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人看見房家樸素的馬車,身著翟紋青衣,身長玉立的房時從普通馬車下來,許多學生隻覺眼睛一亮,接著瞧見他反身,從馬車裏抱出一個小姑娘。
那小姑娘身穿一襲牙白細羅紗,自己提著書袋,眾人眼中的驚詫頓時轉為莞爾。
“羅叔,你迴去吧,下學時再來接我和姑娘。”他拍了下馬車,向車夫說道。
“是。”
房時也不和那些人打招唿,牽著妹妹的手走向另外一條鋪有青石板的路,那是書院講書還有山長歇息與準備教材所在。
“滌心堂”裏,房時讓人通報以後,見到了山長,然後把手中的推薦書和束修一並遞給侍童。
山長是知道房時的,也知道他的父親何人,他接過侍童遞過來的薦書,看了房荇幾眼,見她年紀小小,從進屋至今,表情一點變化也沒有,不亞於兄長的沉著穩重,又見她一身素衣,姿態謙恭,更多了幾分歡喜。
書院的衣著並沒有一定規範,隻要求潔淨,但是能來書院上課的學生,家境又豈會平凡,官家子弟雖是不多,大部分是家底豐厚的商賈之流,學生多注重外表,攀比蔚然成風,心態未免無法放在課業上麵,他也不諱言現下學子讀書就是為了科舉,純粹求學問的人幾乎沒有,但這並無不可對人言,要兼善天下,沒有仕途,哪來其它。
“你叫什麽名字?”
“學生房荇見過山長。”
“房時是你哥哥?”
“是。”
“多大了?”
“十歲。”
“可會寫字?”
“哥哥教過我描紅來著,一天十個大字,寫不好會挨瞪。”
“都讀了哪些書?”山長忍不住笑意多了些。
“三字經、千字文。”這些都是大實話,她識字不多,看的書真的隻有三字經,倒能背得熟透,《女誡》則是所有大曆朝女子非要讀的書,那書裏叫女子謹言慎行,謹小慎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要女子守貞殉節……但是,將《女誡》、《女四書》讀得熟爛於胸又如何,被這些歪理束住手腳,默默居在深閨裏,無聲的活著,無聲的死去,她的上輩子做得還不夠好嗎?人心要變,你做得再好也是錯,對這一世的她來說,但求輕鬆自在,無愧於心。
“背一段《千字文》給老夫聽聽。”
房荇也不緊張,張口即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
山長摸摸自己的胡子,聽她一字不漏、抑揚頓挫的背著,覺得著實是個可造之材,又訓勉了她幾句,便讓房時帶她出去。
房時畢恭畢敬的行禮退下,帶著房荇往學舍走。
書院的學舍分三等,分別是蒙、起、明。蒙是幼兒初學,起是像房時這樣未參加過童生試的學子,明則是等待府試的學子。
但河晏縣隻是一個中等的縣城,書院學費不貲,有身家又願意供孩子讀書的大富人家確實不多,不得不將三個書院辟成一室,讓先生因材施教了。
學舍裏,已經有先生在授課,看著房時帶著房荇進來,便明白是新學生,凝目瞧了瞧兩人的麵目有七八分像,便了然的伸指,讓房荇自己去找位子坐下。
房荇給他行了禮,看了眾人一眼,梭巡到靠窗有空位,這才走去,房時看妹妹坐定,也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落坐。
外麵候著的書僮小廝丫鬟不算的話,這個書院裏統共二十幾個學生,因為空間大,倒也不顯得擁擠,二十幾人裏,多數是男子,年齡層不一,女子連她在內一隻手指數得過來,雖說男女七歲不同席,不共食,但書院裏以追求學問為優先,倒是把男女大防的規矩不鬆不緊的拋在腦後了。
小縣城裏,能有間書院並不容易,能坐在這裏求學問的,自然也不會是耕樵漁貧的窮人家孩子,那些人家多數汲汲營營於吃兩頓飽飯都不得了,哪來送孩子上學的力氣,所以,房荇用眼角餘光看過去,男子要好些,也就是袍子精致些,在荷包和靴子上作工夫,女子也不知道是為了要引起誰的注意,一片爭奇鬥豔,珠翠環繞,這樣寫字的時候抬頭低頭,脖子不痛嗎?
