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皇後以德報怨
臣本布衣,帶女帝一統八荒 作者:孽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清晨,坤國百官上朝,三公站在首位,眾臣恭敬站立。
“皇後娘娘到!”
隨著太監一聲唿喊,一身鳳袍頭戴鳳冠的皇後娘娘,從側門緩緩走了進來。
眾臣看到這一幕,大驚失色,立刻小聲議論紛紛了起來。
皇後當仁不讓,直接坐在了龍椅上。
一個禦史立刻站了出來,行禮道,”
“微臣拜見娘娘,敢問娘娘,陛下呢?
此人正是上次那個摔掉官帽以死相逼,不讓坤皇出城的人。
“陛下身體有恙,禦醫正在治療,這幾日,特令本宮聽政,主持國事。
此事,有三公加以佐證。”
“什麽?這怎麽可能?”
“皇上怎麽可能讓皇後監國呢?”
“發生了什麽事情?太子呢?皇子們呢?”
“這不是胡鬧嘛。”
眾臣議論紛紛,丞相站了出來,沉聲喝道,
“太子昨晚率領叛賊謀反,殺入宮中,意圖行刺陛下。
最終,三千多名叛賊被殲滅,宮中侍衛也被英勇戰死了數百人。
諸位上早朝的時候,應該也看到宮門外在搬運屍體了吧?”
眾臣再次議論了起來,
“難怪早上血腥味那麽重,看到偏門那邊有馬車拉著什麽,竟然是太子造反了。”
“昨晚上動靜挺大,不少官員都被抄家了。”
“難怪今天太子黨的一個都沒來,原來是造反被抄家了。”
先前那個禦史覺得不對,又說道,
“丞相,太子向來謙遜仁厚,忠孝兩全,怎麽會造反呢?”
丞相麵色不悅道,
“張大人,事實就擺在眼前,這會兒太子還沒砍腦袋呢,要不讓太子親自過來跟你說?”
張禦史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即便是太子真的造反了,真的要砍頭,那還有其他皇子呢?什麽時候輪到皇後來做主呢?
自古以來後宮不得幹政,先前陛下帶著皇後上朝,但好歹主持國事的也是陛下,我們也就忍了。
可現在陛下病重,理應派皇子監國,立下新的儲君才行。
我大坤,什麽時候輪到女子當家了?”
丞相立刻說道,
“這是昨晚陛下金口玉言親口說的,而且還寫了聖旨蓋了玉璽,你自己看!”
說著話,丞相拿出來聖旨遞給了張禦史。
張禦史立刻打開來看,身後眾臣立刻圍了上來。
聖旨上確實明明白白的寫著,讓皇後監國,眾臣輔佐。
張禦史瞬間臉色煞白,指著丞相喝道,
“這聖旨分明是你的筆跡,而非是陛下的筆跡!”
“你說的那是廢話,陛下臥床不起,如何執筆?”
“你們這是偽造聖旨,你們這是無恥的政變,陛下絕可不能下這樣的旨意,絕不可能!”
張禦史感覺天都塌了,嘶聲怒吼道,
“我要見陛下,我要見陛下!”
龍椅上,皇後冷冷開口道,
“那你去啊,本宮又沒攔著你。來人,賜張禦史金牌,讓他進入後宮,去養心殿麵見陛下。”
“是!”
太監立刻雙手托著金牌,來到了張禦史的麵前。
張禦史傻眼了,這個時候,對方不應該惱羞成怒砍他腦袋嗎?怎麽還讓他去見陛下呢?
他想了想後,立刻拿過金牌,轉身對眾臣說道,
“你們在這裏等著我,我去見陛下,等迴來後自見分曉!”
張禦史拿著金牌,跟著太監便進了後宮。
他走後,眾臣都議論紛紛,將信將疑。
兩刻鍾後,張禦史又迴來了,太監將金牌還給了皇後。
張禦史失魂落魄,魂不守舍,宛如行屍走肉一樣來到了大殿裏麵。
“張大人,皇上怎麽說?”
