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李顯俠,現已在江陵東坊找出十二位竊夫。”
“報李顯俠,現已在西巷找出十一位竊夫。”
……
隨著門外的一道道聲音傳來,大堂內的眾位封俠與豪紳名士非但沒有如釋重負,反而臉色越發沉重。
“唐老,三位公子至今還沒迴城?”說話之人高坐主位,麵朝左手邊的首位老者,意有關切。
老者看了眼往堂門的兩位老人,彼此間目光交錯,都齊齊搖頭。
“當務之急,不該詢問那些不成器的後人,而是該想辦法拔除城中的竊夫。”
“唐老,竊夫一時難以鏟除,而三位公子的下落也不能不管,因此本顯俠建議三老各自分派三位寧武關武者,趕快去往湞陽峽,盡早尋迴他們。”
“不必,出門在外,人各有命。既然高家主偶然得到線報,竊夫入城作祟,就不必分散武力,索性一鼓作氣,將城中竊夫連根拔起。”
“唐老,三公子也是我江陵百姓……”
“李顯俠,江陵為重。”
“報李顯俠,南街竊夫被擒三位,但有幾人一時不察,被其逃脫,所以還請您封住南北河門。”
“蕭宣俠此舉甚好,隻要封住河門,城內竊夫肯定無路可逃。”
李顯俠眉梢翹起,似乎不願封住河門。
“李顯俠,封住河門,誅殺竊夫,保我江陵百姓盛世太平。”
以唐老為首的左側之人皆沉聲封門。
高季興端坐右側首位,一言不發,其後之人也沒有貿然開口。
“報李顯俠,北陌驚現十二位列陣竊夫,現已圍困一座客棧,還請您出麵解救。”
這時,門外突然急報,驚的堂上眾人豁然起身。
“足足十二位竊夫,竟敢公然殺戮我江陵百姓,還請李顯俠封禁河門,永絕後患。”
高季興見事已至此,不得不沉聲勸道。
此時的他也是一片茫然,始終不懂使者為何要揭穿此事,殊不知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下子可徹底驚動了整座江陵。
“蕭宣俠,還請去往南門,封住河門。”李顯俠大手一揮,庭柱掛著的寶劍應聲而來,平穩落在他的手中,“何宣俠,有勞跑一趟北門。”
兩位宣俠當即領命,各自前去。
“諸位長輩與豪紳,還請速迴府上,激發陣法,抵禦赴戎機的結陣血氣,以防不測。”
高季興聽聞這話,抱拳就要離去。
唐老卻紋絲不動。
“唐老,您怎麽還不快迴去?”
“迴什麽迴,我江陵江城子玩潮弄浪,可不就是打小生死自負,既然他們做了我唐家的人,就早該做好了為唐家赴死的準備。”
一時間,大堂內竟然無人反駁。
而唐老這一句話,也讓其餘家主止住腳步,各自表態。
才剛剛跨出門檻的高季興停下腳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好在唐老及時解圍,“高家主,您既然是一家之主,也當對一家負責,此時離去理所應當。”
“您和我們這些糟老頭可不一樣,大好時光等著您去揮霍,隻管迴府就是,我們這些糟老頭不會因此而輕慢您,更不會以後覺得您不夠仗義。”
“我江陵從來不做挾恩自重的事,更不會因偏見而輕慢任何人,除了赴戎機的竊夫。”
高季興一腳跨出大堂,轉身抱拳,躬腰拜謝,“晚輩高季興多謝唐老與諸位高義。”
說罷,他便大步離開。
而在他走後,唐老又說道,“李顯俠,當年老頭子們選你可不隻是想你做個傀儡。”
李顯俠臉色一沉,當即接道,“諸位家主與父老,還請速迴府上,調遣人手,供諸位封俠調度。”
眾人拱手稱是,然後一一退去。
最後,唐老因腿腳不便,被留在府上。
李顯俠將其攙扶迴座位,麵露不解地問道,“唐老,子方才氣並不遜色張山晴,為何您老始終不肯讓他繼任封俠?”
