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哪怕是惡客,哪怕是死敵,依舊是笑臉相迎。


    這是為人處世的氣量,也是海納百川的度量。


    楷信,就是如此。


    當阿蕭選擇踏入雲路,他褪去金甲,摘下神將的名頭,以一身天青色長袍,緩步而迎。


    昔日,楷信是安陵海最尊貴之人。


    阿蕭本是安陵海的百姓,幸得劉季邦的賞識與教化,一日聞道而醍醐灌頂,扶搖直上九萬裏,自此靈智全開,不可與往日而語。


    昔日,阿蕭是安陵海最貧賤之人。


    今日,楷信紆尊降貴,親迎阿蕭。


    若是往年,必然會在史書上勾勒一筆:封俠千年,金甲神將喜迎平民百姓。


    以為表彰!


    以為和藹!


    以為民政!


    但今日不會,因為阿蕭明白,劉季邦告訴他的封俠世道,封俠也好,百姓也罷,人人平等。


    之所以願意追隨劉季邦,願意稱其為王上,乃是折服其人格魅力。


    劉季邦教化眾人,乃放下豪言,“吾與諸位不虧不欠,若是誰學成離去,吾決不阻攔;但吾心中有一鬱結,若是誰願意相解,吾感激不盡。”


    阿蕭自通教化後,茅塞頓開,深知劉季邦的野心在封俠時代絕無可能,唯有在這安陵海有一席之地。


    “楷信道兄,明人不說暗話……”


    “阿蕭道兄,還請稍候片刻……”


    雲路之中,阿蕭意欲開門見山,但楷信如春風一笑,婉言安撫。


    阿蕭反倒如釋重負,自我嘲笑一聲,與他並肩而行。


    這一路走來,二人一言不語。


    臨近宮門,遠遠就可望見,隸信早已設宴等候。


    “有勞隸信道兄。”十步之距,楷信笑言。


    “楷信道兄客氣了,乃宴請貴客,是我生平幸事。”


    隸信見他倆神色,不由得迴憶往昔,自行慚穢,曾幾何時,身為金甲神將的他也是風度翩翩,器宇軒昂,但在安陵海這千裏,朝不保夕,早已抹去了他的傲氣與氣量。


    如今,活著的,以不再是以字入道的隸信,而是個空有一身武力的行屍走肉。


    非凡修心,他不如楷信,更不如篆信。


    “楷信道兄,你倆一見如故,我就不在此叨擾了。”


    隸信雖然心有不甘,但是見楷信之胸襟,不禁汗顏。


    “隸信道兄如此,我隻好先行謝過。”


    楷信心中也是感謝,哪怕同在一座屋簷下,可彼此間還是要有適當的距離,相敬如賓。


    隸信拱手作揖,拜別辭去。


    楷信見他離開,轉身邀請阿蕭落座,“道兄,粗茶淡飯,聊表心意。”


    “道兄客氣了。”


    阿蕭見四角矮桌壓有茶壺、酒壺、菜盤、果盤,盡是凡間俗物,但色相都極具匠心。


    雖然教化不久,但是阿蕭腦中風景卻不亞於任何位千年老怪,原因無他,隻因劉季邦是漢天殿中人。


    曾幾何時,漢天殿中人一記【獨尊儒術】,天下無雙,管他是神是佛,是鬼是魔,都一言以定生死。


    正因這一式【獨尊儒術】,一脈文風橫行千萬年,是以天下文豪皆在這一脈。


    天下風俗,也向這一脈合攏。


    漢天殿因一脈,而盛放千萬年。


    是以,阿蕭懂這一桌風景。


    “楷信道兄盛情款待,阿蕭不勝榮幸。”


    阿蕭取來酒壺,自斟一杯,無名指繞杯沿,一指定之,輕鳴一聲,脆若鶯啼。


    楷信聞聲知其意,無不歎服,自斟杯酒,舉杯笑道,“道兄高情,楷信自愧不如。”


    阿蕭一指抹杯壁,忽而五指拾杯,“道兄,阿蕭乃是俗人,來此隻有一事相求。”


    楷信飲酒畢,笑曰,“你我皆是俗人,難免不落世俗的窠臼。”


    阿蕭見他笑中落寞,神色慚愧,“道兄,我…”


    “道兄有話,不妨直說,今日一別,再如今日,絕不可求。”


    阿蕭聞言,隻一個難字千愁萬緒,卻不知該從何開口。


    楷信起身,為他斟一杯酒,神色釋然,“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道兄乃是大氣魄,自然要做大偉業,何必在這扭扭捏捏?”