眾臣連忙問道。
張禦史看著他們,張了張嘴,又看向了皇後,最後才說道,
“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太子確實造反了,後花園還有正在清洗血跡的侍衛。
皇上確實病重了,禦醫正在煎藥,皇上也睡醒了,躺在床上。
我去見皇上的時候,皇上氣若遊絲,麵色蒼白。
禦醫說皇上身體太差了,加上國事操勞,太子謀反,病的更嚴重了。
我問皇上這些事情,皇上也都一一說了,還說讓我們好生輔佐皇後。
這幾個月皇後一直在跟著皇上聽政,她懂政事的。”
聽到這話,眾臣都不再懷疑。
張禦史是出了名的不怕死,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更不畏強權,否則就不會膽敢怒斥皇後和丞相了,上次也不會摔帽以死相逼威脅皇帝。
他一心為國,是絕對不會說謊的。
張禦史走到大殿中間,摘下官帽,放在地上,跪下來說道,
“罪臣無知,衝撞辱罵皇後娘娘與丞相,請娘娘治罪。”
“那張愛卿說,這該當何罪,如何判罰啊?”
皇後站起身,緩緩走下台階,邊走邊說道。
張禦史立刻說道,
“迴稟娘娘,罪臣頂撞辱罵丞相,理應革職處理,辱罵國母,罪不可恕,當受剝皮萱草之刑,全家發配為奴,抄家資產充入國庫。”
此時,皇後已經來到了他的麵前,彎下腰,將那官帽撿了起來,說道,
“愛卿平身。”
張禦史站起身來。
皇後抬手,親手將官帽又給他戴了迴去。
“娘娘……”
張禦史見狀一怔。
皇後娘娘那絕美無雙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
“張禦史若是死了,本宮上哪再找一位不懼生死不畏強權,一心為國的忠臣呢?
本宮恕你無罪,官複原職。”
說完話,皇後轉身向著龍椅上走去。
張禦史感動的老淚縱橫,立刻跪下身來,高唿道,
“罪臣,多謝娘娘開恩!”
這一手以德報怨,寬宏大量,直接把張禦史給徹底折服了,也讓朝堂上其他眾臣,對皇後的感觀改善了不少。
也許,在皇後的帶領下,大坤能夠挺過這次危機呢。
畢竟,皇後脾氣好,胸懷寬廣,又能聽得進去話,他們不用怕因言獲罪了。
眾臣商議了一些國事,皇後處理的井井有條。
就在快要散朝的時候,外麵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
“報!八百裏加急!加急!”
侍衛拿著折子,快速地衝了過來。
太監立刻上前去,將折子拿過,遞給了皇後。
皇後打開後看了看,臉色劇變!
“娘娘,發生什麽事了?”
丞相問到。
皇後唐欣怡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燕軍沒有攻打聶北的防線,而是繞道走資陽郡去了。”
“皇後娘娘到!”
隨著太監一聲唿喊,一身鳳袍頭戴鳳冠的皇後娘娘,從側門緩緩走了進來。
眾臣看到這一幕,大驚失色,立刻小聲議論紛紛了起來。
皇後當仁不讓,直接坐在了龍椅上。
一個禦史立刻站了出來,行禮道,”
“微臣拜見娘娘,敢問娘娘,陛下呢?
此人正是上次那個摔掉官帽以死相逼,不讓坤皇出城的人。
“陛下身體有恙,禦醫正在治療,這幾日,特令本宮聽政,主持國事。
此事,有三公加以佐證。”
“什麽?這怎麽可能?”
“皇上怎麽可能讓皇後監國呢?”
“發生了什麽事情?太子呢?皇子們呢?”
“這不是胡鬧嘛。”
眾臣議論紛紛,丞相站了出來,沉聲喝道,
“太子昨晚率領叛賊謀反,殺入宮中,意圖行刺陛下。
最終,三千多名叛賊被殲滅,宮中侍衛也被英勇戰死了數百人。
諸位上早朝的時候,應該也看到宮門外在搬運屍體了吧?”
眾臣再次議論了起來,
“難怪早上血腥味那麽重,看到偏門那邊有馬車拉著什麽,竟然是太子造反了。”
“昨晚上動靜挺大,不少官員都被抄家了。”
“難怪今天太子黨的一個都沒來,原來是造反被抄家了。”
先前那個禦史覺得不對,又說道,
“丞相,太子向來謙遜仁厚,忠孝兩全,怎麽會造反呢?”
丞相麵色不悅道,
“張大人,事實就擺在眼前,這會兒太子還沒砍腦袋呢,要不讓太子親自過來跟你說?”
張禦史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即便是太子真的造反了,真的要砍頭,那還有其他皇子呢?什麽時候輪到皇後來做主呢?
自古以來後宮不得幹政,先前陛下帶著皇後上朝,但好歹主持國事的也是陛下,我們也就忍了。
可現在陛下病重,理應派皇子監國,立下新的儲君才行。
我大坤,什麽時候輪到女子當家了?”
