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一覺睡到了天亮,忽然聽到天空中傳來悉悉瑟瑟的聲響。
抬頭朝天空望去,隻見兩隻巨大的鳥兒展翅如鷹,一來一往,翱翔天際。
兩隻巨鳥飛來飛去,看了看沒有什麽樹枝可停,一隻鳥便昂起鳥頭高聲一鳴,叫的很響亮,像銅鍾的敲擊聲;另外一隻鳥也高聲地叫鳴了好幾聲,像敲擊皮鼓般地震響。
二鳥叫鳴過後,相繼來到了雀巢,看到裏麵有人,就用喙啄衣服,像是想把他啄出來。
三緘求饒相告:“我蒙受冤案入獄,現在充軍發配去遼陽,二個衙役殘虐不仁,想誅殺我的性命。
我有幸暗暗逃了出來,後來又遇到蟒的追逐,不得已爬上樹借宿在雀巢裏躲避。
祈求靈鳥給我指一條出路。如果能活著迴到家裏,今生永遠銘記你們的恩情。”
二鳥聽他所言,好像已經知道了意思,有一隻鳥的頭朝向樹林的西麵,點了點頭。
三緘說:“靈鳥囑咐我向西而行是嗎?”
靈鳥高聲鳴叫一聲,好像應答:“是。”
三緘又祈求道:“我已經餓了許久,怎樣才能找到旅館?”
二鳥飛離雀巢,不一會嘴裏銜來果子幾十枚,放在他的懷中。
三緘說:“這果可以吃嗎?”二鳥點點頭,還點了三下。
三緘吃完果子,下樹謝過後,直接向西而去。
茂密的樹林剛剛走出來,又進入到蘆葦叢中,轉來轉去,覺得這條路來的時候好像到過。
正奔走在路中間,遠遠聽到有急促的說話聲。朝人聲處走去,原來到了前幾天住過的旅館。
三緘想進去,又怕二衙役還在旅館,於是轉到旅館的後牆盤桓。
過了半天,太陽已西墜,才開始走進旅館。
旅主驚叫:“你是前幾天的逃犯嗎?”
三緘一聽到“逃犯”二字,害怕的戰栗不安。
旅主說:“不要怕,不要怕,解押的衙役已經迴都城去了。是你的祖宗有靈,曉得知道逃避,不然你的性命還能活到今天。”
三緘拜謝說:“我哪裏知道逃避,都是您教的。”
旅主說:“我哪裏教你啦?”
三緘說:“第一天到達的晚上,二衙役去茅廁,商量怎麽誅殺我的性命。我偷偷聽到後,正苦苦思考著怎麽脫身。
突然聽到你二老的閑談,說到怎麽逃路,於是趁二衙役熟睡,向屋外的右邊逃走。
然後所逃出去的地方,都是一片蘆葦,跑了一天,都沒有看到旅館。傍晚時又遇到二條黑蟒,一條在我身後,一條在我身前,嚇得我向北狂奔。
奔了大約一裏多路,在一顆巨樹下,我爬了上去,有一隻大雀巢像一隻小房間,我卷起身子睡在了裏麵。
第二天,二鳥飛鳴來到雀巢前,我跪下祈求,鳥兒給我指了去路。我下樹就一直向西走去,沒想到又與旅主見麵了。”
旅主驚訝說道:“先人傳說,花仙洞中有巨蟒,古楊枝上有靈鳶,二物都是傷人很厲害的。
你遇到了卻沒有遭受傷害,你的祖宗肯定積了許多功德,否則不可能不被弄死,肯定會死在二蟒、雙鳶中。而如今解押的衙役已走了,你什麽時候迴去呢?”
三緘說:“我想在你這裏住下,等我的獲罪滿期後再迴都城。”
旅主搖搖頭說:“這條路是朝廷解押犯人的要道,如果被他們的衙役查到,如何是好啊?”
三緘說:“這個地方既然不可以居住,我又能到哪裏去?”
