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不尋寬廣背上,張明心,想起了叔叔,想起了老和尚,雖是體格不一樣,但卻是溫暖如斯。
“六師兄,你無事吧,我可以自走,你放我下來罷。”張明心小聲地說著,此時,背著他的風不尋,似是不同。
風不尋不語。
“師兄,師父會責備我們麽?”孩童闖禍、受傷之時,總怕長輩責備。
風不尋依然不語。
“對了,師兄,師父的名字,我還不知。”怪怪的風不尋,令張明心心怕,隻能換著他問。
良久,風不尋終於言語:“師父,便是師父。”
又走了一會,風不尋又說,“我也不知。”
轉過一彎,前方,便是葬劍穀。
風不尋站著四看一會,歎一口氣,再往前走。
到了石屋空地,放下張明心,風不尋背向張明心,說道:“師弟,劈柴吧。”
六師兄走入門洞,張明心聽話,在平石上立了不盡木,握起黑劍,便盯著不盡木。
石屋之中,本有打鼾雷聲,風不尋喊一句“師父”後,鼾雷聲停下,葬劍穀,瞬時安靜。
良久之後,又一聲風不尋哀求般的“師父!”聲後,“膨隆”數聲,卻是酒罐摔碎聲音傳出。
“師父,再過半年,便足十年,容我……”又一聲師父,張明心隱約聽到風不尋半句話。
葬劍穀,終是靜了。
隻是,張明心心中,卻是亂的,雙眼盯著不盡木,心中卻是看著石屋。
過了好久好久,風不尋從石屋中出來,張明心看著,剛想喊師兄,卻見師兄眼中紅紅,對己一笑。
“明心師弟,以後,你便自己去入山砍木了。”
風不尋笑語走來,默默張明心的圓頭,拿了段不盡木立在平石上,與張明心一起砍柴。
“老七,抱柴進來!”良久,師父一聲喊,張明心趕緊應了,四看之下,昨夜一夜,不盡木絲已盡皆燒清,哪裏還有“柴”?
轉頭卻見,風不尋笑著指指地上,平石上的不盡木,早化為一團一團千絲萬縷的不盡木絲。
張明心抱起地上的不盡木絲,進了石屋,風不尋卻未同入。
石屋之中,火光閃閃,師父背著門洞,一直爐子:“堵氣!”
張明心趕緊又跑到牆角大缸挖黑糊。
不過片刻,石屋中,便傳出師父的罵聲。
石屋外,風不尋呆呆看著石屋,臉上,一臉悲涼,久久,又拿過一段不盡木,手中也不見有劍,那不盡木段,一瞬之間,便木絲分散,再無木段所在……
夜裏,張明心修煉濁氣,風不尋修煉靈氣,依然對坐,卻似是互不相幹。
晨早,張明心醒來,帶齊砍木物事,連帶六師兄那份也提著,卻見六師兄仍在打坐。
往日,師兄總是比自己先醒的。
張明心剛想喊師兄,風不尋卻睜眼,看了看張明心,忽而說道:“隻拿你的黑劍和酒。”
張明心低頭“哦”了聲,去牆邊放下師兄的鐵劍和酒。
“那牆上掛著布袋,取一根香,拿一塊火石。”風不尋又說。
張明心便去取了,往日,都是師兄來取。一轉頭,風不尋早已站起,向葬劍山走去。
張明心跑著跟上。
到了葬劍山湖邊,風不尋等著張明心走到身邊,他便指著那根巨大的鐵鏈,淡淡說道:“帶上香,每日爬一次,若是掉下,便將香點在鐵鏈旁。”
頓了頓,風不尋再說:“若是上了山,左走最邊處,獨獨插著三十餘劍,全皆有劍無碑之處,點上香,再下來。”
張明心點點頭,放下黑劍、木壺,脫了獸皮衣,立時上了鐵鏈,往上爬去。
背後風不尋呆了呆,又說一句:“小心些。若他日上了山時,點了香便速下山,莫貪玩,山上風冷。”
張明心點點頭,手腳並用爬著。
還是六百丈,往日日日爬這鐵鏈,最高之處,也是這數,便摔入湖中。
劃水上岸,張明心喊了句師兄,四處,卻是無人。
張明心一愣,卻見黑劍、木壺,從鐵鏈埋處,移到了湖邊。拿起木壺,灌了口酒,張明心又四處找著六師兄,連連唿喊幾句,依然不見人。
