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飛子跟隨三服進入洞中,看見了女蟒、蓉花美豔絕倫,含笑而站立在一旁。
因此跟三服說:“道兄真是有好福份。”
三服說:“投奔師父現在又失去師父,道旨不能得到師父的傳授,福又是從何而來?”
蜻飛子說:“人生所最極樂的事情,莫過於有嬌妻美妾。道兄在此能享受著妻妾的奉承,豈不是福氣?”
三服說:“你從哪裏看見了,而跟我說有妻妾了呢?”
蜻飛子說:“洞中二美女,不是你的妻妾而是什麽?”
三服說:“這是我的道妹。我的道妹,也就是你的道妹,你不要亂說。”
蜻飛子說:“為什麽要一起同居這洞中?”
三服於是把二女子的來曆,一一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蜻飛子說:“原來如此,最能說明我兄的好道心切啊。”
三服連忙命令二女拜過蜻飛,並在洞中設筵,暢飲了數日。
一天,三服跟蜻飛子說:“道弟應該跟我們在這洞中一同修道,不會想離開此洞而到其他地方去周遊?”
蜻飛子說:“我的功夫很小,有意想撫琴化世,再向人群中多積攢一些外功,等尋訪到師父,然後再探求道法。”
三服說:“我與道兄一同去化世如何?”
女蟒、蓉花說:“道兄在這裏,妹有所倚靠,如果道兄一走,以前的妖又會來欺侮,妹用什麽來抵禦?
以妹的愚見,還是等蜻飛道兄一邊化世一邊尋訪師父,尋訪到師父後,就寄信來洞中,那時侯我們就可以與兄一同去拜師習道,未免也不算太晚。
況且道兄現在就離開洞中,不過也隻是化世而已。不知道能否找得到師父的蹤跡,也是徒勞步履。不如在洞中每天傳道給我們,日後有成,道兄的功德也是不小”
蜻飛子說:“道妹所說甚是很有道理,道兄可以暫住在這裏。我得到師父的消息之後,會立刻乘風來洞中,報給兄知曉。”
三服抽泣說道:“離開師父也有好幾年了,目睹師父就這麽難,想同道友一起周遊也是這麽難,想朝夕相見,以寬慰饑渴也不能。
如今慶幸有緣,能與道弟相遇,以為可以在洞中聚首,誰知道弟的誌向在於化世度人,以積外功。
一說要離別,就令人心情難受,喉嚨堵塞,情不自禁而流淚。”
說完,手捉著蜻飛子的衣袖,大哭不止。
蜻飛子也抽泣說:“道兄不必這麽傷悲,弟想大家一同住在洞內,如同人家的居室,不走出戶外去,外麵的事情又是如何知道?
弟今天走出外麵去化世度人,勤訪師父,就如同弟是兄的耳目,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去尋找師父的行蹤,有什麽不好的呢?”
三服說:“這樣做固然是好的,隻是難過一時又要分手。”
於是二人又相擁抽泣不止,女蟒、蓉花也一同伴隨流淚。
過了許久,她倆也從中勸留說:“蜻飛道兄不如留洞中多消閑幾天,再離去化世也不遲。”
蜻飛子也認為這樣比較合適,也就答應了。三服欣喜,把手放開,又開始設筵暢飲。
席間,三服問道:“椒花子自分散後,你可知道他的音信嗎?”
蜻飛子說:“不知道啊。”
三服說:“至於棄海、樂道以及西山、二狐,這幾年中也不知道流落在什麽地方,也不知道在做什麽。”
蜻飛子說:“兄不要有過多的顧慮,諒必他是道兄輩中入道最深,不會敗德喪心,自甘墮落。”二人說說講笑,竟然已經到天色昏暗而結束。
又說椒花子在湖心亭,與那個乞兒聊起去四方說鬼,乞兒覺得很是有利,照這樣做絕對算是富有了。
椒花子在亭中習功,沒有忘記師父的教育,每天在閑暇時,倚靠在亭窗上,眺望湖水,不覺觸動了尋訪師父的心意,好久就想離開這裏去別的地方而投奔。
一天,乞兒來到亭中等候。椒花子命他坐下,並與他說到:
“以前你家很是貧窮,苦不堪言,我念在你太受苦,才與你說驅鬼的法術,而如今得利甚多,可以享受終身。
此時我想到其他地方去,特地來見你,與你關照一下,自然就是以後不必與人說鬼了。
如果有人求你,你就說法術窮盡,理應不能推托,不要勉強支付我,以貪財於不義之外。”
乞兒抽泣說:“師父用這麽一個大福加持弟子,深恩還沒有報答,而師父又要說離別,讓弟子如何是好!