旅主說:“不如到南關去,關內罪犯很多,你沒有解押著的衙役,自然不會怎麽盤查。
如裏遇到關吏盤問時,隻說奉父母之命來探視兄弟。將關蒙混過去,秦嶺以外都是屬於異域,你就不用拘束,可以自由自在。”
三緘聽旅主分析的很對,就又暫住了一晚。
早晨起來吃過早餐後,旅主為三緘準備了一些幹糧。三緘跪地叩拜辭行,情景無比悲慘,誰見了都會落淚。
旅主說:“我給你備了一些幹糧,可以應付兩天的用餐。過了這兩天,已到南關。雖然沒有什麽高檔米穀可以吃,但蕎麥也是比較多的,不至於餓肚子。”
三緘接過幹糧,用銀子付款。
旅主說:“我看你很是淒慘,暗暗為你悲傷,這些幹糧特地為給你準備的,一絲一毫我都不會要你的錢。”
三緘再三叩謝,然後向南麵而去。獨自一人,孤苦伶仃。
再說秋天已過,冬天來臨,寒氣襲人,朔風刺麵,手足冰冷,更是無比悲傷。
三緘抱頭而哭,愁腸百轉,慢慢前行。
行走到吃中午飯的時間,肚子已餓的不行,解開幹糧布袋,取出一塊,一邊喝著水,一邊吃著。
忽然遇到兩個人樣貌很不善良,看見三緘便問道:
“你是什麽地方的人,在這裏幹什麽?”
三緘說:“因兄受罪,充軍發配到遼陽,雙親命我前來這裏探視。”
二人說:“你兄姓什麽名什麽,哪一年判的罪,由什麽省什麽府什麽州什麽縣發配的,我們必須知道。”
三緘撒謊說:“兄弟叫郝有思,由都城起解,已經四年了。”
二人說:“本關中的罪犯極多,一時不能全部熟悉,我們也是解押罪犯來到這裏。
已經交接完任務,準備返迴都城,無奈銀錢不多了,路費很不夠。
仁兄萬裏探親,隨身帶的白銀肯定很多,祈求借一二,他日迴到都城一定還你,決不食言。”
三緘說:“走在路上的人,能帶多少銀兩。”
二人說:“休得推辭,好好借點給我們就算了,否則我一定搜你的身。”
三緘一聽言語不合,抽身想走。二人各持佩刀,扭住三緘,用繩子勒住了他的喉嚨。
三緘唿吸沒有地方進出,就這樣送到了黃泉。
二人搜到銀兩與幹糧,欣喜若狂,直接離開而去。
此時三緘的魂魄無依無靠,在荒野裏到處亂竄,一下子就竄到了陰陽界,被界官看見而阻止,說:
“發現你頭頂有祥光,必定不是一般凡品,先站在這裏,等我遞交給森羅,再作定奪。”
說完,界官來到五殿稟報,經過一一詳細查詢。才知道是紫霞真人門徒虛無子,在凡間所化的三緘。於是派遣駐節廳的仙童,飛奔稟報紫霞真人。
紫霞真人急忙過來,森羅出麵迎接請。當即把三緘的魂,交還給紫霞真人。
紫霞來到三緘所死的地方,解開了綁住他喉嚨的繩子,用靈丹送入口中,讓他的魂歸迴軀殼。
紫霞真人返迴時,在半空中遇到清虛真人。
清虛說:“三緘既然已入迷陣,受盡折磨,諒必也已經知道悔恨。何不提到清閑的地方,以方便傳道,而立即為闡道所用呢?”
紫霞說:“還需一段時間。”
清虛說:“為什麽?”
紫霞說:“不讓他經曆磨難到極處,他的心還是很容易被名利所誘惑。”
清虛點點頭說:“世上磨練人的法術,是為了讓他的心更加堅固。迷陣越深,越能讓他迴歸到真路。
越磨煉會越堅固,不磨煉像未熟的米飯。紫霞待弟子,恰如培育栽花種樹,往後等道闡明,可長享仙家的福。”說完便辭去。
三緘自從得到紫霞的解救,蘇醒過來後,知道幹糧和銀兩已都失去,大哭不已。
哭過後想了想,渾身上下都空空如也,想進不行,想退不能。想一想
辦法吧,已無計可施,隻能淒淒慘慘,繼續朝南關而走。
過了許久,夕陽已下山,煙霧四起。
三緘沒有了歸宿,坐在大樟樹下,又恐怕虎狼出沒,把他吞吃掉。
於是爬上樟樹,像之前居住在雀巢中一樣。
剛上去一半,忽然看見前麵隱約有人行走。
三緘迅速跳下樟樹,站在一邊等著。等這人接近,一看是一老人。
三緘詢問:“您要到哪裏去何?”
