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幽得知此事後,聯係太祖皇帝舊聞,卻並不認為這是這是一夥瘋子所為。”
“他借助刑賞台和風雲閣的力量一查到底,最終得知了真相,並將此事匯報給先帝。”
“先帝自是龍顏大怒,並命諸葛幽派兵前往南疆,徹底將紫扉寨的餘黨一掃而空。”
“諸葛幽在正麵戰場上十分順利,但他的主要目的卻是要弄到蠱聖及其配方。”
“巧合的是,因謀殺親夫逃離南疆的韓湘雲憶起南疆與午國的冤仇,便起意要刺殺當時已功力盡失的諸葛幽。”
“諸葛幽卻將計就計,三番五次地放韓湘雲一馬。”
“終於,走投無路的韓湘雲跑迴紫扉寨去懇請自己的師父出手相助。而諸葛幽則派高手一路尾隨,終於找到了紫扉寨千方百計隱藏的總壇所在。”
“並在那裏尋獲了一枚蠱聖與其配方。”
“諸葛幽將配方燒毀,他為驗證蠱聖的效用,當即便把剩下的一枚蠱聖喂給了韓湘雲。”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原本和朝廷有著血海深仇的韓湘雲成了諸葛幽的得力幹將,即使後者已死的現在,她依然在刑賞台盡心竭力地任職。”
“對諸葛幽死心塌地的韓湘雲向他泄露了一件事,配方雖然被毀,但天下還有一枚聖蠱。”
“諸葛幽尋訪多時,卻到死都一無所獲。”
“通過和淬體盟的合作,我們知道了臨淵教中有個‘幻公子’,她名叫範兮彤,是韓湘雲的師妹,此人也死在嶽雁謠的手中。”
“我們從她的來曆尋起,結合自己昔年的發現,我們果然又找到了一些與蠱聖相關的線索。”
李址道:“這些本王都知道個大概,你還派了焦燭去南疆查訪,但這與對付嶽雁謠有什麽關聯?”
“焦燭把蠱聖帶迴來了。”尤望津淡淡道。
李址又驚又喜:“此話當真?”
說到這裏,他忽然麵色一寒:“尤先生,這蠱聖若真有你說得那般妙用,那你是不是也可以借機操控本王?”
尤望津笑了笑:“王爺,我懷有二心便不會告訴你此事。而且這蠱聖隻有一枚,萬一偷雞不成蝕把米,老夫豈不是要被王爺帳下的其他高手活剮了?”
李址道:“可咱們追蹤蠱聖的時間並不比諸葛幽短,一直以來也都沒什麽進展。此番焦燭卻忽然把這神藥帶了迴來,是何道理?”
尤望津道:“我們追蹤了許久,諸葛幽也追蹤了許久。隻要把兩邊的線索拚在一起,便有可能得到真相。”
他從懷裏掏出一本血跡斑駁的筆錄:“王爺,此物您應該還記得,這是陸大俠拚死帶迴來的筆錄,也正因他一直以來冒死傳迴的信息和這本筆錄,咱們才能知道諸葛幽這麽多的情報。”
“老夫當年便說過,絕不會讓陸大俠的死白費!”
李址看到這本筆錄,眼角竟也閃過一絲不豫:“尤先生,此話當真?”
陸甫閣是昔年捷王李址的親信,他智勇過人,膽大心細。
為完成捷王的大業,他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擔下最危險的任務——潛伏在諸葛幽身邊。
數年來,陸甫閣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情報:包括朝廷對南疆和乾國的戰略,諸葛幽對風雲閣和刑賞台的管理,乃至他每年幾乎都會去來鳳城郊外的嶽府一趟。
可聰明人無法久瞞,終於陸甫閣在某次傳遞情報時,被諸葛幽察覺到端倪。
陸甫閣得知事敗之後,一路往事先與捷王議定的接應點逃去。
而他同時也要麵對諸葛幽所派出的陶塵客等一眾高手的追殺。
最終,為避免暴露自己的來曆,身受重傷走投無路的陸甫閣在接應點附近跳下了山崖。
現實不是武俠話本,山崖是會摔死人的。
當李址的人找到陸甫閣時,它已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但他衣服的夾層中卻縫了這本筆錄,這上麵不僅有他這麽多年來親手記錄的各種情報,還謄抄了一段諸葛幽寫給旁人的暗語。
暗語是諸葛幽自己發明的,除了他極為信任之人,旁人無人能解。
這筆錄上的暗語也就成了困擾捷王多年的謎團。
“先生難道解開了這筆錄上的暗語?暗語是和蠱聖有關的線索?”李址問道。
尤望津點了點頭:“語言的作用都是交流溝通,任何一門語言都有其規律可尋。隻要掌握了這規律,便可以豁然貫通。”
“多年以來,我們無法解讀諸葛幽的暗語,便是因為摸不準其中的規律。”
“王爺,您應該記得之前我有提過,隻要有信息作為參照,老夫便有信心將之破解。”
李址道:“我相信先生之能,隻是我們如何才能同時知道暗語以及其對應的信息呢?”
