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在光耀洞中住了一夜,第二天又繼續前行。
邊走邊在想:“老道夢中所傳的道法,雖然平時能把持得住自己的心猿,但總是不能聚氣凝神。”
想到這裏心裏就有點不快樂了,也變得懶洋洋地揮舞著馬鞭,慢吞吞駕駛著車子。
仆人見了就跟他說:“公子近日在思慮什麽啊,精神狀態為什麽如此不振呢?”
三緘說:“我沒有在思慮,精神狀態沒有不好吧?”
仆人說:“公子訪友多年,始終不能相見,究竟世上有沒有七竅這個人呢。
縱使有這麽一個人,如果一個在天涯,另一個在地角。
恐怕隻是虛度歲月,相逢難呢。如果或許能夠相逢,也不一定就能共修大道成功。
看看從古至今,聖神仙佛,都是把孝放在第一位。
主公主母已經快接近高齡,如果繼續在外訪友,不管幾經春秋,花開花落,一直在路途中越走越遠。
大道即使成功,孝道沒有做到,一輩子虧欠了父母,這不是人生的遺憾嗎。
我看見世上的求道人,放棄雙親而不顧,拋棄兄弟妻子而遠行,入山修行不迴家,讓一個家庭缺少了天倫之樂。
終究這種人的結局,還是一界凡夫。有的甚至在深山野林中,早已被虎狼吃掉,否則早迴家了。有的覺得修道沒有成功,迴家很沒有顏麵。
他們一開始都是為求仙而去,最終還是一無所成。
所以我想,為什麽不好好呆在家裏,盡好做一個兒子的職責,而非要出生入死求神成仙呢?”
三緘說:“你說的也對,無奈已經在路上了,再訪遊數十天。如果還是不能相遇,那時肯定迴家去。在家侍奉雙親,永遠不再出遊。”
仆人說:“現在正是夏季,熱風從南部而來,能不能找一處陰涼的地方,避一避炎熱。”
三緘說:“前麵竹林茂盛,絕對是避暑的好地方。你朝前麵看看,還有幾間大房子呢。”
仆人往前方看了看,說道:“竹林中有一座大宅園,紅窗遙映,萬瓦鱗鱗,不問也知道是一道觀。”
三緘喜形於色說:“有此道觀,或許有良友在這裏,也說不定的。”
仆人說:“友即然不能相逢,如果能得到明師的指點以修大道。那麽,肯定勝過於良友,不是嗎?”
三緘說:“也是,我們到前麵去,先去拉動一下馬車。”
沒走多少路,就來到了觀前。三緘抬起頭來看了看,跟仆人說:“此道觀叫泥丸國。我們竟然到了異國,一切需要謹慎些,不可以說是訪友而經過這裏的,隻能說是做貿易經過這裏而來。”
仆人說知道了,於是直接走了上去。
來到門前,門外石階上坐著一老道,見三緘主仆二人便問道:“你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三緘說:“我做貿易生意,特來貴地發貨的。”
老道說:“所發的是什麽貨?”
三緘一時答不上來。仆人在旁邊說:“看看貴地有什麽好貨,然後再販點迴去,可以轉售賣掉。”
老道笑笑說:“你是想來訪友吧,為什麽要說謊話呢?既然來到了這裏,可以進觀停留一下休息休息。”
三緘行禮拜過老道,便跟了進去。老道烹茶煮酒,款待主仆完畢,天色已晚,鳴鍾擊鼓,各殿開始焚燒檀香。
夜也漸漸安靜下來,老道帶著三緘到房間去休息。臥鋪幹淨整潔,地上也一塵不染。
老道又交待了幾句,跟三緘說:“鞍馬勞頓,可以睡了。”說完就出去了。
三緘睡到二更,有點口渴,翻遍了房間,也沒有找到茶杯之類的器具。
便走出房間,轉到西角,看見一老道拿著扇子在扇爐子。
三緘走上前,低聲問道:“茶燒開了嗎?”
老道說:“你想喝茶是嗎?”