先生繼續開講,房荇也不去看那些對她充滿好奇的眼光,斂目凝神從書袋裏拿出昨晚備好的小硯台小毛筆小墨錠和習字本子,杜氏甚至給她準備了鹹炒豆子,給她解饞。
接著她把胳膊的袖子捋上,從小竹筒裏倒出些水來,開始磨墨,她畢竟人未長開,身量未足,許多動作施展不開,卻也因為這樣,行動多了幾分嬌憨稚氣,讓人莫名喜歡。
等到她把一小缸子墨研好,先生踱著步子走過來,給她一本摹帖。“二十個字先寫著,寫完拿來讓我看看你的字寫得怎樣?”
“是。”
她拿筆姿勢正確,懸腕靈活,腰背挺直,全神貫注,一筆一劃頗有章法,字雖有些歪扭,但勝在工整,加上她記性甚好,一天裏居然背下不少的字。
午飯兩人在書院的食堂用過,直到下學。
鍾鳴時,房時等妹妹收拾好,一同離開書院,途中與他打招唿的人不少,有的人是刻意來看房荇這樣貌精致的小姑娘,和房時親近的便過來說上幾句話。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她身在江湖裏,也沒辦法真的置身事外,那些人的多言多語,她半點也不放心上,樂得揣著明白裝胡塗,人家問她,她便裝作聽不懂,反正她還小,也不會因為這樣得罪人。
人情世故,她不是不懂,人若空有才華,不通人情,隻會落得孤高和寡,但是,這年紀的她,多說隻有多錯,不如充愣裝傻,過一天是一天。
兩人上了馬車,房時拍拍車壁,讓羅叔迴家,他身邊的房荇卻已經歪著腦袋,頭一點一點的打起盹來。
“荇兒累了嗎?”
房荇揚起小貓眯眯的眼,表情忒可愛的嗯了聲。
“荇兒想要個書僮嗎?我迴去跟娘提,找個丫鬟跟著你。”這一仔細看才發現房荇的小臉蛋上有抹黑痕,再看她猶帶肉窩的小手,甚至袖子都染了墨汁,認真的程度可見一斑。
“書袋荇兒自己提得動,不需要書僮,再說,哥哥不需要,我也不需要。”
有沒有書僮,她是真心覺得沒什麽了不起的,這時候的她身邊多個人隻會讓她不自在,真的沒那個必要。
房時掏出巾子替她擦拭手和臉,動作小心,房荇瞧了眼,繼續她的瞌睡大業。
“你安心睡,到家哥再叫你。”
房時將她放到自己腿上,房荇都沒有感覺,平常在家的她總會歇個午覺什麽的,上了書院,硬撐到現在,難為她了。
這般讀書,堪堪過了幾日,房荇迎來了第一次的休沐日。
她難得不用人催促,也不賴床,醒來後就著婆子打來的水洗漱,換上一件夏衣和寬口褲,衣領、袖口和褲管各自繡上淺色的繁花茂葉,杜氏的繡功非凡,女兒、兒子穿在身上的衣服自然更加用心,所以即便不是什麽太過昂貴的布料,一穿出去就是不同凡響。
梳頭發她也自己來,除了前額不紮眼睛的瀏海,其餘的一概往後梳攏,五指成梳,分成三股,往前拉攏後,編成條大辮子,發梢用一塊海棠花垂玉墜子固定。
然後她很嚴重的發現了一件事,這些日子以來,她似乎過慣了孩童的生活,也不再介意銅鏡裏那什麽都小一點的五官,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還能過多久呢?
這種事就算想破腦袋不會有答案,一直記掛著也不是個事兒。出了房門,她就去拍哥哥的門。
兄妹倆的屋子就隔著一個天井,她從不規規矩矩繞著迴廊走上一圈,而是步下天井,直接抵達房時門口。
她站在廊簷下,尚未啟齒,房時已經推門出來,一身清爽的天青夏袍,襯得他眉目清秀,兄妹倆站在一塊,引人注目得很。
房時往西邊看了一眼。
“哥在看什麽?”
