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聲轟隆隆地響起,如同雷鳴,是比賽正式開始的宣告。
冠軍侯霍去病騎影一動,在鼓聲響起的一刻就衝了出去,瞬間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
然而,他的騎兵隊伍並未如眾人所料,直接衝向對手,而是采取了出人意料的策略,側向迂迴,沿著校場邊緣迂迴前進。
點將台上,觀戰的楊再興同樣出身於騎兵,目睹此景,不禁驚唿出聲。
“好快!”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驚歎,作為騎兵戰術的行家裏手,他能敏銳地察覺到霍去病麾下騎兵的速度非同小可,起碼比普通騎兵快了三成有餘。
這三成的提升,在戰場上足以決定勝負天平的傾斜,其恐怖之處,即便是以騎兵立國的蒙古帝國,恐怕也難以找出能讓麾下騎兵速度提升至此的將領。
幾乎就在霍去病騎兵迂迴的同時,另一邊的呂布也帶領著他的騎兵隊伍動了。
但他們並未迎頭對上霍去病的隊伍,而是選擇了一個截然相反的方向,同樣沿著校場的邊緣,方向卻是和霍去病的騎兵隊伍相反。
楊再興此刻的表情凝固,雙眼圓睜,仿佛連唿吸都為之停滯。
他從未見過如此驚人的速度,呂布麾下的騎兵,其速度竟然還在霍去病的騎兵之上,這簡直顛覆了他對騎兵速度極限的認知。
平時楊再興雖然也多與呂布一起演練,但呂布卻從來沒有指揮騎兵爆發出如此極限速度。
霍去病一邊冷靜地指揮著騎兵隊伍的行進方向,一邊密切注視著呂布的動向,那雙銳利的眼眸中閃爍著勢在必得的光芒。
當他注意到呂布竟然選擇了與自己截然相反的方向時,霍去病的眉頭不禁微微一挑,心中暗自驚訝。
他原本以為,憑借自己精心策劃的側向迂迴戰術,可以誘使呂布的騎兵迎頭而上,然後他便能利用速度優勢,施展出那套屢試不爽的巧妙變向戰術,給予對手一次致命的側擊。
這套戰術,他曾無數次在戰場上運用自如,屢建奇功,不論對手怎麽掙紮,最終都會敗下陣來。
然而,呂布的選擇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沒有選擇正麵迎擊,也沒有試圖幹擾霍去病的迂迴路線,而是果斷地帶領騎兵往相反方向疾馳,仿佛是要與霍去病進行一場速度的較量。
場上的形勢瞬間變得微妙而緊張。
雙方騎兵如同兩股洶湧的洪流,在廣闊的校場上互相追逐,企圖咬住對方的尾巴,展開一場銜尾追殺。
這樣的局勢,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為,在這樣的追逐戰中,速度將成為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任何戰術和技巧都將失去意義。
霍去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緊迫感。
任何一方稍有懈怠,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過去的戰鬥經曆,從未有人敢對他使用這樣的戰術。
因為,在所有人的認知中,霍去病指揮的騎兵,就是速度的代名詞,無人能出其右。
然而,今天,霍去病騎兵隊的速度卻受到了空前的挑戰。
霍去病愕然地瞪大了雙眼,他驚異地發現,呂布麾下的騎兵隊伍如同鬼魅一般,其行進速度竟然超乎尋常地超越了自己引以為豪的鐵騎。
自己精心挑選並率領的騎兵前鋒,在這疾風驟雨般的奔襲中,與呂布騎兵的尾部之間的距離逐漸被拉長。
而與此同時,呂布那支如同銳不可擋的黑色洪流般的前鋒,正以一種令人心悸的速度,悄無聲息地逼近著自己騎兵隊伍的末尾。
一旦被這股不可一世的騎兵追上,等待他們的,無疑將是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霍去病展現出了他作為將領的果斷,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迅速指揮騎兵隊伍改變方向,朝著校場上那片布滿了重重障礙與複雜地形的區域疾馳而去。
他的心中暗自盤算:呂布的騎兵雖快,但在這樣布滿障礙的環境中,他們的速度還能否保持?
畢竟,霍去病對自己的騎兵有著絕對的信心,他們經過嚴格訓練,掌握了一套獨特的避障技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外界環境對騎兵機動性的影響。
然而,令霍去病瞠目結舌、難以置信的是,呂布的騎兵隊伍竟沒有絲毫的遲疑與猶豫,毫不猶豫地緊隨其後,一同衝入了那片危機四伏的障礙物區域。
在這片由木樁、土堆、巨石構成的複雜地形中,呂布的騎兵展現出了令人瞠目的靈活性與速度,他們在障礙物間穿梭自如,如同在平地上奔跑一般輕鬆,沒有絲毫的減緩。
進入障礙物區域後,霍去病原本寄予厚望的戰術並未奏效,他不但沒有成功甩掉呂布的追擊,反而在這錯綜複雜的環境中,被呂布趁機再次拉近了一段距離,雙方之間的較量變得更加白熱化。
“這……怎麽可能?!”