“我唐氏子孫雖不封俠,但其行徑幾時有負俠名?”
“可是……子方不是封俠,終究入不得界碑,更不為後人記載。”
唐老哈哈大笑,“難道非得讓人記住,才願意做個封俠?要是你也是這個心思,老頭子真得迴家洗洗眼睛,好讓自己牢記有眼無珠的教訓。”
“正因我是封俠,才知人前顯貴,一日不敢忘封俠之責,更不敢有所失職,唯恐辜負唐老大恩大德。”
“記著老頭子的好,就好好教化一方,保家衛城。”
似乎是說的有些累了,唐老略顯困乏地打了個哈欠,低頭緩緩地睡去。
“高家主有些不對勁,你晚上偷偷去我家中抽些私衛,調查此事。”
李顯俠神色一驚,還想追問,就見唐老唿唿睡著,隻好將心頭的疑惑壓下,走出大堂,對左右武者說道,“在此保護好唐老,一步也不準離開。”
“我等知曉。”
於是,李顯俠騰身而起,直奔北陌。
在他沿經之處,一座座小陣冉冉升起,隔絕一方。
“凡我江陵百姓,隻管放心,此事定會調查個水落石出,還諸位父老鄉親個公道。”
此時恰好迴到府上的高季興聞聽這話,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左右護衛見家主迴來,熱情洋溢地擁去,問道,“家主,可是要我等出門鎮殺竊夫?”
高季興臉色一冷,“你等吃我俸祿,理當為我盡忠,怎可私自離開?”
左右護衛麵露尷尬,隻好退下。
就在這時,高府大陣隨之浮現。
“家主,還請入陣。”管事站在大門後,躬身請道。
高季興看了眼左右護衛,冷聲哼道,“不得我的準許,任何人不準擅自離府。”
說罷,他走入府中,與管事去見了後院的李成蹊,神色焦慮地問道,“使者,可恨江陵反應太過迅速,已斬殺我聖門武者近五十人,再任由他們單方麵地屠殺,隻怕聖門大計難以成功。”
李成蹊懸停酒葫,斜眼看著他,“死些無足輕重的蠢貨,也好放鬆封俠們的警惕,你急什麽急?”
高季興聞聽這話中的冷酷無情,越發信服少年的威嚴,激動不已地問道,“使者,不知您接下來要我做什麽?”
李成蹊收好酒葫,起身笑道,“既然竊夫已經現世,當然還得有幾個英雄。”
高季興神色震驚,“難道使者想趁亂打出一片威名?”
“有何不可?”
“使者您這是刀尖上行走,玩命的活,因此高某還請使者三思而後行。”
“區區江陵封俠,豈能識破我的真身?!!”
“使者藝高人膽大,高某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馬屁話免了吧,速速給我安排幾個人,再帶上一麵高家旗幟,好讓我去耀武揚威。”
高季興欣然應允,先去對管事一一叮囑,再親自去密室取來塵封已久的寶劍,返迴後院,“使者,這是我早些年繳獲的寶劍。據城中鍛造師所言,是達到了百煉技法的寶劍,寧武關的氣甲吹彈可破,就是磐石身體魄也擋不住他。”
李成蹊接過劍鞘,一抽劍柄,寒光乍現,不由得眼神一亮。
“此劍名為【徹清】,劍長三尺四,重二百七十三斤。”
“寒光徹清劍無敵,想來這鍛造師也是名師,不然不敢輕易取這名。”
李成蹊緩緩拔劍,隻見劍身露出一小截就戛然而止,當即麵露雷霆之怒。
“使者還請息怒,此劍被我獲取之時就已如此,而且其鋒芒絲毫不減。”
“既然知曉劍身有損,為何不肯補全?”