祈求師父再住上一段日子,給弟子稍微有一個報答之情,也可以減少一些思念。
如果突然離別而去,沒有讓我付出一點奉敬,弟子實在是難以甘心。”
椒花子說:“你好好孝順父母,日後自然還會有重逢之日,不在於此時一些酒肉的奉承。”
說完,在亭下握手,分別而去。乞兒號啕大哭,越哭師父椒花子則是越去越遠,直到看不見身影,於是邊哭邊迴家而去。
椒花子自從別離乞兒後,來到了道路的徑前,分為左右兩徑。此時之際,想去東也不行,想去西也不能。舉頭望之,看見遠處一嶺橫隔在天外,高聳入雲間。
暗思:“嶺峻如此,其中或許有同伴,也是不一定的。趁現在還沒有定向,我暫且到此一遊。”
不知道這嶺的地界屬於化外,名叫齊雲,嶺的周圍大多數生產橛樹。嶺的半中有一穴,古時候號稱佛洞,原來是萬妖所出入的地方。
椒花子來到嶺頭,正值深秋,橛樹的葉子蕭蕭墜下,已經飄落到半空了。
登上山嶺看了看,嶺的以外都是貊蠻地界,不是固有的服務之區。想了想一窮是此山的之奇特之處,由嶺轉下來,忽然香風撲鼻,如麝如蘭。
向遠處眺望,原來是丹桂有數十株,花朵開了滿樹。
椒花子徑直向丹桂香處而來,瞥見其間有一石穴,穴上峻嶺懸崖萬仞,潺潺流水,竟然墜落在穴前一石池中。
這池約有百尺之寬,水雖然不深,但幹潔可賞。椒花子自然無所事事,站立在池上許久。
忽然聽到從穴中傳來一響亮的聲音,如開啟門戶聲,旋即從門中走出來一個黑麵大漢,尖嘴綠眉,兩眼如豆,三足鼎峙,頻頻向穴外怒目而視,若有所思之驚恐狀態。
頃刻間退進來,又不時地出去,並厲聲吼叫道:“什麽人私自窺探我池,獨自不怕死嗎?”
椒花子說:“這池本來就有的,原來就是用來給人以玩賞,豈止是你家的東西呢?”
大漢說:“不是我獨特,為什麽不在你的室外,而是在我的穴前呢?”
椒花子說:“池是在你的穴前,我隻是看一看,又沒有拿走,你為什麽阻止我,這是太小看我了吧?”
大漢一聽他的說話口氣比較嚴厲,轉身進入穴中,拿出一把鐵杵,向椒花子打來。椒花子速速閃過一旁,連忙用雙劍擋住。
大漢看見鐵杵不能傷及到椒花子,於是張嘴就吹了一口氣,氣內煙黑如漆,越吐越多。
椒花子不慌不忙,徐徐吐出清氣,轉瞬間黑煙散盡。
大漢很是憤怒,乘起風車,憑借空中迅速打下一鐵杵。
椒花子也驅風直上,與他力戰。
戰到大約有數刻時間,看見大漢的殺伐與自己平等,勝負不分,就假裝敗下陣來,站立在那兒而不動。
大漢乘勢用手來抱,椒花子急忙運起股錐,用力刺他的腹中。大漢倒在地上,化為一巨鱉,翻身滾入池中。
椒花子說:“你可以出池了,與我再決一勝負。”
大漢說:“你想叫我到池上來,好用股錐刺我是嗎?我的腹況還在疼痛不堪,你在此等著我三五個月,等我的傷痊愈了,再與你決一勝負也不遲。”
椒花子說:“我看見你這漢子的樣子,怕你有些本事,誰知道比一犬子還不如。”
大漢說:“你休要說出惡言惡語來,不是你的股錐厲害,我早把汝一口吞了。”
椒花子說:“老鱉精毫無一點能耐,也要來興妖作怪,豈不羞愧死嗎?你如果有膽量,現在就出池上來。”
大漢說:“你有膽量,可以進入池中,把你的兩翅濡水,不能展動,必定就是我的口中之物。”
椒花子說:“你出池來,我與你不講爭戰,結為兄弟如何。”
大漢說:“你用這甜言蜜語,想要騙我出來,萬萬是不可能的。”
椒花子說:“你一天不出來,我就等你一天;一月不出來,我就等你一月;一年不出來,我就等你一年。”
大漢說:“那我一世都不出,看你又等得了何時?”
椒花子說:“我就等你一世,你不出而我就是不離去。”
大漢說:“我懶得與你講了,我要睡覺去了。”
自此無論再怎麽唿叫,他就是不再答應。椒花子又在池上靜候了許久,終於到寂靜無聲,隻好舍離了鱉精,向嶺下直奔而去。
因此跟三服說:“道兄真是有好福份。”
三服說:“投奔師父現在又失去師父,道旨不能得到師父的傳授,福又是從何而來?”
