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魏國投降
臣本布衣,帶女帝一統八荒 作者:孽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要跪地謝恩的梁凱,看著羽化天冷聲說道,
“羽帥說這些話,未免太讓人寒心了吧?末將雖然自知不如你,但也是有些本事的。
早年在坤軍之中,末將也多次單獨領兵作戰。
後來加入燕軍,末將也多次率領天羽軍進行分部作戰,那次打濮辛郡的範縣,也是末將獨自帶兵打下來的。
末將任勞任怨,從不敢貪功,怎得到了羽帥的口中,就成了難堪大任了?”
羽化天立刻怒聲反駁道,
“不行就是不行,你跟我這麽多年,你有幾斤幾兩我不知道嗎?”
“那是因為有你在,我的才能得不到發揮,所以你才會覺得我無才,給我一個單獨領兵作戰的機會,我不比你差!”
“你會害死全軍的!”
“羽化天!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忍你很久了!”
梁凱憤怒的吼道。
沈長恭看著這一幕,嘴角掛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羽化天生氣的扭過頭去,說道,
“反正我言盡於此,你願意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日後闖出禍來,莫說與我有關係就行了。”
梁凱冷哼道,
“好,既然你就這麽多,那我今日便與你羽化天恩斷義絕!
你提攜我,我感激你,但我為你效力這麽多年,跟著你義無反顧的投誠大燕,也算是迴報了你的恩情了。
今日你我割袍斷義!”
沈長恭勸道,
“行了行了,你倆幹嘛呢這是,以前關係多好的人啊,幹嘛吵得這麽厲害?咱們燕軍內部可還沒爆發過這麽激烈的爭吵呢。”
梁凱立刻單膝跪地,抱掌說道,
“王爺要提攜末將,末將感激不盡,可是羽帥,他不理解我,覺得我不行,我跟了他這麽多年,他都不信任我。”
“你別管他,梁凱,本王就問你,你覺得你自己能不能帶領好這一支魏國軍團?”
“末將能,若是打不好仗,末將願提頭來見!”
“提頭就免了,你既然願意,就跟聶楊好好配合,把這個軍團打理好。
另外,羽化天應該也跟你說了,這一支軍團,就是個炮灰軍團,人數超標,所以你們要去打硬仗,把人數削減到十萬人,成為一個標準軍團。
等那以後,本王才會給你們配神機營。
不過你也放心,既然是打硬仗,犧牲那麽大,那功勞肯定不會小,我大燕軍功,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立功的人。”
“末將梁凱多謝王爺,日後對王爺忠心耿耿,馬首是瞻,有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梁凱鄭重的磕頭。
沈長恭點了點頭,說道,
“這件事,先不要宣揚出去,畢竟魏軍還沒投降,指不定會有什麽變數。
如果魏軍投降了,你就負責接收好這一支軍隊,對齊整編,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
“下去吧。”
沈長恭揮了揮手。
“末將告辭!”
梁凱站起身,狠狠的瞪了一眼羽化天,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羽化天苦笑了一聲,向著沈長恭抱了抱掌,也告辭了。
他們走後,沈長恭噗嗤一聲笑了,說道,
“這倆人演的還挺像。”
南王也笑了,說道,
“是啊,演的還這麽尷尬,雖然有理有據,但也太突然了,真把咱倆當傻子糊弄呢。”
“其實也不算,這也是羽化天和梁凱向我們表忠心的一個方式,他們不知道我們看的出來嗎?
