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加藤殷所率領的倭人部隊,繼續往南昌城進發。


    不同於往日,此次,倭人的騎兵部隊全副武裝,盔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每一名騎手都眼神銳利,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時刻準備出擊。


    加藤殷謹慎地布下了天羅地網,嚴陣以待,誓要挫敗漢軍可能發起的再一次偷襲企圖,一雪前恥。


    倭人的騎兵數量龐大,超過了一萬之眾,他們利用地理優勢,以逸待勞,布下了無懈可擊的陣勢。


    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之下,即便是如上次那般數千精銳的漢軍騎兵,也難以逃脫被徹底圍剿的命運。


    加藤殷信心滿滿,隻待漢軍騎兵自投羅網,便可一舉將其殲滅。


    時光悄然流逝,行軍不過短短三個時辰,太陽已悄然西斜,天邊泛起了絢爛的晚霞。


    就在這時,正如倭人所料,漢軍的偷襲部隊再次現身,但這一次,他們的規模明顯縮水,僅有一支約兩千人左右的騎兵隊伍悄然而至,似乎是對倭人的強大陣勢有所忌憚。


    見漢軍騎兵逐漸逼近,倭人騎兵終於按捺不住,如同蓄勢待發的猛獸,突然從兩翼以雷霆萬鈞之勢包抄而來,意圖將這股孤軍深入的漢軍騎兵一舉包圍。


    漢軍騎兵眼見中計,反應迅速,立即調整陣型,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利用靈活多變的戰術轉向逃逸。


    然而,倭人騎兵並未給予他們太多機會,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迅速向漢軍騎兵收攏,左右兩翼的倭人騎兵更是如遮天之翼,眼看就要在前方會合,徹底封死漢軍騎兵的退路。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漢軍騎兵展現出了驚人的速度與默契,他們幾乎貼著倭人騎兵的刀鋒,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加速衝刺,憑借著過人的膽識與精湛的馬術,奇跡般地擦邊而過,硬生生地在倭人的包圍圈完全形成之前,逃出生天。


    見到漢軍騎兵從包圍圈中掙脫而出,加藤殷氣得猛地一拍大腿,臉色鐵青,怒目圓睜。


    “追!絕不能讓他們跑了!”


    加藤殷怒吼道。


    然而,盡管局勢緊張,倭人的機會卻並未完全喪失。


    倭人的騎兵隊伍迅速調整方向,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猛地往漢軍騎兵逃離的方向追去。


    騎兵們在極速奔馳中,展現出驚人的速度與靈活性,隻有同樣身為騎兵的他們,才能緊緊跟上這疾風般的速度,大隊騎兵的身影倏忽間便消失在了遠方的地平線上。


    加藤殷見狀,毫不猶豫地一揮手,下令一隊由萬名倭人士兵組成的步兵隊伍也緊隨其後,加入了追擊的行列。


    騎兵間的追逐,本質就是一場馬力的直接較量。


    倭人的騎兵經過長時間的休整,以逸待勞,養精蓄銳已久;而漢軍則是長途奔襲而來,馬力早已不如先前那般充沛。


    兩軍之間的馬力優劣,一眼便能分辨出來。


    就這樣,兩波騎兵一追一逃,如同兩道疾風,在廣袤的平原上越追越遠。


    不長時間,他們便已經跑過了二十裏的路程。


    漢軍騎兵沿著一條寬闊而堅固的大道在奔馳,這條大道如同一條巨龍般蜿蜒伸展,隻有如此堅固的大道,才能承受得住大批騎兵的奔跑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力。


    大道兩側的泥土鬆軟而濕潤,並不適合馬匹快速奔跑。一旦馬蹄踏入其中,很容易被鬆軟的泥土所陷住,從而影響奔跑的速度,甚至使馬腿折斷。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極速奔跑,戰馬的速度也逐漸慢了下來。


    它們大口喘息著,鼻孔中噴出團團白氣,顯然已經接近體力的極限。


    全速奔跑對戰馬的體力消耗是巨大的,到這裏,它們幾乎已經達到了所能承受的極限。


    指揮騎兵的倭人將領見狀,心中不禁大喜過望。


    他揮舞著手中的馬鞭,高聲喊道。


    “漢匪們已經跑不動了!兄弟們,再加把勁!加藤殷大人有重賞等著我們!”


