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這裏就是藏經閣的入口。再往裏去,我這外人就不能去了。”
餘文化領著楊武廣來到一處山腳,突然停在了石階前,從懷中掏出宗主令牌,一臉慎重地轉呈給他。
“我在山門二百多年,從未聽過還有個藏經閣。”楊武廣站在他的前麵,從他的手中接過宗主令,在手中掂了又掂,“這就是鑰匙?”
“二公子可要小心,事出突然,您又不讓我請示宗主,小的也不知道這裏麵到底是什麽情形。”
“哈哈,宗主令在手,哪個見著我不得俯首稱臣?!”
楊武廣催動真元,使宗主令升起一陣青光,繼而化為一個大大的楊字。
然後,就見前方的石階轟然洞開,露出一扇足有三丈之高的大門。
門上,正睡著兩頭異獸,似乎是察覺到被人喚醒,立馬張開血盆大口,對著他一陣咆哮。
楊武廣將宗主令往前一亮,兩頭異獸立刻安靜了下來,溫順地就像兩隻小貓咪。
“二公子可要小心,這兩頭異獸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妖,放在如今這世道,可謂是舉世無敵。”
餘文化見著異獸,心頭猛地一沉,隻感覺恐怖的氣息撲麵而來,直墜他的心底。
楊武廣不以為意,隨口問道,“你倆可能聽懂我的話?”
不曾想左邊那頭異獸竟然口吐人言,“迴宗主的話,我倆不止聽得懂您說話,還能聽懂您身後兩腳羊的話。”
楊武廣眼神一沉,麵露不善。
右邊那頭異獸察言觀色道,“小左是開玩笑的,我倆被封印在此已經不知道多少個歲月,早就不做那吃人的勾當。”
楊武廣的眼神這才緩和下來,問道,“你倆可願入我帳下?”
兩頭異獸從門上爬了下來,彼此對望一眼,點了點頭,“我倆本就是宗主的大妖,自然願意。”
楊武廣咬破食指,往兩頭大妖的額頭各自滴了一滴,“認我為主吧。”
大妖毫不遲疑地直接認他為主。
楊武廣也沒有和他倆解釋的意思,說道,“一隻在左,一隻在右,隨我入閣。”
不料異獸頭搖的像個撥浪鼓,“宗主有所不知,藏經閣隻準人族進入,任何異族進去都必死無疑,哪怕我倆是您的坐騎也不例外。”
楊武廣歎息一聲,“既然如此,你倆就在這等我,我去去就迴。”
說完這話,楊武廣就進了藏經閣。
下一刻,天地靈氣豁然變化,楊武廣細細感受,隻覺得心曠神怡,正要盤膝打坐,猛地覺得身邊多出一道身影,忙想抓來衝天戟,卻不想來者一把按住他的手,“你是我楊氏第幾世孫?”
楊武廣趕忙躬身迴道,“武廣不知是第幾世孫,隻知祖上是武祖。”
“原來是那一支的後人,沒想到他那一支都已經有了後人。”
“難道老祖不是我的先祖?”
“我與那一支是嫡係兄弟,嚴格來說也算是你的先祖。”
楊武廣驚訝地看著眼前這位名符其實的老古董。
“是不是好奇為何老祖還能活下來?”
楊武廣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
“你家老祖我推演因果,早就算出千年之前會有一場驚世之戰,整座九洲都要生靈塗炭,屆時不朽如雨落,連不滅都要被迫陷入沉睡,所以我早早地躲到藏經閣,對外宣稱是去了域外,迎戰天魔。”
“域外天魔是什麽?”
“難道你沒去域外迎戰天魔?”
“迴老祖的話,武廣所在的世道連邪魔外道都少之又少,甚至也是近幾年才有不朽覺醒。”
“竟然這麽嚴重,連不朽都快要絕跡?”
“如今這世道,不朽如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地冒出頭。”
“都是些泥潭裏的臭魚爛蝦,中看不中用,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不朽聖賢恐怕都假托隕落之名,行轉世之事,如今都不知道散落去了哪裏。”
說到這的時候,楊氏老祖分明看了眼楊武廣,再三打量了半天,才語重心長地說道,“幸好你不是那些臭魚爛蝦,否則我還真不知道要如何對付你。”
“老祖能識破轉世之人?”