    阿蕭一臉愧疚。


    “道兄,先飲酒,如何?”


    阿蕭一杯飲盡,一言不發。


    楷信連連斟酒,阿蕭一一喝幹。


    此間,再無二話。


    直至酒醉不醒,阿蕭再無第二言語。


    此時,隸信突然現身,手持利刃,意欲拿下此人。


    楷信猛然出手,截住了他,臉色蒼白道,“道兄,這是要置我於何地?”


    “道兄,莫要糊塗,這人乃是死敵,不死不休,今日你不殺他,日後他必殺你,萬萬不可意氣用事,留他性命。”


    楷信背起阿蕭,毅然轉身,“他日香消玉殞,我也絕不反悔。”


    “何況你我都以字入道,最敬重的便是一個【禮】字。”


    “你我守關日子以來,無不是餓虎豺狼,哪個像他這般以禮相待?”


    “你我雖是人在屋簷下,但你我也曾經是以骨氣屹立天下的文豪。”


    “命可丟,氣可失,但禮不可廢。”


    隸信捶胸頓足,連連罵道,“道兄自誤,道兄自誤啊。”


    楷信背著阿蕭出了帝宮,正迎上刀盾在手的阿噲。


    阿噲見狀,二話不說提刀就砍,卻見一把天子劍橫空出世,截住他的去路,“阿噲,出手。”


    阿噲聞聲,就已不敢動手,見了天子劍,更是誠惶誠恐。


    此刻,劉季邦親自現身,引來無數目光窺探。


    不等他開口,已有無名之輩出聲問道,“你可是漢天殿劉季邦?”


    劉季邦不予理睬。


    “大膽,本座乃漢天殿聖賢,似爾這等嘴臉,實在可惡。”


    雲海之中,有蛟龍翻滾,伸出滾龍四爪,又有龍尾撥雲遮日,似乎想要席卷雲海,撲天而來。


    劉季邦冷顏相待,一按天子劍的劍柄,拄劍而立,嗓音清冷道,“漢天殿聖賢???”


    “不錯,本座乃是千年前的漢天殿正統,乃是天命敕封的聖賢殿下。”


    蛟龍四爪若隱若現,聞聽此聲,以為是劉季邦知曉真身,自豪笑道。


    劉季邦瞬間拔出天子劍,一聲劍鳴,萬劍來朝,直奔雲海,“爾等懦夫,棄我漢天殿,遠遁聖洲,也敢出現在我的麵前???”


    天子劍一出,那蛟龍如貓見了鼠,羊見了狼,刹那間搖身一變,化為一尾丈長小蛇,從雲海之中搖搖欲墜,直墜地麵。


    “這把劍???”


    蛟龍化蛇,墜落之前,再次口吐人言。


    但迎來的卻是一聲劍鳴。


    嗤!


    一劍落下,蛇膽飛出。


    “阿噲,賜你蛇膽,可敢吃下?”


    阿噲灑然一笑,縱身一躍,一把抓緊蛇膽,張口一吞,頗為愉悅地打了個飽嗝。


    楷信眼界非凡,自然看出天子劍的非凡之處,也不由得高看一眼劉季邦。


    “你待阿蕭如摯友,我本不該為難你。”


    劉季邦降伏蛟龍,屈尊降貴,與楷信迎麵相對。


    “劉道兄客氣了。”


    楷信將阿蕭還給他,順手往阿蕭懷裏塞了一物。


    劉季邦自然瞥見,但隻一劍遮天蔽日,讓誰也無法觀望。


    “但我不是一個人。”


    “楷信明白,道兄背後是封俠大勢。”


    這一次,反而是劉季邦驚訝不已,“你知曉封俠之劫?”


    “權柄之爭,古已有之,今日之事,無非是昨日重現。”


    劉季邦難以想象千年前的盛況,“難道你不隻是千年前的人?”


    楷信笑而不語,“他日再見,生死有命。”


    說罷,楷信縱身離去。


    劉季邦卻不逗留,一劍擄走阿噲,拉起阿蕭,往空中一跳。


    身後唯有憤怒的吼聲,“賊人,往哪裏跑???”


    “篆信,好走不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艮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艮屾並收藏九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