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陸海天等人隨後出城,朝孫堅的部隊追來。
陸海天、玉蟬都可以禦風飛行,一人攜帶一個,不多時便來到隊伍的前麵。
孫堅的前軍有幾個人的小分隊,負責探聽前麵的消息,是一隊騎兵,和大部隊相隔了三五裏。
突然間,幾十個黃巾軍從樹林中衝出,截住了騎兵探哨,廝殺了起來。
玉蟬正想上前,陸海天拉住她的手,說道:“這種小規模的廝殺不用去管,我們盡量不透露身份。”
玉蟬點點頭,眾人藏在林中,不多時,孫堅和黃巾軍的人馬都有死傷,因為黃巾軍人多,孫堅的哨兵隻好飛馬逃走,撇下了幾具屍體。
等黃巾軍也退走後,陸海天一擺手,和玉蟬等人走了出來,說道:“快換上他們的衣服。”
眾人套上孫堅軍的服裝,又將那幾具脫去軍服的兵士掩埋,然後上了馬朝孫堅的隊部奔來。不多時,正迎上孫堅的部隊。孫堅已經聞聽到探馬飛報,得知附近有黃巾軍出沒,於是催促部隊加速前進。
陸海天飛馬來到,抱拳說:“將軍,黃巾軍已經逃脫?”
孫堅點點頭,說道:“我們此行的任務是討伐董卓,不可沿路耽擱時間,小股黃巾軍不成氣候,繼續前進。”
孫堅不愧是一員大將,得失算得清楚,毫不受黃巾軍的影響,命令部隊繼續前進。
這一日,孫堅一部來到陳留,和曹操相見,此時,各路諸侯來到陳留的有長沙太守孫堅、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其他諸侯也在各地紛紛響應。孫堅、曹操相見,並和其他諸侯書信來往,商討推舉當時威信在各路諸侯中高人一等的袁紹為盟主,袁紹當仁不讓,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於河內;韓馥屯兵鄴城;孔伷屯兵潁川。兗州太守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琩,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以及行奮武將軍曹操屯兵酸棗,後將軍袁術屯於南陽,各路諸侯護衛銜接,連成一片。
這一日董卓大軍已經來到滎陽、河內附近,擺開陣勢,西涼兵驍勇善戰,勢不可當。
不幾天,袁紹、孫堅、王匡、曹操等諸侯手下便折了戰將十幾員。
這天,陸海天等人來到前線之上,觀敵瞭陣。因為雙方還沒有展開廝殺,隻是大將之間較量長短,因此,陸海天等人並不急於阻止戰勢的進展。當然,他們一時也想不出太好的計劃。
眼往前麵,董卓的二十萬大軍,帳篷挨著帳篷,軍寨挨著軍寨,徹地連天,氣勢無匹,即便這邊四人都是玄功高手,也一時感到自身的渺小,身感行軍作戰,靠的不是一人之力。
陸海天摸著下巴,在考慮如何使得諸侯討伐董卓之戰罷兵,但若罷兵,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他知道,自己即便殺了董卓,還有各路諸侯,各路諸侯都懷異心,他們說不定就是另外的董卓。可見,要想阻止戰亂,絕非阻止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這麽簡單。
他看看玉蟬,低聲說:“我現在才覺得師尊任務的艱難性,師父你想,我們即便有能力阻止了這場諸侯之戰,接下來呢?董卓若還在,各地諸侯勢必還要重整旗鼓,董卓若失敗,誰敢保證十八路諸侯不是十八個董卓?”
玉蟬對於世間人心所知甚少,喃喃地說:“難道真的如你所說嗎?”
她還是不太相信。
花姬說道:“我覺得陸兄弟的話很有道理,我們如果強硬出頭,阻止了這場戰爭,未必就能讓戰爭從此徹底消失,如果不能把他們心中的權利欲消除,是永遠無法消除戰亂的。”
陸海天點點頭,她覺得花姬說到了點子上。
“我和你們說過十常侍,說過何進,十常侍當權,天下大亂,何進當權,天下還亂,董卓當權天下大亂,十八路諸侯當權,天下就不亂了嗎?”