“我在看太陽是不是打西邊出來了,貪懶的你居然不賴床了。”房時凝視著這些日子在杜氏的天天滋補下,已略略長出些肉來,臉蛋白裏透紅,氣色圓潤的房荇,打趣的說。
“因為哥要帶我去吃好吃的啊。”她說得臉不紅氣不喘。每天跟著爹爹卯時就起床的哥哥才是不正常的那個吧?!明明自己也還是個半大的孩子,總把阿爹當成英雄。
那小姑娘身穿一襲牙白細羅紗,自己提著書袋,眾人眼中的驚詫頓時轉為莞爾。
“羅叔,你迴去吧,下學時再來接我和姑娘。”他拍了下馬車,向車夫說道。
“是。”
房時也不和那些人打招唿,牽著妹妹的手走向另外一條鋪有青石板的路,那是書院講書還有山長歇息與準備教材所在。
“滌心堂”裏,房時讓人通報以後,見到了山長,然後把手中的推薦書和束修一並遞給侍童。
山長是知道房時的,也知道他的父親何人,他接過侍童遞過來的薦書,看了房荇幾眼,見她年紀小小,從進屋至今,表情一點變化也沒有,不亞於兄長的沉著穩重,又見她一身素衣,姿態謙恭,更多了幾分歡喜。
書院的衣著並沒有一定規範,隻要求潔淨,但是能來書院上課的學生,家境又豈會平凡,官家子弟雖是不多,大部分是家底豐厚的商賈之流,學生多注重外表,攀比蔚然成風,心態未免無法放在課業上麵,他也不諱言現下學子讀書就是為了科舉,純粹求學問的人幾乎沒有,但這並無不可對人言,要兼善天下,沒有仕途,哪來其它。
“你叫什麽名字?”
“學生房荇見過山長。”
“房時是你哥哥?”
“是。”
“多大了?”
“十歲。”
“可會寫字?”
“哥哥教過我描紅來著,一天十個大字,寫不好會挨瞪。”
“都讀了哪些書?”山長忍不住笑意多了些。
“三字經、千字文。”這些都是大實話,她識字不多,看的書真的隻有三字經,倒能背得熟透,《女誡》則是所有大曆朝女子非要讀的書,那書裏叫女子謹言慎行,謹小慎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要女子守貞殉節……但是,將《女誡》、《女四書》讀得熟爛於胸又如何,被這些歪理束住手腳,默默居在深閨裏,無聲的活著,無聲的死去,她的上輩子做得還不夠好嗎?人心要變,你做得再好也是錯,對這一世的她來說,但求輕鬆自在,無愧於心。
“背一段《千字文》給老夫聽聽。”
房荇也不緊張,張口即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
山長摸摸自己的胡子,聽她一字不漏、抑揚頓挫的背著,覺得著實是個可造之材,又訓勉了她幾句,便讓房時帶她出去。
房時畢恭畢敬的行禮退下,帶著房荇往學舍走。
書院的學舍分三等,分別是蒙、起、明。蒙是幼兒初學,起是像房時這樣未參加過童生試的學子,明則是等待府試的學子。
但河晏縣隻是一個中等的縣城,書院學費不貲,有身家又願意供孩子讀書的大富人家確實不多,不得不將三個書院辟成一室,讓先生因材施教了。
學舍裏,已經有先生在授課,看著房時帶著房荇進來,便明白是新學生,凝目瞧了瞧兩人的麵目有七八分像,便了然的伸指,讓房荇自己去找位子坐下。
房荇給他行了禮,看了眾人一眼,梭巡到靠窗有空位,這才走去,房時看妹妹坐定,也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落坐。
外麵候著的書僮小廝丫鬟不算的話,這個書院裏統共二十幾個學生,因為空間大,倒也不顯得擁擠,二十幾人裏,多數是男子,年齡層不一,女子連她在內一隻手指數得過來,雖說男女七歲不同席,不共食,但書院裏以追求學問為優先,倒是把男女大防的規矩不鬆不緊的拋在腦後了。
小縣城裏,能有間書院並不容易,能坐在這裏求學問的,自然也不會是耕樵漁貧的窮人家孩子,那些人家多數汲汲營營於吃兩頓飽飯都不得了,哪來送孩子上學的力氣,所以,房荇用眼角餘光看過去,男子要好些,也就是袍子精致些,在荷包和靴子上作工夫,女子也不知道是為了要引起誰的注意,一片爭奇鬥豔,珠翠環繞,這樣寫字的時候抬頭低頭,脖子不痛嗎?
