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葛仙圍著三緘陪酒獻媚,使盡渾身解數去撩撥挑逗,三緘心中不起漣漪,沒有波瀾。
葛仙撤去了筵席,帶他走進了臥室,床上坐著一大美人,美的世上難見。
三緘說:“我明天就要啟程,需要很早起床,為什麽不叫仆人和我在這裏一起睡呢?”
葛仙說:“郎君如果不嫌棄陋室,暫時多休息幾天,飲食如果粗糲不入口味,妾自然會天天殷勤侍奉。”
三緘早已精疲力竭,慵倦而睡。魂剛入夢,見一老道笑著說:
“你誤認蛇蠍之地為寺廟福地,明天你就有危險了,我不得不事先告訴你。”
三緘說:“道長仁心宅厚,不會忍心坐視不救的,是嗎?”
老道說:“我用一粒金丹,放入你口中,自然不能迷你魂魄,傷你身體。”
三緘想要再問幾句,突然被老道一掌推擊而醒來。抬頭看了看,見一女娘正坐在床上。
三緘說:“女娘太多情了,為什麽不迴自己房間?如果被人發現,難免要被唾罵了。”
葛仙說:“我師父紫薇仙子常說,郎君與妾有緣,會結為夫婦。我已等候你好多年,今天才得以相見。
今晚此時,正值紅鸞入命的好兆頭,隻要幸福愉快百年好合。為什麽要怕人家說呢?”
三緘知道已經落入牢籠,暗暗想著對策,說:
“我沒有一點聘禮,你又容貌較好,匆忙許配於我,人家必說你是一個賤姑姑。
等一等吧,明天我把仆人身上帶的玉鴛鴦給你,就當婚配憑證,這不算遲吧。”
葛仙無奈,隻好暫時放手,迴了自己的洞府。
第二天一大早,洞外吵吵嚷嚷,一片嘩然。
葛仙連忙出來觀看,見是蕎仙、桂仙等諸仙,有的捧著紅綾,有的捧著仙花,有的捧著玉器,聚集在洞前,賀喜說道:
“昨夜織女喜會牛郎,恐怕金梭都成平慵的談資了。”
葛仙說:“仙郎如是鐵石心腸,還需要幾天待婚。”
桂仙說:“仙郎既然答應了婚姻,自然要有佳期。今天先辦酒筵,給我們喝喜酒。”
葛仙立即吩咐小婢女設筵招待。蕎仙、竹仙、桂仙輪流勸酒,葛仙推托不了,一時酩酊大醉,昏倒在筵席上。
竹仙於是吹起黑霧,蕎仙挾持三緘,直接帶到了桂仙洞。
桂仙從筵席上迴來,跟三緘說:
“葛仙是妖,恐怕有損你身體,我姐妹才打抱不平,所以前去救你。”
三緘作揖,感謝不已。
葛仙蘇醒後,發現仙郎不見了,知道是落入了桂仙的圈套。
氣的馬上想前往討罰,估計自己實力不夠,於是來到後山請求援助。
梅仙、荼仙、水仙、蘭仙、桔仙、枳仙,一聽都氣的就要紛紛出動。
荼仙說:“奪人之愛,不是仁人。葛姐姐如果用好言好語去討迴仙郎,不是辦法,肯定不同意送還。
不如興師動眾直搗洞府,展現各自的道法,誰的道高,仙郎就歸誰。”
桔仙說:“這決定好極了。”
於是駕起黑霧,直撲桂仙洞。小婢女速去匯報,桂仙迎了出來,滿臉堆笑寬慰葛仙。
葛仙不願答理,枳仙連忙取出一條紅巾,拋向空中,化為烈火,緊緊包圍住桂仙洞,旋轉不停,燒的熱火衝天。
桂仙急忙從身上取出葫蘆,向火光中拋去,片刻大雨如注,紅巾墜入泥坑,火勢逐漸熄滅。
蘭仙憤怒取出金剪,荼仙取出金針,桔仙取出金鐲,同時朝桂仙洞內拋去。
桂仙知道不能勝敵,駕霧而逃。荼仙入洞,救出三緘,交給了葛仙。
桂仙很不服氣,轉輾來到瞿塘峽,約來鹿仙、猿仙、虎仙、獐仙,又向葛仙洞討取仙郎。
枳、桔諸仙出洞交鋒,各顯道法,酣戰許久。
蘭仙被竹仙用鐵節竹塔一擊,打下了雲頭。
正墜落時,遇一女仙用手把她接住了,並叫著蘭仙的名字,叫她跪下。
蘭仙跪在地上,抬頭一看,上麵坐著的原來是黎山老母。
老母說:“這群花妖修道也有幾年了,已成正果。為什麽還要興妖作怪,來嚇人呢?”
