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聞,荊軻刺秦王,是俠肝義膽,流芳百世?”


    豪爽武夫迅速接話。


    李成蹊將自身摘出,笑道,“諸君,俠與忠本無錯,今日之談,不涉立場,隻論諸君胸中筆墨。”


    “當世時,諸君盡忠,荊軻刺秦王,是亂神州大統,致天下萬民於水火而不顧,是不忠時代大勢也。”


    霸道武夫毅然駁迴。


    “霸道君此言差矣,荊軻君舍身為燕,是為一國之百姓,是俠義之本。”


    “豪爽兄言之有誤,據我所知,此君行刺之前,擅殺美姬,錯害將臣,更誤擒妖馬,最後在大殿之上與秦君繞柱而走,數次出劍而不中,何其荒謬也!!!”


    平靜武夫懸停酒碗。


    “非也,此事另有悖論,若是荊軻真不濟事,堂堂燕太子豈會尋他?要知道君王之家最是無情,隻重豪傑義士,若是庶子平民無用,豈能請為座上賓。”


    沉穩武夫爭鋒相對。


    “諸君口說無憑,不妨換個話題。”


    戲謔武夫以指尖挑起酒碗,手指一用力,酒碗無風自轉,灑落酒水一滴滴,恰好落入他的口中。


    “要我看來,咱們不妨將時代定在封神商周、春秋戰國、三國無雙、五代十國,不去看文人如何筆墨書寫,隻看民間流傳演義?”


    “戲謔兄言之有理,曆史不過是任由勝利者塗抹的可憐紅娘,哪裏有可信之言語。唯有世間百姓口口相傳,最為讓人信服。”


    霸道武夫聞聽這話,傲然笑道,“若是定在封禪時代,這朱果,我誌在必得。”


    沉穩武夫迴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就在這時,沉穩武夫眉頭微皺,“跳梁小醜,也敢放肆?”


    話音未落,這位武夫已橫空而去,高唿一聲【刀來】,就見雲海之上,刀身浮現,隻一瞬橫貫乾坤。


    在他身前,一座山嶽無聲被削,害得山巔無處可尋。


    而那藏身山巔的武夫捂著肩頭,白骨森森,眼神歹毒地問道,“我不過是偶然途徑此處,你又何必苦苦相逼,想要加害於我?”


    沉穩武夫冷笑一聲,刀光落於四麵八方,雙手轉動,化作渾圓,就見刀光流轉。


    鬼祟武夫一拍肩頭,壯士斷臂,竟然遁地而逃。


    “好個山野武夫,此仇,來日某家必報。”


    “沉穩兄,看來你也不太行。”


    霸道武夫高聲笑道。


    沉穩武夫卻不迴話,隨手一揮,刀光散去,淡然落座。


    “梅山七怪,義結金蘭,同生共死,豈不聞俠義無雙?”


    “更有魔家四將,東海四仙,聞名遐邇。”


    恰好此時,遁去的武夫頹然捂住胸口,口吐鮮血,暗自慘笑,遂高聲罵道,“竊夫,爾等不得好死。”


    “梅山七怪,金蘭之情溢於言表,可行事從來不沾俠義二字,畢竟是妖獸所化,算不得俠士。”


    “何況,孫猿出山,一為名號,二為權柄,當是算我忠義一道。”


    霸道武夫飲酒大笑,更對老者撫掌笑道,“老倌,你說我這話有沒有道理?”


    “諸君論道,老朽隻聞,不予置評。”


    “二郎下山,智擒四將。”


    “真君顯聖,助大周道統,於當時而言,是諸侯亂商,是謀逆之事。”先前點水成陰雨的武夫笑道,“古有伊尹放太甲,為何到了殷紂王就得被推翻,害天下百姓妻離子散。”


    “還不是大周不滿王位,與八百諸侯合而分之?”