尤望津道:“這其實不算難,我們需要自己構築一條信息,再讓利用懂得暗語之人代為轉換即可。”
“隻是一直以來,咱們並沒有這樣的機會,直到諸葛幽的徒弟自己送上門來。”
李址好奇道:“難道不久之前,尤先生是故意和他們夫婦二人同行一程?”
尤望津道:“王爺說笑了,難不成我真是去幫他們查淬體盟的嗎?”
“在與江嶽二人接觸的時候,我故意透露了自己知道嶽雁謠是諸葛幽的徒弟這件事。”
“並且同他們一起查到了淬體盟造麵具的人。”
李址道:“哦?此事你向易正掌門求證過麽?”
尤望津道:“易正說無需擔憂,那是他們淬體盟故意放出的疑兵之計。”
“不過此事並不重要,無論嶽雁謠信或不信,都會想方設法地將這兩條信息同步給自己的師弟也就是現在掌管刑賞台的魯滕,讓他早做提防。”
“風雲閣中有淬體盟的人,所以必須給嶽雁謠一個傳遞消息的契機。”
“師姐這邊不好動腦筋,咱們就在師弟那頭動腦筋。”
“我之前請易正先生拜托那位在朝廷身居要職的同道利用影響力向魯滕施壓,讓他想辦法打聽一下淳王和咱們這裏的消息。”
“魯滕必會想辦法傳信給自己的師姐,詢問近況。同時,他也會安排一個值得信任之人來幫忙傳遞這條信息。”
“經我們的仔細甄別,這個人多半便是‘恰好’要下山遊曆的霜虹派五弟子盧書言。”
“他借助刑賞台和風雲閣的力量一查到底,最終得知了真相,並將此事匯報給先帝。”
“先帝自是龍顏大怒,並命諸葛幽派兵前往南疆,徹底將紫扉寨的餘黨一掃而空。”
“諸葛幽在正麵戰場上十分順利,但他的主要目的卻是要弄到蠱聖及其配方。”
“巧合的是,因謀殺親夫逃離南疆的韓湘雲憶起南疆與午國的冤仇,便起意要刺殺當時已功力盡失的諸葛幽。”
“諸葛幽卻將計就計,三番五次地放韓湘雲一馬。”
“終於,走投無路的韓湘雲跑迴紫扉寨去懇請自己的師父出手相助。而諸葛幽則派高手一路尾隨,終於找到了紫扉寨千方百計隱藏的總壇所在。”
“並在那裏尋獲了一枚蠱聖與其配方。”
“諸葛幽將配方燒毀,他為驗證蠱聖的效用,當即便把剩下的一枚蠱聖喂給了韓湘雲。”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原本和朝廷有著血海深仇的韓湘雲成了諸葛幽的得力幹將,即使後者已死的現在,她依然在刑賞台盡心竭力地任職。”
“對諸葛幽死心塌地的韓湘雲向他泄露了一件事,配方雖然被毀,但天下還有一枚聖蠱。”
“諸葛幽尋訪多時,卻到死都一無所獲。”
“通過和淬體盟的合作,我們知道了臨淵教中有個‘幻公子’,她名叫範兮彤,是韓湘雲的師妹,此人也死在嶽雁謠的手中。”
“我們從她的來曆尋起,結合自己昔年的發現,我們果然又找到了一些與蠱聖相關的線索。”
李址道:“這些本王都知道個大概,你還派了焦燭去南疆查訪,但這與對付嶽雁謠有什麽關聯?”
“焦燭把蠱聖帶迴來了。”尤望津淡淡道。
李址又驚又喜:“此話當真?”
說到這裏,他忽然麵色一寒:“尤先生,這蠱聖若真有你說得那般妙用,那你是不是也可以借機操控本王?”
