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當華妃有了孩子27
綜影視:當反派有了孩子後 作者:布蕾脆脆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養心殿用過午膳,到了往常午睡的時辰弘曜有了困意,也不耽誤,向皇阿瑪告退,準備迴翊坤宮去。
皇帝笑吟吟地看著,叫人去準備傘具,正午日頭大,容易中暑。
趁著此時,皇帝想起上午詢問四阿哥的場景,隨口一句,“弘曜可知德政?”
“德政?兒子隻記得文武並用,知人善用。”
“很是不錯!”
皇帝讚同地頷首,心思微動,貌似無意地問了一句,“弘曜,朕聽說你常去尚書房聽你三哥念書,可是也想去了?”
弘曜徒然聽此一問,疑惑地睜大眼睛。
“沒有呀,兒子還小呢,才不要那麽早去尚書房,而且上次兒子遇見四哥說,三哥在尚書房被師傅訓斥,兒子擔心,就和四哥去看看,聽了幾句,果然那個師傅可嚴肅了,兒子有些怕,好久沒有去了。”
弘曜又想起來什麽,偷偷笑著,“而且額娘舍不得兒子,肯定不會放心兒子一個人去念書的。”
皇帝也跟著笑起來,“也是,你額娘放心不下你,定是不願你這麽早去尚書房。”
皇帝轉念一想,“不過你也快5歲了,是時候要正式開蒙,再過一陣子,朕和你額娘提提,就盡早搬去阿哥所,跟你兩個哥哥一起去念書吧。”
弘曜聽此噩耗,小臉哭喪著,“皇阿瑪,兒子不能等到六歲再去嘛,四哥也是開蒙很晚,現在整日裏苦讀,兒子聽哥哥們背書,四哥現下已經比三哥學問還好呢。”
皇帝見他這搞怪的表情,搖搖頭,“你若算虛歲也六歲了,你三哥五歲開蒙,直到今日都在讀書,此刻也不過剛剛懂些道理。你聽話,搬去阿哥所,皇阿瑪會常常去看你的。”
皇帝心中湧上不快,四子竟比三子還要出眾,可他這個四兒子在他麵前還偷偷藏拙,倒是心思頗重。
弘曜被皇阿瑪摸摸頭,見好就收,悶悶不樂地應了。
迴翊坤宮的路上,逐漸收起剛才難過的表情,麵色平靜。
他還沒有正式啟蒙讀書,皇阿瑪就開始懷疑額娘與他有了奪嫡之心,試探他想不想提早進尚書房,幸好他以年幼愛玩遮掩了過去,不然……
———
翊坤宮。
自從弘曜告知年世蘭自己快要搬去阿哥所後,翊坤宮連著幾天不得安靜。
年世蘭看到這個,總覺得兒子用得上,看到那個又覺得很好,必定要送去。
這幾日仿佛要把翊坤宮搬空一般,連庫房裏的嫁妝體己也淘換一遍,還是皇上來過一趟,說著要過了新年再說,這才罷休。
不過她也在慢慢準備著,派人去阿哥所看看剩下的哪個院子不錯,逐日打掃歸置出來。
這日,朱窗半開,沁入絲絲涼意,雨水陣陣,聽得聲聲驚雷。
正是夏日涼爽的好時候。
年世蘭又在吩咐下人去庫房尋摸要給弘曜帶去阿哥所的東西。
“娘娘,您看這青花釉裏紅的桃形筆洗如何,京城正流行呢,想必阿哥也喜歡。”
年世蘭拿著看了看,她出生武家,這些識字讀書的東西極少用,不知道好壞,聽得春桃說如今流行這個,便微微點頭。
心下遺憾,當年她出嫁時也帶了一大批要給未來子嗣的東西,隻可惜她數年沒有生養,這些東西漸漸的也就賞人去了,如今不見幾個。
“春桃,你去把它和那些筆墨歸攏到一處去,小心別磕破了。”
“是。”春桃雙手捧著,小心翼翼地用棉布包了一圈,放進木盒。
守門的宮女進來通告,“娘娘,外頭皇後宮裏來人,說是請您速速去景仁宮一趟,有要事商量。”
年世蘭挑挑眉,“好,本宮更衣過後就去,讓他等著。”
年世蘭特意換了一身水綠色蜀繡旗裝,再佩戴上整套翡翠首飾,綠茵茵的,水頭十足,倒也是應景。
“娘娘這身打扮顯得尤其端莊,倒是和往日不同。”
年世蘭細指劃過眼角的細微痕跡,歲月不饒人,饒是她,也免不了歲月侵蝕,“這翡翠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穿著才好看,本宮也不年輕了。”
“娘娘還年輕著,便是如今,整個後宮有誰能相比?”