    “照此看來,商周時代算不得俠義,更談不上為百姓。”


    此話一出,場中一時無聲。


    幸好李成蹊適時接道,“諸君若是引時代為前提,縱觀封禪時代,皆以忠君報國為己任。”


    “竊以為,咱們隻論事不論大勢,舉證之前隻談一時之背景,不談一世之時代。”


    霸道武夫智珠在握,鎮定飲酒。


    “桃園三結義,是豪俠。”


    豪爽武夫放下酒碗,接來章台路溫好的青梅酒,暫時未喝。


    “劉玄德笑言,‘兩位兄弟皆有妻室,唯獨愚兄沒有,這可如何是好?’。”


    “豪爽兄,你可不能說你不知道下一句。”


    “待兄弟們去去就迴,這一去就是斬妻殺子。”


    豪爽武夫應聲而迴。


    “華容道上,情……”


    “哈哈哈,不論是出於舊情,還是丞相算計,此事也算不得。”


    平靜武夫放下酒碗,以食指繞著碗口,輕輕一轉,樂聲悠揚。


    “關聖義薄雲天,可也隻是重兄弟情,於百姓於江山於社稷,微乎甚微。”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但是,國之存,是權力交織,是人心鬼蜮,於百姓有意,也不過是掛了個羊頭,打著賣狗肉的幌子。”


    “諸君,豈不聞,封禪時代末年,一家專製,諸子百家共和而治?”


    “君不聞,一國分兩製,一製五十載,是國中國,是分封諸侯之亂象?”


    “為民二字,關聖本心或許有之,但礙於其兄野心勃勃,早已拋諸腦後。”


    此時,有武夫敲碗抗議道,“此事不公,封禪時代,遊俠百姓皆有愚忠之心,我們再說下去也站不住腳。”


    老者笑而不語。


    李成蹊敬酒與他,“先前說話,諸君可不曾反駁。”


    那人悶悶不樂,仰頭與少年對飲,自坐下後,以手肘托腮,一言不發。


    一時間,無人再談俠士。


    霸道武夫欣然起身,向老者低頭請道,“老倌,這朱果是不是該我拿走?”


    “且慢。”


    霸道武夫怒眸一轉,迴身望去,隻見俊秀武夫拍了拍青衫,正滿臉笑意。


    “不知俊秀兄有何要說?”


    “忠義立國,是好是壞?”


    “忠義本無過。”


    “那忠君是好是壞?”


    霸道武夫眉頭緊鎖,不敢輕易迴話。


    俊秀武夫笑容可掬,也不急著追問。


    “先前說好隻談事,不談立場。”


    “我可不敢有違規矩,隻是想和霸道兄隨便問問,莫非您自知有錯,不敢迴話?”


    “哼,忠君當然無錯。”


    俊秀武夫鼓掌叫好,“忠君無錯,難道行俠有錯?”


    “當然也沒錯。”


    “那好,我再問你,南唐江西徐鍾陵劫富濟貧可曾有錯?”


    霸道武夫聞言,怔在當場,千怕萬怕還是讓人給翻了出來。


    “徐居士義薄雲天,舍身為百姓,化虹降雨,功德無量。”


    俊秀武夫緩緩落座,遙向他敬一杯酒,“霸道兄學富五車,吾等不及也。”


    “稷下學宮,尚有雞鳴狗盜之義士。”


    魁梧武夫在旁笑道。


    霸道武夫退座,拱手抱拳,“我不敢駁也。”


    “聞太師忠君為國,勇墜絕龍嶺。”


    “太師愚忠,若是早些流放紂王,豈不是讓諸侯無話可說?”


    出拳拳風狂暴驚世的武夫反駁道。


    “三太子自絕陳塘關,還恩於天地。”


    “君不知,石磯娘娘閉關修煉,無緣無故被他打死座下小童?”


    “孩童心性,尚可教化,也不至於以命償命。”


    “非也,三太子乃是生而知之者,是其本性頑劣,不知人命關天,何況他身為將軍之子,理當以身作則,言行舉止合乎禮儀,否則如何教化百姓?”