三緘說:“夜裏吃的太多了,口有點渴了。道長有茶,祈求賜一杯給我解渴。”
老道高興地說:“我觀雖小,可是整天不斷煙爐,好茶如雀舌、龍團,瓶中常常備著。你既然想喝,來,來!”
於是拿了一瓶茶水倒入杯中。三緘連喝了數杯,才感覺解了口渴。
老道說:“你喝完感覺如何?”
三緘說:“承道長所賜,我已喝得很滿意了。”
老道說:“知道你行走在路途中很是艱辛萬苦,可以再去睡一會兒。”
三緘說:“我為大道所思所慮,睡不著覺,躺在床上也不好受。
請問道長,這國的人,為什麽以泥丸命名?”
老道說:“這裏的人喜歡修習大道,修道首先要將心態、坐姿、唿吸等身體狀態調節好,達到身心安泰、意念集中、聚氣凝神,才能以此恢複純真的本心。神從泥丸宮出來,到了朝天闕,可封為仙品,就以此命名了。”
三緘說:“如何恢複純真的本心,有什麽方法呢?”
老道說:“能用苦功夫,自然功到事成。”
三緘說:“這功怎麽用?”
老道說:“先清靜這顆心,心清後才會神凝,繼而攻固其精,精攻固後氣煉。煉氣歸神,內功就足。尤如取出爐子內煮好的藥料服之,身體便輕鬆健康充滿活力。
修道的層次井然有序,而此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意誌。如果沒有這種意誌力,沒有堅定的恆心,那麽修道修到一半就會斷,也就不可能成功。”
三緘再此叩拜,說:“道長真是我師,弟子訪友數年,奔走徒勞,毫無所得。
道長能否幫我指點一二,不再是終身為道外人了。懇求不吝指教,弟子願重金謝之。”
老道說:“我也初入此門,仙師還在上宮,隨我帶你去見麵,自有指示。”
三緘大喜過望,跟隨著老道進去。走了數層,來到中堂,裏麵有一老道閉著眉眼在打坐。
三緘跪在地上有一會兒,也沒有人叫他起身,剛想求前麵的老道為自己代為稟告,則早已不見。
三緘想起身又不敢,想不起身又覺得不妥,心裏亂作一團。
打坐的老道忽然倒在地上,化為一猛虎,張牙舞爪。
三緘心裏雖然害怕,也不敢逃。猛虎離去後,門外又飛來一物,墜落地上如長虹,轉身化為巨蟒,先用尾巴繞三緘的脖子,然後用舌舐其口鼻。
三緘心裏在道中,任其作弄,過了許久也不見了。
老道打坐還是如前一樣,一動不動。
三緘又跪了許久,老道才開始斜視看著他說:“你是誰?跪求有什麽事?”
三緘說:“弟子三緘,特求我師指點大道。”
老道說:“道在你身上,何必還要問別人?”
三緘說:“弟子愚昧無知,不知道如何修,求師父步步指引,使弟子時常學習。如果弟子功成名就,都是師父所賜教的。
老道說:“你想求道,你知道要有恆心作為求學的基礎嗎?
常常看見世人一開始為求道而信心很堅定,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然而一受到折磨,則半途而廢。所以求道的多,最後成功的少。”
三緘說:“弟子一心求道,即使赴湯蹈火也決不放棄。”
老道說:“如此,你隨我來,到此鬥室,秘傳一二給你。”
三緘起身,跟隨老道進去。
老道說:“我的傳道方法與他人不同。為什麽有所不同呢?你先來試一試。”
三緘說:“師父為什麽要先試一試弟子呢?”
老道說:“此室鬥拱的上麵,有木雕白鳳一隻。你拜一拜,如果白鳳會離開鬥拱,能舞能飛,我這道就可以傳。
如果拜了不管用,那你就先迴家去,享你的天倫之樂,以後遊到此地,我才會再傳你。試試如何,你願意嗎?”