他們隻是沒有更好的方式了,所以就用這種當眾決裂的方式,來證明他們沒有任何反心,也沒有任何結黨營私的心思。
所以我們也不揭穿他們,就這樣吧,他們的心意,我們明白就行了。”
沈長恭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去找魚紫菱大帥睡覺覺。
……
兩日後,燕軍徹底渡過了洛水,在南岸集結。
三座浮橋,留在了河上,雖然暫時堵住了漕運的路,但也是為了後麵的運送補給來做準備。
而後,燕軍又用了一天時間,從河岸趕到了洛陽,在洛陽城的東部和南部,安營紮寨,雖然沒有包圍洛陽城,但也差不多了,裏麵的人已經無路可逃了。
當晚,洛陽城內,送出來一封魏皇的親筆信,上麵寫著,魏國將會在明日上午正式投降,請燕軍不要攻城,並在東門準備受降儀式。
收到這封信後,沈長恭便放下心來,給魏皇迴了一封信,讓他明日出來後,下令後麵的魏軍,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並帶著輜重等物,前往燕軍大營之中。
當晚,曹德最後瘋狂了一晚,寵幸了好幾個貴妃,累的是筋疲力盡,酩酊大醉。
翌日清晨,魏國朝堂上。
文武百官齊聚,魏皇曹德,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龍椅,坐了下來。
這一次,沒有任何人再出來說話。
昨天,燕軍已經兵臨城下,今日,便是做決定的時候了,早上不做決定,上午燕軍就會攻城。
他們還不知道,自家的皇帝,已經向燕軍傳信投降了。
曹德看著麵前的滿朝文武,撫摸著身下的龍椅,又拿起玉璽,輕輕撫摸著。
他的心中極度的不舍,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皇位,放棄自己的權力。
可他更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的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淚,緊緊的抱著玉璽,閉上眼睛,對著下麵說道,
“傳令,宮中所有人,都到前宮集合,所有的宗室,全都在家中做好準備。
所有大軍,放下武器,收拾輜重,前往燕軍大營。
我大魏……今日,投降。”
魏皇此言一出,下麵立刻哭聲一片。
滿朝文武跪下來痛哭流涕,高唿著皇上萬歲,表達著心中的不舍。
他們既是在哭皇上,也是在哭自己,更是在哭失去的榮華富貴。
曹德正式的宣布了魏國投降,而後帶著文武百官和玉璽,坐著馬車,浩浩蕩蕩城外而去。
城外,燕軍已經搭起了一個祭台。
沈長恭獨自一人,站在祭台上,兩側是兵甲林立的燕軍士兵和騎兵,殺氣騰騰。
魏皇的馬車在城門口便停了下來。
而後,他下了馬車,抱著玉璽,帶著百官,浩浩蕩蕩的向著城外走去。
這一走,魏國便沒了。
“羽帥說這些話,未免太讓人寒心了吧?末將雖然自知不如你,但也是有些本事的。
早年在坤軍之中,末將也多次單獨領兵作戰。
後來加入燕軍,末將也多次率領天羽軍進行分部作戰,那次打濮辛郡的範縣,也是末將獨自帶兵打下來的。
末將任勞任怨,從不敢貪功,怎得到了羽帥的口中,就成了難堪大任了?”
羽化天立刻怒聲反駁道,
“不行就是不行,你跟我這麽多年,你有幾斤幾兩我不知道嗎?”
“那是因為有你在,我的才能得不到發揮,所以你才會覺得我無才,給我一個單獨領兵作戰的機會,我不比你差!”
“你會害死全軍的!”
“羽化天!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忍你很久了!”
梁凱憤怒的吼道。
沈長恭看著這一幕,嘴角掛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羽化天生氣的扭過頭去,說道,
“反正我言盡於此,你願意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日後闖出禍來,莫說與我有關係就行了。”
梁凱冷哼道,
“好,既然你就這麽多,那我今日便與你羽化天恩斷義絕!
你提攜我,我感激你,但我為你效力這麽多年,跟著你義無反顧的投誠大燕,也算是迴報了你的恩情了。
今日你我割袍斷義!”
沈長恭勸道,
“行了行了,你倆幹嘛呢這是,以前關係多好的人啊,幹嘛吵得這麽厲害?咱們燕軍內部可還沒爆發過這麽激烈的爭吵呢。”
梁凱立刻單膝跪地,抱掌說道,
“王爺要提攜末將,末將感激不盡,可是羽帥,他不理解我,覺得我不行,我跟了他這麽多年,他都不信任我。”
“你別管他,梁凱,本王就問你,你覺得你自己能不能帶領好這一支魏國軍團?”
“末將能,若是打不好仗,末將願提頭來見!”
