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棣兩眼通紅,胸口劇烈的起伏,獰笑著說道:“鼠輩膽子可真不小,竟敢擅自敢監視藩王,本王一本參奏上去,你們兩個都得掉腦袋。”
“擅自?”李彧一笑:“王爺請想,下官難道不知道監視藩王這種事會掉腦袋?他錦衣衛指揮使會不知道?我們膽子再大,敢擅自做主?”
朱棣心裏已經想到了是誰在幕後指使:“你們什麽時候開始通信的,多久通一次信?”朱棣咬牙問道。
李彧答道:“您來北平之前這些事是沒有的,您來到北平後不久,給我的密信也跟著到了。給我所有的密信,都是錦衣衛指揮使蔣浣的親筆信,他要求一個月通一次信,報告您的所有情況,當時蒙古人已經打了過來,雖然當時軍情緊迫,但我那兩個月仍然按時寫信,想必別的藩王那裏也差不多吧。”
朱棣沉默良久,李彧的話讓他陷入了沉思,錦衣衛和布政使監視自己,到底是父皇的授意,還是那邊在暗中搞鬼?如果李彧的話是真的,那此人確實對自己太有用了,那麽還要不要按照原計劃辦?
李彧雖不知道朱棣此時心中所想,但見到朱棣猶豫不決,便知道自己所說的話產生了作用。關於這次會麵,李彧是有自信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籌碼足夠讓朱棣動心,否則他也不會主動投奔了。他也清楚現在不必催促朱棣,讓朱棣想明白裏麵的厲害關係,對自己更有利。所以李彧慢慢端起了桌上的茶,開始悠閑的品茶。
朱棣十分糾結,李彧此刻拿出的信和複述的情況,不僅出乎意料,更讓他動心,這件事的背後,到底意味著機會還是更大的危險,完全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房間內出奇的安靜,兩個人都在沉默,不同的是,李彧主動選擇沉默,而朱棣是無法做出選擇的被動沉默。
屋外的一個聲音打破了室內的寧靜,“煩請您通稟一下,下官陳舒拜見王爺。”
門外的家仆還沒進屋,朱棣的聲音便傳了出來:“請陳大人進來吧。”
陳舒進來,朱棣和李彧都端坐在原位,看起來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陳舒告罪道:“小女給王爺填麻煩了,區區小事耽擱王爺的正事,恕罪恕罪。讓王爺久等了,現在下官開始匯報案情吧。”
朱棣點頭。陳舒開始陳述。
從燕王府出來,陳舒很是迷惑,燕王在聽自己匯報案情時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多次走神,更奇怪的是,自己匯報完了,朱棣竟然連說了好幾個不錯,還鼓勵自己接著好好幹,可是案情根本就沒什麽進展啊,燕王這樣誇獎,聽起來倒像是諷刺自己無所作為一樣。加上王妃平白無故的賞賜女兒那麽貴重的東西,難道燕王真的有意拉攏自己?又或者由於姚光啟是燕王門下,燕王認定姚光啟與女兒關係密切,想通過這一層關係收服自己?
陳舒正在琢磨,突然見前麵的李彧迴轉身:“老陳,看不出來,原來你跟燕王走的這麽近,走,到我府上坐坐,平日裏公務繁忙,難得一聚,今日趁此良機,到我那喝口茶如何?”