三緘說:“願意。”
老道於是退出室外。三緘遵命向白鳳叩拜,大約拜了數百下,白鳳依然一動不動。
三緘心想:“白鳳原本就是用木頭雕刻的,怎麽能讓它起舞呢,這肯定是老道試我求道的心誠還是不誠。幹脆化一夜的功夫,竭盡全力拜吧。”
當拜到千拜時,白鳳將有想動的趨勢;又繼續拜了千拜,似乎有想飛的樣子;再繼續拜,拜到數千時,雖然在行走了,但還是沒有飛起來;又繼續拜,拜到數萬拜,才開始展開兩翼飛下鬥拱,在室內翩翩飛舞。
一直飛舞到倦疲時,就飛迴到原來的位置,昂首而鳴。鳴了數十聲,口中吐出一粒珠子,晶瑩剔透,令人喜愛。
三緘繼續拜著。這珠忽然墜落在胸前,光芒閃爍,旋轉不停。三緘暗暗稱奇。
老道進來笑笑說:“白鳳賜珠,你為什麽不取?”
三緘取過來,雙手捧著,跪在老道前麵。
老道說:“我因你肩擔闡道的重任,形單影隻,遇到水怪山精,不能禦敵。所以在今晚特賜你珠寶,你可要好好珍藏,作為防身至寶。”
三緘說:“一粒珠這麽極小,有什麽奇妙特異的功能可以防身呢?”
老道說:“這珠的名字叫電光,佩帶在身上,怪不敢靠近。如果遇到妖魔的法力很強大時,用珠拋過去,自有千百神祗用雷劈斧砍的力量誅之。
你為什麽輕視此寶物毫無奇特?如果不是你求道心虔誠,一定不會亂給你的。”
三緘聽了,不停叩拜。說:“承蒙師父的盛德,懇求留一個名號,日後好在心裏時時敬仰。”
老道說:“我不用,道號雲衣子。你闡道有成時,自然有相逢的一天。”說罷就不見了。
三緘極目遠望,天已亮了。往左右看了看,還在竹林的下麵,道觀的一切也化為了烏有。
連忙吩咐仆人,走出茂密的竹林,繼續向前行進。
邊走邊在想:“老道夢中所傳的道法,雖然平時能把持得住自己的心猿,但總是不能聚氣凝神。”
想到這裏心裏就有點不快樂了,也變得懶洋洋地揮舞著馬鞭,慢吞吞駕駛著車子。
仆人見了就跟他說:“公子近日在思慮什麽啊,精神狀態為什麽如此不振呢?”
三緘說:“我沒有在思慮,精神狀態沒有不好吧?”
仆人說:“公子訪友多年,始終不能相見,究竟世上有沒有七竅這個人呢。
縱使有這麽一個人,如果一個在天涯,另一個在地角。
恐怕隻是虛度歲月,相逢難呢。如果或許能夠相逢,也不一定就能共修大道成功。
看看從古至今,聖神仙佛,都是把孝放在第一位。
主公主母已經快接近高齡,如果繼續在外訪友,不管幾經春秋,花開花落,一直在路途中越走越遠。
大道即使成功,孝道沒有做到,一輩子虧欠了父母,這不是人生的遺憾嗎。
我看見世上的求道人,放棄雙親而不顧,拋棄兄弟妻子而遠行,入山修行不迴家,讓一個家庭缺少了天倫之樂。
終究這種人的結局,還是一界凡夫。有的甚至在深山野林中,早已被虎狼吃掉,否則早迴家了。有的覺得修道沒有成功,迴家很沒有顏麵。
他們一開始都是為求仙而去,最終還是一無所成。
所以我想,為什麽不好好呆在家裏,盡好做一個兒子的職責,而非要出生入死求神成仙呢?”