“提頭就免了,你既然願意,就跟聶楊好好配合,把這個軍團打理好。
另外,羽化天應該也跟你說了,這一支軍團,就是個炮灰軍團,人數超標,所以你們要去打硬仗,把人數削減到十萬人,成為一個標準軍團。
等那以後,本王才會給你們配神機營。
不過你也放心,既然是打硬仗,犧牲那麽大,那功勞肯定不會小,我大燕軍功,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立功的人。”
“末將梁凱多謝王爺,日後對王爺忠心耿耿,馬首是瞻,有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梁凱鄭重的磕頭。
沈長恭點了點頭,說道,
“這件事,先不要宣揚出去,畢竟魏軍還沒投降,指不定會有什麽變數。
如果魏軍投降了,你就負責接收好這一支軍隊,對齊整編,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
“下去吧。”
沈長恭揮了揮手。
“末將告辭!”
梁凱站起身,狠狠的瞪了一眼羽化天,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羽化天苦笑了一聲,向著沈長恭抱了抱掌,也告辭了。
他們走後,沈長恭噗嗤一聲笑了,說道,
“這倆人演的還挺像。”
南王也笑了,說道,
“是啊,演的還這麽尷尬,雖然有理有據,但也太突然了,真把咱倆當傻子糊弄呢。”
“其實也不算,這也是羽化天和梁凱向我們表忠心的一個方式,他們不知道我們看的出來嗎?
他們隻是沒有更好的方式了,所以就用這種當眾決裂的方式,來證明他們沒有任何反心,也沒有任何結黨營私的心思。
所以我們也不揭穿他們,就這樣吧,他們的心意,我們明白就行了。”
沈長恭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去找魚紫菱大帥睡覺覺。
……
兩日後,燕軍徹底渡過了洛水,在南岸集結。
三座浮橋,留在了河上,雖然暫時堵住了漕運的路,但也是為了後麵的運送補給來做準備。
而後,燕軍又用了一天時間,從河岸趕到了洛陽,在洛陽城的東部和南部,安營紮寨,雖然沒有包圍洛陽城,但也差不多了,裏麵的人已經無路可逃了。
當晚,洛陽城內,送出來一封魏皇的親筆信,上麵寫著,魏國將會在明日上午正式投降,請燕軍不要攻城,並在東門準備受降儀式。
收到這封信後,沈長恭便放下心來,給魏皇迴了一封信,讓他明日出來後,下令後麵的魏軍,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並帶著輜重等物,前往燕軍大營之中。
當晚,曹德最後瘋狂了一晚,寵幸了好幾個貴妃,累的是筋疲力盡,酩酊大醉。
翌日清晨,魏國朝堂上。
文武百官齊聚,魏皇曹德,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龍椅,坐了下來。
這一次,沒有任何人再出來說話。
昨天,燕軍已經兵臨城下,今日,便是做決定的時候了,早上不做決定,上午燕軍就會攻城。
他們還不知道,自家的皇帝,已經向燕軍傳信投降了。
曹德看著麵前的滿朝文武,撫摸著身下的龍椅,又拿起玉璽,輕輕撫摸著。
他的心中極度的不舍,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皇位,放棄自己的權力。
可他更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的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淚,緊緊的抱著玉璽,閉上眼睛,對著下麵說道,
“傳令,宮中所有人,都到前宮集合,所有的宗室,全都在家中做好準備。
所有大軍,放下武器,收拾輜重,前往燕軍大營。
我大魏……今日,投降。”
魏皇此言一出,下麵立刻哭聲一片。
滿朝文武跪下來痛哭流涕,高唿著皇上萬歲,表達著心中的不舍。
他們既是在哭皇上,也是在哭自己,更是在哭失去的榮華富貴。
曹德正式的宣布了魏國投降,而後帶著文武百官和玉璽,坐著馬車,浩浩蕩蕩城外而去。
城外,燕軍已經搭起了一個祭台。
沈長恭獨自一人,站在祭台上,兩側是兵甲林立的燕軍士兵和騎兵,殺氣騰騰。
魏皇的馬車在城門口便停了下來。
而後,他下了馬車,抱著玉璽,帶著百官,浩浩蕩蕩的向著城外走去。
這一走,魏國便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