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怎麽知道?”教主驚詫道。
寂公子當然不會告訴他自己是怎麽知道的。
死於話多這件事,曆來不隻適用於反派。
何況自己現在就是反派,她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對於得到諸葛幽真傳的嶽雁謠而言,推測出此事並不困難。
一切都源於如公子對此事欲蓋彌彰的隱藏。
當日布置任務時,如公子故意在被懷疑為臥底的寂公子麵前揭過木盒裏的東西。
這反而讓嶽雁謠發現木盒裏的東西便是問題的關鍵,甚至能夠據此推測出教主的身份。
但她始終想不到有什麽東西能將敬法寺、無塵寺和韋崇的手記聯係在一起。
直到二十三日那天,她聽說了太後到無塵寺進香。
驟然想起以前隨父親來京城時聽旁人提起過無塵寺裏供奉著一位前朝敬法寺高僧的舍利。
那位高僧一生度人無數,最後死於歹人之手。
太後對這位高僧也十分敬重,因而時常去無塵寺參拜。
想通了這一點,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這枚舍利對於任何寺廟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教主的目的從來都不是什麽《臨敵十決》,而是從敬法寺手上保下舍利。
聯係到師兄曾譏諷說崔言和師父不同,最喜歡巴結朝中權貴。
他自己明明不信佛,卻經常隨太後到無塵寺進香。
既然臨淵教在朝中有勢力,與無塵寺又有勾結,那麽幕後之人便極可能是這位將師父視為死敵的崔大人了。
不難揣測,既然太後迷信這位前朝高僧,那麽敬法寺的人若是借機求取舍利,本著讓高僧迴歸故土的想法,太後很可能會支持將舍利送迴羅雲道。
而這一點,是無塵寺的某位大師無法接受的。
失去舍利,意味著無塵寺不僅會失去一大批善男信女,還會失掉太後這位最大的檀越的青睞。
於是,這位大師與經常隨太後上香的崔言勾結在一起。
一條前者幫後者除掉諸葛幽,後者幫前者留下舍利的毒計便誕生了。
於是,教主和如公子故意向敬法寺隱瞞太後的意向,後者更是以偽造的韋崇手記引敬法寺的僧人上鉤,讓敬法寺諸僧以為手握無塵寺的把柄,對方因而不敢監守自盜。
又將歸還的日期定在英傑會期間,使敬法寺為不讓人起疑隻委派小輩上門,方便他們趁機劫奪。
崔言大概又故意以十四日敬法寺將迎迴舍利為由,引導太後十三日最後去參拜一次。
而無塵寺這裏再以十三日太後要來參拜,故而十四日才可歸還舍利為由應付敬法寺的僧人。
考慮到十五日便是盂蘭盆會,遲恐生變,敬法寺的僧人便隻能選擇在英傑會決賽當日迎迴舍利。
彼時京城裏的守備力量大部分調配給了英傑會,自然更方便他們行事。
搶了舍利後,將一切推給本就聲名不佳的臨淵教,而覺空大師再親自出手“奪迴”舍利。
此時,崔言便可趁機向太後進言,隻說敬法寺的僧人剛取了舍利便給人奪走。
說明他們根本沒有能力保護好這珍貴之物,為了舍利的安全,還是放在無塵寺較為穩妥。
事實擺在眼前,太後大概也隻能采納這個意見。
因此,臨淵教從頭到尾都沒有想獲得舍利,它的存在隻是為了過一手,悄無聲息地影響太後的決策。
讓舍利從敬法寺再迴到無塵寺手中。
可想要追蹤到幻公子並不容易,除非事先知道她的行動路線。
既然如此,那日和假劍非聯手從幻公子手中“奪迴”舍利的覺空大師豈非既具備動機,又具備條件?