三緘說:“你說的也對,無奈已經在路上了,再訪遊數十天。如果還是不能相遇,那時肯定迴家去。在家侍奉雙親,永遠不再出遊。”
仆人說:“現在正是夏季,熱風從南部而來,能不能找一處陰涼的地方,避一避炎熱。”
三緘說:“前麵竹林茂盛,絕對是避暑的好地方。你朝前麵看看,還有幾間大房子呢。”
仆人往前方看了看,說道:“竹林中有一座大宅園,紅窗遙映,萬瓦鱗鱗,不問也知道是一道觀。”
三緘喜形於色說:“有此道觀,或許有良友在這裏,也說不定的。”
仆人說:“友即然不能相逢,如果能得到明師的指點以修大道。那麽,肯定勝過於良友,不是嗎?”
三緘說:“也是,我們到前麵去,先去拉動一下馬車。”
沒走多少路,就來到了觀前。三緘抬起頭來看了看,跟仆人說:“此道觀叫泥丸國。我們竟然到了異國,一切需要謹慎些,不可以說是訪友而經過這裏的,隻能說是做貿易經過這裏而來。”
仆人說知道了,於是直接走了上去。
來到門前,門外石階上坐著一老道,見三緘主仆二人便問道:“你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三緘說:“我做貿易生意,特來貴地發貨的。”
老道說:“所發的是什麽貨?”
三緘一時答不上來。仆人在旁邊說:“看看貴地有什麽好貨,然後再販點迴去,可以轉售賣掉。”
老道笑笑說:“你是想來訪友吧,為什麽要說謊話呢?既然來到了這裏,可以進觀停留一下休息休息。”
三緘行禮拜過老道,便跟了進去。老道烹茶煮酒,款待主仆完畢,天色已晚,鳴鍾擊鼓,各殿開始焚燒檀香。
夜也漸漸安靜下來,老道帶著三緘到房間去休息。臥鋪幹淨整潔,地上也一塵不染。
老道又交待了幾句,跟三緘說:“鞍馬勞頓,可以睡了。”說完就出去了。
三緘睡到二更,有點口渴,翻遍了房間,也沒有找到茶杯之類的器具。
便走出房間,轉到西角,看見一老道拿著扇子在扇爐子。
三緘走上前,低聲問道:“茶燒開了嗎?”
老道說:“你想喝茶是嗎?”
三緘說:“夜裏吃的太多了,口有點渴了。道長有茶,祈求賜一杯給我解渴。”
老道高興地說:“我觀雖小,可是整天不斷煙爐,好茶如雀舌、龍團,瓶中常常備著。你既然想喝,來,來!”
於是拿了一瓶茶水倒入杯中。三緘連喝了數杯,才感覺解了口渴。
老道說:“你喝完感覺如何?”
三緘說:“承道長所賜,我已喝得很滿意了。”
老道說:“知道你行走在路途中很是艱辛萬苦,可以再去睡一會兒。”
三緘說:“我為大道所思所慮,睡不著覺,躺在床上也不好受。
請問道長,這國的人,為什麽以泥丸命名?”
老道說:“這裏的人喜歡修習大道,修道首先要將心態、坐姿、唿吸等身體狀態調節好,達到身心安泰、意念集中、聚氣凝神,才能以此恢複純真的本心。神從泥丸宮出來,到了朝天闕,可封為仙品,就以此命名了。”
三緘說:“如何恢複純真的本心,有什麽方法呢?”
老道說:“能用苦功夫,自然功到事成。”
三緘說:“這功怎麽用?”
老道說:“先清靜這顆心,心清後才會神凝,繼而攻固其精,精攻固後氣煉。煉氣歸神,內功就足。尤如取出爐子內煮好的藥料服之,身體便輕鬆健康充滿活力。
修道的層次井然有序,而此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意誌。如果沒有這種意誌力,沒有堅定的恆心,那麽修道修到一半就會斷,也就不可能成功。”
三緘再此叩拜,說:“道長真是我師,弟子訪友數年,奔走徒勞,毫無所得。
道長能否幫我指點一二,不再是終身為道外人了。懇求不吝指教,弟子願重金謝之。”
老道說:“我也初入此門,仙師還在上宮,隨我帶你去見麵,自有指示。”
三緘大喜過望,跟隨著老道進去。走了數層,來到中堂,裏麵有一老道閉著眉眼在打坐。
三緘跪在地上有一會兒,也沒有人叫他起身,剛想求前麵的老道為自己代為稟告,則早已不見。
三緘想起身又不敢,想不起身又覺得不妥,心裏亂作一團。
打坐的老道忽然倒在地上,化為一猛虎,張牙舞爪。
三緘心裏雖然害怕,也不敢逃。猛虎離去後,門外又飛來一物,墜落地上如長虹,轉身化為巨蟒,先用尾巴繞三緘的脖子,然後用舌舐其口鼻。
三緘心裏在道中,任其作弄,過了許久也不見了。
老道打坐還是如前一樣,一動不動。
三緘又跪了許久,老道才開始斜視看著他說:“你是誰?跪求有什麽事?”