老人說:“鋤完田後,迴家去了。”
三緘說:“我想借宿您家,不知道您肯接收嗎?”
老人說:“迷失在路上誰不可憐,借一宿也是常有的事,就怕茅舍低濕狹小,不能接待高人。”
三緘說:“您太謙虛了。我能得到恩惠住一宿,往後如能脫離苦難,稍微有點起色,必定迴來報德。”
老人說:“隻住一宿,何必說報德的話。”
於是帶三緘迴家,用酒食款待。然而遞盤筷酒器時,隻有一少女,再沒有其他人。此女貌美如仙,常常用眼睛偷看著三緘。
三緘低著頭,不敢抬起頭來看她。喝完,老人說:
“夜已深了,你可以就寢。但是我家人數不多,屋裏隻有兩張床鋪,我與相公同臥,老妻與我女兒共臥。相公從遠處而來,不要見笑。”三緘連稱不敢,隨老人進入房間。
老母笑了笑說:“相公年輕,我女也年少,不如配為夫婦,長期住在這裏,免得整日奔波。”
這時,三緘窮的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又見此女不遜色杏嬌、桃婢,馬上爽快地答應。
老人大喜,整理好衣帽,又是燒香,又是點蠟燭,二人成禮後,攜手入床,相抱而眠。
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原來是在大樟樹下,所抱的人隻是一節枯朽樹木。
三緘知道這又是被鬼捉弄,感覺很難為情,於是昂首挺胸繼續向前走去。
突然看到南關就在眼前。三緘到了這裏,沒有銀兩換吃,就將衣服賣了。
暫時住了兩天,熟悉了一下關中的風景,看看沒有地方可以落腳棲身,於是恢複了一下精神,又返迴秦嶺。
這秦嶺地勢奇險峻峭,三緘感覺自己已經難以維持性命,越來越思念雙親,悲痛的心情悠然而生,嚴重傷及到肺腑。
三緘身體染上疾病,艱難而行,於是倒地在路邊,奄奄一息。
抬頭朝天空望去,隻見兩隻巨大的鳥兒展翅如鷹,一來一往,翱翔天際。
兩隻巨鳥飛來飛去,看了看沒有什麽樹枝可停,一隻鳥便昂起鳥頭高聲一鳴,叫的很響亮,像銅鍾的敲擊聲;另外一隻鳥也高聲地叫鳴了好幾聲,像敲擊皮鼓般地震響。
二鳥叫鳴過後,相繼來到了雀巢,看到裏麵有人,就用喙啄衣服,像是想把他啄出來。
三緘求饒相告:“我蒙受冤案入獄,現在充軍發配去遼陽,二個衙役殘虐不仁,想誅殺我的性命。
我有幸暗暗逃了出來,後來又遇到蟒的追逐,不得已爬上樹借宿在雀巢裏躲避。
祈求靈鳥給我指一條出路。如果能活著迴到家裏,今生永遠銘記你們的恩情。”
二鳥聽他所言,好像已經知道了意思,有一隻鳥的頭朝向樹林的西麵,點了點頭。
三緘說:“靈鳥囑咐我向西而行是嗎?”
靈鳥高聲鳴叫一聲,好像應答:“是。”
三緘又祈求道:“我已經餓了許久,怎樣才能找到旅館?”
二鳥飛離雀巢,不一會嘴裏銜來果子幾十枚,放在他的懷中。
三緘說:“這果可以吃嗎?”二鳥點點頭,還點了三下。
三緘吃完果子,下樹謝過後,直接向西而去。
茂密的樹林剛剛走出來,又進入到蘆葦叢中,轉來轉去,覺得這條路來的時候好像到過。
正奔走在路中間,遠遠聽到有急促的說話聲。朝人聲處走去,原來到了前幾天住過的旅館。
三緘想進去,又怕二衙役還在旅館,於是轉到旅館的後牆盤桓。
過了半天,太陽已西墜,才開始走進旅館。
旅主驚叫:“你是前幾天的逃犯嗎?”