李彧盛情相邀,陳舒猶豫了一下,笑著迴到:“本該是在下請大人的,哪有大人請下官的道理。”
李彧一把拉起陳舒的手:“總是那麽客氣,走,我那有新茶,咱們走著。”
王陳二人去喝茶不提,此時的王府內,就在朱棣與李彧剛剛會麵的那個房間裏,朱棣與姚光啟正在激烈的爭吵。
“你怎麽知道李彧不是在騙你,他編出那番話無非是想讓你接納他,用你燕王的名號保全他自己!”姚光啟情緒激動,言語也很激烈。
朱棣很自信的答道:“討價還價,主動示好的一方必然弱勢,李彧怎麽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若沒有絕對的把握,怎麽可能主動示好,他就是知道自己籌碼的分量才敢主動投靠。況且我看人一向不走眼,他若撒謊,絕不會那麽自信,言談間斷不會那麽鎮定自若。”
姚光啟立即反駁道:“他之所以自信,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法戳穿他的謊言,他與錦衣衛指揮使蔣浣通信,我們找誰核實?蔣浣嗎?誰都證實不了!他這個謊言的高明就高明在這了,我們沒法核實,就不能證明他撒謊,他說什麽就是什麽了。”姚光啟此刻已經無法控製情緒,語調越來越高。
朱棣雖然覺得姚光啟的話有一定道理,但他還是堅信自己的直覺,他相信李彧所說的是實話。除此之外,朱棣還有一條更重要但卻不能明說的理由,他不想拿此事冒險,萬一李彧說的是真的,一旦錯過這個收服李彧的機會,那以後恐怕就很難再有了。還有一點是朱棣剛剛想到的,幹掉李彧容易,但新來的布政使一定還會接到錦衣衛的指使,一定還會成為朝廷的耳目,而且自己做掉了前任布政使,繼任的布政使一定不敢跟自己來往了。
有了這三層心思,朱棣寧願信其真,也不願相信姚光啟的質疑。
朱棣當然不能說那些不可告人的心思,所以隻能強自辯解道:“你不也說李彧不是最大的魚,後麵可能還隱藏一個更大更神秘的組織嗎?”
姚光啟雖然沒猜透朱棣的心思,但他知道朱棣真的動了心:“李彧貪贓枉法,搜刮民脂民膏,是國家的蛀蟲,朝廷的碩鼠,這樣的官員,萬萬不能收留,退一步講,此人唯利是圖,就算他眼下是真心投靠,他將來也會為了利益出賣你,反咬你一口。況且他身後那個組織太過龐大,眼下我們不宜與那個組織公然作對。”
姚光啟這幾句分析戳中了朱棣的痛點,朱棣歎了口氣:“你說的也有道理,容我先想想。”
七月末,杭州,鐵佛寺。
農曆七月份正是杭州最熱的季節,而中午正是一天中最酷熱難耐時候,熱到西湖上的遊人都稀稀落落的,熱到寺廟裏都沒有多少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了,熱到參禪打坐的和尚都打起了瞌睡,整個寺院裏除了幾個和尚微弱的唿嚕聲,再難聽到其他聲音。
就在這安靜的晌午時分,一支鴿子的咕咕叫聲打破了鐵佛寺後院的寂靜,一個年輕的和尚艱難的用胳膊支撐著腦袋,他已經準備夢會佛祖和周公了,但他一聽到鴿子叫,瞬間精神了過來:“你迴來了。”年輕和尚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鴿子眼前,順手抓了把米撒到鴿子眼前,熟練的解下鴿子腿上的細繩,拿起紙條,飛也似的向方丈的院子跑去。年輕和尚跑的很快,看得出來功夫底子不錯,跑了幾百步來到方丈院門竟然臉不紅氣不喘。
方丈的院門外守著一個不到三十歲的瘦和尚,見年輕和尚跑來,剛要伸手阻攔,卻一眼看見了年輕和尚手裏的紙條,張口問道:“哪裏的?”
年輕和尚伸手將紙條遞過去,低聲說道:“北平的。”
那瘦和尚接過紙條,二話不說,轉身推門進了院子,來到正堂門外,輕輕敲了敲門,同樣低聲說道:“北平傳書。”
門開了一條縫,從裏麵伸出一個手,一隻白胖的手,接過紙條,隨即門又關上了,屋內接過紙條的是個又白又旁的和尚,這和尚轉身,低頭向裏麵的內間說道:“宗主,北平來信了。”
房間裏傳出一聲長長的哈欠聲,這聲音裏帶著不情願和無奈,午覺被吵醒了,他顯得很不情願:“念吧,我聽著呢。”
白胖和尚打開紙條,看完略皺了皺眉:“北平那邊說,李彧最近動作頻頻,私下裏勾結不少人,還跟燕王朱棣走動頻繁,看樣子是要改換門庭,金堂主怕他出賣咱們,請示是否要除掉他。”
裏麵的人再次打了個哈欠,這才緩緩說道:“之前李彧就在私下裏搞小動作,我念他這幾年也給宗裏辦了不少事,就容下他了,可如今他是越來越放肆了,不管管不行了。把這個消息傳給副宗主,聽聽他怎麽說。”
白胖和尚懇切的說:“宗主,您不能總是縱容副宗主,他現在越來越跋扈,很多事不請示您就擅自做主,很多下麵的兄弟都認為現在是郭副宗主管理一切事務,他們還以為您不管事了呢。”
裏麵的聲音再次傳來:“那你說怎麽辦?”