“不是不想,而是無能為力,江陵的鍛造師雖然也是百煉大師,但是此劍技藝嫻熟,光是劍身錘煉之法就遠遠是他望塵莫及,更別提此劍的玄鐵錘磨之法。”
“據他所說,此劍本是渾然一鐵,最少也是經過五百煉,方才成型。”
李成蹊隨手一揮,劍風唿嘯。
此時,院外管事隨手拋出一支鐵杆。
李成蹊縱身一躍,不動真氣,一劍斬斷。
“這把劍,我要了。”
“隻要使者高興,我府上之物,任你挑選。”
“庸脂俗粉、破銅爛鐵,本大人不感興趣,還是讓我去賺個虛名,博取些功勳再說。”
“好的,使者隻管去,有何吩咐,隨時歡迎。”
李成蹊背起劍鞘,領著幾人出門去,臨行前迴頭笑道,“若是有人前來尋救,可不要手下留情。”
高季興先是茫然,接著嚇出一身冷汗,故作鎮定,“本家主明白,小友且去玩的痛快。”
李成蹊隻覺暢快淋漓,大笑而去。
高季興送走少年,與左右護衛哼道,“不管來者何人,但凡不是城中封俠,一律格殺。”
說罷,他大袖一甩,與管事同迴後院,見周圍無人,放聲大笑,“大事可期也,大事可期也。”
“是不是好奇我怎麽如此篤定大事可期?”
“我確實不知,還請家主不吝賜教。”
“先前使者用劍之時,分明留有餘力,那你可知什麽人才能憑借蠻力揮動【徹清劍】?”
“我不知,還望家主明示。”
“泥胎身體魄者,莫說是揮劍,就連拔劍都難如登天。再往上的磐石體魄,拿我寶劍,隻能說堪堪拿起。”
話到此處,高季興咧嘴一笑。
“難不成那少年是傳說中的銅皮體魄?”
高季興聞聽此言,笑意更甚。
“家主,不是我坐井觀天,那可是武者體魄,而不是修為。”
“哈哈哈,那少年越是不俗,越是證明大勢可成。”
管事聞言,一想到今後的統領一方,也是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恭賀家主高枕無憂,大事可期。”
“報李顯俠,現已在西巷找出十一位竊夫。”
……
隨著門外的一道道聲音傳來,大堂內的眾位封俠與豪紳名士非但沒有如釋重負,反而臉色越發沉重。
“唐老,三位公子至今還沒迴城?”說話之人高坐主位,麵朝左手邊的首位老者,意有關切。
老者看了眼往堂門的兩位老人,彼此間目光交錯,都齊齊搖頭。
“當務之急,不該詢問那些不成器的後人,而是該想辦法拔除城中的竊夫。”
“唐老,竊夫一時難以鏟除,而三位公子的下落也不能不管,因此本顯俠建議三老各自分派三位寧武關武者,趕快去往湞陽峽,盡早尋迴他們。”
“不必,出門在外,人各有命。既然高家主偶然得到線報,竊夫入城作祟,就不必分散武力,索性一鼓作氣,將城中竊夫連根拔起。”
“唐老,三公子也是我江陵百姓……”
“李顯俠,江陵為重。”
“報李顯俠,南街竊夫被擒三位,但有幾人一時不察,被其逃脫,所以還請您封住南北河門。”
“蕭宣俠此舉甚好,隻要封住河門,城內竊夫肯定無路可逃。”
李顯俠眉梢翹起,似乎不願封住河門。
“李顯俠,封住河門,誅殺竊夫,保我江陵百姓盛世太平。”
以唐老為首的左側之人皆沉聲封門。
高季興端坐右側首位,一言不發,其後之人也沒有貿然開口。
“報李顯俠,北陌驚現十二位列陣竊夫,現已圍困一座客棧,還請您出麵解救。”
這時,門外突然急報,驚的堂上眾人豁然起身。
“足足十二位竊夫,竟敢公然殺戮我江陵百姓,還請李顯俠封禁河門,永絕後患。”
高季興見事已至此,不得不沉聲勸道。
此時的他也是一片茫然,始終不懂使者為何要揭穿此事,殊不知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下子可徹底驚動了整座江陵。
“蕭宣俠,還請去往南門,封住河門。”李顯俠大手一揮,庭柱掛著的寶劍應聲而來,平穩落在他的手中,“何宣俠,有勞跑一趟北門。”
兩位宣俠當即領命,各自前去。
“諸位長輩與豪紳,還請速迴府上,激發陣法,抵禦赴戎機的結陣血氣,以防不測。”
高季興聽聞這話,抱拳就要離去。
唐老卻紋絲不動。
“唐老,您怎麽還不快迴去?”
