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是天榜高手才能體悟到的東西,而隋家武館莫說天榜,多年來連地榜高手都沒出過。隋恆武功平平,自是對劍道之事一無所知。
李玄心當然也知道他插不上話,故而自顧自地繼續道:“依我多年來對前輩高人經驗的總結,劍道大抵分為這六種。”
他從架子上取出一個青銅盤,指著上麵的刻字緩緩開口:““龍蛇、造化、恆毅、練達、機變、威重。”
“這六種劍道風格各不相同,練至盡頭都有不凡的威力,並無高低之分。”
“隋賢侄,在你上山來的路上應該也看到半山腰的劍碑了。依我觀之,劍仙王燦的劍道應該是造化一途。”
“他的劍技神乎其神,令人心生仰慕。如今我畢生所願便是能複現劍碑上劍術。就算隻有一鱗半爪,也於願足矣。”
“當年,我日複一日的劍碑前枯坐,練劍。那碑上的劍痕於我而言卻常看常新。隨著眼界和武功的提升,我越來越覺得王燦的劍道絕非凡人所能企及。”
“我試圖模仿他的劍道,到頭來卻一無所獲。於是,我想起以前在隋家武館練劍時,你爺爺教我的一個辦法。”
隋恆奇道:“什麽辦法?”
李玄心道:“當一個劍招找不準出劍的位置時,你爺爺會讓我在正確的位置下方幾寸維持住招式的姿勢,再在正確的位置上方幾寸維持招式的姿勢。”
“逐步逼近,最終便能練出準確的劍招。”
“所以我想,劍道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劍碑上的武學直接走造化這條路走不通。我為何不嚐試通過其他劍道去逼近它呢?”
“說也奇怪,雖然從第一眼開始,我就認為石碑上的痕跡是造化劍道留下的。可當我用其他劍道參悟其中奧秘時,竟意外地順利。”
“寒來暑往,我將其他五條劍道全部走通,也創出一些武學,可這造化劍道卻依舊虛無縹緲。”
“這本《玄心要訣》是我對複現劍碑上的神妙武功的最後嚐試。很遺憾,它同樣失敗了。”
“你手上的上半冊,是沿著威重和恆毅兩條劍道創出的內功心法,與我那其他三門武功一脈相承,隻要勤加修煉,來日必有所成。”
“而這後半冊,則是關於王燦原本造化劍道的種種猜測,雖然也包含一些內功修煉的法門,但並不成係統,能學多少全看自身內功根基與悟性。”
隋恆還是不解:“依師伯之意,這上半冊與一般武功秘籍無異,而下半冊卻好似空中樓閣。而今師伯隻留下半冊在霜虹派中,難道不怕後世弟子學無所成?”
李玄心道:“這下半冊的武功雖然晦澀難明,但是修煉失敗也不過是折損些修為,不會走火入魔危及性命。”
“反之,我若將這上半冊要訣留下,後世弟子得了完整的武功,便隻會坐享其成,不思進取。”
“要知道,王燦劍碑上的秘密還沒有被完全破解。我這輩子未必有希望等來那一日。”
“至於如何才能抵達我曾到達之處並不重要,因為我的這條路沒準根本就是錯的。隻需將能看到的最遠處的風景留諸後世,讓他們知道向前眺望才有更廣闊的世界便好。”
“凡我霜虹門中弟子,無一不是天資卓絕銳意進取之人。若是隻想守成,來這世間走一遭又有何意義?”
“我留下這後半冊,便如群山之中的一塊飛地,寄希望於他們有朝一日能夠借助飛地抵達更高的地方。”
“如果將飛地變作山峰,讓人有路可循,他們便會誤以為此處便是頂峰,永遠在此駐足。”
李玄心的宗師心境,隋恆隻能聽個一知半解。但他心裏很清楚,這位一代劍神對自己所建立的這個門派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至於自家武館這般隻圖個溫飽,沒有開拓武學的野心的地方,送一條上山的路,也就罷了。
隋恆千恩萬謝地收下秘籍。
末了,李玄心提醒道:“隋賢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玄心要訣上半冊贈予你家武館之事斷不可為外人道。”
隋恆點了點頭,懷揣秘籍,退出屋子。
他見洪山行還在門口等候,卻聽屋內的李玄心道:“勞煩洪幫主久等,還請入內敘談。”
出得門外,隋恆摸了摸懷中的秘籍。
想起了臨行前父親的交代:“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隋家武館之所以淪落到今天的局麵,就是因為你爺爺教徒弟從不知道‘留一手’。”
“咱們家的武功雖談不上精妙,可全被外人學了去,久而久之自然對我們不利。”
“你看那李玄心,為什麽能有今日的成就?還不是因為他能想方設法的搞到人家的絕學?他博采眾家之長,最後成了天下第一。”
“王燦的劍碑?這種謊話也就騙騙小孩子罷了。”
“你爺爺蠢就蠢在太老實,你可千萬不能學他。”
聯係剛才的屋中的對談,隋恆深感父親所說才是至理名言。
李玄心身為一代宗師,無論對他隋恆還是對徒弟,竟然都隻傳半部秘籍。
為了不讓任何人得到自己完整的傳承,還編了個什麽造化劍道的鬼話騙人。
隋恆打定主意,現在自己的懷中並不是什麽秘籍,而是交易的本錢。
這本錢價值連城,可以交換到幾乎任何東西。
那麽從誰開始呢?