又轉頭看著鐵鏈,張明心一咬牙,又再爬上鐵鏈。
“一定是,我入門頗久,鐵鏈爬不上,砍不了木,劈不了柴,連引氣都不能引著,師父和師兄,惱了我了。”
張明心邊爬邊想,心中抑鬱,這次,多了數丈,依然六百餘丈,掉下湖中。
再來,又多兩丈,又掉入湖。
三次入湖,張明心身心冰冷,加上那酒,師父換了後,喝著身體不再發熱,而是冰涼冰涼,雖是喝著,依然好些,隻是張明心不敢再爬。
看著日出,便拿起物事,便在鐵鏈埋處,點上了香,抖著入山砍木了。
山中靜靜,六師兄不在,少了笑聲,少了劍砍木聲,隻餘張明心細細的唿氣聲。
張明心心中,一陣孤寂,搖搖頭,砍木要緊。
找到前日那顆不盡木,張明心站在樹木麵前,又開始睜眼盯木,閉眼砍木之法。
隻是,前日閉眼之時,神奇的樹木殘影,再未重現。
張明心又懊惱,換著去砍倒在地上的不盡木枝幹,又砍不動。
張明心懊惱地仰天大喊一聲,卻見頭頂之上,樹木遮蓋之間,一小片天空藍藍,日光透入,落在地上,金金燦燦,平日,他與師兄,便是靠著這光,辨著時辰。
張明心一笑,拋開煩惱,找了棵平凡高樹,手腳並用,爬上了樹頂。
頂開一片積血,張明心站在高樹樹頂,看著四處景色。
樹頂連綿,雪若白雲,朝陽耀雪,閃著晶光,藍天無煙,天際無盡。
張明心嘴角自然扯起,心中豁然開朗。
站在這樹頂,便像當日,莫驚塵帶他禦劍天行,腳下雲團片片,頭上天藍蔚蔚,他曾在天上大叫,似是嚇得那雲飄飛得更快,也驚了莫驚塵一驚。
“是了,我現時,便是在修道,練成神仙的。”
張明心撫了撫胸前藏著的白鏡,下了樹。
再對著那不盡木枝幹時,張明心心無旁念,心中隻想隻感,那不盡木紋,應是怎的。
師父師兄之時,他不懂。
用心修煉,修成神仙,能禦劍天行,便好了。
再閉眼時,那地上樹影,在一片黑中出現,那樹幹,一絲一絲灰白紋路,就若江河,向上流去,那分支,猶如溪流從江河分叉而出。
樹幹之上,紋理粗細,完全同樣,卻每隔一尺,便似有些紋理大小之差,不過針眼大小。
樹幹千絲木紋,也不過百絲可見異處,位置也高低有異,那異處小又難見,若非張明心看過不盡木長大之前,小草一節一節,自小又生於山林,攀山捉獸,目人比凡人好些,怕是全分不出那處有異。
那分支,從接口起,每隔一段,也和樹幹一般,隻是分支紋絲更少,有異大小之絲,卻多從分支上出,看得略是清晰。
張明心心一動,斷劍揮舞,對著接口木紋中,大小差異之處砍下,黑劍悶悶一聲,沒有彈迴,靠在枝幹上。
不盡木枝幹接合之處,被砍破一處小口,幾根木刺突起。
黑劍無刃,相比木紋異處,大小差了數十倍多。
中了!張明心淡淡地想,又在盯著,一會又砍。
連砍了幾十下,那枝幹上小口被砍得明顯,與尋常柴刀磕破凡木相似。
張明心一身是汗,趴坐下來,卻是全身無力,疲乏之極。忙從身邊找著木壺,卻是手一抓,空空如也。
轉頭一看,一抹白色,蹲坐於不遠,抱著木壺,輕側壺口,伸喙舔著壺裏水漿。
張明心憨憨一笑,說道:“是你,你也愛喝。”
那白狐喝著酒,一雙黑目始終偷瞟著張明心,見其察覺,嗷嗷叫了兩聲,抬頭看著張明心。
張明心站起走近白狐,蹲下又去摸白狐皮毛,白狐伸喙又咬,張明心嬉笑閃過,一下把木壺奪過,翻身坐在白狐旁。
將木壺中水漿倒入一點至左手手心,伸到白狐麵前,也不看白狐,自顧自拿起木壺喝了幾口。
疲憊迅速消散,那左手冰冰涼涼,癢癢酸酸……
日中之時,張明心迴到石屋空地,遠遠便見得,空地之上,堆起幾處木絲垛。
張明心心一安,想著:“葬劍山時,師兄離去,卻是趕迴劈柴!”