三緘一聽到“逃犯”二字,害怕的戰栗不安。
旅主說:“不要怕,不要怕,解押的衙役已經迴都城去了。是你的祖宗有靈,曉得知道逃避,不然你的性命還能活到今天。”
三緘拜謝說:“我哪裏知道逃避,都是您教的。”
旅主說:“我哪裏教你啦?”
三緘說:“第一天到達的晚上,二衙役去茅廁,商量怎麽誅殺我的性命。我偷偷聽到後,正苦苦思考著怎麽脫身。
突然聽到你二老的閑談,說到怎麽逃路,於是趁二衙役熟睡,向屋外的右邊逃走。
然後所逃出去的地方,都是一片蘆葦,跑了一天,都沒有看到旅館。傍晚時又遇到二條黑蟒,一條在我身後,一條在我身前,嚇得我向北狂奔。
奔了大約一裏多路,在一顆巨樹下,我爬了上去,有一隻大雀巢像一隻小房間,我卷起身子睡在了裏麵。
第二天,二鳥飛鳴來到雀巢前,我跪下祈求,鳥兒給我指了去路。我下樹就一直向西走去,沒想到又與旅主見麵了。”
旅主驚訝說道:“先人傳說,花仙洞中有巨蟒,古楊枝上有靈鳶,二物都是傷人很厲害的。
你遇到了卻沒有遭受傷害,你的祖宗肯定積了許多功德,否則不可能不被弄死,肯定會死在二蟒、雙鳶中。而如今解押的衙役已走了,你什麽時候迴去呢?”
三緘說:“我想在你這裏住下,等我的獲罪滿期後再迴都城。”
旅主搖搖頭說:“這條路是朝廷解押犯人的要道,如果被他們的衙役查到,如何是好啊?”
三緘說:“這個地方既然不可以居住,我又能到哪裏去?”
旅主說:“不如到南關去,關內罪犯很多,你沒有解押著的衙役,自然不會怎麽盤查。
如裏遇到關吏盤問時,隻說奉父母之命來探視兄弟。將關蒙混過去,秦嶺以外都是屬於異域,你就不用拘束,可以自由自在。”
三緘聽旅主分析的很對,就又暫住了一晚。
早晨起來吃過早餐後,旅主為三緘準備了一些幹糧。三緘跪地叩拜辭行,情景無比悲慘,誰見了都會落淚。
旅主說:“我給你備了一些幹糧,可以應付兩天的用餐。過了這兩天,已到南關。雖然沒有什麽高檔米穀可以吃,但蕎麥也是比較多的,不至於餓肚子。”
三緘接過幹糧,用銀子付款。
旅主說:“我看你很是淒慘,暗暗為你悲傷,這些幹糧特地為給你準備的,一絲一毫我都不會要你的錢。”
三緘再三叩謝,然後向南麵而去。獨自一人,孤苦伶仃。
再說秋天已過,冬天來臨,寒氣襲人,朔風刺麵,手足冰冷,更是無比悲傷。
三緘抱頭而哭,愁腸百轉,慢慢前行。
行走到吃中午飯的時間,肚子已餓的不行,解開幹糧布袋,取出一塊,一邊喝著水,一邊吃著。
忽然遇到兩個人樣貌很不善良,看見三緘便問道:
“你是什麽地方的人,在這裏幹什麽?”
