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此人與李成蹊定了賭約,騰空而走,不想在那路上又遇著一人,心情不好便脫口而出。
與他照麵之人想也不想,抬手一記金光打出。
此人反應極快,低聲哼道,“固若金湯!”
但聽得鏗鏘聲響,此人從雲頭直墜雲端。
照麵之人大為詫異,“以你的身份來看,不該如此羸弱。”
“住口,我時強時弱,與你有何關係?”
此人跌落穀底,一掌拍在地麵,再度騰身而起,這一次以攻為守,怒吼一聲,“刀山!!!”
霎那間,天空之上,無盡雲刀洶湧而下。
照麵之人抬手一掌,雲淡風輕,說是遲那時快,猛地驚現此人身後,一拳遞出,無聲無息。
但此人如臨大敵,任何防禦都不守,直接遠遁千裏之外,“萬裏一瞬。”
不想,那一拳竟也尾隨而至,瞬間將他砸入大地。
“能承受住我一拳之力,你也勉強算是個強者。”
照麵之人瞬息而至,又是一拳砸下。
這一次,他出拳之時,口中似有古言之聲,如天弓射日,竟然給了此人必死無疑之覺。
“朗朗乾坤!!!”
拳風撲麵,此人反倒不慌不忙,一句言語輕描淡寫地躲閃開來,然後遠遁萬裏之外。
照麵之人見此情此景,不由得哂笑一聲,“有趣,有趣,戰力弱的一塌糊塗,沒想到金言之力如此強勢。”
此人去而複返,“你也不是個簡單人物,非凡境中不該寂寂無名。”
照麵之人自嘲一笑,“我如今不過是個看門人,要那名望又有何用???”
此人恍然大悟,“原來是真身降臨,難怪隻憑蠻力,極少動用金言咒力。”
“仗著本我親至,就敢不把我放在眼中?”
照麵之人又是一拳遞出。
此人隨手一揮,“風平浪靜。”
“你現在不過是個真身,金言咒力施展有限,我看你是為人辦事的份上,也不難為你了。”
“哈哈,哪怕我真身到此,以你的本事也殺不了我。”
此人聞言,勃然大怒,伸手一招,“火海無邊。”
照麵之人不以為然,隨口笑道,“風平浪靜。”
此人也不曾在意,本以為那火焰會隨風而滅,卻不想火焰遇見了風浪,反而越發高漲,自那火海之中萬馬奔騰、群狼環伺、虎嘯山林、獅橫八荒,聲勢浩蕩,直驅照麵之人。
他大驚失色,急忙揮動拳腳,擊潰席卷而來的火焰,然而這一切都徒勞無功,眼看著火焰就要徹底吞沒他的身影。
此人大笑一聲,“火滅。”
“不對,縱火之力非你本事,這咒力之中另有玄機。”
“嘿嘿,眼神不錯,可惜我並不會告訴你真相。”
照麵之人欲言又止,到了嘴邊隻說了一句,“如今的我也是沒資格追求真相。”
此人心有不舍,抱拳一笑,“道兄,山高水遠,後會有期。”
照麵之人抱拳迴禮,“道兄,山高水遠,後會有期。”
說罷,二人各奔東西。
照麵之人戀戀不舍,迴望那人,心生豔羨。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裏,何時得返自然???”
此人告別他,一路狂奔,直至到了那座村落,放聲大喊,“道兄,還請放我一馬。”
“道兄,此話怎講?”
李成蹊起身相見,故作不解道,“我與道兄並未交手,也無惡鬥。”
“道兄,我思來想去,你隻怕不是什麽大佬真身,而是天選之子吧。”
“我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是什麽神通之人。”
“不是神通,勝似神通,你雖然不是非凡之境,但是非凡之境想要奈何於你的人也是寥寥可數。”
李成蹊笑而不語。
“道兄,你神通廣大,何必難為我這小小非凡?不瞞道兄,我雖然是非凡之境,又隱居在此,但我以字入道,並無殺業在身,此事九洲大賢隻需照我前身,就可知曉。”
“我相信你。”
這一下,反而是此人神色驚訝,“你就這麽相信我?”
“我相信我的眼睛。”
經過他這麽一說,此人頓時來了興趣,定睛往他身上一看,目瞪口呆,“你這難道真不是血脈重塑的真身?”