    他的話語如同烈火一般點燃了倭人士兵的鬥誌,他們紛紛加快了速度,誓要將前方的漢軍騎兵一舉擒獲。


    而前方,漢軍騎兵的步伐愈發沉重,直至最終緩緩停歇,這一幕映入倭人將領的眼簾,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狂喜,勝利的曙光似乎已穿透雲層,照耀在他的臉上,近得幾乎可以伸手觸摸。


    就在這勝利的幻想即將變為現實的瞬間,一陣突如其來的騷亂與淒厲的慘叫自後方猛然爆發,如同寒風中突如其來的冰雹,打破了倭人將領心中的幻想。


    他本能地扭轉過頭,目光穿透紛亂的戰陣,試圖尋找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之源。


    這一望,卻讓他如墜冰窖,靈魂仿佛被猛然抽離。


    隻見一支規模龐大的漢軍騎兵隊伍,足足數千之眾,不知何時已悄然繞至倭人騎兵的尾部,開始了殘酷的追擊與收割。


    落在隊伍末尾的倭人騎兵,如同落入狼群的羔羊,無助地麵對著漢軍無情的刀鋒,哀嚎聲此起彼伏。


    “漢人騎兵……怎會有如此龐大的數量?!”


    倭人將領的聲音因震驚而變得嘶啞,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迅速盤算著,身後緊追不舍的漢軍騎兵,加上前方看似潰逃實則誘敵的漢軍騎兵,總數恐怕已逾萬人,絲毫不少於己方的兵力。


    更為致命的是,倭人騎兵經過先前二十裏地的狂奔,戰馬早已疲憊不堪,體力幾乎耗盡,麵對養精蓄銳、蓄勢待發的漢軍騎兵,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


    加之漢軍采取的銜尾追殺戰術,使得倭人騎兵陷入了騎兵作戰中最為不利的境地,前後受敵,進退維穀。


    在這絕望的時刻,一名身著白袍的年輕將領在追殺的漢軍騎兵中尤為顯眼,他手持一杆長槊,所向披靡,每一次橫掃或斜挑,都伴隨著一名倭人騎兵的倒下,無人能在他手下走過一個迴合。


    正當倭人騎兵隊伍因恐慌而陷入混亂之際,前方那兩千名原本“逃跑”的漢軍騎兵也突然調轉馬頭,加入了反擊的行列,如同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從前後兩方同時刺入倭人騎兵的心髒。


    “板載!”


    倭人將領發出絕望的唿喊,試圖以此激勵士兵發起最後的衝鋒,但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這一切顯得毫無意義。


    他甚至未能將速度提升至極限,就被從前方殺迴的一名中年漢將一槊挑落馬下,生命之火就此熄滅。


    雙方騎兵一旦交鋒,實力的懸殊立刻顯露無遺。


    漢軍騎兵無論是裝備之精良,還是戰鬥技藝之高超,都遠遠超越了倭人騎兵。


    戰鬥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單方麵的屠殺,倭人騎兵在絕望與無助中掙紮,卻隻能一步步走向滅亡。


    這支所向披靡的騎兵部隊,正是由漢軍名將衛青與霍去病親自率領。


    在兩位傳奇將領的聯袂指揮下,這支人數過萬的倭人騎兵部隊,竟在短短半個時辰內被徹底殲滅,無一幸免。


    當倭人的步兵終於趕到戰場時,映入眼簾的隻有滿地的倭人屍體和空氣中彌漫的濃烈血腥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在此並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