玉蟬似乎懂了:“我明白了,怪不得師父讓我們尋找王座,尋找玉璽,卻並未說要我們來阻止十八路討伐董卓。”
陸海天說道:“是啊,玉璽是權利的象征,王座是皇位的象征,宦官專權也罷,外戚專權也罷,十常侍和何進都無非是為了一個權字,我們隻有牢牢地掌控了華夏大陸的權力,才能讓他們永遠不再有權利欲。”
陸海天雖然說出這些,卻也覺得絕非說說這麽簡單,要想達成目標,還不知道有多少艱難,多少路要走。
正說間,突然間聽到董卓的陣地上有人大喝一聲:“袁紹逆賊,你敢來和我華雄一戰否?”
陸海天抬頭看去,隻見對麵的陣地上站著一匹戰馬,戰馬火紅,上麵坐著一員大將,金盔金甲,手持大刀,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在華雄背後,還有一員大將,其威風似乎不弱於華雄,隻是相隔太遠,看不清麵目。
陸海天低聲說:“這位大概就是董卓手下的都督華雄了,《三國演義》有溫酒斬華雄一節,為的是突出關羽的英雄蓋世,當然那是虛構的。”
正說著,隻見這邊兵士散開,一匹戰馬奔了出去,馬上一員大將吆喝著,直取華雄而去。
華雄提馬迎來。二馬交錯,這邊將領手中大刀剛剛舉起,突然間華雄的刀已在脖間,噗地一聲,頭顱滾落地上,馬匹拖著屍體落荒而去。
這邊兵士無不恐慌,華雄狂嘯一聲:“袁紹,孫堅、曹操,爾等誰敢來戰。”
正說著,突然,一人喝道:“你家爺爺來也。”說話間,一個黑影衝出陣來,烏騅馬上一員大將,手提雙刀,飛奔華雄。
華雄見對方來勢洶洶,轉身縱馬便走,烏騅馬看看和華雄的紅馬並騎而行,猛地,華雄肩膀一動,手中大刀橫劈而來,烏騅馬上的戰將一低頭,大刀走空,雙手刀潑風般舞動。華雄刀尖走空,雙手一盤,刀柄打在對方的脊背上,那將士忍耐不住,落下馬來,剛剛站起,華雄已圈馬而歸,一刀將他的頭顱砍去,那將士兀自朝前走了幾步,才仆倒在地。
眨眼間,華雄已斬兩人,其淩厲的刀法,不但震驚了盟軍的將士,也令陸海天幾人心頭一寒。
花姬說道:“此人刀法兇狠,不可小視。”
這時,身後兵士散開,隻見袁紹、曹操、孫堅、王匡並馬而出。四個人都穿著盔甲。曹操揮鞭朝前一指,說道:“這就是華雄,董卓手下大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在他身後那人便是徐榮,董卓座下中郎將。”
袁紹尚未說話,孫堅提馬而出,喝道:“看我擒他。”
孫堅剛想親自出戰,背後有人叫道:“何須將軍出馬,待末將取他人頭。”
陸海天等人扭頭看去,說話的人一身盔甲,外罩紅色的披風,認識,乃孫堅手下大將祖茂。孫堅有戴紅頭巾的習慣,祖茂則喜歡紅色的披風。
說話間,祖茂手提大刀直奔華雄,華雄見孫堅提馬欲出,卻又停止不前,一個紅披風的人奔了出來,喝道:“孫堅小兒,你想做縮頭烏龜嗎?”