李成蹊似笑非笑。
“果然是天選之子,與眾不同,不說是外麵的時代,哪怕是放在千年前,你也絕對不會是個弱者。”
“我三十六歲踏入修行之路,位列一郡魁首;七十二歲躋身神官,鎮守一方領土;一百領八歲化身金甲神將,巡狩一洲之地;三百六十五歲成就非凡,後慘逢天地劇變,國破宗亡,不得不隱遁在此。”
“以我的目光來看,你在我那個時代也不得不說一聲天之驕子。”
李成蹊依舊笑而不語。
“道兄,好話我都說了個遍,就請您高抬貴手,放了我吧。”
“你應該聽過封俠之劫?”
此人臉色一驚,沉默了片刻。
“我以字入道,並無殺業。”
“入海之前,九洲有言,海中人皆是道果。”
“道果是什麽東西?”
李成蹊伸手一招,一枚真元珠落在手心。
“原來你們把它稱之為道果。”
“實不相瞞,我到現在也沒弄懂道果如何成型。”
“以大道為樹,以道心為果,合二為一,即是道果。”
“那這世間又是怎麽區分道果?”
“大道無高低,道心無先後,唯有誠心。”
“我明白了,一條大道誰都能走,一枚道果誰都能吃,就是因為道心領悟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都是讓人明悟本我,顯化大道。”
“道兄天資聰慧,果真非凡。”
李成蹊笑而不語。
“好了,好了,我願賭服輸,願意追隨你左右。”
李成蹊這才上前,手指按在他的眉心,“據我所知,封禪時代,都是以肉身合道。”
此人指了指自己的心,“似我非我,似靈非靈,真我本我,皆是吾身。”
“似我非我,似靈非靈。”
“你們以前也是用這句話形容非凡之境?”
“難不成時代變遷,還是如此說法?”
“不錯,大道交替,依舊如此形容此境。”
“看來封俠立世,隻換了世道,卻沒能變了天道。”
“上體天心,合身大道,順應天意,天道為公。”
“話說如此沒錯,但真要讓你成就非凡,可還甘願淪為天道附庸,再去為平民百姓謀福?”
“我怕是不願意的,畢竟修行的目的不隻是為了長生,也是為了超脫,不再受天道約束。”
“做人也好,做官也罷,站的越高,越渴望自由,而不是拘束,既然我站在了頂點,可以指定規矩,又何必再受人拿捏,墨守陳規?”
此人與李成蹊定了賭約,騰空而走,不想在那路上又遇著一人,心情不好便脫口而出。
與他照麵之人想也不想,抬手一記金光打出。
此人反應極快,低聲哼道,“固若金湯!”
但聽得鏗鏘聲響,此人從雲頭直墜雲端。
照麵之人大為詫異,“以你的身份來看,不該如此羸弱。”
“住口,我時強時弱,與你有何關係?”
此人跌落穀底,一掌拍在地麵,再度騰身而起,這一次以攻為守,怒吼一聲,“刀山!!!”
霎那間,天空之上,無盡雲刀洶湧而下。
照麵之人抬手一掌,雲淡風輕,說是遲那時快,猛地驚現此人身後,一拳遞出,無聲無息。
但此人如臨大敵,任何防禦都不守,直接遠遁千裏之外,“萬裏一瞬。”
不想,那一拳竟也尾隨而至,瞬間將他砸入大地。
“能承受住我一拳之力,你也勉強算是個強者。”
照麵之人瞬息而至,又是一拳砸下。
這一次,他出拳之時,口中似有古言之聲,如天弓射日,竟然給了此人必死無疑之覺。
“朗朗乾坤!!!”
拳風撲麵,此人反倒不慌不忙,一句言語輕描淡寫地躲閃開來,然後遠遁萬裏之外。
照麵之人見此情此景,不由得哂笑一聲,“有趣,有趣,戰力弱的一塌糊塗,沒想到金言之力如此強勢。”
此人去而複返,“你也不是個簡單人物,非凡境中不該寂寂無名。”
照麵之人自嘲一笑,“我如今不過是個看門人,要那名望又有何用???”
此人恍然大悟,“原來是真身降臨,難怪隻憑蠻力,極少動用金言咒力。”
“仗著本我親至,就敢不把我放在眼中?”
