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薛平貴與王寶釧27
綜影視:當反派有了孩子後 作者:布蕾脆脆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儼登基,王寶釧順理成章成為太後,獨居一宮。
皇帝年幼,由輔政大臣王允和皇太後暫時把持朝政,王寶釧名為太後,實則已為隱形的女皇。
礙於本朝此前有過先例,朝中大臣對此接受良好,畢竟武皇可是光明正大當了皇帝,這位願意推兒子上位,自己隱居幕後,已經好的不能再好了。
更何況在座哪位不是為官多年,該有的敏銳還是要有的。
王相可還老當益壯呢,王曜之已為帝師,負責教導小皇帝,眼看王家還能繼續興旺三代,小皇帝又平平安安的,誰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阻止皇太後聽政。
他們是忠臣,願意為國諫言,可諫言和送死,他們還是能分清楚的。
一時間朝堂倒也和諧,君臣和樂。
———
太後宮中。
薛平貴留下的妃嬪眾多,其中大多都是青春年華的女子,王寶釧看著這些花一樣的女子,個個鮮豔明麗,卻已經是太妃了。
王寶釧感慨地歎了一聲,在一次請安中,問道:“可有家可迴?若是家中人尚在,本宮便下令,讓你們再嫁。”
妃嬪們感激不已,紛紛跪下叩謝,“多謝太後娘娘。”
就是無家可歸,被底下人進獻上來的美人也想著要盡快出宮。
按如今的情形,說不定哪天太上皇就去了,她們這些沒有子嗣傍身的妃嬪極有可能要殉葬。
王寶釧看到這些女子們興高采烈的模樣,心裏又是一歎,隨即想著明日要和父親商量商量廢除妃嬪殉葬的舊製。
記下這樁事,等妃嬪們都退下了,王寶釧打發走下人,一人坐在宮殿的小花園裏。
小蓮在那日就被處死了,淑太妃如今折磨著薛平貴,王寶釧暫時不想管她。
儼兒還年幼,後宮無人。
王寶釧現在想想,等放了這批女子,宮裏便又要寂寞起來了。
她正愣愣地發呆,卻察覺到額頭被輕輕一點,王寶釧稍稍抬頭,便見魏豹滿麵笑意的臉。
他仿佛跑著來的,身上一陣熱氣撲來,王寶釧臉微紅,往後一退,笑問:“魏將軍一直留在宮裏,難道真的甘願在宮裏當一個小小侍衛頭子?”
魏豹見她退後,心裏也有些空落落的,但很快打起精神,從懷裏掏出什麽東西。
王寶釧一見,臉色更紅。
魏豹問:“娘娘當年嚴詞拒絕微臣,可彩陶娃娃卻好端端被娘娘收著,不知娘娘可否向微臣說明一二?”
見她不說話,魏豹輕輕歎息,“寶釧,再不答應,我們都要老了。”
他盯著王寶釧的眼睛,低聲道:“我已經向陛下求旨,悄悄放你出宮,以後太後娘娘會在國寺祈福,而王寶釧在山水遊玩。寶釧,隻要你答應。”
“我走了十多年,太累了,寶釧,現在隻要你向我走一步。”
漫長的等待後,王寶釧灑脫一笑,用手點著魏豹的肩頭,慢悠悠道:“好啊。”
“隻是我現在還不能和你走,等儼兒長大,徹底把持了朝政,我們就出去看看。”
魏豹忽而笑了,湊上去,與她唿吸漸漸逼近。
———
李儼的確是王寶釧的好兒子,王家的好外孫,但在他登基的那一天,他最重要的身份就變成了帝王。
凡事過猶不及,李儼稍稍長大一些,開始選秀之後,王寶釧當即放權,出門遊山玩水了,王允也乞骸骨,告老迴家,整日出門和老友們下棋釣魚,王家的勢力全部交由王曜之掌管。
時間過得很快,收西涼、開海禁、練軍強武,數十年間大唐重煥光彩,版圖已擴到北邊,隻是那裏氣候太冷,種糧太難,又碰到了塊硬骨頭,大唐暫且放下了這裏,轉而派船出海,收獲不少,國庫也跟著豐盈起來。
說起李儼,這小胖墩長大變成了大胖墩,孩子都生了一堆了,還是不改初心,整日愛看美人。
海船帶來的黑發綠眼看慣了,金發碧眼也不少,藍眼睛也好看。
但他最愛看的還是王曜之,小胖墩一直很不解,難道他小時候的審美延續到了現在嗎,怎麽表哥都年紀大了,他還是覺得這屆的大臣們沒有一個比得上表哥。
“咚咚。”王曜之敲了敲桌子,無奈道:“陛下。”
李儼迴過神,“打倭國是吧,表哥說了算,打!給朕狠狠地打!”