蘭仙低著頭說道,將葛、桂二仙,爭奪仙郎一事,細細稟告了老母。
老母說:“他不是仙郎,而是虛無子投生人世,是來闡明大道的。你們這些妖,膽子真大,為什麽敢違背天律?”
然後用手一指,霞光萬道,射向群妖鬥毆的地方,群妖嚇得紛紛停止了爭鬥。
老母大聲斥責,不守妖道,如此非禮。
群妖全部乖乖地,向老母謝罪離去。
葛仙獻出三緘主仆給老母,老母指點他們向南前行。
剛走了三天,途中遇到童子靠在柳樹下睡覺,主仆二人也選在了柳樹下休息。
一會兒,童子醒來,眼睛緊緊盯著三緘說:
“你主仆風塵仆仆這麽辛苦,究竟是在為名呢,還是在為利呢?”
三緘說:“名利都不是我的追求,我隻追求老子的大道。”
童子說:“老子是什麽人?道又是什麽道?”
三緘說:“老子,是道中的祖師。追求大道的人,就是在追求深奧微妙的道。”
童子說:“大道就在人的身上,你不自求,卻在風塵中徒勞奔波。這種求道的方式,哪裏能夠得到道。”
三緘說:“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特意來訪求良友,不論是得是失,隻是先用來參考。”
童子說:“學道的人要敦促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五倫,需竭盡心力。
然後清除雜念,減少私欲,保持心地寧靜。才能凝神聚氣,修養身心,控製情緣。涵養由生俱來的性情、品質等天性。
久而久之自然得道,為什麽需要別人?
我恨那些野道,專煉旁門歪道,最根本的東西已經丟失。怎麽能得到仙真,反而造孽了他自己的惡。本心一失,令人厭惡。
為什麽你主仆要風塵仆仆?快迴家裏去,靜養門庭,清心寡欲,煉氣歸神。”
三緘見他說話不落俗套,因此叩拜,說道:“你是學道中人嗎?”
童子說:“雖然不是學道中人,隻是常聽到過一些學道的方法而已。”
三緘說:“能談大道的人,肯定有一位高師。你跟我說了這麽多,就像我的老師,讓我懂得這些道理。哪一天我若道果有成,也有你一份的功德。”
童子說:“我師不是別人,是老子。”
三緘說:“你師此時可平安健在?”
童子說:“在天上。”
三緘說:“你下凡紅塵有什麽事?”
童子說:“昨天宮內走失了一頭青角板牛,師父特命我下凡收迴。”
三緘說:“此牛現在投生在什麽地方?”
童子說:“板牛本來就不願意投生,剛出南天門,全身牛毛被強烈的颶風吹得淨光。”
三緘說:“牛毛吹光了,牛身還存在,這牛是不是很厲害啊?”
童子說:“害了世人。”
三緘說:“為什麽會害世人?”
童子說:“牛毛亂散,投生到人世,對父母的養育,是不會知恩圖報的。反則動不動就謾罵父母,種種忤逆的人,就是牛毛投生的人。
不孝之人,不僅不能生在人類,而且也不能生在物類。用羽毛來比,很輕。用牛毛來比,簡直更輕。師父所以命我收迴,以堵絕逆子逆媳肆虐天下。”
三緘說:“今天的不孝之人,原來是牛毛所化。古代的不孝之人,又是什麽物類投生的呢?”
童子說:“古人的不孝之人,是鴟鶚投生,一隻鴟鶚投生一個人,所以古時看到不孝的人極少。
現在大多數不孝的人,是一牛毛而生。是一牛毛生出數牛毛,數牛毛又生出百牛毛,百生千,千生萬,生生不息。所以,天下已充塞許多不孝的人。
忤逆如不是牛毛生的,估計沒有這麽的蠢;忤逆如是牛毛生的,就有這麽的多。”
三緘說:“如此,你都能全部收盡嗎?”