見著風不尋,正坐在平石上,呆呆看著遠處。
張明心笑著喊了師兄,風不尋轉頭,應了聲,又轉頭呆著。
張明心喝了幾口水漿,歇息一會,便聽到風不尋說:“明心師弟,劈柴。”
拿起不盡木段,立於平石,張明心用著砍木之法,心靜如水,盯著木段,良久之後,再閉上眼。
見木段影,但那木影之上,木紋有直有曲,粗細不一,與山林中的不盡木順直木紋盡然不同。
張明心心中一驚,木影便在眼前瞬間散去,隻能懊惱地睜開眼。
憑著記憶,張明心一劍砍下,雖是悶悶聲響,劍也未被彈開,那劍砍之處,卻是連木刺也無。
不盡木幹後,卻是硬得連砍劈木紋,也破之不開。
張明心更是懊惱,心中一想,我不是練了氣麽!
又是舉劍,用著煉氣之法,將三日來,丹田中那一絲濁氣,運轉周身,一劍砍下,那木段,被砍出一絲切口,切口雖小,卻是細細可見。
張明心一身,灼痛難忍,竟比打坐修煉難受得多,但心中卻是愉悅得緊,煉得真氣,便是這般厲害!
眼前風不尋站著,一臉驚奇:“你竟閉著眼,前日我果沒看錯,你是,看得見那木紋了!”
見著張明心點頭,風不尋臉上一笑,又淡下,轉身坐於石屋牆邊:“以後莫閉眼,睜著眼砍。”
張明心抓了抓頭,不明所以,但還是聽著師兄的話,再未閉眼。
打坐一道,閉眼靜心,形、聲、聞、味、觸,五感每少一感,心感更盛,心眼更清,是以天地靈氣,以心感之,才可察,可引。
萬物有靈,靈為神,神為靈氣而造化。人身之中,亦有天地靈氣,不盡神木便是聚靈氣而生,合靈氣而長。
那不盡木紋,便是天地靈氣聚合伸長之痕跡,凝心眼觀之,終才可見。
萬物皆能修仙,各有修仙之道。
不盡木隻有聚天地靈氣而生長之法,而凡人修煉,引氣入體,卻比不上神物靈物之能。
感萬物之靈氣易,索天地之靈氣難。那不盡木靈氣已經成死物,張明心心眼可見,終是不能吸之入體,雖有魔道有此修煉一道,花草獸人皆有,但吸木之靈,前所未聞。
修道之人,所引的天地靈氣,於那天地之中,所練之人身邊,極其稀薄稀少,所以修煉者需有天賦,才可感得更多,引得更多天地之氣。
而缺爽靈、伏矢之人,便缺溝通天地之力,便卻聰慧之賦,似與天地靈氣,幾是無緣。
隻是,缺了一魂一魄的張明心,夜夜修煉中,早棄了身外天地靈氣,隻取身外濁氣與體內之氣,修得自己的道。
每日練得一點濁氣進得丹田,身體火灼,全靠藥酒與冰湖止痛,張明心卻樂得是想,離那禦劍成仙,又近了一步。
修得濁氣,是欲成仙,或是,入魔?