照麵之人又是一拳遞出。
此人隨手一揮,“風平浪靜。”
“你現在不過是個真身,金言咒力施展有限,我看你是為人辦事的份上,也不難為你了。”
“哈哈,哪怕我真身到此,以你的本事也殺不了我。”
此人聞言,勃然大怒,伸手一招,“火海無邊。”
照麵之人不以為然,隨口笑道,“風平浪靜。”
此人也不曾在意,本以為那火焰會隨風而滅,卻不想火焰遇見了風浪,反而越發高漲,自那火海之中萬馬奔騰、群狼環伺、虎嘯山林、獅橫八荒,聲勢浩蕩,直驅照麵之人。
他大驚失色,急忙揮動拳腳,擊潰席卷而來的火焰,然而這一切都徒勞無功,眼看著火焰就要徹底吞沒他的身影。
此人大笑一聲,“火滅。”
“不對,縱火之力非你本事,這咒力之中另有玄機。”
“嘿嘿,眼神不錯,可惜我並不會告訴你真相。”
照麵之人欲言又止,到了嘴邊隻說了一句,“如今的我也是沒資格追求真相。”
此人心有不舍,抱拳一笑,“道兄,山高水遠,後會有期。”
照麵之人抱拳迴禮,“道兄,山高水遠,後會有期。”
說罷,二人各奔東西。
照麵之人戀戀不舍,迴望那人,心生豔羨。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裏,何時得返自然???”
此人告別他,一路狂奔,直至到了那座村落,放聲大喊,“道兄,還請放我一馬。”
“道兄,此話怎講?”
李成蹊起身相見,故作不解道,“我與道兄並未交手,也無惡鬥。”
“道兄,我思來想去,你隻怕不是什麽大佬真身,而是天選之子吧。”
“我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是什麽神通之人。”
“不是神通,勝似神通,你雖然不是非凡之境,但是非凡之境想要奈何於你的人也是寥寥可數。”
李成蹊笑而不語。
“道兄,你神通廣大,何必難為我這小小非凡?不瞞道兄,我雖然是非凡之境,又隱居在此,但我以字入道,並無殺業在身,此事九洲大賢隻需照我前身,就可知曉。”
“我相信你。”
這一下,反而是此人神色驚訝,“你就這麽相信我?”
“我相信我的眼睛。”
經過他這麽一說,此人頓時來了興趣,定睛往他身上一看,目瞪口呆,“你這難道真不是血脈重塑的真身?”
李成蹊似笑非笑。
“果然是天選之子,與眾不同,不說是外麵的時代,哪怕是放在千年前,你也絕對不會是個弱者。”
“我三十六歲踏入修行之路,位列一郡魁首;七十二歲躋身神官,鎮守一方領土;一百領八歲化身金甲神將,巡狩一洲之地;三百六十五歲成就非凡,後慘逢天地劇變,國破宗亡,不得不隱遁在此。”
“以我的目光來看,你在我那個時代也不得不說一聲天之驕子。”
李成蹊依舊笑而不語。
“道兄,好話我都說了個遍,就請您高抬貴手,放了我吧。”
“你應該聽過封俠之劫?”
此人臉色一驚,沉默了片刻。
“我以字入道,並無殺業。”
“入海之前,九洲有言,海中人皆是道果。”
“道果是什麽東西?”
李成蹊伸手一招,一枚真元珠落在手心。
“原來你們把它稱之為道果。”
“實不相瞞,我到現在也沒弄懂道果如何成型。”
“以大道為樹,以道心為果,合二為一,即是道果。”
“那這世間又是怎麽區分道果?”
“大道無高低,道心無先後,唯有誠心。”
“我明白了,一條大道誰都能走,一枚道果誰都能吃,就是因為道心領悟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都是讓人明悟本我,顯化大道。”
“道兄天資聰慧,果真非凡。”
李成蹊笑而不語。
“好了,好了,我願賭服輸,願意追隨你左右。”
李成蹊這才上前,手指按在他的眉心,“據我所知,封禪時代,都是以肉身合道。”
此人指了指自己的心,“似我非我,似靈非靈,真我本我,皆是吾身。”
“似我非我,似靈非靈。”
“你們以前也是用這句話形容非凡之境?”
“難不成時代變遷,還是如此說法?”
“不錯,大道交替,依舊如此形容此境。”
“看來封俠立世,隻換了世道,卻沒能變了天道。”
“上體天心,合身大道,順應天意,天道為公。”
“話說如此沒錯,但真要讓你成就非凡,可還甘願淪為天道附庸,再去為平民百姓謀福?”
“我怕是不願意的,畢竟修行的目的不隻是為了長生,也是為了超脫,不再受天道約束。”
“做人也好,做官也罷,站的越高,越渴望自由,而不是拘束,既然我站在了頂點,可以指定規矩,又何必再受人拿捏,墨守陳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