童子說:“先把老牛收迴,以免又掉落更多的毛。讓不孝子不再蔓延,久而久之就自然沒有了。”
三緘正想著求他帶迴天上,得到老子指示入道的方法。
童子忽然兩手一拍,霎時身上長出一對羽翼,化為仙鶴,直入雲霄。
三緘驚訝了許久,然後繼續前行。約走了半個月的路程,來到聚仙觀住了下來。
再說七竅迴家已很久,整日思念著良朋,又策鞭遠行。
一時寅迴鬥柄,桃紅柳綠,幽雅宜人。
七竅沒有目的地走著,隻是隨意急速前行,也不知道在途中化了多長時間。
一天,走到鎖陽山。山的半腰上有一道觀,叫“棲鶴”。因路途疲累,兩隻腳已沒有力氣,於是在道觀內暫時住幾天。
閑暇無聊時,出道觀玩賞。看見一片綠野,平坦如氈,野中桑麻遍地,山花帶笑,紅白相兼。
七竅看著山中這麽漂亮的美景不忍離開,便沿著山路遊覽過去。
快近中午,忽然煙霧飄滿遍地。片刻之際,綠野消失的無形無蹤。當煙霧散去,忽然發現有一亭閣,挺立其中。
七竅驚奇,原想去看看有沒有人,又怕被妖吃掉。不去看過,又十分好奇,還是不由自主想去看看。
走走停停,已來到了亭閣下,抬頭望去,金字高懸。便沿著台階一級一級地登上靠近,到達頂端,望四周圍看了看,恍忽尤如在半個天空之上。
靠著窗仰視,門額上隻有“繡雲閣”三個字。
此閣又在七竅眼中出現,十分誘惑。七竅就在此閣中自由自在地徜徉著,竟然也不問這裏的主人是誰。
遊到精疲力倦,將要走下台階下閣,聽到亭閣下麵有一人說:
“昨天迴家,忘記鎖門了,如果被盜賊進入閣中偷竊,難免要受到斥責。”
七竅驚喜,就在裏麵等這人進來,好好與他交談。想不到他竟然沒有走進閣內,隻是鎖好門就走了。
七竅心裏很是驚惶,推開窗子去看,這個人早已不見了。
不一會兒,太陽又向西邊墜落,玉兔東升。七竅沒有任何辦法,隻好坐在閣內。
又過了一會兒,亭閣外有人在說:“今天夜裏的月亮正可愛,牛郎昨夜約好下凡紅塵,想到此閣來遊一遊,可不知到了沒有?”
又有一人說:“仙子還在雲遊,各有事情要做,難道像我二人能常搭肩而遊嗎?”
談談說說,竟然從窗子裏進來了。
七竅看見想避開,一人笑著說:“既然已到此閣,仙緣有份,為什麽要躲避呢?”
七竅於是呆立在二人的側旁。
二人詢問:“你認識我嗎?”
七竅說:“不認識。”
一仙說:“我和合仙子,常遊此閣。你的相貌我熟睹,估計有仙骨。你得道了?”七竅一片茫然。
另一仙說:“你道你自得,不要壞道自絕。當年是有嫉妒心,但不可在心中長期存有。”
七竅恭敬的應答著,跪求希望把他帶出去。
二仙說:“隨我下閣,這有什麽難的?”說罷,打開窗子想直接把他推出去。
七竅害怕墜落,還癡癡地站著觀望。
二仙已飛去,山風微吹,此時愈吹愈厲害,當一聲巨大的震動響過,樓閣已化為烏有。
等風停止後,抬頭細看,發現仍然還在棲鶴觀的山腰中。
迴來後,觀中老道跟七竅說:“你要到什麽地方去?春天快要結束。”
七竅於是辭別老道向南而遠遊。來到丸柏莊,遇一童子,問他:“你是七竅嗎?”
