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虛點了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大娘冷聲道:“知道了就行,現在還不趕緊幹活,白府可不養閑人。”
李若虛拿好斧頭,彎腰從地上拿起一大塊兒木頭,放到地上後,舉起斧頭砍了下去。
雖然李若虛以前沒有砍過柴,但是砍柴也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李若虛掌握不好力道,砍了一會兒後,就大約摸索出了怎麽才能砍得更省立,又能砍得好。
大娘抱臂靠在一邊,在李若虛砍柴的時候,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見李若虛砍柴砍得像模像樣的,大娘狠狠的瞥了李若虛一眼後,冷哼一聲,甩著手臂離開了。
大大的太陽明晃晃的掛在空中,李若虛手裏拿著沉重的鐵斧頭,舉起,砍下,又舉起,如此循環往複。
半個時辰後,李若虛的手臂就已經有些酸了。
一個時辰後,酸疼酸疼的。
一個半時辰後,李若虛隻感覺自己的手臂滿是疼痛。
雖說李若虛是練氣九層的修仙者,但是先前出了那麽多事情,李若虛身心俱疲,修為都從練氣九層下降到了練氣八層。
如果李若虛遭遇那些事情時,處在易生心魔的時期,他怕是現在就已經入魔了。
即使李若虛現在沒有處在那易生心魔的時期,一不小心,先前所發生的事情也能給以後他在那個時期造成心魔。
以後的事情尚為可知,我們且說現在。
李若虛雖說是練氣九層的修仙者,在唯居城這個小城中,已經算是戰力中上了,但是因為先前的事情導致了他身心俱疲,所以現在,李若虛砍柴的時候,身體就容易疲累,再加上,他現在身上有傷,所以在砍柴三個時辰後,李若虛感覺上已經很累了,已經結痂的傷口都隱隱露出了血跡。
“唿唿唿!”
勞累的李若虛把斧頭放在一邊,手放在旁邊的木頭堆上,大口唿吸著。
這個時候已經過了吃午飯的點,李若虛卻隻砍了一小半的柴,先前有一個小丫鬟偷偷摸摸的來看了李若虛一眼,看他還沒有把柴砍完,就又飛快的跑走了。
然後,沒有人提醒李若虛去吃飯,也沒有人送飯來。
李若虛想著剛才那位大娘說了,砍完這堆柴才能有午飯吃,就待在這裏繼續砍柴,沒有離開這裏,去找飯吃。
靠在木頭堆上休息了一會兒後,李若虛提起斧頭,又砍起了柴。
忽然,李若虛感覺有些頭暈,連忙伸手扶住了旁邊的木頭堆。
晃晃腦袋,待頭暈的感覺散去後,李若虛才繼續砍起了柴。
從烈日炎炎直砍柴砍到落日西斜,在黃昏時,李若虛才將將的把柴砍完。
這個時候,李若虛的手臂都腫了起來。
“好了,你可以迴去了。”一個丫鬟手裏端著一隻碗,走了過來,對李若虛說道。
“給,這是你的晚飯,因為你在中午時沒有砍完柴,所以沒有中午飯吃。”小丫鬟把碗遞到李若虛麵前,對他說道。
“謝謝。”李若虛用因為砍柴太多而有些微微顫抖的手接過飯碗,道謝道。
小丫鬟臉上沒什麽表情,把碗遞給李若虛後,就走了。
她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她對李若虛可沒什麽好感。
不隻是最先前的那個照顧李若虛的仆人,也不隻是先前的那個大娘,包括小丫鬟在內,白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對李若虛沒有什麽好感。
先前他們(她們)對李若虛感官多好,現在對他的感官就有多壞。
在小丫鬟走後,李若虛低頭看向手裏的飯碗,那是一碗小米飯,小米飯的上麵飄著一些靈豆角。
