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自己命大,還是有很多事情說不通。


    江葉舟記得自己是被王元化一掌打下船的,當時海中並無它物,也根本沒有什麽木板可抓。


    可王自強卻說遇到自己時自己抱著一塊木板,所以才沒有沉下去。


    而且自己漂了三天怎麽可能抵得上船隻航行的速度?又怎麽可能突然來到汝山縣境內?


    小命還在的江葉舟不想深究這個問題。


    想起自己被打下海,嶽雁謠多半也不是王元化等人的對手。


    現在自己仗著舉世無雙的運氣逃得性命,可嶽雁謠多半是兇多吉少了。


    想到這裏,他感到心中一陣絞痛。


    這個女人就是這樣不講道理。


    她貿然闖入自己的生活,然後在自己的心上撞了一個窟窿。


    不過好在她並未一走了之,倒是自己填進了那個窟窿裏。


    可現在嶽雁謠卻生死未卜,自己心上的這個窟窿便沒東西填補。


    這弄得他十分難受。


    女人,果然是天底下最大的麻煩。


    就算她本身不麻煩,你遇上她也終究是要麻煩的。


    可江葉舟不願就此放棄,他拱手道:“王大人,請恕在下冒昧,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王自強道:“我明白江三俠的意思,讓海賊作亂本就是我這個縣官失職。現在尊夫人下落不明,本官自是有義務差人一道搜尋,順便剿滅海賊。”


    天知道自己的對頭根本就不是什麽海賊,江葉舟尷尬一笑:“王大人,實不相瞞。我與夫人乃是在鄰縣遭的難,所以……”


    “鄰縣……”王自強有些為難了。


    鄰縣不算他的屬地,過客遭了難按說也不是他的管轄範圍,貿然出手反倒有越俎代庖之嫌。


    雖說人命關天,可縣裏的船隻和人員也很緊張,他若是為了外縣之事擅自挪用,便算是公物私用了,這與他一貫的原則相悖。


    見對方為難,江葉舟掙紮著爬起身來:“抱歉,讓王大人難做了。在下自去想辦法。再次感謝大人救命之恩,來日必當厚報。”


    王自強見他麵露哀傷,知道他們伉儷情深,心中也是不忍。


    自己心中那點原則真的有這麽重要?


    全然按照書上說的做就能經世濟用?就能治國齊家平天下?


    王自強不是沒吃過虧,否則他也不會來到這汝山縣。


    他猶豫了再三還是開口道:“江三俠,非是本官挾恩威逼。若是三俠肯答應我一件事,本官便安排船隻和人手隨你出海尋找尊夫人的下落。”


    江葉舟眼睛一亮:“大人盡管吩咐。”


    王自強道:“不瞞三俠,我汝山縣近來多有人口失蹤,近三個月來已接連發生八起。經現場調查,我發現犯人應該是身懷武功之人。”


    “可惜本官對武功一竅不通,縣內更是沒有足以仰仗的高手。江三俠既為於掌門的高足,若是能助本官破獲此案,也是為民造福的功勞一件。”


    江葉舟果斷道:“好,一言為定。”


    王自強說到做到,立即安排船隻和船工隨江葉舟出海。


    眾人星夜兼程,在兩日內趕到了江葉舟遭遇王元化等人的地方。


    卻見周圍的海水一片寧靜,既無浮屍,也無船隻的碎片。


    那天被陳紫旭擊斷的桅杆和主帆也已經消失無蹤,不知是不是已沉入海底。


    這也難怪,事情已經過去了五天,大海之上也無可靠的標記,四周全是海水,江葉舟也隻能確定大致的位置。


    他甚至連刻舟求劍都做不到。


    江葉舟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心中暗自祈禱嶽雁謠平安無事,卻也知道希望實在渺茫。


    眾人在附近海域一番搜尋,終是一無所獲。


    無奈之下,江葉舟隨眾人返航。


    大海撈人並不比大海撈針容易,現在隻能寄希望於嶽雁謠能夠憑借自己的智勇逃出生天,二人此生還有相聚之日。


    嶽雁謠雖然下落不明,可江葉舟還得信守承諾。


    一來王自強對他有救命之恩,他不能失信於人。


    二來對方所求之事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治下百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倒是個難得的好官。


    返程途中,他向船工們打探起這位王縣令的生平,這才反應過來,為何這個名字有些耳熟。


    科舉三年一榜,王自強卻是今科狀元。


    要知道,魯滕那般能耐也不過是同榜的探花,看來這王自強的才學絕非常人能及。


    可怪的是魯滕一個探花卻循例獲得了一個清貴的官職,在翰林院當了修纂。


    這兩年又憑借剿滅臨淵教和發現龍脈的功績順利接手刑賞台和風雲閣,一路扶搖直上。


    可王自強貴為狀元,卻被發配到了這偏遠的亙海之上當個縣令。


    原來,據說他當日禦前奏對時陳舉了崔言十大罪狀,懇請皇上罷免這位當朝第一權臣,將他下獄問罪。


    弄得包括皇上在內的大小官員都很下不來台。


    可當時皇上已點了他為狀元,金口玉言,若是貿然收迴難免叫天下人恥笑。


    李欽知道這王自強是個不好與人相處的,若是留在朝中遲早生出禍端。


    可若是直接以衝撞聖駕為由將他下獄問罪,又恐諸葛幽為首的滿朝文武覺得他小心眼兒,甚至包庇崔言。


    再說,李欽也的確起了愛才之心,這個王自強雖然是個愣頭青,可他所列舉的這十大罪狀也算是有理有據。


    崔言幹的那點破事天下皆知,借此機會敲打敲打他也好。


    至於這個王自強,朝中肯定是容不下他了。


    於是李欽說了一堆官話,最後表揚王自強直言進諫,忠貞許國。


    既然有如此宏圖偉誌,留在翰林院算是屈才了,便去亙海之上造福一方百姓吧。


    在李欽看來,這種處理方式既可以為自己立威,讓所有人知道犯了龍顏的下場。


    對王自強來說,在外當縣令也可算是一種曆練和保護,讓這個隻知讀聖賢書的愣頭青知道官有多不好當。


    至於崔言的罪狀,自然是高舉低放,依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王自強的行為於官場常理不合,弄得皇上龍顏不悅,所以在場諸人都對此事諱莫如深。


    天下知道此事的人自然並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煙雨鏽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流的清泉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流的清泉石並收藏煙雨鏽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