白胖和尚說道:“很多事不必讓副宗主知道,您獨自定奪,更不必給副宗主那麽多權力,萬一有一天…”
裏麵的人歎了口氣:“我知道你想說什麽,但副宗主畢竟救過我的命,也救過我兒子的命,我倆曾歃血為盟,永不相負,如果我那麽做,他會寒心。想當年,先王就是讓手下寒了心,最後才沒鬥過朱元璋的,我不能重蹈覆轍,這幾年本宗能發展到現在不容易,我不能內耗。”
聽裏麵的人如此說,白胖和尚微微歎了口氣,搖頭轉身走了。
一天後的山東,副宗主收到了杭州轉來的字條,副宗主毫不猶豫的給北平分堂寫下了迴信,一旁的山東分堂的副堂主笑嘻嘻的拍著馬屁:“宗主越來越倚重您了,宗裏的大小事務十之七八都要轉給您辦理,聽說宗主的身體大不如前了,再過兩年,您就是我們的新宗主了。”
副宗主瞪了副堂主一眼:“這裏是衙門,閉上你的臭嘴,怕別人聽不到嗎?還有,將來誰做宗主這樣的大事,輪到你來嚼舌?辦事去吧,不用迴宗主了,用驛傳的快馬送北平,立即去辦。”
(=12看書)
朱棣兩眼通紅,胸口劇烈的起伏,獰笑著說道:“鼠輩膽子可真不小,竟敢擅自敢監視藩王,本王一本參奏上去,你們兩個都得掉腦袋。”
“擅自?”李彧一笑:“王爺請想,下官難道不知道監視藩王這種事會掉腦袋?他錦衣衛指揮使會不知道?我們膽子再大,敢擅自做主?”
朱棣心裏已經想到了是誰在幕後指使:“你們什麽時候開始通信的,多久通一次信?”朱棣咬牙問道。
李彧答道:“您來北平之前這些事是沒有的,您來到北平後不久,給我的密信也跟著到了。給我所有的密信,都是錦衣衛指揮使蔣浣的親筆信,他要求一個月通一次信,報告您的所有情況,當時蒙古人已經打了過來,雖然當時軍情緊迫,但我那兩個月仍然按時寫信,想必別的藩王那裏也差不多吧。”
朱棣沉默良久,李彧的話讓他陷入了沉思,錦衣衛和布政使監視自己,到底是父皇的授意,還是那邊在暗中搞鬼?如果李彧的話是真的,那此人確實對自己太有用了,那麽還要不要按照原計劃辦?