“若是轉世之人不曾成就不朽,我自然也是識不破的,但是一旦他成就不朽,曾經的影子必然有跡可循,那時候我一眼就能看穿。”
楊武廣立馬如饑似渴地求道,“還望老祖不吝賜教,告訴武廣如何識破。”
楊氏老祖也不藏著掖著,和他細細說道。
“不過你要記著,冒然刺探別人的來曆,是咱們這些不朽的大忌,哪怕是我隋煬宗的山門供奉長老,你也不能用這門神通。”
“老祖有所不知,武廣如今在北玄宮洲是第一武夫,更是第一不朽,一般人見著我都要繞道而行。如今武廣更是有精兵良將上百,隻待一日揭竿而起,就能坐上宮洲之主的位置。”
楊氏老祖一聽到這話,非但沒有引以為豪,反而嗤笑道,“宮洲之主,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腰?想當年我楊氏太祖何等威風八麵,還不是隻敢做個無冕之王。”
楊武廣還想說什麽,又聽到他說,“你可別以為現在看到的不朽就是這世道的真正力量,當初十五位欽俠定世之時,我曾經偷偷地跑出去一迴,那時候的場麵至今記憶猶新。”
楊氏老祖想了想,一把抓起他的肩頭,“說來無用,我親自帶你去看看吧。”
楊武廣才接觸到時光長河,本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走一趟,卻不曾想剛來藏經閣,就能跑一趟。
下一刻,楊武廣還沒來得及沾沾自喜,就覺得法相如瓷器般炸裂,一道道裂縫滋滋作響。
“哎,你這道心如此不堪,到底是怎麽坐上第一不朽之位?”
就在他手足無措之時,楊氏老祖忽然動用神通,還他本來麵貌,將他擱在自己的肩頭。
“老祖,是我變小了,還是你變大了?”
“都不是,當年的我就是這麽大,隻是後來為了躲避這群欽俠,丟了近九成的力量,這才勉強躲過一劫。”
“小子,看好了,這就是當年那一幕。”
餘文化領著楊武廣來到一處山腳,突然停在了石階前,從懷中掏出宗主令牌,一臉慎重地轉呈給他。
“我在山門二百多年,從未聽過還有個藏經閣。”楊武廣站在他的前麵,從他的手中接過宗主令,在手中掂了又掂,“這就是鑰匙?”
“二公子可要小心,事出突然,您又不讓我請示宗主,小的也不知道這裏麵到底是什麽情形。”
“哈哈,宗主令在手,哪個見著我不得俯首稱臣?!”
楊武廣催動真元,使宗主令升起一陣青光,繼而化為一個大大的楊字。
然後,就見前方的石階轟然洞開,露出一扇足有三丈之高的大門。
門上,正睡著兩頭異獸,似乎是察覺到被人喚醒,立馬張開血盆大口,對著他一陣咆哮。
楊武廣將宗主令往前一亮,兩頭異獸立刻安靜了下來,溫順地就像兩隻小貓咪。
“二公子可要小心,這兩頭異獸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妖,放在如今這世道,可謂是舉世無敵。”
餘文化見著異獸,心頭猛地一沉,隻感覺恐怖的氣息撲麵而來,直墜他的心底。
楊武廣不以為意,隨口問道,“你倆可能聽懂我的話?”
不曾想左邊那頭異獸竟然口吐人言,“迴宗主的話,我倆不止聽得懂您說話,還能聽懂您身後兩腳羊的話。”
楊武廣眼神一沉,麵露不善。
右邊那頭異獸察言觀色道,“小左是開玩笑的,我倆被封印在此已經不知道多少個歲月,早就不做那吃人的勾當。”
楊武廣的眼神這才緩和下來,問道,“你倆可願入我帳下?”