孫堅大怒,縱馬飛出。
華雄哈哈大笑,見祖茂和孫堅雙雙奔出,迎頭便來,大刀唿唿劈出,孫堅和祖茂一左一右,和華雄大戰一處。
是華雄大刀一揮,喝道:“捉拿孫堅。”
孫堅大驚,見西涼兵一起湧出,撥馬便走,祖茂一人難支,也隨後而來。
華雄、徐榮追趕而去。
這邊袁紹趕緊招唿撤兵,緊閉城門,不敢出戰。
孫堅的手下都在城門口,擔心將軍的安危。陸海天等人跟在隊伍中,天色快黑的時候,孫堅迴來了,頭上的紅巾已經不在,眾兵士上前迎接,一問才知孫堅被華雄追趕,後來將頭巾讓祖茂戴上,這才脫離了危險。華佗追趕祖茂而去,祖茂不知生死。
孫堅擔心祖茂的安全,看到陸海天等人在身後站著,便說:“爾等從城邊繞去,探聽祖將軍的下落。”
陸海天等人點頭出來,繞城而去,半夜時分在附近的村落裏看到棄馬而行的祖茂。祖茂狼狽不堪,馬匹和盔甲都扔了,裝扮成百姓,這才逃過華雄的追殺。
陸海天等人來到城下時,天色漸亮,華雄又在城外挑戰。袁紹、曹操、孫堅、王匡緊閉城門,不敢出戰。
陸海天等人來到城下,招唿守城的將士開門,卻無人敢開,生怕華雄趁機帶兵闖入。
孫堅見了祖茂,叫道:“是我的兵,快打開城門。”
袁紹說道:“那不行,我們現在要為全城將士和百姓的安危著想,決不能打開城池。”
孫堅大怒:“如果祖將軍是盟主的手下,也會如此冷酷嗎?”
袁紹喝道:“孫將軍是要背叛同盟嗎?”
孫堅哼了一聲,正要和袁紹鬧翻,被曹操和王匡勸開。
曹操朝下喝道:“祖將軍,委屈爾等了,爾等請繞城而走,到後門自有人接進。”
祖茂抱拳說:“曹將軍,孫將軍,末將明白。”說著,祖茂轉身繞城而去。
紅衣看看陸海天問:“陸少爺,那我們呢?”
陸海天想了想說:“我們不如也繞進城吧。”
正說著,華雄已經看到幾人,縱馬飛奔而來。
紅衣怒叱一聲,說道:“少爺,我去殺了他。”
說著,紅衣迎則會華雄飛奔而來。
紅衣身法迅疾,雖然沒有騎馬,卻行雲流水一般,眼看離華雄還有幾丈,縱身而起,已在半空。
華雄揮刀去斬,大刀走空。紅衣已經到了華雄的頭頂,一記火焰刀劈出,將華雄斬為兩半。紅衣順勢一腳踢開華雄,縱落馬上,飛奔而迴。
僵屍大陸從未見過戰馬,因此,這幾天紅衣非常興奮,一直在研究騎術。
紅色的戰馬,紅色的一群,當真如一團火般,眨眼來到城下,紅衣縱身而下,欣喜地說:“少爺,師父、娘娘,你們還說那家夥有多厲害,還不是被我一招殺了。”
陸海天一皺眉:“紅衣,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你這下好,露了實力,以後怎麽辦?”