七竅說“是的。”
童子說:“前三天三緘來過這裏,所訪的人是你。可惜已過去三天,不可能追上了。”
七竅聽說,氣的一上一下而生病,又駕車迴家。
葛仙撤去了筵席,帶他走進了臥室,床上坐著一大美人,美的世上難見。
三緘說:“我明天就要啟程,需要很早起床,為什麽不叫仆人和我在這裏一起睡呢?”
葛仙說:“郎君如果不嫌棄陋室,暫時多休息幾天,飲食如果粗糲不入口味,妾自然會天天殷勤侍奉。”
三緘早已精疲力竭,慵倦而睡。魂剛入夢,見一老道笑著說:
“你誤認蛇蠍之地為寺廟福地,明天你就有危險了,我不得不事先告訴你。”
三緘說:“道長仁心宅厚,不會忍心坐視不救的,是嗎?”
老道說:“我用一粒金丹,放入你口中,自然不能迷你魂魄,傷你身體。”
三緘想要再問幾句,突然被老道一掌推擊而醒來。抬頭看了看,見一女娘正坐在床上。
三緘說:“女娘太多情了,為什麽不迴自己房間?如果被人發現,難免要被唾罵了。”
葛仙說:“我師父紫薇仙子常說,郎君與妾有緣,會結為夫婦。我已等候你好多年,今天才得以相見。
今晚此時,正值紅鸞入命的好兆頭,隻要幸福愉快百年好合。為什麽要怕人家說呢?”
三緘知道已經落入牢籠,暗暗想著對策,說:
“我沒有一點聘禮,你又容貌較好,匆忙許配於我,人家必說你是一個賤姑姑。
等一等吧,明天我把仆人身上帶的玉鴛鴦給你,就當婚配憑證,這不算遲吧。”
葛仙無奈,隻好暫時放手,迴了自己的洞府。
第二天一大早,洞外吵吵嚷嚷,一片嘩然。
葛仙連忙出來觀看,見是蕎仙、桂仙等諸仙,有的捧著紅綾,有的捧著仙花,有的捧著玉器,聚集在洞前,賀喜說道:
“昨夜織女喜會牛郎,恐怕金梭都成平慵的談資了。”
葛仙說:“仙郎如是鐵石心腸,還需要幾天待婚。”
桂仙說:“仙郎既然答應了婚姻,自然要有佳期。今天先辦酒筵,給我們喝喜酒。”
葛仙立即吩咐小婢女設筵招待。蕎仙、竹仙、桂仙輪流勸酒,葛仙推托不了,一時酩酊大醉,昏倒在筵席上。
竹仙於是吹起黑霧,蕎仙挾持三緘,直接帶到了桂仙洞。
桂仙從筵席上迴來,跟三緘說:
“葛仙是妖,恐怕有損你身體,我姐妹才打抱不平,所以前去救你。”
三緘作揖,感謝不已。
葛仙蘇醒後,發現仙郎不見了,知道是落入了桂仙的圈套。
氣的馬上想前往討罰,估計自己實力不夠,於是來到後山請求援助。
梅仙、荼仙、水仙、蘭仙、桔仙、枳仙,一聽都氣的就要紛紛出動。
荼仙說:“奪人之愛,不是仁人。葛姐姐如果用好言好語去討迴仙郎,不是辦法,肯定不同意送還。
不如興師動眾直搗洞府,展現各自的道法,誰的道高,仙郎就歸誰。”
桔仙說:“這決定好極了。”
於是駕起黑霧,直撲桂仙洞。小婢女速去匯報,桂仙迎了出來,滿臉堆笑寬慰葛仙。
葛仙不願答理,枳仙連忙取出一條紅巾,拋向空中,化為烈火,緊緊包圍住桂仙洞,旋轉不停,燒的熱火衝天。
桂仙急忙從身上取出葫蘆,向火光中拋去,片刻大雨如注,紅巾墜入泥坑,火勢逐漸熄滅。
蘭仙憤怒取出金剪,荼仙取出金針,桔仙取出金鐲,同時朝桂仙洞內拋去。
桂仙知道不能勝敵,駕霧而逃。荼仙入洞,救出三緘,交給了葛仙。
桂仙很不服氣,轉輾來到瞿塘峽,約來鹿仙、猿仙、虎仙、獐仙,又向葛仙洞討取仙郎。
枳、桔諸仙出洞交鋒,各顯道法,酣戰許久。
蘭仙被竹仙用鐵節竹塔一擊,打下了雲頭。
正墜落時,遇一女仙用手把她接住了,並叫著蘭仙的名字,叫她跪下。
蘭仙跪在地上,抬頭一看,上麵坐著的原來是黎山老母。
老母說:“這群花妖修道也有幾年了,已成正果。為什麽還要興妖作怪,來嚇人呢?”
