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舜臣漸漸理清了頭緒,也敏銳地猜到了這支迂迴到他們側後的漢軍竟是從隱蔽的水路悄然逼近的。


    這一發現讓他意識到局勢的嚴峻性。


    當前的當務之急,無疑是迅速而有效地消滅這支突如其來的漢軍,從而徹底解除來自側翼後方的潛在威脅,確保整個戰局的穩定與勝利的天平不向敵方傾斜。


    令李舜臣心中稍感寬慰的是,經過初步偵查,他得知這支漢軍的總兵力不過區區2萬餘人,相較於他們自身的力量而言,並不算太過龐大。


    這無疑讓他感覺到己方具有巨大的勝算。


    李舜臣當機立斷,迅速下達了作戰命令。


    他調集了麾下的5萬精兵,分兵三路,從三個不同的方向對這支漢軍形成了嚴密的包圍之勢,意圖通過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一舉將其殲滅。


    棒子國此次出征,總共動員了15萬大軍,而當前在這一戰場上集結的兵力也達到了驚人的12萬左右。


    即便是在麵對這支突如其來的漢軍時,他們在兵力上依然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


    這份雄厚的實力,無疑為李舜臣實施其圍殲計劃提供了堅實的後盾和強大的信心。


    當棒子國的五萬精銳鐵騎浩浩蕩蕩地抵達戰場之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兩萬漢軍已然在河畔背水列陣,列成了一個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陣勢。


    河水潺潺,波光粼粼,映照出漢軍將士們堅毅不屈的臉龐,那背水一戰的決絕之態,仿佛預示著即將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負責此次戰役指揮的棒子國將領李在績,見狀不禁放聲大笑,那笑聲中帶著幾分輕蔑與自信。


    “背水列陣,此乃兵法之大忌,無異於自絕後路,龍國將領如此不明兵法,真乃我軍之大幸也,思密達。”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漢軍將領的蔑視。


    盡管漢軍所布的陣型頗為奇特,既非傳統的方陣,亦非圓陣,而是由若幹個略微分散卻又相互唿應的小陣所構成,宛如一盤錯綜複雜的棋局,令人捉摸不透其意圖。


    然而,這並未動搖李在績內心的勝算。


    他堅信,憑借自己麾下五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大軍,隻需幾輪猛烈的攻勢,便能將這股漢軍徹底擊潰,迫使他們狼狽逃竄至冰冷的河水中,成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李在績毫不猶豫地拉開了攻擊的序幕。


    棒子國軍隊遵循著慣常的戰術,開戰之前先以密集的箭雨覆蓋敵方陣地,企圖削弱其戰鬥力。


    然而,對麵的漢軍卻早有準備,他們整齊劃一地舉起盾牌,每一個小陣列都緊密配合,形如龜甲,將箭矢紛紛擋在陣外,幾乎滴水不漏。


    幾輪箭雨過後,漢軍的整體陣型依舊穩固如山,絲毫未見動搖,幾乎沒有受到什麽損失。


    對於這樣的戰果,李在績並未感到意外。


    畢竟,能夠深入敵後執行如此重要任務的部隊,無疑是漢軍中的精銳之師,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實戰經驗,都絕非等閑之輩。


    區區箭雨,自然難以撼動其根本。


    然而,這並未讓李在績有絲毫的退縮,相反,他眼中的戰意更加熾烈,直接展開了正麵強攻。


    擁有兩倍半的兵力,而且都是棒子國內最精銳的士兵,李在績根本不認為自己有可能會輸。


    棒子國的槍盾兵方陣,在指揮官的號令下,如同堅固的壁壘一般,緩緩開始前移,地麵因沉重的步伐而微微顫動。


    對麵,漢軍的陣型亦是嚴陣以待。


    隨著一聲令下,雙方士兵迅速廝殺在一起,金屬碰撞的聲音、士兵的怒吼交織成一片混亂的戰場之聲。


    在這混亂之中,李在績臉上卻突然浮現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他猛地一揮手中的令旗,棒子國的弓箭兵方陣立刻響應,萬箭齊發,如同烏雲壓境,繼續向漢軍陣地傾瀉而去。


    這是棒子國軍隊在戰場上屢試不爽的戰術:當前排的肉搏兵種與敵人緊緊糾纏時,後方的弓箭手便利用這一時機,從掩護中挺身而出,以拋物線的軌跡向敵群拋射箭矢。


    那些深陷肉搏的士兵,往往因無法及時做出有效防禦,而遭受重大損失,為後續棒子國士兵的衝鋒鋪平道路。


    然而,李在績臉上的得意之色還未完全綻放,便迅速凝固。


    原來,漢軍的防禦部署竟出乎意料地完美,他們以小陣為單位,每個小陣都如同一個獨立的作戰單元,彼此間協同作戰,最前方的士兵雖然在肉搏角力,但當箭雨來襲的時候,後方的士兵及時舉起盾牌,巧妙地防禦了棒子國引以為傲的箭雨攻擊,箭矢大多落空,未能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相反,漢軍利用這一短暫的喘息之機,陣型開始向前壓迫,兩個小陣之間默契配合,隻需輕輕一斜,便能集中火力攻擊棒子國槍盾陣的同一薄弱點,長槍弩箭齊上陣,讓人防不勝防。


    這種戰術,正是漢軍經過戚繼光改良後的進階版鴛鴦陣,它巧妙地將士兵分為不同職能的小組,既能獨立作戰,又能迅速集結形成局部優勢。


    在漢軍這種精妙陣法的打擊下,棒子國士兵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打法,猝不及防之下棒子國的槍盾陣開始出現裂痕,一處又一處的缺口被打開。


    漢軍每次都能在局部形成2打1的絕對優勢,使得棒子國的防線搖搖欲墜。


    李在績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心中暗自驚歎:這漢軍,無論是戰術布局還是士兵的精銳程度,果然非同小可。


    然而,麵對漢軍淩厲的攻勢,李在績並未顯露出絲毫慌亂之色,因為他深知,自己手上還握有一張足以扭轉戰局的底牌。


    隨著一聲號令的吹響,棒子國士兵迅速調整陣型,原本略顯鬆散的隊伍開始收縮,宛如一隻即將捕食的猛獸,緊緊蜷縮起身體,依靠著密集的人員排列,竟奇跡般地止住了之前連連敗退的頹勢。


    與此同時,在陣型收縮的過程中,一個二三十丈寬的缺口悄然顯現,這並非失誤,而是李在績精心策劃的結果。


    他故意留出這個缺口,作為誘餌,吸引漢軍的注意力,而真正的殺手鐧,則是他麾下那支訓練有素、勇猛無比的騎兵部隊。


    一支近2000人的騎兵部隊,從那個空擋中猛然衝出,猶如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直擊向漢軍的側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在此並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