些微的飯香飄散出來,李若虛手裏隻有一隻碗,也沒有一雙筷子,一隻勺子,他便把碗的邊緣放在嘴邊,手往斜向上的方向一傾,喝起了飯。
喝完飯,李若虛看著碗上沾的一些米粒,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以前吃飯的時候餐具俱全,不像現在隻有一隻碗,那麽他應該怎麽把沾在碗上的米粒吃下去的。
為了不浪費糧食,李若虛找到一個盛放了清水的水盆洗了洗手,而後把碗上沾著的米粒捏出來,放進了嘴裏。
又用水把碗洗了洗,李若虛找到廚房,在廚房中的人麵無表情,一臉不善的情況下把碗遞了過去。
麵上表現沒有出對別人態度的不在意,李若虛轉身向自己住的地方走去,實際上,他的心裏還是很難受的。
想想他以前,再看看現在,誰能接受得了這樣的反差。
迴到自己房間,關好門窗,李若虛脫下衣服,稍微清洗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待身體幹燥下來,李若虛穿上裏衣,把外衣疊好,放在一邊,去把窗戶打開一些,讓徐徐微風能夠吹進來後,李若虛躺在床上,去睡覺了。
這是李若虛沒有了少爺身份,開始像仆人一樣做活的第一天,很累,還餓,但是對於李若虛來說,這樣的生活會持續一段時間。
…………
風清夜空靜,明月照孤影。
白幽若坐在窗前的躺椅上,看著外麵澄淨的深藍夜空,不時有微涼的風從窗外吹來,白幽若愜意的眯了眯眼睛。
一旁的一個侍女手裏端著一個水晶碗,水晶碗裏是一塊塊兒細致切好的靈果,侍女手裏拿著一柄小玉勺,小心翼翼的把一塊兒靈果放在白幽若嘴邊。
白幽若張開小嘴,嗷嗚一口吃下。
不遠處,一個侍女坐在一張矮桌後麵,就著明燈,在麵前放了一本金色封麵的書,侍女認真的低頭看著書,聲音輕緩優美的讀著上麵的內容。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誌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大娘冷聲道:“知道了就行,現在還不趕緊幹活,白府可不養閑人。”
李若虛拿好斧頭,彎腰從地上拿起一大塊兒木頭,放到地上後,舉起斧頭砍了下去。
雖然李若虛以前沒有砍過柴,但是砍柴也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李若虛掌握不好力道,砍了一會兒後,就大約摸索出了怎麽才能砍得更省立,又能砍得好。
大娘抱臂靠在一邊,在李若虛砍柴的時候,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見李若虛砍柴砍得像模像樣的,大娘狠狠的瞥了李若虛一眼後,冷哼一聲,甩著手臂離開了。
大大的太陽明晃晃的掛在空中,李若虛手裏拿著沉重的鐵斧頭,舉起,砍下,又舉起,如此循環往複。
半個時辰後,李若虛的手臂就已經有些酸了。
一個時辰後,酸疼酸疼的。
一個半時辰後,李若虛隻感覺自己的手臂滿是疼痛。
雖說李若虛是練氣九層的修仙者,但是先前出了那麽多事情,李若虛身心俱疲,修為都從練氣九層下降到了練氣八層。
如果李若虛遭遇那些事情時,處在易生心魔的時期,他怕是現在就已經入魔了。
即使李若虛現在沒有處在那易生心魔的時期,一不小心,先前所發生的事情也能給以後他在那個時期造成心魔。
以後的事情尚為可知,我們且說現在。
李若虛雖說是練氣九層的修仙者,在唯居城這個小城中,已經算是戰力中上了,但是因為先前的事情導致了他身心俱疲,所以現在,李若虛砍柴的時候,身體就容易疲累,再加上,他現在身上有傷,所以在砍柴三個時辰後,李若虛感覺上已經很累了,已經結痂的傷口都隱隱露出了血跡。
“唿唿唿!”
