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懷孕了。
穿成拖油瓶,經商種田兩不誤 作者:藍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月的婆婆姓張,張老太太一看到女兒醒過來,歡喜的淚眼婆娑。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赤腳大夫便請來了,那老頭查看了一番,又把了把脈,笑眯眯的捋著胡須,“這是有喜了,都一個多月了,身子雖沒什麽大礙,但她的底子弱,得好好補補。”
金老太太卻一把抓著大夫,“要不要給她開幾副補藥。”
大夫搖了搖頭,“暫時倒沒必要。”
張老太太看親家如此關心自己的女兒,心中不由的歡喜起來,笑眯眯的道著恭喜。
金老太太也十分高興,立刻還禮說著同喜。
這邊兒寒暄客氣,衛寶亮卻對靜姝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他們成親數10年,隻得了長生這麽一個兒子,若不是前段時間在靜姝的幫助下,進城找醫術高明的大夫調養,隻怕現在還不能有這種好消息。
最關鍵的是經過那次調養後,媳婦兒的身體是一日好過一日,性子在妹妹的開導下也慢慢的不再抵觸陌生人。
倆人一起做針線的時候,還能有說有笑的聊聊天。
這在從前他是想都不敢想。
從前的春花除了對他們父子偶爾說幾句話,平日總是一聲不吭,一見外人都迅速躲起來。
現在這一切的變化,都從妹妹和姝兒迴來開始改變。
靜姝也是真心替大舅母感到高興,若她孤僻的性子慢慢改變,今後不再犯病的話,也可以和母親一樣成為她在刺繡方麵的好幫手。
大人們正高興間,一個清秀的小姑娘,閃動著黑亮亮的大眼好奇的盯著王氏,“大姑,你是不是也要和我娘一樣生小寶寶了?”
金老太太喜滋滋的拉過小丫頭,“鳳兒啊,你說的沒錯,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大姑也和你娘一樣,身邊多了一個小寶寶。”
歡喜地摸著外孫女的頭,“常常聽你娘說你聰明能幹,今後可更得幫你娘多照顧小弟弟了。”
那叫鳳兒的小丫頭一臉驕傲的道:“那當然,我奶奶和我娘都誇我能幹呢,我每天要掃地,還要喂雞,就連那頭大黑豬也是我照顧。”
張老太太滿臉欣慰的瞅著小丫頭,“不是我自誇,我家鳳兒的確是個能幹又懂事的孩子,比起她兩個哥哥那可是強多了。”
一個小男娃立刻不滿的揪起了小嘴兒,“奶奶偏心,我也不比妹妹幹的少。”
張老太太格格一笑,“喲,我這大孫子還吃醋了,你也是個能幹的,奶奶作證。”
靜姝終於明白為什麽二姨成婚多年,性子一點都沒改變,從內心裏來說,王家顯得更加溫馨和諧。
而外祖家則不同,外公在家有絕對的話語權,外婆的個性也很剛強,兩個舅舅常年勞作在田間地頭,對家裏的事甚少過問。
在外婆的高壓管理下,兩個媳婦兒都顯得有點唯唯諾諾。
晚飯的時候,隻有靜姝和衛秋月吃的是玉米餅子和玉米糊糊。
其他人都是粗雜糧,包括剛剛懷孕的王春花。
菜倒是還算豐盛,他們帶來的五花肉還單獨炒了一盤兒。
張老太太給每位客人都夾了一筷子,盤子裏就所剩無幾了,她將僅有的幾片肉分給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兒。
笑嗬嗬地招唿道:“今兒個可是托了親家的福,咱們家也沾了葷腥兒,你們不要客氣多吃些菜。”
王老頭隻是幹笑了兩聲,“吃菜…吃菜,”其他一句話也沒有了。
其他人都神色如常,靜姝卻覺得十分納悶兒,她記得剛迴外祖家的時候,二姨還拖著糧食來看她們。
那時候二姨一直都說她家的日子還不錯,秋天的時候還要接濟娘家。
沒想到,原來她家的日子也這麽難。
“張婆婆,你家的麥子今年收迴來多少?”