紅衣一陣後怕:“少爺,我……”
陸海天還想說什麽,這時,隻聽城門上袁紹大聲喝道:“華雄已死,眾將士,開門殺敵。”
陸海天等人趕緊閃開,隻見城門打開,盟軍將士衝了出來,喊殺聲如潮。
玉蟬眉頭皺起,歎道:“我等本是來阻止戰亂的,沒想到血腥卻因我們而起。”
紅衣看到盟軍已經和董卓的大軍殺在一處,懊悔地說:“師父,都怪我不好。”
陸海天忙說:“師父,您別怪紅衣,其實即便我們不殺了華雄,戰亂也不會停止的,雙方早晚要殺個你死我活。”
玉蟬點點頭,歎道:“看來,我們的路還很長啊。”
陸海天低聲說:“我們快趁機逃走,要不然一會兒就來不及了。”
眾人明白他的意思,趁亂順著城池溜走了。
陸海天等人隨後出城,朝孫堅的部隊追來。
陸海天、玉蟬都可以禦風飛行,一人攜帶一個,不多時便來到隊伍的前麵。
孫堅的前軍有幾個人的小分隊,負責探聽前麵的消息,是一隊騎兵,和大部隊相隔了三五裏。
突然間,幾十個黃巾軍從樹林中衝出,截住了騎兵探哨,廝殺了起來。
玉蟬正想上前,陸海天拉住她的手,說道:“這種小規模的廝殺不用去管,我們盡量不透露身份。”
玉蟬點點頭,眾人藏在林中,不多時,孫堅和黃巾軍的人馬都有死傷,因為黃巾軍人多,孫堅的哨兵隻好飛馬逃走,撇下了幾具屍體。
等黃巾軍也退走後,陸海天一擺手,和玉蟬等人走了出來,說道:“快換上他們的衣服。”
眾人套上孫堅軍的服裝,又將那幾具脫去軍服的兵士掩埋,然後上了馬朝孫堅的隊部奔來。不多時,正迎上孫堅的部隊。孫堅已經聞聽到探馬飛報,得知附近有黃巾軍出沒,於是催促部隊加速前進。
陸海天飛馬來到,抱拳說:“將軍,黃巾軍已經逃脫?”
孫堅點點頭,說道:“我們此行的任務是討伐董卓,不可沿路耽擱時間,小股黃巾軍不成氣候,繼續前進。”
孫堅不愧是一員大將,得失算得清楚,毫不受黃巾軍的影響,命令部隊繼續前進。
這一日,孫堅一部來到陳留,和曹操相見,此時,各路諸侯來到陳留的有長沙太守孫堅、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其他諸侯也在各地紛紛響應。孫堅、曹操相見,並和其他諸侯書信來往,商討推舉當時威信在各路諸侯中高人一等的袁紹為盟主,袁紹當仁不讓,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於河內;韓馥屯兵鄴城;孔伷屯兵潁川。兗州太守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琩,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以及行奮武將軍曹操屯兵酸棗,後將軍袁術屯於南陽,各路諸侯護衛銜接,連成一片。
這一日董卓大軍已經來到滎陽、河內附近,擺開陣勢,西涼兵驍勇善戰,勢不可當。
不幾天,袁紹、孫堅、王匡、曹操等諸侯手下便折了戰將十幾員。
這天,陸海天等人來到前線之上,觀敵瞭陣。因為雙方還沒有展開廝殺,隻是大將之間較量長短,因此,陸海天等人並不急於阻止戰勢的進展。當然,他們一時也想不出太好的計劃。
眼往前麵,董卓的二十萬大軍,帳篷挨著帳篷,軍寨挨著軍寨,徹地連天,氣勢無匹,即便這邊四人都是玄功高手,也一時感到自身的渺小,身感行軍作戰,靠的不是一人之力。
陸海天摸著下巴,在考慮如何使得諸侯討伐董卓之戰罷兵,但若罷兵,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他知道,自己即便殺了董卓,還有各路諸侯,各路諸侯都懷異心,他們說不定就是另外的董卓。可見,要想阻止戰亂,絕非阻止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這麽簡單。
他看看玉蟬,低聲說:“我現在才覺得師尊任務的艱難性,師父你想,我們即便有能力阻止了這場諸侯之戰,接下來呢?董卓若還在,各地諸侯勢必還要重整旗鼓,董卓若失敗,誰敢保證十八路諸侯不是十八個董卓?”
玉蟬對於世間人心所知甚少,喃喃地說:“難道真的如你所說嗎?”
她還是不太相信。
花姬說道:“我覺得陸兄弟的話很有道理,我們如果強硬出頭,阻止了這場戰爭,未必就能讓戰爭從此徹底消失,如果不能把他們心中的權利欲消除,是永遠無法消除戰亂的。”
陸海天點點頭,她覺得花姬說到了點子上。
“我和你們說過十常侍,說過何進,十常侍當權,天下大亂,何進當權,天下還亂,董卓當權天下大亂,十八路諸侯當權,天下就不亂了嗎?”
