士、武卒,同時做好撤軍迴汲地之準備。”


    “另傳令駐守汲裏的六萬駐軍以及十萬後軍,皆叫其做好戰備,本將軍不日完結申國之事,就當迴師汲地,全力準備對蔡之戰。”


    “諾!”淮伯祭司自去傳令,王越微微沉思。


    自種種分析來看,這吳鳳岐抓住機會、崛起之速比他都是不慢,能力更是不差,統帥的又是尚氏地主之軍,吳鳳岐或許已經是地主領主神位下之軍神,將來淮上聯軍與蔡國之戰必定是一位勁敵呢。


    不過對吳鳳岐,他也不是沒有優勢,淮上聯軍可沒有蔡國那麽多齷齪,他手中更有一隻數量高達十萬已經完成磨合隻待淬火的新軍,明白這一點,接下來他當然是要將此優勢維持到底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龍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扼虛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扼虛空並收藏異世龍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