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漢軍的各路隊伍已整裝待發,士氣高昂,準備給予敵人意想不到的打擊。


    伍興正欲邁出城主府的大門,忽聞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吳惟忠的身影便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麵色有幾分急切,進門就大嗓門,對伍興喊道。


    “伍大人,昨日有一故交特來拜訪,他不僅對武藝有著極深的造詣,更是精通兵法,實乃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在下鬥膽,懇請伍大人能給予他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量才為用。”


    吳惟忠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對這位好友的信任與推崇。


    伍興聞言,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波瀾,他知道,在這關鍵時刻,每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都是寶貴的資源。


    於是,微笑著問道。


    “哦?這位高賢姓甚名誰?能得你如此讚譽,想必非同小可。”


    吳惟忠聞言,臉上頓時綻放出喜悅之色。


    “此人名喚李如鬆,字子茂,早年投身義軍,曆經無數戰役,戰功赫赫,勇猛之名遠播四海。”


    伍興心中暗讚,這李如鬆的出現恰如及時雨,對於即將展開的連綿戰事無疑是一大利好。


    他心中已有了計較,決定讓這位新來的猛將也參與到這場大戰之中。


    得到伍興同意,吳惟忠已轉身出門,不多時,便領著一位身材魁梧、滿麵虯髯的漢子步入廳堂。


    李如鬆步伐穩健,眼神堅定,一見伍興,便恭敬地行了一禮,聲音洪亮。


    “末將李如鬆,特來拜見伍大人。”


    伍興連忙上前,親手將李如鬆扶起,眼中滿是讚賞之意。


    “有子茂將軍相助,實乃我漢軍之大幸!”


    稍作沉吟,伍興便做出了決定。


    “眼下漢軍即將麵臨連場惡戰,子茂將軍就與汝誠共領一軍,輔助汝誠,共同抵禦外敵,保衛家國。”


    就這樣,李如鬆被安排成為了吳惟忠的副手,協同作戰。


    盡管從個人能力和軍事素養上來看,李如鬆或許還要勝過吳惟忠一籌,但伍興深知,國戰遠非遊戲,更不能簡單的角色替換。


    在這複雜的戰場背後,每一個將領、每一個士兵,都有著自己的立場、利益與考量。


    提拔人才,需謹慎權衡,既要考慮其才能,更要顧及軍中的穩定與和諧。


    而吳惟忠在目前漢軍將領中能力已經稍顯不足,讓李如鬆去輔助他,恰好能夠彌補其不足。


    這一個結果,吳惟忠和李如鬆兩人都比較滿意。


    江夏郡,此時棒子國那位傳奇將領李舜臣所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正駐紮於此。


    這支大軍如烏雲壓境,浩浩蕩蕩,一到來就反客為主,占據了周圍數個縣城。


    棒子國,這個在國戰中經曆十年依然強盛的國家,近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動蕩。


    他們的天命者被殺了,如同一座巍峨大山的崩塌,讓整個國家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


    而北方的蒙古帝國,這個曆來以鐵血著稱的強大帝國,嗅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難得的機遇,迅速調集大軍,猶如餓狼般洶湧南下,意圖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分一杯羹。


    棒子國人心惶惶,麵對蒙古鐵騎的淩厲攻勢,顯得力不從心,節節敗退。


    終於,在棒子國新的天命者誕生之後,為了國家的存續,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割讓了六郡給蒙古帝國,以求得暫時的和平。


    兩國在血與火的邊緣徘徊許久後,終於簽訂了和約,棒子國也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然而,就在這風雨飄搖之際,龍國的天命者橫空出世,引起了周邊所有國家的注意,也引起了棒子國的密切關注。


    棒子國的新天命者似乎從中看到了扭轉乾坤的機會,決定借共討龍國天命者之名,行恢複失地之實,於是秘密派遣大軍,以借道為名,悄然進入了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江夏郡。


    江夏郡的控製權,此刻卻落在了一個實力相對較弱的國家——菲傭國手中。


    菲傭國作為五老聯盟的一員,雖然名義上與棒子國同屬盟友,但在絕對實力麵前,這份盟約顯得脆弱不堪,而且盟約針對的僅僅是龍國,成員之間卻並不禁止爭鬥。


    棒子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企圖在菲傭國身上找迴一些因割地求和而失去的尊嚴與利益。


    於是,棒子國派出了他們手下最為倚重的頭號大將,那位被譽為傳奇的李舜臣,統領十五萬精兵,如猛虎下山般殺入了江夏郡。


    然而,李舜臣的大軍進入江夏後,並未急於向豫章郡推進,反而以駐紮待糧為借口,堂而皇之地在江夏郡內安營紮寨,借機逐步占領了鄰近的三個縣,將菲傭國擠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菲傭國麵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自然是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深知自己實力不濟,無法與棒子國正麵抗衡,隻能忍氣吞聲,緊守郡府,寄希望於之後再慢慢收迴失地。


    正因為如此,當斥候急匆匆地返迴營地,緊張地報告他們已經偵查到漢軍大部隊正悄然逼近的情報時,李舜臣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他幾乎要以為是斥候在緊張的氛圍中搞錯了情報,產生了誤判。


    在這四野茫茫,漢軍被五老聯盟70萬大軍從四麵八方緊緊包圍的險惡局勢之下,漢軍竟然還敢主動出擊,發起攻勢?


    這簡直是有違常理,令人難以置信。


    李舜臣的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疑惑。


    但李舜臣畢竟是棒子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傳奇將領,經曆過無數戰場的洗禮,軍事才能和作戰經驗並不差。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他迅速調整心態,讓自己冷靜下來。


    這點應變能力,對於他這樣的將領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


    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拖延,李舜臣立刻開始組織大軍進行防守布置。


    他深知,此時此刻,任何一絲的慌亂和失措都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的嚴重後果。


    此時其他五老聯盟的盟軍距離尚遠,盟軍是指望不了了。


    至於江夏郡中的菲軍,不背後捅一刀,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他必須穩住軍心。


    他要通過防守策略,讓漢軍在他麵前知難而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在此並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