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聽到母親說的這一些話,暗暗在心裏想著,因此常常想到聚陰台天台地獄的事。


    已經知道人生如夢,富貴功名如同花開,也會凋謝。學道的念頭,不知不覺由此心動。


    紫霞真人也當然知道三緘的變化,跟複禮子說:


    “我看見三緘自從隱居盤澗,道心絲毫不動。因此下陰府與冥王商議,提他母親的魂來到聚陰台,一睹上天榮華,地獄苦狀,等迴陽後跟他詳細地說了一遍。


    三緘聽後,自然勃發道心,今天果然如此。但他心裏的念頭還是抱有一點疑惑,你可以在他入夢時提魂,跟他講論道旨,以堅定入道的意誌。”


    複禮子謹領師命,下到塵世,化出一大宅,名叫“仙緣莊”。等三緘夜裏熟睡時,把魂提到莊內,以便好引他入道門。


    此時,三緘父母的疾病已經見好,三緘暗暗欣喜,自不必說。


    於是命家人籌備香帛供品,即拜天地神聖以及感恩保佑。祈拜完後,天色已晚,走進室內,與父母閑談了幾句,自然感覺力倦神疲。


    他父看見憐愛地說道:“我兒侍奉湯藥,時日很久,精力耗極。幸好我與你母康複如初,兒在今夜也早早去休息吧。”


    三緘說:“侍父母安寢後,兒再睡也不晚。”


    話雖如此,但疲倦難支。父母催促再三,他才開始去睡,頃刻就進入了夢鄉。


    複禮子用一線靈光,化作赤衣小童,手持請柬帖子,竟然來到了三緘的住宅中。三緘在夢中,魂兒似乎在宅外遊玩,赤衣童子見到向他作揖。


    三緘說:“小子從什麽地方來的?”


    赤衣童子說:“特奉主人的命令,前來邀請相公去,請柬帖子就在這裏,你看了就自然知道。”


    三緘接過帖子拿在手中,看了看是他的名字,然而落款“七竅”二字,吃驚說道:


    “七竅怎麽來到了這裏?我已經訪遍數年,音信全無,不料今日忽然持柬相招。但這次去的途程,不知是遠,還是近。”


    因此詢問起赤衣童子:“你主人是七竅嗎?”


    赤衣童子說:“是的。”


    三緘說:“如今在什麽地方?”


    赤衣童子說:“我主尋訪你沒有遇到,遊玩到了都城,會見了梁公子。才知道相公發配遼陽,日前罪滿已迴鄉,選擇盤澗穀建成了家。


    我主獲得這個確切消息後,急急忙忙從都城來到這裏,住在純陽觀的東麵,莊名叫‘仙緣’與盤澗穀比較近,時常可以會見相公。


    現在喬居的事已經辦妥,恐怕相公不知道,特命我拿著請柬前來,帶到莊中以慰渴想。


    還叮囑我,見到相公後,立即催促前行,說我家主人站在外麵等著。”


    三緘說:“這樣啊,等我去告訴父母。”


    赤衣童子說:“那麽快點去告訴,我在門外等候相公。”


    三緘轉身走進內宅,稟告完畢,立即出了莊門,跟隨著赤衣童子繞溪邊而去。


    路途中,三緘問道:“你住在家,在做什麽事情?”


    赤衣童子說:“我主如今看破塵緣,日日靜誦《黃庭》,以煉仙天大道,一切塵世的事情,已經跟他沒有什麽關係。”


    三緘說:“你主誌向有所定了,我孤陋寡聞,一項技藝都沒有學習,不知道後麵可以去做些什麽事情。”


    赤衣童子說:“相公年富力強,正是煉道的時候。”


    三緘說:“沒有良朋一起參學玄機,道從哪裏去學?”


    赤衣童子說:“我主喬居在附近,離你家不遠,早上去晚上迴很容易的事。彼此多些來往,可以常常見麵,學道不就有人切磋了嗎?”


    三緘說:“你說的確實是,恐怕你主覺得我不是一塊學道的好材料,而放棄了我。”


    赤衣童子說:“我主提到過公子,像那天星高曜,難以仰攀。自從聽到你居住在這裏,就再也無心戀家,便喬遷來到了這裏。平日裏時常思念著公子,為什麽會認為我主有放棄你的想法啊!”


    三緘說:“聽你這麽一說,讓我放心不少,真不敢與高人的思想境界去比。”


    邊走邊說著,情投意合,信步而行,也不管這一路是奔向何方。


    抬頭朝空中望去,太陽在天上高高掛起。


    三緘說:“一片片雲朵像萬瓦鱗鱗,前麵紅牆漸露,這又是什麽地方?”


    赤衣童子笑笑說:“相公曾經買桃的地方,怎麽這麽快就忘記了?”


    三緘驚訝說:“就是純陽觀嗎?我前些日子來到這裏,以為是在平原,今天為什麽感覺很高?”


    赤衣童子說:“前陣子相公心思在索要桃子,看見了卻沒有放在心上。所以,雖然很高但還是以為在下麵猶。今日相公沒有心事,專心在看純陽觀,所以發現原來很高。”


    三緘說:“你主府宅,在觀的前麵嗎?”


    赤衣童子說:“在觀的左邊。”


    三緘說:“觀的左邊下麵,似乎有小溪旋繞,是嗎?還是不是?”


    赤衣童子說:“相公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頃刻從觀的左邊一直走了下去,果然發現一條小溪橫在眼前,泉水潺潺。


    走過橋梁,看見有一座草亭,矗立在千根竹竿裏麵。


    三緘說:“這亭子,不知道是哪一位逸士所建的?”