嬌媚的聲音傳來,是頌芝。
頌芝笑著福身,“拜見娘娘。”
年世蘭朝她微笑,輕輕說道:“看來皇後是要聚齊整個後宮的人啊,咱們也走吧。”
年世蘭站起身,搭著春桃的手掌,一舉一動顯出風流韻味,眾人皆轉身隨她離開,仿佛一場盛大落幕的開始。
———
景仁宮。
一群人簇擁著華貴妃走來,隻見她容貌極其明豔,蛾眉彎彎,眼梢微調,丹唇白齒,自有一股天成的嫵媚傲氣,又有這些年來手掌權勢養出的雍容華貴。
穿著水綠色的錦衣,身姿曼妙,眸光冷淡,不像是個已誕育孩子的三十左右的婦人。
一進來便教在場的妃嬪都有些黯然失色。
年世蘭環視一周,隨意給皇後行了個禮,眾妃也隨之還禮。
落座後,年世蘭看著對麵坐著的端妃,不屑道:“這不是端妃嗎?許久未見你出門了,本宮竟不知後宮還有你在呢?”
端妃病歪歪的模樣,連端莊坐著也維持不了,怏怏靠著抱枕,被挑刺也不迴話,仿佛徹底失了鬥誌與生機。
年世蘭也不在意,又看向熹嬪,“ 熹嬪好大一個肚子呀,若不開口,本宮以為你已經滿十月了,皇後怎麽把熹嬪叫來了,就不怕她生在景仁宮裏?”
最後再刺一嘴皇後。
又見祺貴人被放出來了,上下掃視,本也想斥責幾句,想起今日祺貴人可是有大事要完成,重任在肩,撇了一眼也就放過她了。
祺貴人被看的悄悄低頭,見華貴妃放過她一馬,不由暗喜。
皇後心想今日先把熹嬪的肚子解決了再說,至於華貴妃日後自有收拾她的時候。
看向祺貴人淡淡道:“祺貴人,你一定要本宮請來後宮眾人才肯開口,快說到底所謂何事?”
祺貴人站起睨了熹嬪一眼,福身行禮道:“臣妾要告發熹嬪私通,穢亂後宮罪不容誅!”
皇帝笑吟吟地看著,叫人去準備傘具,正午日頭大,容易中暑。
趁著此時,皇帝想起上午詢問四阿哥的場景,隨口一句,“弘曜可知德政?”
“德政?兒子隻記得文武並用,知人善用。”
“很是不錯!”
皇帝讚同地頷首,心思微動,貌似無意地問了一句,“弘曜,朕聽說你常去尚書房聽你三哥念書,可是也想去了?”
弘曜徒然聽此一問,疑惑地睜大眼睛。
“沒有呀,兒子還小呢,才不要那麽早去尚書房,而且上次兒子遇見四哥說,三哥在尚書房被師傅訓斥,兒子擔心,就和四哥去看看,聽了幾句,果然那個師傅可嚴肅了,兒子有些怕,好久沒有去了。”
弘曜又想起來什麽,偷偷笑著,“而且額娘舍不得兒子,肯定不會放心兒子一個人去念書的。”
皇帝也跟著笑起來,“也是,你額娘放心不下你,定是不願你這麽早去尚書房。”
皇帝轉念一想,“不過你也快5歲了,是時候要正式開蒙,再過一陣子,朕和你額娘提提,就盡早搬去阿哥所,跟你兩個哥哥一起去念書吧。”
弘曜聽此噩耗,小臉哭喪著,“皇阿瑪,兒子不能等到六歲再去嘛,四哥也是開蒙很晚,現在整日裏苦讀,兒子聽哥哥們背書,四哥現下已經比三哥學問還好呢。”
皇帝見他這搞怪的表情,搖搖頭,“你若算虛歲也六歲了,你三哥五歲開蒙,直到今日都在讀書,此刻也不過剛剛懂些道理。你聽話,搬去阿哥所,皇阿瑪會常常去看你的。”
皇帝心中湧上不快,四子竟比三子還要出眾,可他這個四兒子在他麵前還偷偷藏拙,倒是心思頗重。
弘曜被皇阿瑪摸摸頭,見好就收,悶悶不樂地應了。
迴翊坤宮的路上,逐漸收起剛才難過的表情,麵色平靜。
他還沒有正式啟蒙讀書,皇阿瑪就開始懷疑額娘與他有了奪嫡之心,試探他想不想提早進尚書房,幸好他以年幼愛玩遮掩了過去,不然……
———
翊坤宮。
自從弘曜告知年世蘭自己快要搬去阿哥所後,翊坤宮連著幾天不得安靜。