三緘說:“弟子三緘,特求我師指點大道。”
老道說:“道在你身上,何必還要問別人?”
三緘說:“弟子愚昧無知,不知道如何修,求師父步步指引,使弟子時常學習。如果弟子功成名就,都是師父所賜教的。
老道說:“你想求道,你知道要有恆心作為求學的基礎嗎?
常常看見世人一開始為求道而信心很堅定,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然而一受到折磨,則半途而廢。所以求道的多,最後成功的少。”
三緘說:“弟子一心求道,即使赴湯蹈火也決不放棄。”
老道說:“如此,你隨我來,到此鬥室,秘傳一二給你。”
三緘起身,跟隨老道進去。
老道說:“我的傳道方法與他人不同。為什麽有所不同呢?你先來試一試。”
三緘說:“師父為什麽要先試一試弟子呢?”
老道說:“此室鬥拱的上麵,有木雕白鳳一隻。你拜一拜,如果白鳳會離開鬥拱,能舞能飛,我這道就可以傳。
如果拜了不管用,那你就先迴家去,享你的天倫之樂,以後遊到此地,我才會再傳你。試試如何,你願意嗎?”
三緘說:“願意。”
老道於是退出室外。三緘遵命向白鳳叩拜,大約拜了數百下,白鳳依然一動不動。
三緘心想:“白鳳原本就是用木頭雕刻的,怎麽能讓它起舞呢,這肯定是老道試我求道的心誠還是不誠。幹脆化一夜的功夫,竭盡全力拜吧。”
當拜到千拜時,白鳳將有想動的趨勢;又繼續拜了千拜,似乎有想飛的樣子;再繼續拜,拜到數千時,雖然在行走了,但還是沒有飛起來;又繼續拜,拜到數萬拜,才開始展開兩翼飛下鬥拱,在室內翩翩飛舞。
一直飛舞到倦疲時,就飛迴到原來的位置,昂首而鳴。鳴了數十聲,口中吐出一粒珠子,晶瑩剔透,令人喜愛。
三緘繼續拜著。這珠忽然墜落在胸前,光芒閃爍,旋轉不停。三緘暗暗稱奇。
老道進來笑笑說:“白鳳賜珠,你為什麽不取?”
三緘取過來,雙手捧著,跪在老道前麵。
老道說:“我因你肩擔闡道的重任,形單影隻,遇到水怪山精,不能禦敵。所以在今晚特賜你珠寶,你可要好好珍藏,作為防身至寶。”
三緘說:“一粒珠這麽極小,有什麽奇妙特異的功能可以防身呢?”
老道說:“這珠的名字叫電光,佩帶在身上,怪不敢靠近。如果遇到妖魔的法力很強大時,用珠拋過去,自有千百神祗用雷劈斧砍的力量誅之。
你為什麽輕視此寶物毫無奇特?如果不是你求道心虔誠,一定不會亂給你的。”
三緘聽了,不停叩拜。說:“承蒙師父的盛德,懇求留一個名號,日後好在心裏時時敬仰。”
老道說:“我不用,道號雲衣子。你闡道有成時,自然有相逢的一天。”說罷就不見了。
三緘極目遠望,天已亮了。往左右看了看,還在竹林的下麵,道觀的一切也化為了烏有。
連忙吩咐仆人,走出茂密的竹林,繼續向前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