玉蟬似乎懂了:“我明白了,怪不得師父讓我們尋找王座,尋找玉璽,卻並未說要我們來阻止十八路討伐董卓。”
陸海天說道:“是啊,玉璽是權利的象征,王座是皇位的象征,宦官專權也罷,外戚專權也罷,十常侍和何進都無非是為了一個權字,我們隻有牢牢地掌控了華夏大陸的權力,才能讓他們永遠不再有權利欲。”
陸海天雖然說出這些,卻也覺得絕非說說這麽簡單,要想達成目標,還不知道有多少艱難,多少路要走。
正說間,突然間聽到董卓的陣地上有人大喝一聲:“袁紹逆賊,你敢來和我華雄一戰否?”
陸海天抬頭看去,隻見對麵的陣地上站著一匹戰馬,戰馬火紅,上麵坐著一員大將,金盔金甲,手持大刀,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在華雄背後,還有一員大將,其威風似乎不弱於華雄,隻是相隔太遠,看不清麵目。
陸海天低聲說:“這位大概就是董卓手下的都督華雄了,《三國演義》有溫酒斬華雄一節,為的是突出關羽的英雄蓋世,當然那是虛構的。”
正說著,隻見這邊兵士散開,一匹戰馬奔了出去,馬上一員大將吆喝著,直取華雄而去。
華雄提馬迎來。二馬交錯,這邊將領手中大刀剛剛舉起,突然間華雄的刀已在脖間,噗地一聲,頭顱滾落地上,馬匹拖著屍體落荒而去。
這邊兵士無不恐慌,華雄狂嘯一聲:“袁紹,孫堅、曹操,爾等誰敢來戰。”
正說著,突然,一人喝道:“你家爺爺來也。”說話間,一個黑影衝出陣來,烏騅馬上一員大將,手提雙刀,飛奔華雄。
華雄見對方來勢洶洶,轉身縱馬便走,烏騅馬看看和華雄的紅馬並騎而行,猛地,華雄肩膀一動,手中大刀橫劈而來,烏騅馬上的戰將一低頭,大刀走空,雙手刀潑風般舞動。華雄刀尖走空,雙手一盤,刀柄打在對方的脊背上,那將士忍耐不住,落下馬來,剛剛站起,華雄已圈馬而歸,一刀將他的頭顱砍去,那將士兀自朝前走了幾步,才仆倒在地。
眨眼間,華雄已斬兩人,其淩厲的刀法,不但震驚了盟軍的將士,也令陸海天幾人心頭一寒。
花姬說道:“此人刀法兇狠,不可小視。”
這時,身後兵士散開,隻見袁紹、曹操、孫堅、王匡並馬而出。四個人都穿著盔甲。曹操揮鞭朝前一指,說道:“這就是華雄,董卓手下大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在他身後那人便是徐榮,董卓座下中郎將。”
袁紹尚未說話,孫堅提馬而出,喝道:“看我擒他。”
孫堅剛想親自出戰,背後有人叫道:“何須將軍出馬,待末將取他人頭。”
陸海天等人扭頭看去,說話的人一身盔甲,外罩紅色的披風,認識,乃孫堅手下大將祖茂。孫堅有戴紅頭巾的習慣,祖茂則喜歡紅色的披風。
說話間,祖茂手提大刀直奔華雄,華雄見孫堅提馬欲出,卻又停止不前,一個紅披風的人奔了出來,喝道:“孫堅小兒,你想做縮頭烏龜嗎?”