蘭仙低著頭說道,將葛、桂二仙,爭奪仙郎一事,細細稟告了老母。
老母說:“他不是仙郎,而是虛無子投生人世,是來闡明大道的。你們這些妖,膽子真大,為什麽敢違背天律?”
然後用手一指,霞光萬道,射向群妖鬥毆的地方,群妖嚇得紛紛停止了爭鬥。
老母大聲斥責,不守妖道,如此非禮。
群妖全部乖乖地,向老母謝罪離去。
葛仙獻出三緘主仆給老母,老母指點他們向南前行。
剛走了三天,途中遇到童子靠在柳樹下睡覺,主仆二人也選在了柳樹下休息。
一會兒,童子醒來,眼睛緊緊盯著三緘說:
“你主仆風塵仆仆這麽辛苦,究竟是在為名呢,還是在為利呢?”
三緘說:“名利都不是我的追求,我隻追求老子的大道。”
童子說:“老子是什麽人?道又是什麽道?”
三緘說:“老子,是道中的祖師。追求大道的人,就是在追求深奧微妙的道。”
童子說:“大道就在人的身上,你不自求,卻在風塵中徒勞奔波。這種求道的方式,哪裏能夠得到道。”
三緘說:“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特意來訪求良友,不論是得是失,隻是先用來參考。”
童子說:“學道的人要敦促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五倫,需竭盡心力。
然後清除雜念,減少私欲,保持心地寧靜。才能凝神聚氣,修養身心,控製情緣。涵養由生俱來的性情、品質等天性。
久而久之自然得道,為什麽需要別人?
我恨那些野道,專煉旁門歪道,最根本的東西已經丟失。怎麽能得到仙真,反而造孽了他自己的惡。本心一失,令人厭惡。
為什麽你主仆要風塵仆仆?快迴家裏去,靜養門庭,清心寡欲,煉氣歸神。”
三緘見他說話不落俗套,因此叩拜,說道:“你是學道中人嗎?”
童子說:“雖然不是學道中人,隻是常聽到過一些學道的方法而已。”
三緘說:“能談大道的人,肯定有一位高師。你跟我說了這麽多,就像我的老師,讓我懂得這些道理。哪一天我若道果有成,也有你一份的功德。”
童子說:“我師不是別人,是老子。”
三緘說:“你師此時可平安健在?”
童子說:“在天上。”
三緘說:“你下凡紅塵有什麽事?”
童子說:“昨天宮內走失了一頭青角板牛,師父特命我下凡收迴。”
三緘說:“此牛現在投生在什麽地方?”
童子說:“板牛本來就不願意投生,剛出南天門,全身牛毛被強烈的颶風吹得淨光。”
三緘說:“牛毛吹光了,牛身還存在,這牛是不是很厲害啊?”
童子說:“害了世人。”
三緘說:“為什麽會害世人?”
童子說:“牛毛亂散,投生到人世,對父母的養育,是不會知恩圖報的。反則動不動就謾罵父母,種種忤逆的人,就是牛毛投生的人。
不孝之人,不僅不能生在人類,而且也不能生在物類。用羽毛來比,很輕。用牛毛來比,簡直更輕。師父所以命我收迴,以堵絕逆子逆媳肆虐天下。”
三緘說:“今天的不孝之人,原來是牛毛所化。古代的不孝之人,又是什麽物類投生的呢?”
童子說:“古人的不孝之人,是鴟鶚投生,一隻鴟鶚投生一個人,所以古時看到不孝的人極少。
現在大多數不孝的人,是一牛毛而生。是一牛毛生出數牛毛,數牛毛又生出百牛毛,百生千,千生萬,生生不息。所以,天下已充塞許多不孝的人。
忤逆如不是牛毛生的,估計沒有這麽的蠢;忤逆如是牛毛生的,就有這麽的多。”
三緘說:“如此,你都能全部收盡嗎?”