一提起這個,張老太太不由長籲短歎,“那日寶亮匆匆趕來,讓我們用炕烘幹,倒是搶收了一些,勉強把稅收給湊齊了,村裏也隻有幾家聽我們的搶收了一點點。”
“唉喲,其他人的麥子全都發了芽,就連稅收都是拿陳糧抵的,這好不容易種下的包穀,眼見著也要幹死了,秋日裏還不知道是個什麽光景呢。”
餐桌的氣氛一時有些低沉。
金老太太忙安慰道:“親家也別太上火了,改日我讓寶亮給你們送幾迴來,現在外麵不太平,一次也不敢帶太多出門兒,今兒個這100斤糧,我們還是分了好幾個籃子裝的。”
張老太太連忙拒絕,“你們的心意我領了,我知道你家的日子也緊張,有這100斤,我們今年就能對付過去了。”
金老太太想說自家買糧的事,可幾次話到了嘴邊又咽下,這糧食現在可是個金貴東西,一旦走漏了風聲,她家隻怕也不太平了。
靜姝見大舅母,似乎也是一副有話要說的模樣,生怕她毫無心機的將家裏藏糧的事全說出來。
立刻搶先道:“張婆婆,我家今年賺了點錢,提前買了幾百斤糧食,今兒個送來的100斤,家裏還有點兒,到時候讓大舅給你家再送點。”
王氏看了靜姝一眼,語氣柔柔的道:“買了一點兒也不多,幸好地裏收了一些,往年都是爹娘給我們家送,今年換我們給你們送一點。”
靜姝頗有些意外的看了王氏一眼,沒想到大舅母腦袋倒是挺清晰的,隻是平日裏她惜字如金,還真是看不出來。
也許迴到娘家,心情放鬆了許多,這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衛寶亮也鄭重的點點頭。
第二日走的時候,張老太太把靜姝們帶來的點心和肉,每樣拿出來一點裝在籃子裏。
十分歉意的道:“咱家也沒啥拿得出手的迴禮,這些都是你們帶來的東西,我留了一半,剩下的你們拿迴去讓小娃甜甜嘴。”
金老太太看了籃子裏的東西一眼,嗔怪道:“你這是什麽話,咱們兩家還分什麽彼此呀,隻是今年的日子稍好了點兒,才能拿得出這些東西,往年就是你問我要,我也拿不出。”
王氏看婆婆真心實意推辭,便將籃子遞了迴去,“娘,你留著吧,秋月現在得好好補補,我們家也不缺這點東西。”
“今年姝兒在城裏當學徒,有了啥好吃的,全都拿迴來填了我們的嘴兒,你就放心吧。”
張老太太聽著閨女暖心的話,一時感動的眼淚汪汪。
拉著金老太太的手,十分感激的道:“親家母謝謝你,我女兒身子不好,這些年你們全家勒緊褲腰帶給她治病,我都看在眼裏。”
“春花現在能像個正常人一樣說話聊天,我從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我……”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赤腳大夫便請來了,那老頭查看了一番,又把了把脈,笑眯眯的捋著胡須,“這是有喜了,都一個多月了,身子雖沒什麽大礙,但她的底子弱,得好好補補。”
金老太太卻一把抓著大夫,“要不要給她開幾副補藥。”
大夫搖了搖頭,“暫時倒沒必要。”
張老太太看親家如此關心自己的女兒,心中不由的歡喜起來,笑眯眯的道著恭喜。
金老太太也十分高興,立刻還禮說著同喜。
這邊兒寒暄客氣,衛寶亮卻對靜姝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他們成親數10年,隻得了長生這麽一個兒子,若不是前段時間在靜姝的幫助下,進城找醫術高明的大夫調養,隻怕現在還不能有這種好消息。
最關鍵的是經過那次調養後,媳婦兒的身體是一日好過一日,性子在妹妹的開導下也慢慢的不再抵觸陌生人。
倆人一起做針線的時候,還能有說有笑的聊聊天。
這在從前他是想都不敢想。
從前的春花除了對他們父子偶爾說幾句話,平日總是一聲不吭,一見外人都迅速躲起來。
現在這一切的變化,都從妹妹和姝兒迴來開始改變。
靜姝也是真心替大舅母感到高興,若她孤僻的性子慢慢改變,今後不再犯病的話,也可以和母親一樣成為她在刺繡方麵的好幫手。
大人們正高興間,一個清秀的小姑娘,閃動著黑亮亮的大眼好奇的盯著王氏,“大姑,你是不是也要和我娘一樣生小寶寶了?”