孫堅大怒,縱馬飛出。
華雄哈哈大笑,見祖茂和孫堅雙雙奔出,迎頭便來,大刀唿唿劈出,孫堅和祖茂一左一右,和華雄大戰一處。
是華雄大刀一揮,喝道:“捉拿孫堅。”
孫堅大驚,見西涼兵一起湧出,撥馬便走,祖茂一人難支,也隨後而來。
華雄、徐榮追趕而去。
這邊袁紹趕緊招唿撤兵,緊閉城門,不敢出戰。
孫堅的手下都在城門口,擔心將軍的安危。陸海天等人跟在隊伍中,天色快黑的時候,孫堅迴來了,頭上的紅巾已經不在,眾兵士上前迎接,一問才知孫堅被華雄追趕,後來將頭巾讓祖茂戴上,這才脫離了危險。華佗追趕祖茂而去,祖茂不知生死。
孫堅擔心祖茂的安全,看到陸海天等人在身後站著,便說:“爾等從城邊繞去,探聽祖將軍的下落。”
陸海天等人點頭出來,繞城而去,半夜時分在附近的村落裏看到棄馬而行的祖茂。祖茂狼狽不堪,馬匹和盔甲都扔了,裝扮成百姓,這才逃過華雄的追殺。
陸海天等人來到城下時,天色漸亮,華雄又在城外挑戰。袁紹、曹操、孫堅、王匡緊閉城門,不敢出戰。
陸海天等人來到城下,招唿守城的將士開門,卻無人敢開,生怕華雄趁機帶兵闖入。
孫堅見了祖茂,叫道:“是我的兵,快打開城門。”
袁紹說道:“那不行,我們現在要為全城將士和百姓的安危著想,決不能打開城池。”
孫堅大怒:“如果祖將軍是盟主的手下,也會如此冷酷嗎?”
袁紹喝道:“孫將軍是要背叛同盟嗎?”
孫堅哼了一聲,正要和袁紹鬧翻,被曹操和王匡勸開。
曹操朝下喝道:“祖將軍,委屈爾等了,爾等請繞城而走,到後門自有人接進。”
祖茂抱拳說:“曹將軍,孫將軍,末將明白。”說著,祖茂轉身繞城而去。
紅衣看看陸海天問:“陸少爺,那我們呢?”
陸海天想了想說:“我們不如也繞進城吧。”
正說著,華雄已經看到幾人,縱馬飛奔而來。
紅衣怒叱一聲,說道:“少爺,我去殺了他。”
說著,紅衣迎則會華雄飛奔而來。
紅衣身法迅疾,雖然沒有騎馬,卻行雲流水一般,眼看離華雄還有幾丈,縱身而起,已在半空。
華雄揮刀去斬,大刀走空。紅衣已經到了華雄的頭頂,一記火焰刀劈出,將華雄斬為兩半。紅衣順勢一腳踢開華雄,縱落馬上,飛奔而迴。
僵屍大陸從未見過戰馬,因此,這幾天紅衣非常興奮,一直在研究騎術。
紅色的戰馬,紅色的一群,當真如一團火般,眨眼來到城下,紅衣縱身而下,欣喜地說:“少爺,師父、娘娘,你們還說那家夥有多厲害,還不是被我一招殺了。”
陸海天一皺眉:“紅衣,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你這下好,露了實力,以後怎麽辦?”
紅衣一陣後怕:“少爺,我……”
陸海天還想說什麽,這時,隻聽城門上袁紹大聲喝道:“華雄已死,眾將士,開門殺敵。”
陸海天等人趕緊閃開,隻見城門打開,盟軍將士衝了出來,喊殺聲如潮。
玉蟬眉頭皺起,歎道:“我等本是來阻止戰亂的,沒想到血腥卻因我們而起。”
紅衣看到盟軍已經和董卓的大軍殺在一處,懊悔地說:“師父,都怪我不好。”
陸海天忙說:“師父,您別怪紅衣,其實即便我們不殺了華雄,戰亂也不會停止的,雙方早晚要殺個你死我活。”
玉蟬點點頭,歎道:“看來,我們的路還很長啊。”
陸海天低聲說:“我們快趁機逃走,要不然一會兒就來不及了。”
眾人明白他的意思,趁亂順著城池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