李彧雖不知道朱棣此時心中所想,但見到朱棣猶豫不決,便知道自己所說的話產生了作用。關於這次會麵,李彧是有自信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籌碼足夠讓朱棣動心,否則他也不會主動投奔了。他也清楚現在不必催促朱棣,讓朱棣想明白裏麵的厲害關係,對自己更有利。所以李彧慢慢端起了桌上的茶,開始悠閑的品茶。
朱棣十分糾結,李彧此刻拿出的信和複述的情況,不僅出乎意料,更讓他動心,這件事的背後,到底意味著機會還是更大的危險,完全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房間內出奇的安靜,兩個人都在沉默,不同的是,李彧主動選擇沉默,而朱棣是無法做出選擇的被動沉默。
屋外的一個聲音打破了室內的寧靜,“煩請您通稟一下,下官陳舒拜見王爺。”
門外的家仆還沒進屋,朱棣的聲音便傳了出來:“請陳大人進來吧。”
陳舒進來,朱棣和李彧都端坐在原位,看起來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陳舒告罪道:“小女給王爺填麻煩了,區區小事耽擱王爺的正事,恕罪恕罪。讓王爺久等了,現在下官開始匯報案情吧。”
朱棣點頭。陳舒開始陳述。
從燕王府出來,陳舒很是迷惑,燕王在聽自己匯報案情時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多次走神,更奇怪的是,自己匯報完了,朱棣竟然連說了好幾個不錯,還鼓勵自己接著好好幹,可是案情根本就沒什麽進展啊,燕王這樣誇獎,聽起來倒像是諷刺自己無所作為一樣。加上王妃平白無故的賞賜女兒那麽貴重的東西,難道燕王真的有意拉攏自己?又或者由於姚光啟是燕王門下,燕王認定姚光啟與女兒關係密切,想通過這一層關係收服自己?
陳舒正在琢磨,突然見前麵的李彧迴轉身:“老陳,看不出來,原來你跟燕王走的這麽近,走,到我府上坐坐,平日裏公務繁忙,難得一聚,今日趁此良機,到我那喝口茶如何?”
李彧盛情相邀,陳舒猶豫了一下,笑著迴到:“本該是在下請大人的,哪有大人請下官的道理。”
李彧一把拉起陳舒的手:“總是那麽客氣,走,我那有新茶,咱們走著。”
王陳二人去喝茶不提,此時的王府內,就在朱棣與李彧剛剛會麵的那個房間裏,朱棣與姚光啟正在激烈的爭吵。
“你怎麽知道李彧不是在騙你,他編出那番話無非是想讓你接納他,用你燕王的名號保全他自己!”姚光啟情緒激動,言語也很激烈。
朱棣很自信的答道:“討價還價,主動示好的一方必然弱勢,李彧怎麽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若沒有絕對的把握,怎麽可能主動示好,他就是知道自己籌碼的分量才敢主動投靠。況且我看人一向不走眼,他若撒謊,絕不會那麽自信,言談間斷不會那麽鎮定自若。”
姚光啟立即反駁道:“他之所以自信,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法戳穿他的謊言,他與錦衣衛指揮使蔣浣通信,我們找誰核實?蔣浣嗎?誰都證實不了!他這個謊言的高明就高明在這了,我們沒法核實,就不能證明他撒謊,他說什麽就是什麽了。”姚光啟此刻已經無法控製情緒,語調越來越高。
朱棣雖然覺得姚光啟的話有一定道理,但他還是堅信自己的直覺,他相信李彧所說的是實話。除此之外,朱棣還有一條更重要但卻不能明說的理由,他不想拿此事冒險,萬一李彧說的是真的,一旦錯過這個收服李彧的機會,那以後恐怕就很難再有了。還有一點是朱棣剛剛想到的,幹掉李彧容易,但新來的布政使一定還會接到錦衣衛的指使,一定還會成為朝廷的耳目,而且自己做掉了前任布政使,繼任的布政使一定不敢跟自己來往了。
有了這三層心思,朱棣寧願信其真,也不願相信姚光啟的質疑。
朱棣當然不能說那些不可告人的心思,所以隻能強自辯解道:“你不也說李彧不是最大的魚,後麵可能還隱藏一個更大更神秘的組織嗎?”