考慮到如公子之前在羅雲道,覺空身為住持不大可能離開京城。
那麽,覺空大師似乎隻能是教主了。
可嶽雁謠知道,教主不止一人,就現在來看,臨淵教雖看似是一個整體,但每個教主都有著自己的目的。
就像崔言和覺空的合作,前者是為了刺殺諸葛幽,後者是為了保住舍利。
所以教主們的目的雖不盡相同,但這其中,肯定有一位“真正的教主”將所有人的動機整合在一起,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嶽雁謠知道,不同於如公子,這位能洞悉所有人動機並將之為己所用的教主才是真正的揣摩大師。
覺空在臨淵教擔任教主,除了為保住舍利外,大概還因為與崔言的密切關係承擔著教中與朝廷的聯係。
可沛然劍、鳶國、輿圖、靈石這些在定安道發生的事情似乎並不能將其牽扯在內。
顯然,這些事情涉及其他教主的目的,尚且處在迷霧之中。
覺空雖未直接參與,但他既然是教主之一,便可能知道些內情。
所以不同於王目矢,寂公子故意留了他一命,以打探未知的情報。
但獻頭還是要獻,暗算也還是要暗算,否則赤手空拳的自己真的打不贏這地榜第二。
現在,這位以掌法聞名天下的老僧已經身受重傷,雖可能還有反擊之力,但局麵已經被寂公子完全掌控。
當她正準備點住對方穴道,然後詢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時,忽覺背後刮來一陣罡風。
寂公子連忙閃避,可這陣罡風來勢太快,機敏如她竟也閃避不及。
雖勉強避開要害,但肩頭還是中了一劍。
偷襲她的人是個劍客,手持一把湛藍色的寶劍,戴著教主的麵具,身著教主的長袍。
此人是另一位教主。
寂公子認得此人,當初劫囚“救段冉出來的”便是他。
這位教主使得乃是乾國的路數,其實力強悍非常,幾可躋身天榜。
“你到底是什麽人?”覺空並未摘掉麵具,但他業已站起身來。
見局勢逆轉,他趁機逼問道。
寂公子捂著傷口,麵對前所未有之危局,盡量使自己冷靜下來。
她一直沒有忽視這位教主存在的可能性,在她看來,假扮劍非的劍術高手,必是此人無疑。
前幾日,如公子故意引她“支援幻公子”,使自己看到所謂“湛藍色的寶劍”。
由於彼時距離較遠,覺空和假劍非隨即遁走,無法從招數判斷身份。
但風雲閣的裝束和淩寒劍的出現,似乎已經能夠確定對方的來曆。
所以在如公子的盤算中,必是給自己製造了劍非出現在京城中的假象。
可在定安時,她曾向滅公子打探過淩寒劍的來曆。
得知這柄劍乃是根據從辛王墓中帶出來的圖紙鑄造而成。
既然有圖紙,那麽以教中的資源再鑄造一柄一模一樣的寶劍並不困難。
如公子以為她不知道此事,那麽便將計就計,把假劍非錯認為是劍非。
佯裝不知是局,以順利通過試探,獲得信任。
寂公子當然不會告訴他自己是怎麽知道的。
死於話多這件事,曆來不隻適用於反派。
何況自己現在就是反派,她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對於得到諸葛幽真傳的嶽雁謠而言,推測出此事並不困難。
一切都源於如公子對此事欲蓋彌彰的隱藏。
當日布置任務時,如公子故意在被懷疑為臥底的寂公子麵前揭過木盒裏的東西。
這反而讓嶽雁謠發現木盒裏的東西便是問題的關鍵,甚至能夠據此推測出教主的身份。
但她始終想不到有什麽東西能將敬法寺、無塵寺和韋崇的手記聯係在一起。
直到二十三日那天,她聽說了太後到無塵寺進香。
驟然想起以前隨父親來京城時聽旁人提起過無塵寺裏供奉著一位前朝敬法寺高僧的舍利。
那位高僧一生度人無數,最後死於歹人之手。
太後對這位高僧也十分敬重,因而時常去無塵寺參拜。
想通了這一點,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這枚舍利對於任何寺廟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教主的目的從來都不是什麽《臨敵十決》,而是從敬法寺手上保下舍利。
聯係到師兄曾譏諷說崔言和師父不同,最喜歡巴結朝中權貴。
他自己明明不信佛,卻經常隨太後到無塵寺進香。
既然臨淵教在朝中有勢力,與無塵寺又有勾結,那麽幕後之人便極可能是這位將師父視為死敵的崔大人了。
不難揣測,既然太後迷信這位前朝高僧,那麽敬法寺的人若是借機求取舍利,本著讓高僧迴歸故土的想法,太後很可能會支持將舍利送迴羅雲道。