丞相立刻說道,
“這是昨晚陛下金口玉言親口說的,而且還寫了聖旨蓋了玉璽,你自己看!”
說著話,丞相拿出來聖旨遞給了張禦史。
張禦史立刻打開來看,身後眾臣立刻圍了上來。
聖旨上確實明明白白的寫著,讓皇後監國,眾臣輔佐。
張禦史瞬間臉色煞白,指著丞相喝道,
“這聖旨分明是你的筆跡,而非是陛下的筆跡!”
“你說的那是廢話,陛下臥床不起,如何執筆?”
“你們這是偽造聖旨,你們這是無恥的政變,陛下絕可不能下這樣的旨意,絕不可能!”
張禦史感覺天都塌了,嘶聲怒吼道,
“我要見陛下,我要見陛下!”
龍椅上,皇後冷冷開口道,
“那你去啊,本宮又沒攔著你。來人,賜張禦史金牌,讓他進入後宮,去養心殿麵見陛下。”
“是!”
太監立刻雙手托著金牌,來到了張禦史的麵前。
張禦史傻眼了,這個時候,對方不應該惱羞成怒砍他腦袋嗎?怎麽還讓他去見陛下呢?
他想了想後,立刻拿過金牌,轉身對眾臣說道,
“你們在這裏等著我,我去見陛下,等迴來後自見分曉!”
張禦史拿著金牌,跟著太監便進了後宮。
他走後,眾臣都議論紛紛,將信將疑。
兩刻鍾後,張禦史又迴來了,太監將金牌還給了皇後。
張禦史失魂落魄,魂不守舍,宛如行屍走肉一樣來到了大殿裏麵。
“張大人,皇上怎麽說?”
眾臣連忙問道。
張禦史看著他們,張了張嘴,又看向了皇後,最後才說道,
“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太子確實造反了,後花園還有正在清洗血跡的侍衛。
皇上確實病重了,禦醫正在煎藥,皇上也睡醒了,躺在床上。
我去見皇上的時候,皇上氣若遊絲,麵色蒼白。
禦醫說皇上身體太差了,加上國事操勞,太子謀反,病的更嚴重了。
我問皇上這些事情,皇上也都一一說了,還說讓我們好生輔佐皇後。
這幾個月皇後一直在跟著皇上聽政,她懂政事的。”
聽到這話,眾臣都不再懷疑。
張禦史是出了名的不怕死,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更不畏強權,否則就不會膽敢怒斥皇後和丞相了,上次也不會摔帽以死相逼威脅皇帝。
他一心為國,是絕對不會說謊的。
張禦史走到大殿中間,摘下官帽,放在地上,跪下來說道,
“罪臣無知,衝撞辱罵皇後娘娘與丞相,請娘娘治罪。”
“那張愛卿說,這該當何罪,如何判罰啊?”
皇後站起身,緩緩走下台階,邊走邊說道。
張禦史立刻說道,
“迴稟娘娘,罪臣頂撞辱罵丞相,理應革職處理,辱罵國母,罪不可恕,當受剝皮萱草之刑,全家發配為奴,抄家資產充入國庫。”
此時,皇後已經來到了他的麵前,彎下腰,將那官帽撿了起來,說道,
“愛卿平身。”
張禦史站起身來。
皇後抬手,親手將官帽又給他戴了迴去。
“娘娘……”
張禦史見狀一怔。
皇後娘娘那絕美無雙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
“張禦史若是死了,本宮上哪再找一位不懼生死不畏強權,一心為國的忠臣呢?
本宮恕你無罪,官複原職。”
說完話,皇後轉身向著龍椅上走去。
張禦史感動的老淚縱橫,立刻跪下身來,高唿道,
“罪臣,多謝娘娘開恩!”
這一手以德報怨,寬宏大量,直接把張禦史給徹底折服了,也讓朝堂上其他眾臣,對皇後的感觀改善了不少。
也許,在皇後的帶領下,大坤能夠挺過這次危機呢。
畢竟,皇後脾氣好,胸懷寬廣,又能聽得進去話,他們不用怕因言獲罪了。
眾臣商議了一些國事,皇後處理的井井有條。
就在快要散朝的時候,外麵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
“報!八百裏加急!加急!”
侍衛拿著折子,快速地衝了過來。
太監立刻上前去,將折子拿過,遞給了皇後。
皇後打開後看了看,臉色劇變!
“娘娘,發生什麽事了?”
丞相問到。
皇後唐欣怡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燕軍沒有攻打聶北的防線,而是繞道走資陽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