    “封禪末年,官二代層出不窮,什麽我爸是金剛、某一輪*案、昆明醉掌打殺好友諸如此類。”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恨官二代為人父母者不知悔改,隻知庇護自家不孝子,卻不知教化之功。”


    “若是放在封俠時代,有一算一,寧殺錯不放過,也好讓天下父母引以為戒。”


    “熊孩子要不得,放縱之心更不可有。”


    眾武夫見他咬牙切齒,哄堂大笑。


    “君這般憎恨熊孩子,想來是沒少吃他們的苦。”


    武夫衣袖遮麵,飲酒不語,聽聞這話,放下大袖,迴道,“實在是萬裏同風皆俠氣,父輩教化功不可沒。”


    “放眼當今世道,從無封俠失德,更無封俠腰纏萬貫,送子遠遊求學,更無封俠之子禍亂一方。”


    “為何?”武夫抬袖,又飲一口酒,“還不是當今封俠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父輩風正,則家風正。”


    “我有二舅在世,為一方升鬥小民,不與小人交,不與聲名不潔者交,雖然窮苦清貧,但是一生快活寫意。”


    “每每去往,二舅必定耳提命麵,好讀書多讀書,不求達官進爵,也要滿腹經綸。”


    眾武夫默然敬酒。


    李成蹊思念遠方,氣息微浮,“世間舅舅都是好舅舅。”


    武夫掩麵飲酒,眾人與之同飲。


    武夫放下長袖,對少年笑道,“英雄所見略同,世間的舅舅都是疼外甥的。”


    李成蹊雖然不知自己有沒有舅舅,但是一想到耿星河的舅舅,也就心花怒放,舉杯笑道。


    “為天下的好舅舅共飲。”


    “為天下的好舅舅共飲。”


    這一次,武夫不再遮麵,高飲酒,快活笑。


    場中武夫不乏舅甥情,遂舉杯同笑。


    “為天下的好舅舅舉杯共飲。”


    當時,笑聲響徹寰宇。


    至此,朱果依舊無果。


    “我覺得他最適合朱果。”豪爽武夫見無人迴話,主動提議道。


    霸道武夫也剛剛放下酒碗,雖然有百般不舍,可轉念一想又快哉釋懷,“我也覺得他受之無愧。”


    二人說完,不約而同地看向少年。


    李成蹊遂起身,肅容取來朱果,慢慢走到他的邊上,“請君收下。”


    他茫然失措,“諸君有大胸襟,我不如,哪裏敢要。”


    “若是大胸襟就能成事,讓人心悅誠服,豈不是這天下早就是女人的世道?”戲謔武夫突然打趣道。


    又是迎來笑聲一片。


    “大男子偏見,等你去我故裏明月鄉,保管叫你知曉花兒為何那樣紅。”俊秀武夫冷不丁地哼道。


    “明月鄉天鏡山,我肯定是要去的,聽說那裏的劍之天驕賀上窟生來自帶劍道神通。”


    “哼,就怕你去了那裏,一去不迴。”俊秀武夫爭鋒相對。


    “消消氣,他也是無心言語,並無惡意。”魁梧武夫小聲勸道。


    俊秀武夫重重哼唧一聲,也不再說話。


    戲謔武夫轉念一想,冷汗直流,望向魁梧武夫,見他微微點頭,連連告罪,自罰三杯。


    俊秀武夫這才語氣稍緩,舉杯迴飲。


    “朱果在這,你如何處置,我可不管。”


    李成蹊見他拒不受理,果斷放下,轉身迴座。


    不想他屁股還沒坐下,那枚朱果已被切開,紛紛落入諸君的碗中。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諸君盡情品嚐。”


    老者欣慰大笑,“此果名為【百家果】,是集合灞陵橋群山靈氣而孕育的靈果,靈性極其霸道,中三關武夫,管你如何神通,若是誰敢獨自食用,必定爆體而亡。”


    眾武夫望著碗中朱果,不禁汗毛倒立,齊齊咽了口唾沫。


    “老倌,你用心歹毒啊。”


    老者冷眼看他,笑而不語。


    眾武夫心領神會,再次舉杯敬酒,“這一杯,敬武夫。”


    既敬武夫,也敬君子。


    與民同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艮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艮屾並收藏九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