王曜之不由再次解釋:“臥榻之側豈容他國酣睡,倭國地域雖小,可野心不小。”
他拿出一幅海圖,其上仔細用各色畫筆勾出圖樣,“而且臣派人去倭國勘探,已標出島上各處銀礦所在,這還不是全部,其儲量之大,目前來看,幾乎取之不盡。”
李儼立刻嚴肅了臉,接過圖紙細細打量,他看過之後,眼睛都開始發亮了。
李儼摸著海圖,笑道:“倭國小小藩國,霸著這麽大的銀礦,實在讓朕為之擔憂啊,萬一那些西洋人心生歹意,他們可守不住,唉,朕就受累,派人去幫幫他們吧。”
李儼越看越心動,這得有多少銀子啊,怕不是堆在這裏,都能把皇宮淹了。
“表哥,派去西洋的船隊先收迴來一些,那些蠻荒之地先放放,銀子拿到手才是真的。”
王曜之點點頭,道:“自是隨陛下心意,立刻將大將軍叫迴來才是。”
“隻是,有一點,倭國這些年老老實實的,咱們師出無名,有些不大好聽,陛下有何主意?”
李儼道:“要什麽名義,就他們進貢的倭刀還有那些破爛玩意,每年換走我那麽多賞賜,誰知都是裝出來的!直娘賊,想想我就氣,這些小人說不準比我還有錢呢!”
李儼轉來轉去,不行,他一想到自己有那麽多銀子流落在海外,心都揪緊了。
他要立刻下旨,趕快給朕滾迴來,他一刻都等不了了。
李儼往殿裏走去,迴頭一看,又衝王曜之招招手,“表哥,快些來,咱們明日就派船出海。”
王曜之不由一笑,跟著進去了。
薛平貴與王寶釧篇,完。
———
彩蛋(瞎寫的瞎寫的瞎寫的,不要噴我,噴我就反彈):
王曜之,字光顯,王氏族人。至孝親。有大誌,通貫書術。帝之表兄,與帝同長,情厚渥,自帝幼時,素授以功課。及帝嗣位,曜之辭親王位,更立為帝師。後代祖職,定朝綱,朝臣皆敬服之。輔翼皇帝開海禁,練兵,收小國甚多,至今為大圖。後死於帝前,帝甚傷,令與之俱葬山陵。族王氏綿至今,猶以曜之為傲。
———《新唐書·王曜之傳》
皇帝年幼,由輔政大臣王允和皇太後暫時把持朝政,王寶釧名為太後,實則已為隱形的女皇。
礙於本朝此前有過先例,朝中大臣對此接受良好,畢竟武皇可是光明正大當了皇帝,這位願意推兒子上位,自己隱居幕後,已經好的不能再好了。
更何況在座哪位不是為官多年,該有的敏銳還是要有的。
王相可還老當益壯呢,王曜之已為帝師,負責教導小皇帝,眼看王家還能繼續興旺三代,小皇帝又平平安安的,誰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阻止皇太後聽政。
他們是忠臣,願意為國諫言,可諫言和送死,他們還是能分清楚的。
一時間朝堂倒也和諧,君臣和樂。
———
太後宮中。
薛平貴留下的妃嬪眾多,其中大多都是青春年華的女子,王寶釧看著這些花一樣的女子,個個鮮豔明麗,卻已經是太妃了。
王寶釧感慨地歎了一聲,在一次請安中,問道:“可有家可迴?若是家中人尚在,本宮便下令,讓你們再嫁。”
妃嬪們感激不已,紛紛跪下叩謝,“多謝太後娘娘。”
就是無家可歸,被底下人進獻上來的美人也想著要盡快出宮。
按如今的情形,說不定哪天太上皇就去了,她們這些沒有子嗣傍身的妃嬪極有可能要殉葬。
王寶釧看到這些女子們興高采烈的模樣,心裏又是一歎,隨即想著明日要和父親商量商量廢除妃嬪殉葬的舊製。
記下這樁事,等妃嬪們都退下了,王寶釧打發走下人,一人坐在宮殿的小花園裏。
小蓮在那日就被處死了,淑太妃如今折磨著薛平貴,王寶釧暫時不想管她。
儼兒還年幼,後宮無人。
王寶釧現在想想,等放了這批女子,宮裏便又要寂寞起來了。
她正愣愣地發呆,卻察覺到額頭被輕輕一點,王寶釧稍稍抬頭,便見魏豹滿麵笑意的臉。
他仿佛跑著來的,身上一陣熱氣撲來,王寶釧臉微紅,往後一退,笑問:“魏將軍一直留在宮裏,難道真的甘願在宮裏當一個小小侍衛頭子?”