金老太太喜滋滋的拉過小丫頭,“鳳兒啊,你說的沒錯,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大姑也和你娘一樣,身邊多了一個小寶寶。”
歡喜地摸著外孫女的頭,“常常聽你娘說你聰明能幹,今後可更得幫你娘多照顧小弟弟了。”
那叫鳳兒的小丫頭一臉驕傲的道:“那當然,我奶奶和我娘都誇我能幹呢,我每天要掃地,還要喂雞,就連那頭大黑豬也是我照顧。”
張老太太滿臉欣慰的瞅著小丫頭,“不是我自誇,我家鳳兒的確是個能幹又懂事的孩子,比起她兩個哥哥那可是強多了。”
一個小男娃立刻不滿的揪起了小嘴兒,“奶奶偏心,我也不比妹妹幹的少。”
張老太太格格一笑,“喲,我這大孫子還吃醋了,你也是個能幹的,奶奶作證。”
靜姝終於明白為什麽二姨成婚多年,性子一點都沒改變,從內心裏來說,王家顯得更加溫馨和諧。
而外祖家則不同,外公在家有絕對的話語權,外婆的個性也很剛強,兩個舅舅常年勞作在田間地頭,對家裏的事甚少過問。
在外婆的高壓管理下,兩個媳婦兒都顯得有點唯唯諾諾。
晚飯的時候,隻有靜姝和衛秋月吃的是玉米餅子和玉米糊糊。
其他人都是粗雜糧,包括剛剛懷孕的王春花。
菜倒是還算豐盛,他們帶來的五花肉還單獨炒了一盤兒。
張老太太給每位客人都夾了一筷子,盤子裏就所剩無幾了,她將僅有的幾片肉分給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兒。
笑嗬嗬地招唿道:“今兒個可是托了親家的福,咱們家也沾了葷腥兒,你們不要客氣多吃些菜。”
王老頭隻是幹笑了兩聲,“吃菜…吃菜,”其他一句話也沒有了。
其他人都神色如常,靜姝卻覺得十分納悶兒,她記得剛迴外祖家的時候,二姨還拖著糧食來看她們。
那時候二姨一直都說她家的日子還不錯,秋天的時候還要接濟娘家。
沒想到,原來她家的日子也這麽難。
“張婆婆,你家的麥子今年收迴來多少?”
一提起這個,張老太太不由長籲短歎,“那日寶亮匆匆趕來,讓我們用炕烘幹,倒是搶收了一些,勉強把稅收給湊齊了,村裏也隻有幾家聽我們的搶收了一點點。”
“唉喲,其他人的麥子全都發了芽,就連稅收都是拿陳糧抵的,這好不容易種下的包穀,眼見著也要幹死了,秋日裏還不知道是個什麽光景呢。”
餐桌的氣氛一時有些低沉。
金老太太忙安慰道:“親家也別太上火了,改日我讓寶亮給你們送幾迴來,現在外麵不太平,一次也不敢帶太多出門兒,今兒個這100斤糧,我們還是分了好幾個籃子裝的。”
張老太太連忙拒絕,“你們的心意我領了,我知道你家的日子也緊張,有這100斤,我們今年就能對付過去了。”
金老太太想說自家買糧的事,可幾次話到了嘴邊又咽下,這糧食現在可是個金貴東西,一旦走漏了風聲,她家隻怕也不太平了。
靜姝見大舅母,似乎也是一副有話要說的模樣,生怕她毫無心機的將家裏藏糧的事全說出來。
立刻搶先道:“張婆婆,我家今年賺了點錢,提前買了幾百斤糧食,今兒個送來的100斤,家裏還有點兒,到時候讓大舅給你家再送點。”
王氏看了靜姝一眼,語氣柔柔的道:“買了一點兒也不多,幸好地裏收了一些,往年都是爹娘給我們家送,今年換我們給你們送一點。”
靜姝頗有些意外的看了王氏一眼,沒想到大舅母腦袋倒是挺清晰的,隻是平日裏她惜字如金,還真是看不出來。
也許迴到娘家,心情放鬆了許多,這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衛寶亮也鄭重的點點頭。
第二日走的時候,張老太太把靜姝們帶來的點心和肉,每樣拿出來一點裝在籃子裏。
十分歉意的道:“咱家也沒啥拿得出手的迴禮,這些都是你們帶來的東西,我留了一半,剩下的你們拿迴去讓小娃甜甜嘴。”
金老太太看了籃子裏的東西一眼,嗔怪道:“你這是什麽話,咱們兩家還分什麽彼此呀,隻是今年的日子稍好了點兒,才能拿得出這些東西,往年就是你問我要,我也拿不出。”
王氏看婆婆真心實意推辭,便將籃子遞了迴去,“娘,你留著吧,秋月現在得好好補補,我們家也不缺這點東西。”
“今年姝兒在城裏當學徒,有了啥好吃的,全都拿迴來填了我們的嘴兒,你就放心吧。”
張老太太聽著閨女暖心的話,一時感動的眼淚汪汪。
拉著金老太太的手,十分感激的道:“親家母謝謝你,我女兒身子不好,這些年你們全家勒緊褲腰帶給她治病,我都看在眼裏。”
“春花現在能像個正常人一樣說話聊天,我從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