三緘說:“因兄受罪,充軍發配到遼陽,雙親命我前來這裏探視。”
二人說:“你兄姓什麽名什麽,哪一年判的罪,由什麽省什麽府什麽州什麽縣發配的,我們必須知道。”
三緘撒謊說:“兄弟叫郝有思,由都城起解,已經四年了。”
二人說:“本關中的罪犯極多,一時不能全部熟悉,我們也是解押罪犯來到這裏。
已經交接完任務,準備返迴都城,無奈銀錢不多了,路費很不夠。
仁兄萬裏探親,隨身帶的白銀肯定很多,祈求借一二,他日迴到都城一定還你,決不食言。”
三緘說:“走在路上的人,能帶多少銀兩。”
二人說:“休得推辭,好好借點給我們就算了,否則我一定搜你的身。”
三緘一聽言語不合,抽身想走。二人各持佩刀,扭住三緘,用繩子勒住了他的喉嚨。
三緘唿吸沒有地方進出,就這樣送到了黃泉。
二人搜到銀兩與幹糧,欣喜若狂,直接離開而去。
此時三緘的魂魄無依無靠,在荒野裏到處亂竄,一下子就竄到了陰陽界,被界官看見而阻止,說:
“發現你頭頂有祥光,必定不是一般凡品,先站在這裏,等我遞交給森羅,再作定奪。”
說完,界官來到五殿稟報,經過一一詳細查詢。才知道是紫霞真人門徒虛無子,在凡間所化的三緘。於是派遣駐節廳的仙童,飛奔稟報紫霞真人。
紫霞真人急忙過來,森羅出麵迎接請。當即把三緘的魂,交還給紫霞真人。
紫霞來到三緘所死的地方,解開了綁住他喉嚨的繩子,用靈丹送入口中,讓他的魂歸迴軀殼。
紫霞真人返迴時,在半空中遇到清虛真人。
清虛說:“三緘既然已入迷陣,受盡折磨,諒必也已經知道悔恨。何不提到清閑的地方,以方便傳道,而立即為闡道所用呢?”
紫霞說:“還需一段時間。”
清虛說:“為什麽?”
紫霞說:“不讓他經曆磨難到極處,他的心還是很容易被名利所誘惑。”
清虛點點頭說:“世上磨練人的法術,是為了讓他的心更加堅固。迷陣越深,越能讓他迴歸到真路。
越磨煉會越堅固,不磨煉像未熟的米飯。紫霞待弟子,恰如培育栽花種樹,往後等道闡明,可長享仙家的福。”說完便辭去。
三緘自從得到紫霞的解救,蘇醒過來後,知道幹糧和銀兩已都失去,大哭不已。
哭過後想了想,渾身上下都空空如也,想進不行,想退不能。想一想
辦法吧,已無計可施,隻能淒淒慘慘,繼續朝南關而走。
過了許久,夕陽已下山,煙霧四起。
三緘沒有了歸宿,坐在大樟樹下,又恐怕虎狼出沒,把他吞吃掉。
於是爬上樟樹,像之前居住在雀巢中一樣。
剛上去一半,忽然看見前麵隱約有人行走。
三緘迅速跳下樟樹,站在一邊等著。等這人接近,一看是一老人。
三緘詢問:“您要到哪裏去何?”
老人說:“鋤完田後,迴家去了。”
三緘說:“我想借宿您家,不知道您肯接收嗎?”
老人說:“迷失在路上誰不可憐,借一宿也是常有的事,就怕茅舍低濕狹小,不能接待高人。”
三緘說:“您太謙虛了。我能得到恩惠住一宿,往後如能脫離苦難,稍微有點起色,必定迴來報德。”
老人說:“隻住一宿,何必說報德的話。”
於是帶三緘迴家,用酒食款待。然而遞盤筷酒器時,隻有一少女,再沒有其他人。此女貌美如仙,常常用眼睛偷看著三緘。
三緘低著頭,不敢抬起頭來看她。喝完,老人說:
“夜已深了,你可以就寢。但是我家人數不多,屋裏隻有兩張床鋪,我與相公同臥,老妻與我女兒共臥。相公從遠處而來,不要見笑。”三緘連稱不敢,隨老人進入房間。
老母笑了笑說:“相公年輕,我女也年少,不如配為夫婦,長期住在這裏,免得整日奔波。”
這時,三緘窮的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又見此女不遜色杏嬌、桃婢,馬上爽快地答應。
老人大喜,整理好衣帽,又是燒香,又是點蠟燭,二人成禮後,攜手入床,相抱而眠。
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原來是在大樟樹下,所抱的人隻是一節枯朽樹木。
三緘知道這又是被鬼捉弄,感覺很難為情,於是昂首挺胸繼續向前走去。
突然看到南關就在眼前。三緘到了這裏,沒有銀兩換吃,就將衣服賣了。
暫時住了兩天,熟悉了一下關中的風景,看看沒有地方可以落腳棲身,於是恢複了一下精神,又返迴秦嶺。
這秦嶺地勢奇險峻峭,三緘感覺自己已經難以維持性命,越來越思念雙親,悲痛的心情悠然而生,嚴重傷及到肺腑。
三緘身體染上疾病,艱難而行,於是倒地在路邊,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