思索間,洪山行已走出屋子。
“隋兄弟,你怎麽在此等我?沒有加入霜虹派?”洪山行問道。
隋恆搖了搖頭:“我資質平平自是不配做劍神的弟子,咱們一起下山吧。”
二人行至半山腰的劍碑亭,看到上麵不明所以的劍痕。
隋恆忽然貪念大起,把李玄心的叮囑拋諸腦後。他的那點心眼兒全來自父親的叮囑,實則自己的江湖經驗十分淺薄。
他開口道:“洪大俠,我想請你把身上最高明的武功傳授給我,當然,我不會讓您白白傳功。”
洪山行挑了挑眉毛:“哦?這麽說來李大俠並沒有讓隋兄弟空手下山?”
隋恆點了點頭:“他給了我最近才創造出的一種玄妙內功的秘籍,名為《玄心要訣》,我想它足以交換天底下任何武功。”
“煩勞洪大俠將所學之精要默寫一份給我,我便將這《玄心要訣》謄抄一份給你,你我互通有無,如何?”
洪山行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俠,朝興幫更是有頭有臉的大幫派,這樣的成名人物都在乎自己臉麵。連李玄心在不願收徒的情形下都得拿出這秘籍打發他,免得被旁人說自己忘恩負義。
所以洪山行應該值得信任,隋恆想到這裏便將半本秘籍拿了出來。
洪山行拿過秘籍翻開起來,隨即連連點頭:“的確是神妙無比的內功。”
“好,隋兄弟,我捭闔刀法也有一門厲害的心法相佐,名為‘萬徑人蹤滅’,我這便將它傳授於你。”
“眼下天高地遠,山路無人,恰是最適合領悟這心法要義的時候。”
隋恆懇切道:“還請洪大俠教我。”
“好,兄弟從這山崖往下看去,先試試體悟其中關鍵。”
隋恆依言照辦,忽覺背後一股巨力傳來,他的身體不受控製,立即摔下懸崖。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聽到山崖上手持半本秘籍的洪山行說了一句話:“這招便是萬徑人蹤滅,隋兄弟走好。”
李玄心當然也知道他插不上話,故而自顧自地繼續道:“依我多年來對前輩高人經驗的總結,劍道大抵分為這六種。”
他從架子上取出一個青銅盤,指著上麵的刻字緩緩開口:““龍蛇、造化、恆毅、練達、機變、威重。”
“這六種劍道風格各不相同,練至盡頭都有不凡的威力,並無高低之分。”
“隋賢侄,在你上山來的路上應該也看到半山腰的劍碑了。依我觀之,劍仙王燦的劍道應該是造化一途。”
“他的劍技神乎其神,令人心生仰慕。如今我畢生所願便是能複現劍碑上劍術。就算隻有一鱗半爪,也於願足矣。”
“當年,我日複一日的劍碑前枯坐,練劍。那碑上的劍痕於我而言卻常看常新。隨著眼界和武功的提升,我越來越覺得王燦的劍道絕非凡人所能企及。”
“我試圖模仿他的劍道,到頭來卻一無所獲。於是,我想起以前在隋家武館練劍時,你爺爺教我的一個辦法。”
隋恆奇道:“什麽辦法?”
李玄心道:“當一個劍招找不準出劍的位置時,你爺爺會讓我在正確的位置下方幾寸維持住招式的姿勢,再在正確的位置上方幾寸維持招式的姿勢。”
“逐步逼近,最終便能練出準確的劍招。”
“所以我想,劍道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劍碑上的武學直接走造化這條路走不通。我為何不嚐試通過其他劍道去逼近它呢?”
“說也奇怪,雖然從第一眼開始,我就認為石碑上的痕跡是造化劍道留下的。可當我用其他劍道參悟其中奧秘時,竟意外地順利。”
“寒來暑往,我將其他五條劍道全部走通,也創出一些武學,可這造化劍道卻依舊虛無縹緲。”
“這本《玄心要訣》是我對複現劍碑上的神妙武功的最後嚐試。很遺憾,它同樣失敗了。”
“你手上的上半冊,是沿著威重和恆毅兩條劍道創出的內功心法,與我那其他三門武功一脈相承,隻要勤加修煉,來日必有所成。”
“而這後半冊,則是關於王燦原本造化劍道的種種猜測,雖然也包含一些內功修煉的法門,但並不成係統,能學多少全看自身內功根基與悟性。”
隋恆還是不解:“依師伯之意,這上半冊與一般武功秘籍無異,而下半冊卻好似空中樓閣。而今師伯隻留下半冊在霜虹派中,難道不怕後世弟子學無所成?”