“六師兄,你無事吧,我可以自走,你放我下來罷。”張明心小聲地說著,此時,背著他的風不尋,似是不同。
風不尋不語。
“師兄,師父會責備我們麽?”孩童闖禍、受傷之時,總怕長輩責備。
風不尋依然不語。
“對了,師兄,師父的名字,我還不知。”怪怪的風不尋,令張明心心怕,隻能換著他問。
良久,風不尋終於言語:“師父,便是師父。”
又走了一會,風不尋又說,“我也不知。”
轉過一彎,前方,便是葬劍穀。
風不尋站著四看一會,歎一口氣,再往前走。
到了石屋空地,放下張明心,風不尋背向張明心,說道:“師弟,劈柴吧。”
六師兄走入門洞,張明心聽話,在平石上立了不盡木,握起黑劍,便盯著不盡木。
石屋之中,本有打鼾雷聲,風不尋喊一句“師父”後,鼾雷聲停下,葬劍穀,瞬時安靜。
良久之後,又一聲風不尋哀求般的“師父!”聲後,“膨隆”數聲,卻是酒罐摔碎聲音傳出。
“師父,再過半年,便足十年,容我……”又一聲師父,張明心隱約聽到風不尋半句話。
葬劍穀,終是靜了。
隻是,張明心心中,卻是亂的,雙眼盯著不盡木,心中卻是看著石屋。
過了好久好久,風不尋從石屋中出來,張明心看著,剛想喊師兄,卻見師兄眼中紅紅,對己一笑。
“明心師弟,以後,你便自己去入山砍木了。”
風不尋笑語走來,默默張明心的圓頭,拿了段不盡木立在平石上,與張明心一起砍柴。
“老七,抱柴進來!”良久,師父一聲喊,張明心趕緊應了,四看之下,昨夜一夜,不盡木絲已盡皆燒清,哪裏還有“柴”?
轉頭卻見,風不尋笑著指指地上,平石上的不盡木,早化為一團一團千絲萬縷的不盡木絲。
張明心抱起地上的不盡木絲,進了石屋,風不尋卻未同入。
石屋之中,火光閃閃,師父背著門洞,一直爐子:“堵氣!”
張明心趕緊又跑到牆角大缸挖黑糊。
不過片刻,石屋中,便傳出師父的罵聲。
石屋外,風不尋呆呆看著石屋,臉上,一臉悲涼,久久,又拿過一段不盡木,手中也不見有劍,那不盡木段,一瞬之間,便木絲分散,再無木段所在……
夜裏,張明心修煉濁氣,風不尋修煉靈氣,依然對坐,卻似是互不相幹。
晨早,張明心醒來,帶齊砍木物事,連帶六師兄那份也提著,卻見六師兄仍在打坐。
往日,師兄總是比自己先醒的。
張明心剛想喊師兄,風不尋卻睜眼,看了看張明心,忽而說道:“隻拿你的黑劍和酒。”
張明心低頭“哦”了聲,去牆邊放下師兄的鐵劍和酒。
“那牆上掛著布袋,取一根香,拿一塊火石。”風不尋又說。
張明心便去取了,往日,都是師兄來取。一轉頭,風不尋早已站起,向葬劍山走去。
張明心跑著跟上。
到了葬劍山湖邊,風不尋等著張明心走到身邊,他便指著那根巨大的鐵鏈,淡淡說道:“帶上香,每日爬一次,若是掉下,便將香點在鐵鏈旁。”
頓了頓,風不尋再說:“若是上了山,左走最邊處,獨獨插著三十餘劍,全皆有劍無碑之處,點上香,再下來。”
張明心點點頭,放下黑劍、木壺,脫了獸皮衣,立時上了鐵鏈,往上爬去。
背後風不尋呆了呆,又說一句:“小心些。若他日上了山時,點了香便速下山,莫貪玩,山上風冷。”
張明心點點頭,手腳並用爬著。
還是六百丈,往日日日爬這鐵鏈,最高之處,也是這數,便摔入湖中。
劃水上岸,張明心喊了句師兄,四處,卻是無人。
張明心一愣,卻見黑劍、木壺,從鐵鏈埋處,移到了湖邊。拿起木壺,灌了口酒,張明心又四處找著六師兄,連連唿喊幾句,依然不見人。
又轉頭看著鐵鏈,張明心一咬牙,又再爬上鐵鏈。