而這一點,是無塵寺的某位大師無法接受的。
失去舍利,意味著無塵寺不僅會失去一大批善男信女,還會失掉太後這位最大的檀越的青睞。
於是,這位大師與經常隨太後上香的崔言勾結在一起。
一條前者幫後者除掉諸葛幽,後者幫前者留下舍利的毒計便誕生了。
於是,教主和如公子故意向敬法寺隱瞞太後的意向,後者更是以偽造的韋崇手記引敬法寺的僧人上鉤,讓敬法寺諸僧以為手握無塵寺的把柄,對方因而不敢監守自盜。
又將歸還的日期定在英傑會期間,使敬法寺為不讓人起疑隻委派小輩上門,方便他們趁機劫奪。
崔言大概又故意以十四日敬法寺將迎迴舍利為由,引導太後十三日最後去參拜一次。
而無塵寺這裏再以十三日太後要來參拜,故而十四日才可歸還舍利為由應付敬法寺的僧人。
考慮到十五日便是盂蘭盆會,遲恐生變,敬法寺的僧人便隻能選擇在英傑會決賽當日迎迴舍利。
彼時京城裏的守備力量大部分調配給了英傑會,自然更方便他們行事。
搶了舍利後,將一切推給本就聲名不佳的臨淵教,而覺空大師再親自出手“奪迴”舍利。
此時,崔言便可趁機向太後進言,隻說敬法寺的僧人剛取了舍利便給人奪走。
說明他們根本沒有能力保護好這珍貴之物,為了舍利的安全,還是放在無塵寺較為穩妥。
事實擺在眼前,太後大概也隻能采納這個意見。
因此,臨淵教從頭到尾都沒有想獲得舍利,它的存在隻是為了過一手,悄無聲息地影響太後的決策。
讓舍利從敬法寺再迴到無塵寺手中。
可想要追蹤到幻公子並不容易,除非事先知道她的行動路線。
既然如此,那日和假劍非聯手從幻公子手中“奪迴”舍利的覺空大師豈非既具備動機,又具備條件?
考慮到如公子之前在羅雲道,覺空身為住持不大可能離開京城。
那麽,覺空大師似乎隻能是教主了。
可嶽雁謠知道,教主不止一人,就現在來看,臨淵教雖看似是一個整體,但每個教主都有著自己的目的。
就像崔言和覺空的合作,前者是為了刺殺諸葛幽,後者是為了保住舍利。
所以教主們的目的雖不盡相同,但這其中,肯定有一位“真正的教主”將所有人的動機整合在一起,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嶽雁謠知道,不同於如公子,這位能洞悉所有人動機並將之為己所用的教主才是真正的揣摩大師。
覺空在臨淵教擔任教主,除了為保住舍利外,大概還因為與崔言的密切關係承擔著教中與朝廷的聯係。
可沛然劍、鳶國、輿圖、靈石這些在定安道發生的事情似乎並不能將其牽扯在內。
顯然,這些事情涉及其他教主的目的,尚且處在迷霧之中。
覺空雖未直接參與,但他既然是教主之一,便可能知道些內情。
所以不同於王目矢,寂公子故意留了他一命,以打探未知的情報。
但獻頭還是要獻,暗算也還是要暗算,否則赤手空拳的自己真的打不贏這地榜第二。
現在,這位以掌法聞名天下的老僧已經身受重傷,雖可能還有反擊之力,但局麵已經被寂公子完全掌控。
當她正準備點住對方穴道,然後詢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時,忽覺背後刮來一陣罡風。
寂公子連忙閃避,可這陣罡風來勢太快,機敏如她竟也閃避不及。
雖勉強避開要害,但肩頭還是中了一劍。
偷襲她的人是個劍客,手持一把湛藍色的寶劍,戴著教主的麵具,身著教主的長袍。
此人是另一位教主。
寂公子認得此人,當初劫囚“救段冉出來的”便是他。
這位教主使得乃是乾國的路數,其實力強悍非常,幾可躋身天榜。
“你到底是什麽人?”覺空並未摘掉麵具,但他業已站起身來。
見局勢逆轉,他趁機逼問道。
寂公子捂著傷口,麵對前所未有之危局,盡量使自己冷靜下來。
她一直沒有忽視這位教主存在的可能性,在她看來,假扮劍非的劍術高手,必是此人無疑。
前幾日,如公子故意引她“支援幻公子”,使自己看到所謂“湛藍色的寶劍”。
由於彼時距離較遠,覺空和假劍非隨即遁走,無法從招數判斷身份。
但風雲閣的裝束和淩寒劍的出現,似乎已經能夠確定對方的來曆。
所以在如公子的盤算中,必是給自己製造了劍非出現在京城中的假象。
可在定安時,她曾向滅公子打探過淩寒劍的來曆。
得知這柄劍乃是根據從辛王墓中帶出來的圖紙鑄造而成。
既然有圖紙,那麽以教中的資源再鑄造一柄一模一樣的寶劍並不困難。
如公子以為她不知道此事,那麽便將計就計,把假劍非錯認為是劍非。
佯裝不知是局,以順利通過試探,獲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