李玄心道:“這下半冊的武功雖然晦澀難明,但是修煉失敗也不過是折損些修為,不會走火入魔危及性命。”
“反之,我若將這上半冊要訣留下,後世弟子得了完整的武功,便隻會坐享其成,不思進取。”
“要知道,王燦劍碑上的秘密還沒有被完全破解。我這輩子未必有希望等來那一日。”
“至於如何才能抵達我曾到達之處並不重要,因為我的這條路沒準根本就是錯的。隻需將能看到的最遠處的風景留諸後世,讓他們知道向前眺望才有更廣闊的世界便好。”
“凡我霜虹門中弟子,無一不是天資卓絕銳意進取之人。若是隻想守成,來這世間走一遭又有何意義?”
“我留下這後半冊,便如群山之中的一塊飛地,寄希望於他們有朝一日能夠借助飛地抵達更高的地方。”
“如果將飛地變作山峰,讓人有路可循,他們便會誤以為此處便是頂峰,永遠在此駐足。”
李玄心的宗師心境,隋恆隻能聽個一知半解。但他心裏很清楚,這位一代劍神對自己所建立的這個門派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至於自家武館這般隻圖個溫飽,沒有開拓武學的野心的地方,送一條上山的路,也就罷了。
隋恆千恩萬謝地收下秘籍。
末了,李玄心提醒道:“隋賢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玄心要訣上半冊贈予你家武館之事斷不可為外人道。”
隋恆點了點頭,懷揣秘籍,退出屋子。
他見洪山行還在門口等候,卻聽屋內的李玄心道:“勞煩洪幫主久等,還請入內敘談。”
出得門外,隋恆摸了摸懷中的秘籍。
想起了臨行前父親的交代:“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隋家武館之所以淪落到今天的局麵,就是因為你爺爺教徒弟從不知道‘留一手’。”
“咱們家的武功雖談不上精妙,可全被外人學了去,久而久之自然對我們不利。”
“你看那李玄心,為什麽能有今日的成就?還不是因為他能想方設法的搞到人家的絕學?他博采眾家之長,最後成了天下第一。”
“王燦的劍碑?這種謊話也就騙騙小孩子罷了。”
“你爺爺蠢就蠢在太老實,你可千萬不能學他。”
聯係剛才的屋中的對談,隋恆深感父親所說才是至理名言。
李玄心身為一代宗師,無論對他隋恆還是對徒弟,竟然都隻傳半部秘籍。
為了不讓任何人得到自己完整的傳承,還編了個什麽造化劍道的鬼話騙人。
隋恆打定主意,現在自己的懷中並不是什麽秘籍,而是交易的本錢。
這本錢價值連城,可以交換到幾乎任何東西。
那麽從誰開始呢?
思索間,洪山行已走出屋子。
“隋兄弟,你怎麽在此等我?沒有加入霜虹派?”洪山行問道。
隋恆搖了搖頭:“我資質平平自是不配做劍神的弟子,咱們一起下山吧。”
二人行至半山腰的劍碑亭,看到上麵不明所以的劍痕。
隋恆忽然貪念大起,把李玄心的叮囑拋諸腦後。他的那點心眼兒全來自父親的叮囑,實則自己的江湖經驗十分淺薄。
他開口道:“洪大俠,我想請你把身上最高明的武功傳授給我,當然,我不會讓您白白傳功。”
洪山行挑了挑眉毛:“哦?這麽說來李大俠並沒有讓隋兄弟空手下山?”
隋恆點了點頭:“他給了我最近才創造出的一種玄妙內功的秘籍,名為《玄心要訣》,我想它足以交換天底下任何武功。”
“煩勞洪大俠將所學之精要默寫一份給我,我便將這《玄心要訣》謄抄一份給你,你我互通有無,如何?”
洪山行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俠,朝興幫更是有頭有臉的大幫派,這樣的成名人物都在乎自己臉麵。連李玄心在不願收徒的情形下都得拿出這秘籍打發他,免得被旁人說自己忘恩負義。
所以洪山行應該值得信任,隋恆想到這裏便將半本秘籍拿了出來。
洪山行拿過秘籍翻開起來,隨即連連點頭:“的確是神妙無比的內功。”
“好,隋兄弟,我捭闔刀法也有一門厲害的心法相佐,名為‘萬徑人蹤滅’,我這便將它傳授於你。”
“眼下天高地遠,山路無人,恰是最適合領悟這心法要義的時候。”
隋恆懇切道:“還請洪大俠教我。”
“好,兄弟從這山崖往下看去,先試試體悟其中關鍵。”
隋恆依言照辦,忽覺背後一股巨力傳來,他的身體不受控製,立即摔下懸崖。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聽到山崖上手持半本秘籍的洪山行說了一句話:“這招便是萬徑人蹤滅,隋兄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