“迴什麽迴,我江陵江城子玩潮弄浪,可不就是打小生死自負,既然他們做了我唐家的人,就早該做好了為唐家赴死的準備。”
一時間,大堂內竟然無人反駁。
而唐老這一句話,也讓其餘家主止住腳步,各自表態。
才剛剛跨出門檻的高季興停下腳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好在唐老及時解圍,“高家主,您既然是一家之主,也當對一家負責,此時離去理所應當。”
“您和我們這些糟老頭可不一樣,大好時光等著您去揮霍,隻管迴府就是,我們這些糟老頭不會因此而輕慢您,更不會以後覺得您不夠仗義。”
“我江陵從來不做挾恩自重的事,更不會因偏見而輕慢任何人,除了赴戎機的竊夫。”
高季興一腳跨出大堂,轉身抱拳,躬腰拜謝,“晚輩高季興多謝唐老與諸位高義。”
說罷,他便大步離開。
而在他走後,唐老又說道,“李顯俠,當年老頭子們選你可不隻是想你做個傀儡。”
李顯俠臉色一沉,當即接道,“諸位家主與父老,還請速迴府上,調遣人手,供諸位封俠調度。”
眾人拱手稱是,然後一一退去。
最後,唐老因腿腳不便,被留在府上。
李顯俠將其攙扶迴座位,麵露不解地問道,“唐老,子方才氣並不遜色張山晴,為何您老始終不肯讓他繼任封俠?”
“我唐氏子孫雖不封俠,但其行徑幾時有負俠名?”
“可是……子方不是封俠,終究入不得界碑,更不為後人記載。”
唐老哈哈大笑,“難道非得讓人記住,才願意做個封俠?要是你也是這個心思,老頭子真得迴家洗洗眼睛,好讓自己牢記有眼無珠的教訓。”
“正因我是封俠,才知人前顯貴,一日不敢忘封俠之責,更不敢有所失職,唯恐辜負唐老大恩大德。”
“記著老頭子的好,就好好教化一方,保家衛城。”
似乎是說的有些累了,唐老略顯困乏地打了個哈欠,低頭緩緩地睡去。
“高家主有些不對勁,你晚上偷偷去我家中抽些私衛,調查此事。”
李顯俠神色一驚,還想追問,就見唐老唿唿睡著,隻好將心頭的疑惑壓下,走出大堂,對左右武者說道,“在此保護好唐老,一步也不準離開。”
“我等知曉。”
於是,李顯俠騰身而起,直奔北陌。
在他沿經之處,一座座小陣冉冉升起,隔絕一方。
“凡我江陵百姓,隻管放心,此事定會調查個水落石出,還諸位父老鄉親個公道。”
此時恰好迴到府上的高季興聞聽這話,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左右護衛見家主迴來,熱情洋溢地擁去,問道,“家主,可是要我等出門鎮殺竊夫?”
高季興臉色一冷,“你等吃我俸祿,理當為我盡忠,怎可私自離開?”
左右護衛麵露尷尬,隻好退下。
就在這時,高府大陣隨之浮現。
“家主,還請入陣。”管事站在大門後,躬身請道。
高季興看了眼左右護衛,冷聲哼道,“不得我的準許,任何人不準擅自離府。”
說罷,他走入府中,與管事去見了後院的李成蹊,神色焦慮地問道,“使者,可恨江陵反應太過迅速,已斬殺我聖門武者近五十人,再任由他們單方麵地屠殺,隻怕聖門大計難以成功。”
李成蹊懸停酒葫,斜眼看著他,“死些無足輕重的蠢貨,也好放鬆封俠們的警惕,你急什麽急?”
