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姑山,瘦箕峰。


    裴煜捧上伏魔傘,有些感慨道:“未曾想,堂堂道宗下任掌教會如此犯險,真是令人費解。”


    清玄接過師傳法寶後,擺手笑道:“千金之子坐垂堂不適合修道之人”。


    裴煜默然,清玄此言,他深有感觸。


    別看他曾敗盡各路劍道高手,更是曾以化氣顛峰之境位列離宮長老之一,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幾乎每一步都是如同行走於生死邊緣。


    清玄轉頭看了裴煜一眼,微微沉吟後,道出心中所惑。


    裴煜啞然失笑,本欲不願迴答,可在看到清玄眼中的認真之意後,他沉默片刻後道:


    “道不同,不相與謀。”


    清玄眸光微閃,思慮片刻,結合那位道門遺脈八卦門、離宗長老等複雜關係,形勢便已然明晰。


    清玄低語道:“離宮,離宗?”


    裴煜迴道:“不錯,北俱蘆洲的離宮正是東勝神洲道門大派離宗的一枚棋子。”


    不待清玄發問,便自顧自迴道:“離宮本名喚為驪山宗,乃是當年離宗某位掌門的一步暗棋,其本意是暗中操控驪山宗,作為嵌入北俱蘆洲的一顆釘子,已達日後進軍北地的目的。”


    裴煜神色複雜,道:“然而,身世再‘清白’的棋子在魔窟待了上百年後,也難逃魔染的命運。”


    清玄輕輕頷首,輕聲道:“道友高瞻遠矚,入我道宗,可喜可賀。”


    裴煜聞言,斜忒了清玄一眼,好似在,罵我作甚?


    清玄頓時氣極。


    良久,清玄輕拍手掌,數丈外一道瘦纖細身影徒然乍現,快步走到清玄身前俯首,輕聲道:“丘禺山秋雁,拜見少主。”


    清玄虛扶,笑道:“日後不必如此,我與你家少主乃是結盟誓友,若你不嫌棄,在外聯絡之際,稱唿貧道公子即可。”


    待到其恭身而起,清玄道:“還要多謝你先前的救命之恩”。


    “另外,代我多謝王道友的恩情,這份心意,清玄銘記在心。”


    秋雁溫聲迴道:“公子放心”。


    清玄轉頭對著裴煜道:“你傷勢未複,就讓她送你一程吧”。


    裴煜毫不在意地點零頭,臨走之際輕拍清玄肩膀,“盆友,你比我命好,出門在外,隨時都有頂尖大高手保駕護航,哪像我,拚死累活數百年才掙得這一份家當,不容易啊。”


    “騷年,要記得惜福啊!”


    給了清玄一句意味深長惡話,裴煜便大搖大擺地甩手而去,暗中秋月隨校


    清玄直接略過對方言語中的調侃之意,待到其身影完全消失,他才緩緩收斂心思,不再思考與對方做的那筆交易。


    頃刻,清玄的身側,酆博智再次浮現,緩緩言道:


    “開始下棋了?”


    清玄默然,無動於衷。非是下棋,而是落子。


    俗話,落葉必歸根。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


    西牛賀洲,爛柯寺。


    一襲破舊袈裟,兩盞玲瓏佛龕,數枚扁平蒲團,屋內焚香縈繞。


    孤燈斜照,暗影婆娑,孤寂寥落。


    此處,正是爛柯寺住持方丈的修行打坐之地。


    方丈名喚無念。


    數息後,極其細的吱呀聲緩緩響起,低弱而細微,隨即自外麵探出一顆腦袋,光禿禿,亮鏜鏜。


    一個十歲左右的沙彌,身披布衣,腿綁布繩,腳踩布鞋,臉上掛著豌豆大的珍珠,晶瑩剔透,煞是滑稽可愛。


    沙彌極其謹慎心地偷摸進來,悄悄地,慢慢地,及待磨蹭到枯瘦方丈的身前仔細看了看後,他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頓時嘴角露出一絲得逞的笑意。輕輕把事先用大蔥熏得眼淚搽了幹淨,便躡手躡腳地欲轉到方丈身後去。


    忽然,耳邊響起一道慈祥話語,“靜心,你欲往何處?”


    名喚靜心的沙彌頓時身形一滯,隨即緩緩轉過身形,滿臉淚水地對著方丈哽咽哭訴道:“方丈師叔祖,靜心,靜心知錯了。”


    方丈慈眉善目,和藹地言道:“可知錯在何處?”


    靜心抽搐哭泣,道:“靜心錯在太過想念師兄們”。


    方丈不由得嘴角一抽,麵帶微笑地問道:“還有嗎?”


    靜心有些遲疑,隨即竭力壓低聲音道:“還有靜玄師兄借走淋子的《渡人經》”。


    方丈聞言不由得眉眼一豎,頓時勃然大怒,道:“你《渡人經》被你靜玄帶向東土了?”


    靜心被自始自終都是慈悲溫和的主持方丈驟然爆發給唬了一跳,有些呆愣地下意識點零頭,聲地安慰方丈道:“不過請方丈放心,靜玄師兄帶走的隻是前五樓的經文。”


    然而,話音未落,主持方丈嗖地一聲就消失了。


    作為爛柯寺的數本隱藏孤本的鎮寺功法之一的《渡人經》,有著其他經文難以企及的特殊之地。


    共計十八樓的《渡人經》,若非其自極其苛刻的修煉限製,其早已被列為爛柯寺藏經閣最上層。


    然而即便如此,這本自禪宗開派以來罕有人煉至第十二樓以上的鎮寺絕學依然能夠牢牢占據第二排頂端位置,整整兩百年不動搖,其價值之大可想而知。


    沙彌半響未曾迴過神來,良久,他猛然想起,那本《渡人經》,他似乎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


    和尚茫然地摸了摸光頭,輕聲細語地言道:“要不要告訴方丈,我已可以登上第五樓了?”


    “可,萬一他不相信咋辦?”


    “唉,這日子,愁啊~。”


    和尚暗暗掩著早已裂開地嘴,喃喃自語地道:“主持方丈就隻登上第十樓,看來這本經書也不難嘛。”


    卻未曾發現,不知何時去而複返地主持方丈臉如碳黑,額上數道黑線密布。


    方丈臉上褶皺微顫,滿臉無可奈何,亦夾雜著一絲微不可察欣慰之意。


    佛陀轉世,果然非同凡響。


    ---------


    時年,西方淨土,禪宗來人。


    傳《普世經》、《般若波羅密心經》與《渡人經》前五樓等數部經文於中土人間,其後短短十年間,便讓愚昧無知地無數愚民發展為虔誠至極的廣大信眾,席卷九洲諸國,香火極其鼎盛。


    經世濟民,布道下。


    霎時,道宗俱震,神洲大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尊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仙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仙塢並收藏道尊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