勞累的李若虛把斧頭放在一邊,手放在旁邊的木頭堆上,大口唿吸著。
這個時候已經過了吃午飯的點,李若虛卻隻砍了一小半的柴,先前有一個小丫鬟偷偷摸摸的來看了李若虛一眼,看他還沒有把柴砍完,就又飛快的跑走了。
然後,沒有人提醒李若虛去吃飯,也沒有人送飯來。
李若虛想著剛才那位大娘說了,砍完這堆柴才能有午飯吃,就待在這裏繼續砍柴,沒有離開這裏,去找飯吃。
靠在木頭堆上休息了一會兒後,李若虛提起斧頭,又砍起了柴。
忽然,李若虛感覺有些頭暈,連忙伸手扶住了旁邊的木頭堆。
晃晃腦袋,待頭暈的感覺散去後,李若虛才繼續砍起了柴。
從烈日炎炎直砍柴砍到落日西斜,在黃昏時,李若虛才將將的把柴砍完。
這個時候,李若虛的手臂都腫了起來。
“好了,你可以迴去了。”一個丫鬟手裏端著一隻碗,走了過來,對李若虛說道。
“給,這是你的晚飯,因為你在中午時沒有砍完柴,所以沒有中午飯吃。”小丫鬟把碗遞到李若虛麵前,對他說道。
“謝謝。”李若虛用因為砍柴太多而有些微微顫抖的手接過飯碗,道謝道。
小丫鬟臉上沒什麽表情,把碗遞給李若虛後,就走了。
她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她對李若虛可沒什麽好感。
不隻是最先前的那個照顧李若虛的仆人,也不隻是先前的那個大娘,包括小丫鬟在內,白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對李若虛沒有什麽好感。
先前他們(她們)對李若虛感官多好,現在對他的感官就有多壞。
在小丫鬟走後,李若虛低頭看向手裏的飯碗,那是一碗小米飯,小米飯的上麵飄著一些靈豆角。
些微的飯香飄散出來,李若虛手裏隻有一隻碗,也沒有一雙筷子,一隻勺子,他便把碗的邊緣放在嘴邊,手往斜向上的方向一傾,喝起了飯。
喝完飯,李若虛看著碗上沾的一些米粒,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以前吃飯的時候餐具俱全,不像現在隻有一隻碗,那麽他應該怎麽把沾在碗上的米粒吃下去的。
為了不浪費糧食,李若虛找到一個盛放了清水的水盆洗了洗手,而後把碗上沾著的米粒捏出來,放進了嘴裏。
又用水把碗洗了洗,李若虛找到廚房,在廚房中的人麵無表情,一臉不善的情況下把碗遞了過去。
麵上表現沒有出對別人態度的不在意,李若虛轉身向自己住的地方走去,實際上,他的心裏還是很難受的。
想想他以前,再看看現在,誰能接受得了這樣的反差。
迴到自己房間,關好門窗,李若虛脫下衣服,稍微清洗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待身體幹燥下來,李若虛穿上裏衣,把外衣疊好,放在一邊,去把窗戶打開一些,讓徐徐微風能夠吹進來後,李若虛躺在床上,去睡覺了。
這是李若虛沒有了少爺身份,開始像仆人一樣做活的第一天,很累,還餓,但是對於李若虛來說,這樣的生活會持續一段時間。
…………
風清夜空靜,明月照孤影。
白幽若坐在窗前的躺椅上,看著外麵澄淨的深藍夜空,不時有微涼的風從窗外吹來,白幽若愜意的眯了眯眼睛。
一旁的一個侍女手裏端著一個水晶碗,水晶碗裏是一塊塊兒細致切好的靈果,侍女手裏拿著一柄小玉勺,小心翼翼的把一塊兒靈果放在白幽若嘴邊。
白幽若張開小嘴,嗷嗚一口吃下。
不遠處,一個侍女坐在一張矮桌後麵,就著明燈,在麵前放了一本金色封麵的書,侍女認真的低頭看著書,聲音輕緩優美的讀著上麵的內容。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誌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