高季興聞聽這話中的冷酷無情,越發信服少年的威嚴,激動不已地問道,“使者,不知您接下來要我做什麽?”
李成蹊收好酒葫,起身笑道,“既然竊夫已經現世,當然還得有幾個英雄。”
高季興神色震驚,“難道使者想趁亂打出一片威名?”
“有何不可?”
“使者您這是刀尖上行走,玩命的活,因此高某還請使者三思而後行。”
“區區江陵封俠,豈能識破我的真身?!!”
“使者藝高人膽大,高某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馬屁話免了吧,速速給我安排幾個人,再帶上一麵高家旗幟,好讓我去耀武揚威。”
高季興欣然應允,先去對管事一一叮囑,再親自去密室取來塵封已久的寶劍,返迴後院,“使者,這是我早些年繳獲的寶劍。據城中鍛造師所言,是達到了百煉技法的寶劍,寧武關的氣甲吹彈可破,就是磐石身體魄也擋不住他。”
李成蹊接過劍鞘,一抽劍柄,寒光乍現,不由得眼神一亮。
“此劍名為【徹清】,劍長三尺四,重二百七十三斤。”
“寒光徹清劍無敵,想來這鍛造師也是名師,不然不敢輕易取這名。”
李成蹊緩緩拔劍,隻見劍身露出一小截就戛然而止,當即麵露雷霆之怒。
“使者還請息怒,此劍被我獲取之時就已如此,而且其鋒芒絲毫不減。”
“既然知曉劍身有損,為何不肯補全?”
“不是不想,而是無能為力,江陵的鍛造師雖然也是百煉大師,但是此劍技藝嫻熟,光是劍身錘煉之法就遠遠是他望塵莫及,更別提此劍的玄鐵錘磨之法。”
“據他所說,此劍本是渾然一鐵,最少也是經過五百煉,方才成型。”
李成蹊隨手一揮,劍風唿嘯。
此時,院外管事隨手拋出一支鐵杆。
李成蹊縱身一躍,不動真氣,一劍斬斷。
“這把劍,我要了。”
“隻要使者高興,我府上之物,任你挑選。”
“庸脂俗粉、破銅爛鐵,本大人不感興趣,還是讓我去賺個虛名,博取些功勳再說。”
“好的,使者隻管去,有何吩咐,隨時歡迎。”
李成蹊背起劍鞘,領著幾人出門去,臨行前迴頭笑道,“若是有人前來尋救,可不要手下留情。”
高季興先是茫然,接著嚇出一身冷汗,故作鎮定,“本家主明白,小友且去玩的痛快。”
李成蹊隻覺暢快淋漓,大笑而去。
高季興送走少年,與左右護衛哼道,“不管來者何人,但凡不是城中封俠,一律格殺。”
說罷,他大袖一甩,與管事同迴後院,見周圍無人,放聲大笑,“大事可期也,大事可期也。”
“是不是好奇我怎麽如此篤定大事可期?”
“我確實不知,還請家主不吝賜教。”
“先前使者用劍之時,分明留有餘力,那你可知什麽人才能憑借蠻力揮動【徹清劍】?”
“我不知,還望家主明示。”
“泥胎身體魄者,莫說是揮劍,就連拔劍都難如登天。再往上的磐石體魄,拿我寶劍,隻能說堪堪拿起。”
話到此處,高季興咧嘴一笑。
“難不成那少年是傳說中的銅皮體魄?”
高季興聞聽此言,笑意更甚。
“家主,不是我坐井觀天,那可是武者體魄,而不是修為。”
“哈哈哈,那少年越是不俗,越是證明大勢可成。”
管事聞言,一想到今後的統領一方,也是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恭賀家主高枕無憂,大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