蜻飛子說:“人生所最極樂的事情,莫過於有嬌妻美妾。道兄在此能享受著妻妾的奉承,豈不是福氣?”
三服說:“你從哪裏看見了,而跟我說有妻妾了呢?”
蜻飛子說:“洞中二美女,不是你的妻妾而是什麽?”
三服說:“這是我的道妹。我的道妹,也就是你的道妹,你不要亂說。”
蜻飛子說:“為什麽要一起同居這洞中?”
三服於是把二女子的來曆,一一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蜻飛子說:“原來如此,最能說明我兄的好道心切啊。”
三服連忙命令二女拜過蜻飛,並在洞中設筵,暢飲了數日。
一天,三服跟蜻飛子說:“道弟應該跟我們在這洞中一同修道,不會想離開此洞而到其他地方去周遊?”
蜻飛子說:“我的功夫很小,有意想撫琴化世,再向人群中多積攢一些外功,等尋訪到師父,然後再探求道法。”
三服說:“我與道兄一同去化世如何?”
女蟒、蓉花說:“道兄在這裏,妹有所倚靠,如果道兄一走,以前的妖又會來欺侮,妹用什麽來抵禦?
以妹的愚見,還是等蜻飛道兄一邊化世一邊尋訪師父,尋訪到師父後,就寄信來洞中,那時侯我們就可以與兄一同去拜師習道,未免也不算太晚。
況且道兄現在就離開洞中,不過也隻是化世而已。不知道能否找得到師父的蹤跡,也是徒勞步履。不如在洞中每天傳道給我們,日後有成,道兄的功德也是不小”
蜻飛子說:“道妹所說甚是很有道理,道兄可以暫住在這裏。我得到師父的消息之後,會立刻乘風來洞中,報給兄知曉。”
三服抽泣說道:“離開師父也有好幾年了,目睹師父就這麽難,想同道友一起周遊也是這麽難,想朝夕相見,以寬慰饑渴也不能。
如今慶幸有緣,能與道弟相遇,以為可以在洞中聚首,誰知道弟的誌向在於化世度人,以積外功。
一說要離別,就令人心情難受,喉嚨堵塞,情不自禁而流淚。”
說完,手捉著蜻飛子的衣袖,大哭不止。
蜻飛子也抽泣說:“道兄不必這麽傷悲,弟想大家一同住在洞內,如同人家的居室,不走出戶外去,外麵的事情又是如何知道?
弟今天走出外麵去化世度人,勤訪師父,就如同弟是兄的耳目,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去尋找師父的行蹤,有什麽不好的呢?”
三服說:“這樣做固然是好的,隻是難過一時又要分手。”
於是二人又相擁抽泣不止,女蟒、蓉花也一同伴隨流淚。
過了許久,她倆也從中勸留說:“蜻飛道兄不如留洞中多消閑幾天,再離去化世也不遲。”
蜻飛子也認為這樣比較合適,也就答應了。三服欣喜,把手放開,又開始設筵暢飲。
席間,三服問道:“椒花子自分散後,你可知道他的音信嗎?”
蜻飛子說:“不知道啊。”
三服說:“至於棄海、樂道以及西山、二狐,這幾年中也不知道流落在什麽地方,也不知道在做什麽。”
蜻飛子說:“兄不要有過多的顧慮,諒必他是道兄輩中入道最深,不會敗德喪心,自甘墮落。”二人說說講笑,竟然已經到天色昏暗而結束。
又說椒花子在湖心亭,與那個乞兒聊起去四方說鬼,乞兒覺得很是有利,照這樣做絕對算是富有了。
椒花子在亭中習功,沒有忘記師父的教育,每天在閑暇時,倚靠在亭窗上,眺望湖水,不覺觸動了尋訪師父的心意,好久就想離開這裏去別的地方而投奔。
一天,乞兒來到亭中等候。椒花子命他坐下,並與他說到:
“以前你家很是貧窮,苦不堪言,我念在你太受苦,才與你說驅鬼的法術,而如今得利甚多,可以享受終身。
此時我想到其他地方去,特地來見你,與你關照一下,自然就是以後不必與人說鬼了。
如果有人求你,你就說法術窮盡,理應不能推托,不要勉強支付我,以貪財於不義之外。”
乞兒抽泣說:“師父用這麽一個大福加持弟子,深恩還沒有報答,而師父又要說離別,讓弟子如何是好!