姚光啟雖然沒猜透朱棣的心思,但他知道朱棣真的動了心:“李彧貪贓枉法,搜刮民脂民膏,是國家的蛀蟲,朝廷的碩鼠,這樣的官員,萬萬不能收留,退一步講,此人唯利是圖,就算他眼下是真心投靠,他將來也會為了利益出賣你,反咬你一口。況且他身後那個組織太過龐大,眼下我們不宜與那個組織公然作對。”
姚光啟這幾句分析戳中了朱棣的痛點,朱棣歎了口氣:“你說的也有道理,容我先想想。”
七月末,杭州,鐵佛寺。
農曆七月份正是杭州最熱的季節,而中午正是一天中最酷熱難耐時候,熱到西湖上的遊人都稀稀落落的,熱到寺廟裏都沒有多少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了,熱到參禪打坐的和尚都打起了瞌睡,整個寺院裏除了幾個和尚微弱的唿嚕聲,再難聽到其他聲音。
就在這安靜的晌午時分,一支鴿子的咕咕叫聲打破了鐵佛寺後院的寂靜,一個年輕的和尚艱難的用胳膊支撐著腦袋,他已經準備夢會佛祖和周公了,但他一聽到鴿子叫,瞬間精神了過來:“你迴來了。”年輕和尚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鴿子眼前,順手抓了把米撒到鴿子眼前,熟練的解下鴿子腿上的細繩,拿起紙條,飛也似的向方丈的院子跑去。年輕和尚跑的很快,看得出來功夫底子不錯,跑了幾百步來到方丈院門竟然臉不紅氣不喘。
方丈的院門外守著一個不到三十歲的瘦和尚,見年輕和尚跑來,剛要伸手阻攔,卻一眼看見了年輕和尚手裏的紙條,張口問道:“哪裏的?”
年輕和尚伸手將紙條遞過去,低聲說道:“北平的。”
那瘦和尚接過紙條,二話不說,轉身推門進了院子,來到正堂門外,輕輕敲了敲門,同樣低聲說道:“北平傳書。”
門開了一條縫,從裏麵伸出一個手,一隻白胖的手,接過紙條,隨即門又關上了,屋內接過紙條的是個又白又旁的和尚,這和尚轉身,低頭向裏麵的內間說道:“宗主,北平來信了。”
房間裏傳出一聲長長的哈欠聲,這聲音裏帶著不情願和無奈,午覺被吵醒了,他顯得很不情願:“念吧,我聽著呢。”
白胖和尚打開紙條,看完略皺了皺眉:“北平那邊說,李彧最近動作頻頻,私下裏勾結不少人,還跟燕王朱棣走動頻繁,看樣子是要改換門庭,金堂主怕他出賣咱們,請示是否要除掉他。”
裏麵的人再次打了個哈欠,這才緩緩說道:“之前李彧就在私下裏搞小動作,我念他這幾年也給宗裏辦了不少事,就容下他了,可如今他是越來越放肆了,不管管不行了。把這個消息傳給副宗主,聽聽他怎麽說。”
白胖和尚懇切的說:“宗主,您不能總是縱容副宗主,他現在越來越跋扈,很多事不請示您就擅自做主,很多下麵的兄弟都認為現在是郭副宗主管理一切事務,他們還以為您不管事了呢。”
裏麵的聲音再次傳來:“那你說怎麽辦?”
白胖和尚說道:“很多事不必讓副宗主知道,您獨自定奪,更不必給副宗主那麽多權力,萬一有一天…”
裏麵的人歎了口氣:“我知道你想說什麽,但副宗主畢竟救過我的命,也救過我兒子的命,我倆曾歃血為盟,永不相負,如果我那麽做,他會寒心。想當年,先王就是讓手下寒了心,最後才沒鬥過朱元璋的,我不能重蹈覆轍,這幾年本宗能發展到現在不容易,我不能內耗。”
聽裏麵的人如此說,白胖和尚微微歎了口氣,搖頭轉身走了。
一天後的山東,副宗主收到了杭州轉來的字條,副宗主毫不猶豫的給北平分堂寫下了迴信,一旁的山東分堂的副堂主笑嘻嘻的拍著馬屁:“宗主越來越倚重您了,宗裏的大小事務十之七八都要轉給您辦理,聽說宗主的身體大不如前了,再過兩年,您就是我們的新宗主了。”
副宗主瞪了副堂主一眼:“這裏是衙門,閉上你的臭嘴,怕別人聽不到嗎?還有,將來誰做宗主這樣的大事,輪到你來嚼舌?辦事去吧,不用迴宗主了,用驛傳的快馬送北平,立即去辦。”
(=12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