    赤衣童子說:“這就是我主悟道的地方,所以稱這亭子為‘悟道亭’,亭上有一額匾刻著‘魚躍鳶飛’。”


    三緘說:“真是十分幽靜的地方。”


    又走了數步,就走到了大宅前。


    赤衣童子說:“相公稍微站在這裏等候,等我進去通報主人,然後迎你進去。”


    說完已進宅,還不到片刻,就出來說:


    “知道主人已等候多時了,請相公快快進去。”


    三緘從重門直接走了進去,兩旁的長廊一帶是垂柳覆蓋環繞著。主人站在走廊下,看見三緘到來,迅速迎接到西軒,軒內筵席早已擺設好。二人手挽著手入席,端起酒杯暢飲。


    酒過三巡,複禮子假冒七竅的聲音說:


    “走過了千裏的路程,訪遍我兄,所恨相見遙遙無期。不經意間,今天在這裏仙風吹到,慰藉我的渴望。特備薄酒一杯,一洗風塵。”


    三緘謙遜說:“弟也因為仰慕兄的名字,而訪遍了兄的足跡,也是不知道走了多少天水人山。無奈經曆了幾個春秋,竟然沒有仙緣見到仙子,有幸在仙緣莊得以親眼目睹了仙顏啊!”


    七竅說:“仁兄近年來在學什麽道呢?”


    三緘說:“聽兄一問,不覺汗顏無地了。”


    七竅說:“估計是胎息長久滋潤有育,不久可以全家拔宅而升。”


    三緘說:“一生碌碌無為,兄所談的事,弟不過有一些耳聞,祈求我兄不吝指教,弟願意學習。”


    七竅說:“兄果然還沒有入道嗎?等宴席結束,我們一起去悟道亭,與兄講解一二。”三緘說好。


    不久酒肴飲完,來到了悟道亭。亭外竹影搖曳,梧蔭綠映,清幽景象尤如仙府,三緘心神蕩漾舒暢。


    七竅暗中觀察三緘,果然有慕道的念頭,於是由淺而引導,說:


    “三緘兄以為習道很難嗎?其實習道一點都不難,得道從正軌而入比較難。知道正軌一點不難,進入正軌而要有持之以恆特別難。”


    三緘說:“七竅師父是怎麽一個人,入道如此容易?”


    七竅說:“有師父教固然不可以沒有,但是也可以自己出師。”


    三緘說:“聽兄這麽一說,覺得習道特別容易,兄為我略微指點,打開弟的茅塞。如果有所寸進,是兄賜教良多。”


    七竅說:“心不清靜就會被物欲幹擾,身體內的精神困憋住就難以生巧。心清神凝才能固守子精,從這裏上去自然達道。”


    三緘說:“道中有煉氣說法嗎?”


    七竅說:“第一要務就是這一條。”


    三緘說:“氣又是怎麽煉的?”


    七竅說:“煉氣凝神大有功夫,每次從唿吸開始才能貫通。要效仿天地的自然,萬物縱橫交錯,各種用力各不相同。”


    三緘說:“吾聽說煉氣要從下丹田煉,這可以相信嗎?”


    七竅說:“不止這樣。丹田的下麵還有三關,能過這三關就別有洞天。從下麵層層曲折而上,直到昆侖大洞前。”


    三緘說:“又聽說煉道要先絕欲,固精為第一。是不是這樣學道,不可以有夫妻關係,這說的對嗎?”


    七竅說:“自古以來成道就有童真,沒有夫妻相親的關係。但也有夫妻一起成大道的,如果大家都去煉童真,這不有違天理。”


    三緘說:“聽兄這麽一說,道固然很容易學,無奈我父母還健在,不忍心拋棄,而自顧自進入深山去?”


    七竅說:“拋離父母進入深山,這可是人倫大道中缺失了一扇門。即使在家裏就可以習道,就是怕有的人不用心。”


    三緘說:“如果正在煉道時,父母叫喚,不答應是不是不孝?答應了就不算習道,應當怎麽來處理這事情?”


    七竅說:“隨時隨地都可以習道,隻在於一心一意,不離不棄。如果隻是表麵上讓人知道,這是沒有深刻明白道的義意。”


    三緘說:“習道的形象,到底怎麽樣才能做到呢?”


    七竅說:“用功時要專心在功夫上,雖然能看到眼前的事物,但是要如同沒有看到。如果讓每一個人都知道我有功夫,這就是偏離了正軌。”


    三緘聽說這些話後,似乎有所領悟,說:“必須這樣做。”


    七竅說:“不這樣,不如不做。”


    三緘得到頂門一針刺激,已經曉得入道的方法,啞然自笑。


    七竅說:“道中妙趣很少有人知道,得有人來講解才能得到。手舞足蹈原來是什麽意思呢,正是《黃庭》得意時。”


    三緘頻頻點頭,向七竅叩拜不停,說:“如果不是我兄招我來貴莊,我必定終身還是站在道外。他日如果我能成道,兄就是我師。”


    七竅說:“怎麽敢當師父,但願賢弟胎嬰早結,全家拔宅升仙。”


    因為看見三緘樂道的意誌已經很堅固,於是想就此從夢中將魂送迴家裏。三緘一步一迴頭,依依不舍。


    七竅說:“我就居住在這裏,與兄很近,見麵還是很容易的。本來想留兄多消閑幾日,又恐怕堂上在家裏盼望迴歸。不然就在此聚首一生,心裏還有許多沒有滿足。”


    說完就向三緘,叩拜作揖而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繡雲仙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秸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秸秸並收藏繡雲仙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