“一定是,我入門頗久,鐵鏈爬不上,砍不了木,劈不了柴,連引氣都不能引著,師父和師兄,惱了我了。”
張明心邊爬邊想,心中抑鬱,這次,多了數丈,依然六百餘丈,掉下湖中。
再來,又多兩丈,又掉入湖。
三次入湖,張明心身心冰冷,加上那酒,師父換了後,喝著身體不再發熱,而是冰涼冰涼,雖是喝著,依然好些,隻是張明心不敢再爬。
看著日出,便拿起物事,便在鐵鏈埋處,點上了香,抖著入山砍木了。
山中靜靜,六師兄不在,少了笑聲,少了劍砍木聲,隻餘張明心細細的唿氣聲。
張明心心中,一陣孤寂,搖搖頭,砍木要緊。
找到前日那顆不盡木,張明心站在樹木麵前,又開始睜眼盯木,閉眼砍木之法。
隻是,前日閉眼之時,神奇的樹木殘影,再未重現。
張明心又懊惱,換著去砍倒在地上的不盡木枝幹,又砍不動。
張明心懊惱地仰天大喊一聲,卻見頭頂之上,樹木遮蓋之間,一小片天空藍藍,日光透入,落在地上,金金燦燦,平日,他與師兄,便是靠著這光,辨著時辰。
張明心一笑,拋開煩惱,找了棵平凡高樹,手腳並用,爬上了樹頂。
頂開一片積血,張明心站在高樹樹頂,看著四處景色。
樹頂連綿,雪若白雲,朝陽耀雪,閃著晶光,藍天無煙,天際無盡。
張明心嘴角自然扯起,心中豁然開朗。
站在這樹頂,便像當日,莫驚塵帶他禦劍天行,腳下雲團片片,頭上天藍蔚蔚,他曾在天上大叫,似是嚇得那雲飄飛得更快,也驚了莫驚塵一驚。
“是了,我現時,便是在修道,練成神仙的。”
張明心撫了撫胸前藏著的白鏡,下了樹。
再對著那不盡木枝幹時,張明心心無旁念,心中隻想隻感,那不盡木紋,應是怎的。
師父師兄之時,他不懂。
用心修煉,修成神仙,能禦劍天行,便好了。
再閉眼時,那地上樹影,在一片黑中出現,那樹幹,一絲一絲灰白紋路,就若江河,向上流去,那分支,猶如溪流從江河分叉而出。
樹幹之上,紋理粗細,完全同樣,卻每隔一尺,便似有些紋理大小之差,不過針眼大小。
樹幹千絲木紋,也不過百絲可見異處,位置也高低有異,那異處小又難見,若非張明心看過不盡木長大之前,小草一節一節,自小又生於山林,攀山捉獸,目人比凡人好些,怕是全分不出那處有異。
那分支,從接口起,每隔一段,也和樹幹一般,隻是分支紋絲更少,有異大小之絲,卻多從分支上出,看得略是清晰。
張明心心一動,斷劍揮舞,對著接口木紋中,大小差異之處砍下,黑劍悶悶一聲,沒有彈迴,靠在枝幹上。
不盡木枝幹接合之處,被砍破一處小口,幾根木刺突起。
黑劍無刃,相比木紋異處,大小差了數十倍多。
中了!張明心淡淡地想,又在盯著,一會又砍。
連砍了幾十下,那枝幹上小口被砍得明顯,與尋常柴刀磕破凡木相似。
張明心一身是汗,趴坐下來,卻是全身無力,疲乏之極。忙從身邊找著木壺,卻是手一抓,空空如也。
轉頭一看,一抹白色,蹲坐於不遠,抱著木壺,輕側壺口,伸喙舔著壺裏水漿。
張明心憨憨一笑,說道:“是你,你也愛喝。”
那白狐喝著酒,一雙黑目始終偷瞟著張明心,見其察覺,嗷嗷叫了兩聲,抬頭看著張明心。
張明心站起走近白狐,蹲下又去摸白狐皮毛,白狐伸喙又咬,張明心嬉笑閃過,一下把木壺奪過,翻身坐在白狐旁。
將木壺中水漿倒入一點至左手手心,伸到白狐麵前,也不看白狐,自顧自拿起木壺喝了幾口。
疲憊迅速消散,那左手冰冰涼涼,癢癢酸酸……
日中之時,張明心迴到石屋空地,遠遠便見得,空地之上,堆起幾處木絲垛。
張明心心一安,想著:“葬劍山時,師兄離去,卻是趕迴劈柴!”