兩頭異獸從門上爬了下來,彼此對望一眼,點了點頭,“我倆本就是宗主的大妖,自然願意。”
楊武廣咬破食指,往兩頭大妖的額頭各自滴了一滴,“認我為主吧。”
大妖毫不遲疑地直接認他為主。
楊武廣也沒有和他倆解釋的意思,說道,“一隻在左,一隻在右,隨我入閣。”
不料異獸頭搖的像個撥浪鼓,“宗主有所不知,藏經閣隻準人族進入,任何異族進去都必死無疑,哪怕我倆是您的坐騎也不例外。”
楊武廣歎息一聲,“既然如此,你倆就在這等我,我去去就迴。”
說完這話,楊武廣就進了藏經閣。
下一刻,天地靈氣豁然變化,楊武廣細細感受,隻覺得心曠神怡,正要盤膝打坐,猛地覺得身邊多出一道身影,忙想抓來衝天戟,卻不想來者一把按住他的手,“你是我楊氏第幾世孫?”
楊武廣趕忙躬身迴道,“武廣不知是第幾世孫,隻知祖上是武祖。”
“原來是那一支的後人,沒想到他那一支都已經有了後人。”
“難道老祖不是我的先祖?”
“我與那一支是嫡係兄弟,嚴格來說也算是你的先祖。”
楊武廣驚訝地看著眼前這位名符其實的老古董。
“是不是好奇為何老祖還能活下來?”
楊武廣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
“你家老祖我推演因果,早就算出千年之前會有一場驚世之戰,整座九洲都要生靈塗炭,屆時不朽如雨落,連不滅都要被迫陷入沉睡,所以我早早地躲到藏經閣,對外宣稱是去了域外,迎戰天魔。”
“域外天魔是什麽?”
“難道你沒去域外迎戰天魔?”
“迴老祖的話,武廣所在的世道連邪魔外道都少之又少,甚至也是近幾年才有不朽覺醒。”
“竟然這麽嚴重,連不朽都快要絕跡?”
“如今這世道,不朽如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地冒出頭。”
“都是些泥潭裏的臭魚爛蝦,中看不中用,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不朽聖賢恐怕都假托隕落之名,行轉世之事,如今都不知道散落去了哪裏。”
說到這的時候,楊氏老祖分明看了眼楊武廣,再三打量了半天,才語重心長地說道,“幸好你不是那些臭魚爛蝦,否則我還真不知道要如何對付你。”
“老祖能識破轉世之人?”
“若是轉世之人不曾成就不朽,我自然也是識不破的,但是一旦他成就不朽,曾經的影子必然有跡可循,那時候我一眼就能看穿。”
楊武廣立馬如饑似渴地求道,“還望老祖不吝賜教,告訴武廣如何識破。”
楊氏老祖也不藏著掖著,和他細細說道。
“不過你要記著,冒然刺探別人的來曆,是咱們這些不朽的大忌,哪怕是我隋煬宗的山門供奉長老,你也不能用這門神通。”
“老祖有所不知,武廣如今在北玄宮洲是第一武夫,更是第一不朽,一般人見著我都要繞道而行。如今武廣更是有精兵良將上百,隻待一日揭竿而起,就能坐上宮洲之主的位置。”
楊氏老祖一聽到這話,非但沒有引以為豪,反而嗤笑道,“宮洲之主,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腰?想當年我楊氏太祖何等威風八麵,還不是隻敢做個無冕之王。”
楊武廣還想說什麽,又聽到他說,“你可別以為現在看到的不朽就是這世道的真正力量,當初十五位欽俠定世之時,我曾經偷偷地跑出去一迴,那時候的場麵至今記憶猶新。”
楊氏老祖想了想,一把抓起他的肩頭,“說來無用,我親自帶你去看看吧。”
楊武廣才接觸到時光長河,本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走一趟,卻不曾想剛來藏經閣,就能跑一趟。
下一刻,楊武廣還沒來得及沾沾自喜,就覺得法相如瓷器般炸裂,一道道裂縫滋滋作響。
“哎,你這道心如此不堪,到底是怎麽坐上第一不朽之位?”
就在他手足無措之時,楊氏老祖忽然動用神通,還他本來麵貌,將他擱在自己的肩頭。
“老祖,是我變小了,還是你變大了?”
“都不是,當年的我就是這麽大,隻是後來為了躲避這群欽俠,丟了近九成的力量,這才勉強躲過一劫。”
“小子,看好了,這就是當年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