魏豹見她退後,心裏也有些空落落的,但很快打起精神,從懷裏掏出什麽東西。
王寶釧一見,臉色更紅。
魏豹問:“娘娘當年嚴詞拒絕微臣,可彩陶娃娃卻好端端被娘娘收著,不知娘娘可否向微臣說明一二?”
見她不說話,魏豹輕輕歎息,“寶釧,再不答應,我們都要老了。”
他盯著王寶釧的眼睛,低聲道:“我已經向陛下求旨,悄悄放你出宮,以後太後娘娘會在國寺祈福,而王寶釧在山水遊玩。寶釧,隻要你答應。”
“我走了十多年,太累了,寶釧,現在隻要你向我走一步。”
漫長的等待後,王寶釧灑脫一笑,用手點著魏豹的肩頭,慢悠悠道:“好啊。”
“隻是我現在還不能和你走,等儼兒長大,徹底把持了朝政,我們就出去看看。”
魏豹忽而笑了,湊上去,與她唿吸漸漸逼近。
———
李儼的確是王寶釧的好兒子,王家的好外孫,但在他登基的那一天,他最重要的身份就變成了帝王。
凡事過猶不及,李儼稍稍長大一些,開始選秀之後,王寶釧當即放權,出門遊山玩水了,王允也乞骸骨,告老迴家,整日出門和老友們下棋釣魚,王家的勢力全部交由王曜之掌管。
時間過得很快,收西涼、開海禁、練軍強武,數十年間大唐重煥光彩,版圖已擴到北邊,隻是那裏氣候太冷,種糧太難,又碰到了塊硬骨頭,大唐暫且放下了這裏,轉而派船出海,收獲不少,國庫也跟著豐盈起來。
說起李儼,這小胖墩長大變成了大胖墩,孩子都生了一堆了,還是不改初心,整日愛看美人。
海船帶來的黑發綠眼看慣了,金發碧眼也不少,藍眼睛也好看。
但他最愛看的還是王曜之,小胖墩一直很不解,難道他小時候的審美延續到了現在嗎,怎麽表哥都年紀大了,他還是覺得這屆的大臣們沒有一個比得上表哥。
“咚咚。”王曜之敲了敲桌子,無奈道:“陛下。”
李儼迴過神,“打倭國是吧,表哥說了算,打!給朕狠狠地打!”
王曜之不由再次解釋:“臥榻之側豈容他國酣睡,倭國地域雖小,可野心不小。”
他拿出一幅海圖,其上仔細用各色畫筆勾出圖樣,“而且臣派人去倭國勘探,已標出島上各處銀礦所在,這還不是全部,其儲量之大,目前來看,幾乎取之不盡。”
李儼立刻嚴肅了臉,接過圖紙細細打量,他看過之後,眼睛都開始發亮了。
李儼摸著海圖,笑道:“倭國小小藩國,霸著這麽大的銀礦,實在讓朕為之擔憂啊,萬一那些西洋人心生歹意,他們可守不住,唉,朕就受累,派人去幫幫他們吧。”
李儼越看越心動,這得有多少銀子啊,怕不是堆在這裏,都能把皇宮淹了。
“表哥,派去西洋的船隊先收迴來一些,那些蠻荒之地先放放,銀子拿到手才是真的。”
王曜之點點頭,道:“自是隨陛下心意,立刻將大將軍叫迴來才是。”
“隻是,有一點,倭國這些年老老實實的,咱們師出無名,有些不大好聽,陛下有何主意?”
李儼道:“要什麽名義,就他們進貢的倭刀還有那些破爛玩意,每年換走我那麽多賞賜,誰知都是裝出來的!直娘賊,想想我就氣,這些小人說不準比我還有錢呢!”
李儼轉來轉去,不行,他一想到自己有那麽多銀子流落在海外,心都揪緊了。
他要立刻下旨,趕快給朕滾迴來,他一刻都等不了了。
李儼往殿裏走去,迴頭一看,又衝王曜之招招手,“表哥,快些來,咱們明日就派船出海。”
王曜之不由一笑,跟著進去了。
薛平貴與王寶釧篇,完。
———
彩蛋(瞎寫的瞎寫的瞎寫的,不要噴我,噴我就反彈):
王曜之,字光顯,王氏族人。至孝親。有大誌,通貫書術。帝之表兄,與帝同長,情厚渥,自帝幼時,素授以功課。及帝嗣位,曜之辭親王位,更立為帝師。後代祖職,定朝綱,朝臣皆敬服之。輔翼皇帝開海禁,練兵,收小國甚多,至今為大圖。後死於帝前,帝甚傷,令與之俱葬山陵。族王氏綿至今,猶以曜之為傲。
———《新唐書·王曜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