霍去病隻覺腦海中一片空白。
自己一直引以為傲、視為克敵製勝法寶的速度,竟然在呂布麵前敗得如此徹底,這讓他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之後的結局幾乎毫無懸念,霍去病盡管拚盡全力,運用各種騎兵戰術試圖扭轉戰局,但在呂布那幾乎碾壓一切的速度麵前,所有的努力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如果是開戰之初,霍去病就不選擇速度比拚,或許還有這麽一點機會,當霍去病選擇了速度的比拚之後,一切就再也沒有懸念。
當霍去病麾下最後一名騎士的盔甲上被無情地灑上了象征失敗的石粉時,勝負己分。
那一刻,霍去病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失落與震撼,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在最引以為傲的速度上栽了跟頭。
然而,他並不知道,這一切都在伍興的精心算計之中。
伍興巧妙地利用了比賽的規則,使用假兵作為武器,隻要一旦觸碰到這些假兵,便意味著被淘汰出局。
這樣一來,霍去病特殊屬性中的優勢增幅攻擊、防禦以及殺傷力,都失去了用武之地,使得整場戰鬥最終演變為了純粹的速度對決。
而在這場速度的比拚中,呂布憑借其獨特的【飛將】特殊屬性,在百人以下的隊伍中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優勢,輕而易舉地在速度上壓過了霍去病。
表麵上看,選擇18人的小隊進行戰鬥似乎是霍去病自己的決定。
但實際上,霍去病並沒有真正的選擇餘地。
因為他深知,隻有這18人最熟悉他的戰鬥風格,能夠與他形成最佳的配合。
換而言之,這18人幾乎是他能夠組建的最強小隊,他不可能輕易放棄這份默契與信任,去選擇那些對他戰鬥風格一無所知的陌生人。
霍去病終究還是吃了,看不到屬性麵板的虧。
霍去病也沒有失落太久,他的眼神中逐漸恢複了堅定。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做出了重要決定,然後果斷地跳下戰馬,大步走向點將台。
當他走到點將台下,抬頭仰望台上的伍興時,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誠懇與期待,再不見之前的桀驁不馴。
霍去病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跪倒在地,雙手抱拳,額頭輕觸地麵,以最恭敬的姿態向伍興叩首道。
“末將霍去病,懇請伍大人能夠施以援手,救我舅父於水火之中。”
與此同時,伍興的眼前突然閃過一道光芒,那是國戰係統的任務提示開始閃爍。
冠軍侯霍去病騎影一動,在鼓聲響起的一刻就衝了出去,瞬間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
然而,他的騎兵隊伍並未如眾人所料,直接衝向對手,而是采取了出人意料的策略,側向迂迴,沿著校場邊緣迂迴前進。
點將台上,觀戰的楊再興同樣出身於騎兵,目睹此景,不禁驚唿出聲。
“好快!”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驚歎,作為騎兵戰術的行家裏手,他能敏銳地察覺到霍去病麾下騎兵的速度非同小可,起碼比普通騎兵快了三成有餘。
這三成的提升,在戰場上足以決定勝負天平的傾斜,其恐怖之處,即便是以騎兵立國的蒙古帝國,恐怕也難以找出能讓麾下騎兵速度提升至此的將領。
幾乎就在霍去病騎兵迂迴的同時,另一邊的呂布也帶領著他的騎兵隊伍動了。
但他們並未迎頭對上霍去病的隊伍,而是選擇了一個截然相反的方向,同樣沿著校場的邊緣,方向卻是和霍去病的騎兵隊伍相反。
楊再興此刻的表情凝固,雙眼圓睜,仿佛連唿吸都為之停滯。
他從未見過如此驚人的速度,呂布麾下的騎兵,其速度竟然還在霍去病的騎兵之上,這簡直顛覆了他對騎兵速度極限的認知。
平時楊再興雖然也多與呂布一起演練,但呂布卻從來沒有指揮騎兵爆發出如此極限速度。
霍去病一邊冷靜地指揮著騎兵隊伍的行進方向,一邊密切注視著呂布的動向,那雙銳利的眼眸中閃爍著勢在必得的光芒。
當他注意到呂布竟然選擇了與自己截然相反的方向時,霍去病的眉頭不禁微微一挑,心中暗自驚訝。
他原本以為,憑借自己精心策劃的側向迂迴戰術,可以誘使呂布的騎兵迎頭而上,然後他便能利用速度優勢,施展出那套屢試不爽的巧妙變向戰術,給予對手一次致命的側擊。
這套戰術,他曾無數次在戰場上運用自如,屢建奇功,不論對手怎麽掙紮,最終都會敗下陣來。
然而,呂布的選擇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沒有選擇正麵迎擊,也沒有試圖幹擾霍去病的迂迴路線,而是果斷地帶領騎兵往相反方向疾馳,仿佛是要與霍去病進行一場速度的較量。
場上的形勢瞬間變得微妙而緊張。
雙方騎兵如同兩股洶湧的洪流,在廣闊的校場上互相追逐,企圖咬住對方的尾巴,展開一場銜尾追殺。
這樣的局勢,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為,在這樣的追逐戰中,速度將成為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任何戰術和技巧都將失去意義。