見著風不尋,正坐在平石上,呆呆看著遠處。
張明心笑著喊了師兄,風不尋轉頭,應了聲,又轉頭呆著。
張明心喝了幾口水漿,歇息一會,便聽到風不尋說:“明心師弟,劈柴。”
拿起不盡木段,立於平石,張明心用著砍木之法,心靜如水,盯著木段,良久之後,再閉上眼。
見木段影,但那木影之上,木紋有直有曲,粗細不一,與山林中的不盡木順直木紋盡然不同。
張明心心中一驚,木影便在眼前瞬間散去,隻能懊惱地睜開眼。
憑著記憶,張明心一劍砍下,雖是悶悶聲響,劍也未被彈開,那劍砍之處,卻是連木刺也無。
不盡木幹後,卻是硬得連砍劈木紋,也破之不開。
張明心更是懊惱,心中一想,我不是練了氣麽!
又是舉劍,用著煉氣之法,將三日來,丹田中那一絲濁氣,運轉周身,一劍砍下,那木段,被砍出一絲切口,切口雖小,卻是細細可見。
張明心一身,灼痛難忍,竟比打坐修煉難受得多,但心中卻是愉悅得緊,煉得真氣,便是這般厲害!
眼前風不尋站著,一臉驚奇:“你竟閉著眼,前日我果沒看錯,你是,看得見那木紋了!”
見著張明心點頭,風不尋臉上一笑,又淡下,轉身坐於石屋牆邊:“以後莫閉眼,睜著眼砍。”
張明心抓了抓頭,不明所以,但還是聽著師兄的話,再未閉眼。
打坐一道,閉眼靜心,形、聲、聞、味、觸,五感每少一感,心感更盛,心眼更清,是以天地靈氣,以心感之,才可察,可引。
萬物有靈,靈為神,神為靈氣而造化。人身之中,亦有天地靈氣,不盡神木便是聚靈氣而生,合靈氣而長。
那不盡木紋,便是天地靈氣聚合伸長之痕跡,凝心眼觀之,終才可見。
萬物皆能修仙,各有修仙之道。
不盡木隻有聚天地靈氣而生長之法,而凡人修煉,引氣入體,卻比不上神物靈物之能。
感萬物之靈氣易,索天地之靈氣難。那不盡木靈氣已經成死物,張明心心眼可見,終是不能吸之入體,雖有魔道有此修煉一道,花草獸人皆有,但吸木之靈,前所未聞。
修道之人,所引的天地靈氣,於那天地之中,所練之人身邊,極其稀薄稀少,所以修煉者需有天賦,才可感得更多,引得更多天地之氣。
而缺爽靈、伏矢之人,便缺溝通天地之力,便卻聰慧之賦,似與天地靈氣,幾是無緣。
隻是,缺了一魂一魄的張明心,夜夜修煉中,早棄了身外天地靈氣,隻取身外濁氣與體內之氣,修得自己的道。
每日練得一點濁氣進得丹田,身體火灼,全靠藥酒與冰湖止痛,張明心卻樂得是想,離那禦劍成仙,又近了一步。
修得濁氣,是欲成仙,或是,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