年世蘭看到這個,總覺得兒子用得上,看到那個又覺得很好,必定要送去。
這幾日仿佛要把翊坤宮搬空一般,連庫房裏的嫁妝體己也淘換一遍,還是皇上來過一趟,說著要過了新年再說,這才罷休。
不過她也在慢慢準備著,派人去阿哥所看看剩下的哪個院子不錯,逐日打掃歸置出來。
這日,朱窗半開,沁入絲絲涼意,雨水陣陣,聽得聲聲驚雷。
正是夏日涼爽的好時候。
年世蘭又在吩咐下人去庫房尋摸要給弘曜帶去阿哥所的東西。
“娘娘,您看這青花釉裏紅的桃形筆洗如何,京城正流行呢,想必阿哥也喜歡。”
年世蘭拿著看了看,她出生武家,這些識字讀書的東西極少用,不知道好壞,聽得春桃說如今流行這個,便微微點頭。
心下遺憾,當年她出嫁時也帶了一大批要給未來子嗣的東西,隻可惜她數年沒有生養,這些東西漸漸的也就賞人去了,如今不見幾個。
“春桃,你去把它和那些筆墨歸攏到一處去,小心別磕破了。”
“是。”春桃雙手捧著,小心翼翼地用棉布包了一圈,放進木盒。
守門的宮女進來通告,“娘娘,外頭皇後宮裏來人,說是請您速速去景仁宮一趟,有要事商量。”
年世蘭挑挑眉,“好,本宮更衣過後就去,讓他等著。”
年世蘭特意換了一身水綠色蜀繡旗裝,再佩戴上整套翡翠首飾,綠茵茵的,水頭十足,倒也是應景。
“娘娘這身打扮顯得尤其端莊,倒是和往日不同。”
年世蘭細指劃過眼角的細微痕跡,歲月不饒人,饒是她,也免不了歲月侵蝕,“這翡翠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穿著才好看,本宮也不年輕了。”
“娘娘還年輕著,便是如今,整個後宮有誰能相比?”
嬌媚的聲音傳來,是頌芝。
頌芝笑著福身,“拜見娘娘。”
年世蘭朝她微笑,輕輕說道:“看來皇後是要聚齊整個後宮的人啊,咱們也走吧。”
年世蘭站起身,搭著春桃的手掌,一舉一動顯出風流韻味,眾人皆轉身隨她離開,仿佛一場盛大落幕的開始。
———
景仁宮。
一群人簇擁著華貴妃走來,隻見她容貌極其明豔,蛾眉彎彎,眼梢微調,丹唇白齒,自有一股天成的嫵媚傲氣,又有這些年來手掌權勢養出的雍容華貴。
穿著水綠色的錦衣,身姿曼妙,眸光冷淡,不像是個已誕育孩子的三十左右的婦人。
一進來便教在場的妃嬪都有些黯然失色。
年世蘭環視一周,隨意給皇後行了個禮,眾妃也隨之還禮。
落座後,年世蘭看著對麵坐著的端妃,不屑道:“這不是端妃嗎?許久未見你出門了,本宮竟不知後宮還有你在呢?”
端妃病歪歪的模樣,連端莊坐著也維持不了,怏怏靠著抱枕,被挑刺也不迴話,仿佛徹底失了鬥誌與生機。
年世蘭也不在意,又看向熹嬪,“ 熹嬪好大一個肚子呀,若不開口,本宮以為你已經滿十月了,皇後怎麽把熹嬪叫來了,就不怕她生在景仁宮裏?”
最後再刺一嘴皇後。
又見祺貴人被放出來了,上下掃視,本也想斥責幾句,想起今日祺貴人可是有大事要完成,重任在肩,撇了一眼也就放過她了。
祺貴人被看的悄悄低頭,見華貴妃放過她一馬,不由暗喜。
皇後心想今日先把熹嬪的肚子解決了再說,至於華貴妃日後自有收拾她的時候。
看向祺貴人淡淡道:“祺貴人,你一定要本宮請來後宮眾人才肯開口,快說到底所謂何事?”
祺貴人站起睨了熹嬪一眼,福身行禮道:“臣妾要告發熹嬪私通,穢亂後宮罪不容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