童子說:“先把老牛收迴,以免又掉落更多的毛。讓不孝子不再蔓延,久而久之就自然沒有了。”
三緘正想著求他帶迴天上,得到老子指示入道的方法。
童子忽然兩手一拍,霎時身上長出一對羽翼,化為仙鶴,直入雲霄。
三緘驚訝了許久,然後繼續前行。約走了半個月的路程,來到聚仙觀住了下來。
再說七竅迴家已很久,整日思念著良朋,又策鞭遠行。
一時寅迴鬥柄,桃紅柳綠,幽雅宜人。
七竅沒有目的地走著,隻是隨意急速前行,也不知道在途中化了多長時間。
一天,走到鎖陽山。山的半腰上有一道觀,叫“棲鶴”。因路途疲累,兩隻腳已沒有力氣,於是在道觀內暫時住幾天。
閑暇無聊時,出道觀玩賞。看見一片綠野,平坦如氈,野中桑麻遍地,山花帶笑,紅白相兼。
七竅看著山中這麽漂亮的美景不忍離開,便沿著山路遊覽過去。
快近中午,忽然煙霧飄滿遍地。片刻之際,綠野消失的無形無蹤。當煙霧散去,忽然發現有一亭閣,挺立其中。
七竅驚奇,原想去看看有沒有人,又怕被妖吃掉。不去看過,又十分好奇,還是不由自主想去看看。
走走停停,已來到了亭閣下,抬頭望去,金字高懸。便沿著台階一級一級地登上靠近,到達頂端,望四周圍看了看,恍忽尤如在半個天空之上。
靠著窗仰視,門額上隻有“繡雲閣”三個字。
此閣又在七竅眼中出現,十分誘惑。七竅就在此閣中自由自在地徜徉著,竟然也不問這裏的主人是誰。
遊到精疲力倦,將要走下台階下閣,聽到亭閣下麵有一人說:
“昨天迴家,忘記鎖門了,如果被盜賊進入閣中偷竊,難免要受到斥責。”
七竅驚喜,就在裏麵等這人進來,好好與他交談。想不到他竟然沒有走進閣內,隻是鎖好門就走了。
七竅心裏很是驚惶,推開窗子去看,這個人早已不見了。
不一會兒,太陽又向西邊墜落,玉兔東升。七竅沒有任何辦法,隻好坐在閣內。
又過了一會兒,亭閣外有人在說:“今天夜裏的月亮正可愛,牛郎昨夜約好下凡紅塵,想到此閣來遊一遊,可不知到了沒有?”
又有一人說:“仙子還在雲遊,各有事情要做,難道像我二人能常搭肩而遊嗎?”
談談說說,竟然從窗子裏進來了。
七竅看見想避開,一人笑著說:“既然已到此閣,仙緣有份,為什麽要躲避呢?”
七竅於是呆立在二人的側旁。
二人詢問:“你認識我嗎?”
七竅說:“不認識。”
一仙說:“我和合仙子,常遊此閣。你的相貌我熟睹,估計有仙骨。你得道了?”七竅一片茫然。
另一仙說:“你道你自得,不要壞道自絕。當年是有嫉妒心,但不可在心中長期存有。”
七竅恭敬的應答著,跪求希望把他帶出去。
二仙說:“隨我下閣,這有什麽難的?”說罷,打開窗子想直接把他推出去。
七竅害怕墜落,還癡癡地站著觀望。
二仙已飛去,山風微吹,此時愈吹愈厲害,當一聲巨大的震動響過,樓閣已化為烏有。
等風停止後,抬頭細看,發現仍然還在棲鶴觀的山腰中。
迴來後,觀中老道跟七竅說:“你要到什麽地方去?春天快要結束。”
七竅於是辭別老道向南而遠遊。來到丸柏莊,遇一童子,問他:“你是七竅嗎?”
七竅說“是的。”
童子說:“前三天三緘來過這裏,所訪的人是你。可惜已過去三天,不可能追上了。”
七竅聽說,氣的一上一下而生病,又駕車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