祈求師父再住上一段日子,給弟子稍微有一個報答之情,也可以減少一些思念。
如果突然離別而去,沒有讓我付出一點奉敬,弟子實在是難以甘心。”
椒花子說:“你好好孝順父母,日後自然還會有重逢之日,不在於此時一些酒肉的奉承。”
說完,在亭下握手,分別而去。乞兒號啕大哭,越哭師父椒花子則是越去越遠,直到看不見身影,於是邊哭邊迴家而去。
椒花子自從別離乞兒後,來到了道路的徑前,分為左右兩徑。此時之際,想去東也不行,想去西也不能。舉頭望之,看見遠處一嶺橫隔在天外,高聳入雲間。
暗思:“嶺峻如此,其中或許有同伴,也是不一定的。趁現在還沒有定向,我暫且到此一遊。”
不知道這嶺的地界屬於化外,名叫齊雲,嶺的周圍大多數生產橛樹。嶺的半中有一穴,古時候號稱佛洞,原來是萬妖所出入的地方。
椒花子來到嶺頭,正值深秋,橛樹的葉子蕭蕭墜下,已經飄落到半空了。
登上山嶺看了看,嶺的以外都是貊蠻地界,不是固有的服務之區。想了想一窮是此山的之奇特之處,由嶺轉下來,忽然香風撲鼻,如麝如蘭。
向遠處眺望,原來是丹桂有數十株,花朵開了滿樹。
椒花子徑直向丹桂香處而來,瞥見其間有一石穴,穴上峻嶺懸崖萬仞,潺潺流水,竟然墜落在穴前一石池中。
這池約有百尺之寬,水雖然不深,但幹潔可賞。椒花子自然無所事事,站立在池上許久。
忽然聽到從穴中傳來一響亮的聲音,如開啟門戶聲,旋即從門中走出來一個黑麵大漢,尖嘴綠眉,兩眼如豆,三足鼎峙,頻頻向穴外怒目而視,若有所思之驚恐狀態。
頃刻間退進來,又不時地出去,並厲聲吼叫道:“什麽人私自窺探我池,獨自不怕死嗎?”
椒花子說:“這池本來就有的,原來就是用來給人以玩賞,豈止是你家的東西呢?”
大漢說:“不是我獨特,為什麽不在你的室外,而是在我的穴前呢?”
椒花子說:“池是在你的穴前,我隻是看一看,又沒有拿走,你為什麽阻止我,這是太小看我了吧?”
大漢一聽他的說話口氣比較嚴厲,轉身進入穴中,拿出一把鐵杵,向椒花子打來。椒花子速速閃過一旁,連忙用雙劍擋住。
大漢看見鐵杵不能傷及到椒花子,於是張嘴就吹了一口氣,氣內煙黑如漆,越吐越多。
椒花子不慌不忙,徐徐吐出清氣,轉瞬間黑煙散盡。
大漢很是憤怒,乘起風車,憑借空中迅速打下一鐵杵。
椒花子也驅風直上,與他力戰。
戰到大約有數刻時間,看見大漢的殺伐與自己平等,勝負不分,就假裝敗下陣來,站立在那兒而不動。
大漢乘勢用手來抱,椒花子急忙運起股錐,用力刺他的腹中。大漢倒在地上,化為一巨鱉,翻身滾入池中。
椒花子說:“你可以出池了,與我再決一勝負。”
大漢說:“你想叫我到池上來,好用股錐刺我是嗎?我的腹況還在疼痛不堪,你在此等著我三五個月,等我的傷痊愈了,再與你決一勝負也不遲。”
椒花子說:“我看見你這漢子的樣子,怕你有些本事,誰知道比一犬子還不如。”
大漢說:“你休要說出惡言惡語來,不是你的股錐厲害,我早把汝一口吞了。”
椒花子說:“老鱉精毫無一點能耐,也要來興妖作怪,豈不羞愧死嗎?你如果有膽量,現在就出池上來。”
大漢說:“你有膽量,可以進入池中,把你的兩翅濡水,不能展動,必定就是我的口中之物。”
椒花子說:“你出池來,我與你不講爭戰,結為兄弟如何。”
大漢說:“你用這甜言蜜語,想要騙我出來,萬萬是不可能的。”
椒花子說:“你一天不出來,我就等你一天;一月不出來,我就等你一月;一年不出來,我就等你一年。”
大漢說:“那我一世都不出,看你又等得了何時?”
椒花子說:“我就等你一世,你不出而我就是不離去。”
大漢說:“我懶得與你講了,我要睡覺去了。”
自此無論再怎麽唿叫,他就是不再答應。椒花子又在池上靜候了許久,終於到寂靜無聲,隻好舍離了鱉精,向嶺下直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