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應妱琉,本是應家女,近來受故蒙冤,藏身於此。”


    青羅傘的俊秀公子救下了她,便和那黃羅傘的布衣男人關上了門,等她出去。


    青羅傘秋子良一聽這個名字,不知為何,苦笑一聲。


    應妱琉當即怯生生地問道,“敢問公子為何發笑?”


    秋子良先是抱拳,聊表方才的失禮,再是慎重迴道,“實不相瞞,在下姓秋,名子良,乃是洞溪裏人士,更是欽俠之後,此次來訪,正是為了拜見應家母。”


    “你們是來找娘親的嗎?”


    “正是。”


    “難道你們不知我娘親坐鎮極冰之地,極少行走江湖?”


    秋子良與李成蹊對視一眼,李成蹊隻得搖頭,這種事他是不知道的。


    “應小姐,實不相瞞,吾等也是臨危受命,知之甚少。”


    “我娘前些日子還在家中,但前幾日已經離開了,你們若是想見她,我可以帶你們去極冰之地。”


    秋子良思慮再三,如實相告,“其實我們這趟來,主要是想帶走應妱璃。”


    應妱琉一聽他們要帶走師姐,當即想起一事,難以置信地問道,“你們是師姐家鄉的朋友?”


    “可以算是,也可以算不是。”秋子良坦誠迴道,“我們與她勉強算是認識,旁邊這位和她似敵似友,年少之時多有意氣之爭,當然下手之時也不分輕重。”


    應妱琉脫口而出,“他是小木頭?”


    李成蹊尷尬一笑。


    應妱琉卻大大咧咧地笑道,“我知道你,師姐說你是不解風情的單身漢,桃家姑娘也是瞎了眼,才會跟著你。根老更是老糊塗,亂點鴛鴦譜。”


    李成蹊越發尷尬,就連秋子良都不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連連朝著她使眼色,可惜她說的歡快,不甚在意,哪怕是發現了,還笑問一句,“秋公子,你眼睛怎麽了?”


    李成蹊立馬一拳砸在他的肩頭。


    秋子良抱痛迴道,“吃飽了風,喝漲了雲,閑的。”


    應妱琉似乎把能說的都說完了,這才提及正事,“我家師姐要被人娶走,你倆正好來了,趕緊去救她吧。”


    “嗯,我們前來,也正是為了這事。”秋子良神色嚴肅道,“洞溪裏的姑娘極少外嫁,兒郎娶妻也極少是外地人,這是當年欽俠留下的規矩。”


    應妱琉小小的心兒聽到這話,突兀地一陣不安,看著秋子良的眼神似乎有些黯然。


    “子良,她似乎看上你了。”


    李成蹊曆來細心,好留意身邊人的言行舉止,當下就發現了她的不對勁。


    “大事在即,哪裏顧得了兒女情長,何況她還是個外姓姑娘。”


    “根老,我看你的本意不是撮合董必德和應妱璃吧。”


    正在客棧觀看鏡花水月的紅衣女子見到這一幕,突發奇想。


    根老也不拐彎抹角,直言不諱道,“子良這個孩子心思太重,容易劍走偏鋒,行將差錯,就是萬劫不複。有個無憂無慮的女子傍身,好比在脫韁的野馬麵前放了一根樁,你可以跑,但跑累了,還是可以迴來歇歇的。”


    “據我所知,應妱琉被她娘關在家中,已有五百年了吧。”


    桃不言身為世家之女,自然對天下世家有所了解,對這個出了名的籠中雀也是略有耳聞。


    應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不識。


    這句話說她是再合適不過。


    五百年的女子光景,活的依舊像個孩子,天真爛漫。


    “修行無歲月,真愛無界限,我相信秋子良不會嫌棄她的。”


    “根老,我現在才發現你是真的亂點鴛鴦譜。”


    紅衣女子聽著他這般不負責任的言論,隻是深感無奈地搖搖頭,然後徑直離去。


    “你不看你家男人了嗎?”


    “不看了,自己都不知道惜命,管他做甚,何況我也還是待字閣中,大不了迴我娘家,另擇賢夫。”


    “小木頭,你聽聽,你聽聽,這媳婦還沒落地,就尋思著找下一家咯。”


    “根老,你別添油加醋。”


    這邊話都沒說完,那邊伶鼎湖就忽然走出個少年李成蹊,不遠萬裏地趕迴洞溪裏,指著根老一頓臭罵。


    紅衣女子卻不以為然,“你們罵吧,我迴去了。”


    少年李成蹊立馬追了上去,緊緊地跟在她的身後,一言不發。


    走著走著,她忽然說道,“一直裝少年,很好玩嗎?”


    然後,他走著走著,就像是脫殼的金蛹,慢慢地掉落一身的黑痂,長成了一副修長如竹、清秀如梅的模樣,倒也有幾分陌上人如玉的感覺。


    這時,迎麵走來了一個少年,是真正的少年,模樣一般,身子瘦削,看起來不堪重負,但腳步卻落得沉穩,穩如磐石,似乎在負重前行,每一步都踩著大地咯咯作響。


    “李子,好久不見。”


    少年聽著這個聲音,抬頭一看,卻是個未曾見過的臉孔,與自家師娘肩並肩地走在一起,哪怕兩個人似乎有些疏遠了,但卻給人一種珠聯璧合的理所當然之感。


    少年不知他是誰,略顯茫然地問道,“你是?”


    紅衣女子上前,敲著他的腦袋來了一下,“榆木腦袋,和你師傅一模一樣。”


    然後,她甩了甩袖口,徑直離開。


    他卻留了下來,“在這,可還住的習慣?”


    李子點了點頭,“師傅,這裏的人都很好,每個人給我的感覺都像極了封俠,哪怕是那個脾氣最不好的薛掌櫃,其實仔細一想,他的舉止依舊不落俠風,隻是那……”


    “人後,不說是非。”


    李成蹊拍了拍小家夥的腦袋,“切記,切記。”


    李子心領神會,重重地點頭,“我明白了。”


    李成蹊也沒有過多地說他什麽,隻是滿懷欣慰地看著他,陪他走了一會兒,“為師要去陪你師娘了,你在這好好修行,莫要懈怠。”


    “李子明白。”


    少年望著這個男人離開,眼中還是有些不舍得的,心中暗道,原來我家師尊也是蠻英俊的,當初那個隻是他行走江湖的麵皮。


    “傻孩子,那可不是他的麵皮,正所謂相由心生,那張臉是他在另一條路上的自己,而這張臉才是他爹娘真正留給他的。”


    根老忽然出現在他的身後,拍了拍他的肩頭,“未來的你也一樣,要想走的遠,就得想的多,我本來是不想讓你走這條路的,但既然是你自己求我要走這條路的,那我也隻好讓你走了。”


    “我不怕苦,也不怕累,隻要能遠遠地跟在師尊的身後,再苦再累,我也願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艮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艮屾並收藏九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