霍去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緊迫感。
任何一方稍有懈怠,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過去的戰鬥經曆,從未有人敢對他使用這樣的戰術。
因為,在所有人的認知中,霍去病指揮的騎兵,就是速度的代名詞,無人能出其右。
然而,今天,霍去病騎兵隊的速度卻受到了空前的挑戰。
霍去病愕然地瞪大了雙眼,他驚異地發現,呂布麾下的騎兵隊伍如同鬼魅一般,其行進速度竟然超乎尋常地超越了自己引以為豪的鐵騎。
自己精心挑選並率領的騎兵前鋒,在這疾風驟雨般的奔襲中,與呂布騎兵的尾部之間的距離逐漸被拉長。
而與此同時,呂布那支如同銳不可擋的黑色洪流般的前鋒,正以一種令人心悸的速度,悄無聲息地逼近著自己騎兵隊伍的末尾。
一旦被這股不可一世的騎兵追上,等待他們的,無疑將是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霍去病展現出了他作為將領的果斷,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迅速指揮騎兵隊伍改變方向,朝著校場上那片布滿了重重障礙與複雜地形的區域疾馳而去。
他的心中暗自盤算:呂布的騎兵雖快,但在這樣布滿障礙的環境中,他們的速度還能否保持?
畢竟,霍去病對自己的騎兵有著絕對的信心,他們經過嚴格訓練,掌握了一套獨特的避障技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外界環境對騎兵機動性的影響。
然而,令霍去病瞠目結舌、難以置信的是,呂布的騎兵隊伍竟沒有絲毫的遲疑與猶豫,毫不猶豫地緊隨其後,一同衝入了那片危機四伏的障礙物區域。
在這片由木樁、土堆、巨石構成的複雜地形中,呂布的騎兵展現出了令人瞠目的靈活性與速度,他們在障礙物間穿梭自如,如同在平地上奔跑一般輕鬆,沒有絲毫的減緩。
進入障礙物區域後,霍去病原本寄予厚望的戰術並未奏效,他不但沒有成功甩掉呂布的追擊,反而在這錯綜複雜的環境中,被呂布趁機再次拉近了一段距離,雙方之間的較量變得更加白熱化。
“這……怎麽可能?!”
霍去病隻覺腦海中一片空白。
自己一直引以為傲、視為克敵製勝法寶的速度,竟然在呂布麵前敗得如此徹底,這讓他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之後的結局幾乎毫無懸念,霍去病盡管拚盡全力,運用各種騎兵戰術試圖扭轉戰局,但在呂布那幾乎碾壓一切的速度麵前,所有的努力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如果是開戰之初,霍去病就不選擇速度比拚,或許還有這麽一點機會,當霍去病選擇了速度的比拚之後,一切就再也沒有懸念。
當霍去病麾下最後一名騎士的盔甲上被無情地灑上了象征失敗的石粉時,勝負己分。
那一刻,霍去病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失落與震撼,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在最引以為傲的速度上栽了跟頭。
然而,他並不知道,這一切都在伍興的精心算計之中。
伍興巧妙地利用了比賽的規則,使用假兵作為武器,隻要一旦觸碰到這些假兵,便意味著被淘汰出局。
這樣一來,霍去病特殊屬性中的優勢增幅攻擊、防禦以及殺傷力,都失去了用武之地,使得整場戰鬥最終演變為了純粹的速度對決。
而在這場速度的比拚中,呂布憑借其獨特的【飛將】特殊屬性,在百人以下的隊伍中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優勢,輕而易舉地在速度上壓過了霍去病。
表麵上看,選擇18人的小隊進行戰鬥似乎是霍去病自己的決定。
但實際上,霍去病並沒有真正的選擇餘地。
因為他深知,隻有這18人最熟悉他的戰鬥風格,能夠與他形成最佳的配合。
換而言之,這18人幾乎是他能夠組建的最強小隊,他不可能輕易放棄這份默契與信任,去選擇那些對他戰鬥風格一無所知的陌生人。
霍去病終究還是吃了,看不到屬性麵板的虧。
霍去病也沒有失落太久,他的眼神中逐漸恢複了堅定。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做出了重要決定,然後果斷地跳下戰馬,大步走向點將台。
當他走到點將台下,抬頭仰望台上的伍興時,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誠懇與期待,再不見之前的桀驁不馴。
霍去病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跪倒在地,雙手抱拳,額頭輕觸地麵,以最恭敬的姿態向伍興叩首道。
“末將霍去病,懇請伍大人能夠施以援手,救我舅父於水火之中。”
與此同時,伍興的眼前突然閃過一道光芒,那是國戰係統的任務提示開始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