先生繼續開講,房荇也不去看那些對她充滿好奇的眼光,斂目凝神從書袋裏拿出昨晚備好的小硯台小毛筆小墨錠和習字本子,杜氏甚至給她準備了鹹炒豆子,給她解饞。
接著她把胳膊的袖子捋上,從小竹筒裏倒出些水來,開始磨墨,她畢竟人未長開,身量未足,許多動作施展不開,卻也因為這樣,行動多了幾分嬌憨稚氣,讓人莫名喜歡。
等到她把一小缸子墨研好,先生踱著步子走過來,給她一本摹帖。“二十個字先寫著,寫完拿來讓我看看你的字寫得怎樣?”
“是。”
她拿筆姿勢正確,懸腕靈活,腰背挺直,全神貫注,一筆一劃頗有章法,字雖有些歪扭,但勝在工整,加上她記性甚好,一天裏居然背下不少的字。
午飯兩人在書院的食堂用過,直到下學。
鍾鳴時,房時等妹妹收拾好,一同離開書院,途中與他打招唿的人不少,有的人是刻意來看房荇這樣貌精致的小姑娘,和房時親近的便過來說上幾句話。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她身在江湖裏,也沒辦法真的置身事外,那些人的多言多語,她半點也不放心上,樂得揣著明白裝胡塗,人家問她,她便裝作聽不懂,反正她還小,也不會因為這樣得罪人。
人情世故,她不是不懂,人若空有才華,不通人情,隻會落得孤高和寡,但是,這年紀的她,多說隻有多錯,不如充愣裝傻,過一天是一天。
兩人上了馬車,房時拍拍車壁,讓羅叔迴家,他身邊的房荇卻已經歪著腦袋,頭一點一點的打起盹來。
“荇兒累了嗎?”
房荇揚起小貓眯眯的眼,表情忒可愛的嗯了聲。
“荇兒想要個書僮嗎?我迴去跟娘提,找個丫鬟跟著你。”這一仔細看才發現房荇的小臉蛋上有抹黑痕,再看她猶帶肉窩的小手,甚至袖子都染了墨汁,認真的程度可見一斑。
“書袋荇兒自己提得動,不需要書僮,再說,哥哥不需要,我也不需要。”
有沒有書僮,她是真心覺得沒什麽了不起的,這時候的她身邊多個人隻會讓她不自在,真的沒那個必要。
房時掏出巾子替她擦拭手和臉,動作小心,房荇瞧了眼,繼續她的瞌睡大業。
“你安心睡,到家哥再叫你。”
房時將她放到自己腿上,房荇都沒有感覺,平常在家的她總會歇個午覺什麽的,上了書院,硬撐到現在,難為她了。
這般讀書,堪堪過了幾日,房荇迎來了第一次的休沐日。
她難得不用人催促,也不賴床,醒來後就著婆子打來的水洗漱,換上一件夏衣和寬口褲,衣領、袖口和褲管各自繡上淺色的繁花茂葉,杜氏的繡功非凡,女兒、兒子穿在身上的衣服自然更加用心,所以即便不是什麽太過昂貴的布料,一穿出去就是不同凡響。
梳頭發她也自己來,除了前額不紮眼睛的瀏海,其餘的一概往後梳攏,五指成梳,分成三股,往前拉攏後,編成條大辮子,發梢用一塊海棠花垂玉墜子固定。
然後她很嚴重的發現了一件事,這些日子以來,她似乎過慣了孩童的生活,也不再介意銅鏡裏那什麽都小一點的五官,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還能過多久呢?
這種事就算想破腦袋不會有答案,一直記掛著也不是個事兒。出了房門,她就去拍哥哥的門。
兄妹倆的屋子就隔著一個天井,她從不規規矩矩繞著迴廊走上一圈,而是步下天井,直接抵達房時門口。
她站在廊簷下,尚未啟齒,房時已經推門出來,一身清爽的天青夏袍,襯得他眉目清秀,兄妹倆站在一塊,引人注目得很。
房時往西邊看了一眼。
“哥在看什麽?”
“我在看太陽是不是打西邊出來了,貪懶的你居然不賴床了。”房時凝視著這些日子在杜氏的天天滋補下,已略略長出些肉來,臉蛋白裏透紅,氣色圓潤的房荇,打趣的說。
“因為哥要帶我去吃好吃的啊。”她說得臉不紅氣不喘。每天跟著爹爹卯時就起床的哥哥才是不正常的那個吧?!明明自己也還是個半大的孩子,總把阿爹當成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