尤望津笑了笑:“王爺,我懷有二心便不會告訴你此事。而且這蠱聖隻有一枚,萬一偷雞不成蝕把米,老夫豈不是要被王爺帳下的其他高手活剮了?”
李址道:“可咱們追蹤蠱聖的時間並不比諸葛幽短,一直以來也都沒什麽進展。此番焦燭卻忽然把這神藥帶了迴來,是何道理?”
尤望津道:“我們追蹤了許久,諸葛幽也追蹤了許久。隻要把兩邊的線索拚在一起,便有可能得到真相。”
他從懷裏掏出一本血跡斑駁的筆錄:“王爺,此物您應該還記得,這是陸大俠拚死帶迴來的筆錄,也正因他一直以來冒死傳迴的信息和這本筆錄,咱們才能知道諸葛幽這麽多的情報。”
“老夫當年便說過,絕不會讓陸大俠的死白費!”
李址看到這本筆錄,眼角竟也閃過一絲不豫:“尤先生,此話當真?”
陸甫閣是昔年捷王李址的親信,他智勇過人,膽大心細。
為完成捷王的大業,他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擔下最危險的任務——潛伏在諸葛幽身邊。
數年來,陸甫閣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情報:包括朝廷對南疆和乾國的戰略,諸葛幽對風雲閣和刑賞台的管理,乃至他每年幾乎都會去來鳳城郊外的嶽府一趟。
可聰明人無法久瞞,終於陸甫閣在某次傳遞情報時,被諸葛幽察覺到端倪。
陸甫閣得知事敗之後,一路往事先與捷王議定的接應點逃去。
而他同時也要麵對諸葛幽所派出的陶塵客等一眾高手的追殺。
最終,為避免暴露自己的來曆,身受重傷走投無路的陸甫閣在接應點附近跳下了山崖。
現實不是武俠話本,山崖是會摔死人的。
當李址的人找到陸甫閣時,它已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但他衣服的夾層中卻縫了這本筆錄,這上麵不僅有他這麽多年來親手記錄的各種情報,還謄抄了一段諸葛幽寫給旁人的暗語。
暗語是諸葛幽自己發明的,除了他極為信任之人,旁人無人能解。
這筆錄上的暗語也就成了困擾捷王多年的謎團。
“先生難道解開了這筆錄上的暗語?暗語是和蠱聖有關的線索?”李址問道。
尤望津點了點頭:“語言的作用都是交流溝通,任何一門語言都有其規律可尋。隻要掌握了這規律,便可以豁然貫通。”
“多年以來,我們無法解讀諸葛幽的暗語,便是因為摸不準其中的規律。”
“王爺,您應該記得之前我有提過,隻要有信息作為參照,老夫便有信心將之破解。”
李址道:“我相信先生之能,隻是我們如何才能同時知道暗語以及其對應的信息呢?”
尤望津道:“這其實不算難,我們需要自己構築一條信息,再讓利用懂得暗語之人代為轉換即可。”
“隻是一直以來,咱們並沒有這樣的機會,直到諸葛幽的徒弟自己送上門來。”
李址好奇道:“難道不久之前,尤先生是故意和他們夫婦二人同行一程?”
尤望津道:“王爺說笑了,難不成我真是去幫他們查淬體盟的嗎?”
“在與江嶽二人接觸的時候,我故意透露了自己知道嶽雁謠是諸葛幽的徒弟這件事。”
“並且同他們一起查到了淬體盟造麵具的人。”
李址道:“哦?此事你向易正掌門求證過麽?”
尤望津道:“易正說無需擔憂,那是他們淬體盟故意放出的疑兵之計。”
“不過此事並不重要,無論嶽雁謠信或不信,都會想方設法地將這兩條信息同步給自己的師弟也就是現在掌管刑賞台的魯滕,讓他早做提防。”
“風雲閣中有淬體盟的人,所以必須給嶽雁謠一個傳遞消息的契機。”
“師姐這邊不好動腦筋,咱們就在師弟那頭動腦筋。”
“我之前請易正先生拜托那位在朝廷身居要職的同道利用影響力向魯滕施壓,讓他想辦法打聽一下淳王和咱們這裏的消息。”
“魯滕必會想辦法傳信給自己的師姐,詢問近況。同時,他也會安排一個值得信任之人來幫忙傳遞這條信息。”
“經我們的仔細甄別,這個人多半便是‘恰好’要下山遊曆的霜虹派五弟子盧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