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統,我突然覺得心頭的殺氣開始躁動,不複先前的祥和。”


    黑騎正閉目養神中,忽然察覺一股戾氣從心底升騰,不由得收斂心神,平心靜氣,意圖驅趕這股雜念,但是令他驚訝的是自己越是想要靜心,越是感覺心頭不由自主的躁動不安。


    鐵麵都統境界高深,對此情形不以為然,隻當是磨煉中的絆腳石,沉聲迴道,“爾等想來是到了善惡一念間,此時正是那關鍵時刻,務必要恪守靈台,淨化殺氣。”


    黑騎卻不覺如此,再次申明道,“都統,我覺得不是我們心浮氣躁,而是神柱對我們似乎有所排斥。”


    都統不以為意,“先前和睦,此時不合,定然是爾等心境不穩,胡思亂想。”


    他正沉浸其中,神清氣爽,當然他不受神柱負麵影響,與他本身心神的境界大有關係。


    就像縱橫脈武者的【縱橫決蕩】,白騎武夫深受其害,白騎武者卻不為所動。


    百姓、武者可以行為上碌碌無為,但心中意誌必須誠心誠意,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如此。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爾等對此情形不必在意,隻當是煉心一難。”


    眾黑騎聞言,深以為然,遂再次盤膝坐下。


    但這一落座,那悸動的戾氣再次湧現。


    “殺,殺,殺!天上地下,無不可殺。”


    黑騎的耳畔突然響起那動人心弦的廝殺聲,仿佛近在眼前,又似乎是自己的吼聲。


    黑騎有些無奈,赴戎機隻有殺敵之法,從無靜心之法,自己現在摸著石頭過河,隻感覺如履薄冰,還偏偏不知道這冰在哪,稍有不慎就萬劫不複。


    軍中諸多同袍皆有此憂,相比於封俠固步自封,多數會停留在第三關,竊夫更多的是被迫停在第五關,不是不願晉升,而是不敢晉升。


    積年累月的殺戮讓竊夫在第五關,問心之修行時,幾乎都走上了斷頭台。


    以殺證道,說來取巧,但走的修行者心知肚明,殺心一起,必有血腥;血氣全開,戾氣暴漲,久而久之,必生心魔。


    心魔一出,走火入魔,幾乎是避無可避。


    所以大多數的竊夫都將境界刻意壓製在第四關,偶然有些軍中竊夫都會選擇躋身第五關後,想方設法地散盡真氣,打磨肉身。


    然而,肉身又因為下三關時候的燃血之法,根基受損,先天有限,始終難以晉升圓滿之姿態。


    第一關,武者之泥胎身。


    第二關,武者之磐石身。


    第三關,武者之銅皮身。


    第四關,武者之鐵骨身。


    第五關,武者之鋼筋身。


    雖然大多數武者都認為有真氣護體,不必太過在意體魄,但是真正踏入武夫之境的修行者都心知肚明,想要躋身第六關,若不想舍棄這副皮囊,就必須得躋身鋼筋身。


    然而,想要鋼筋身大成,卻不是簡單的吞噬天材地寶,打磨肉身,而是要武者不斷地對自己抽筋扒皮,猶如抽絲剝繭般虐待自己,其中還不得以真氣恢複,必須要讓武者的體魄自行適應,直至恢複如初。


    因此,黑騎既沒有閑暇如此做,也不敢如此做,畢竟作為聖國對外的巡狩之軍,八騎幾乎每天都在經曆血與火,在沙場殺敵,毫無機會停下來休息。


    赴戎機養著八騎,從來不是為了讓他們修行,而是為了讓他們以絕對的戰力橫掃一方。


    八騎的騎兵,幾乎日以繼夜地有所變動。


    鐵打的都統,流水的八騎,從來如此。


    黑騎慶幸自己跟著鐵麵都統,有機會在此修煉,雖然他到現在也沒明白該如何壓製心頭的雜念,但是此刻的他明白與其擔驚受怕,不如隨遇而安。


    “你不過是我心頭的一縷殘念,我讓你滅你就得滅。”


    黑騎心神一沉,那股催動他心底殺氣的聲音頓時消散。


    而在神柱之中的桃如菽慵懶地嘲笑道,“論之,你堂堂名脈之子,居然連個馬前卒都搞不定,甚至還讓他有了晉升之姿。”


    司馬論之嗬嗬一笑,罵道,“欲抑先揚的道理,難道你都不懂?”


    桃如菽嗬嗬迴笑,“論之,你說笑話的本事真不高。”


    司馬論之兩手一攤,“好吧,我承認這個黑騎有些與眾不同,居然掙脫了我的誘惑。”


    “確實與別的黑騎不同,依我看來,再過半刻,其他竊夫就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走火入魔,”


    “百裏挑一,黑騎竊夫上百眾,總有那麽幾個出乎意料的。”


    司馬論之對自己的失手看的極淡。


    “據我所知,你不是會就此放棄的人。”


    “我當然不會放過此人,畢竟我待會還準備為諸位上演一場好戲。”


    在旁的羅中元馬上來了興趣,好奇地問道,“論之兄,是什麽好戲?敢問是何題材,又有哪些人物,說的又是什麽故事?中元不才,願洗耳恭聽。”


    桃如菽嗬嗬一笑,慵懶地打了個哈欠,就地坐下,手中拎著壺酒,眼神向遠處眺望,若有所思。


    這時,巫大柱仿佛心生感應,猛地睜開眼睛,抬頭一看,喜不自勝地笑道,“他,居然在道墨之後,第三個煉化我巫脈之字。”


    公孫商與孫伯符踏入此間,對神柱之主的身份早就有所懷疑,尤其是孫伯符心有所感,頗為不滿地哼道,“吃了我大哥畢生功力,居然連我兵脈戰法都吃不透。”


    “伯符,你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


    “哼,放眼安如山,能將火係神通玩的如此爐火純青,除了那擊敗我大哥的吳方隅,還能有誰?不是我瞧不起山中同窗,而是山中同窗修行確實是一把好手,但論神通與打架卻是狗屁不通。”


    說這話時,他的眼神落在了羅中元的身上,嚇得後者連忙躲在司馬論之的背後,“論之兄,我感覺伯符兄似乎對我有些意見。”


    “中元兄不必理睬他,無非是些對你的羨慕嫉妒恨。”


    “哎,伯符兄戰力無雙,冠古絕今,乃是我安如山名列前茅的天之驕子,他能對我有什麽好羨慕的呢?”


    眾人哄堂大笑。


    孫伯符麵紅耳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艮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艮屾並收藏九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