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其實不是姚遠的原創,有一次他去找穀總談項目,正好趕上那家公司的人從穀總辦公室出來。
談完項目,姚遠在與穀總閑聊時得知,剛才那些人是來融資的。姚遠一天到晚的忙業務,怎麽會知道那麽多內幕消息,今天說的一切都是他聽穀總說的,後來姚遠在網上一查還真有不少料。
“這樣啊!我在網上也查到一些公開信息,他家負債率是挺高的,所以過來問問你,我再查查,你要是手中有資料可以給我些。看來這水挺混的!
他們跟我們總部談結構化,想讓我們出優先級,他們找其他投資機構做劣後。看來這事不太靠譜!”劉華驚訝道。來到國內有一段時間了,他也學會了不少國內的流行語。
“這水不僅混,還深呢!什麽結構化啊!到時候還不上錢,優先級和略後級都一樣拿不到錢。
我理解的結構化,其實優先級不占什麽優勢,沒事時賺的少,出事了,也未必真能優先,可能連本金都收不迴來。”姚遠笑道。
“嗯,債權投資看的就是債務人的預期還款能力,等我把資料湊齊了寫個報告給總部,總部十有八九是不會投的。”劉華點點頭道。
一周後,孟琛告訴姚遠,不良資產收購方案已經談妥,這幾日冀省國資委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在走程序。
說起省一級的資產管理公司就不得不提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了。
為了解決當時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問題,降低銀行風險,在一九九九年財政部撥款一百億元設立了信達,後來陸續成立了東方、長城和眾人皆知的華融。這四家巨無霸型的央企被戲稱為四大(注意不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全部是財政部撥款設立。
信達對口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不良資產;東方對口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長城對口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華融對口接收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
四大對應的五家銀行注定了以後各家的實力和體量,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那都是中國人很行的銀行,貸款質量高,相應的信達和華融的底子好,在日後的發展中比兩外兩家要快很多。
這也導致了信達和華融這兩家公司的發展更加的激進、迅猛。特別是賴總上台後,華融更是一日千裏,直接後果便是賴總成就了巨無霸華融,但自己卻被執行了死刑。
與前兩家相比,東方的發展就顯得保守謹慎的多,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所以到了今日,東方一直發展穩健,不知道能不能笑到最後坐上四大的頭把交椅。
長城就比較悲催了,自從對上農業銀行雖然有財政部這麽個親媽,但奈何貸款麵對的多是搞農業的公司或者個人,本來就底子薄,又沒有什麽抵押物,動不動就來個老子一條爛命,你愛咋招就咋招,欠款一拖幾十年,連銀行都懶的催。
所以直到今日,四大的排名老大、老二、老三的排名是不太穩定的,老四長城卻成了定海神針。
自從二零一三年起,銀行不良貸款越來越多,四大除了收不良資產外,還會撈些外快,比如那個啥那個啥(類銀行業務)。
四大吞不下全國各地大量湧現的不良資產,所以當時的銀監會(後來更名為銀保監會)下文允許各省設立或者委托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和處置本省的銀行不良資產業務。
次年,陸陸續續的各省都設立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沿海地區各省份有的一個省設立了兩家甚至更多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可以說不良資產業務此前是小眾業務,至少在二零一三年以前是不具備市場化操作空間的,多是一些“關係戶”在自己買賣,甚至是銀行從業人員自己從銀行倒騰不良資產出來悶聲發大財。
不良資產業務真正的市場化是從二零一三年開始的,真正火起來是在二零一五年。
孟琛聯係購買的不良資產的債權人就是冀省自己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
不知道是穀總的關係硬,還是冀省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又或是資產管理公司想盡快拋售手中的不良資產包套現,總之冀省的資產管理公司在與孟琛接觸後直接給了四點五折的價格,讓孟琛很意外。
不過對方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要搭售五十多戶信用貸款不良資產,債權總額在八千多萬,售價五十萬。
經過姚遠與穀總溝通,穀總同意收下這五十萬的信用貸款,如果能追迴錢隻要填平五十萬的成本,剩下的全部歸律師事務所。
冀省資產管理公司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半個月後穀總旗下一個新設的殼公司中標,與資產管理公司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受讓了不良資產包。
“孟律師,後麵看你的了。”姚遠一臉嚴肅道。
不良資產項目穀總隻看結果,方案是孟律師製定的,對於穀總來說就是律所出的方案,要是有什麽閃失,可就窩頭翻個顯眼了!
“您放心,前段時間我就已經找人與債務人搭上話了。債務人聽說咱們有解決方案,樂的屁顛屁顛的,明天我會去冀省見他們。”孟琛信心十足道。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另外,把資產包裏信用貸款都拿出來,有個同行想要收購。”姚遠道。
“要不要咱們先篩選下,把有希望迴款的拿出來?”孟琛道。
“算啦,你們團隊就那麽兩個人,項目一個挨著一個,沒有那麽多精力。想要撈外快,等下一個項目吧,對方出一百萬收購,這次咱們也做做批發商。”姚遠笑道。
孟琛雖然想多賺點,但想想姚遠的話也對,自己手下這點人再派出去一個個排查不良貸款,確實精力不夠用。
次日一早,孟琛帶著白小春去了冀省。
冀省的八套別墅是兩個債務人的,這兩人早年間也算是當地的風雲人物,合夥作倒爺賺了些錢在市裏開了歌舞廳,當年歌舞廳是很潮的地方,就像三裏屯的酒吧。再後來歌舞廳不行了,改行幹起了ktv。
談完項目,姚遠在與穀總閑聊時得知,剛才那些人是來融資的。姚遠一天到晚的忙業務,怎麽會知道那麽多內幕消息,今天說的一切都是他聽穀總說的,後來姚遠在網上一查還真有不少料。
“這樣啊!我在網上也查到一些公開信息,他家負債率是挺高的,所以過來問問你,我再查查,你要是手中有資料可以給我些。看來這水挺混的!
他們跟我們總部談結構化,想讓我們出優先級,他們找其他投資機構做劣後。看來這事不太靠譜!”劉華驚訝道。來到國內有一段時間了,他也學會了不少國內的流行語。
“這水不僅混,還深呢!什麽結構化啊!到時候還不上錢,優先級和略後級都一樣拿不到錢。
我理解的結構化,其實優先級不占什麽優勢,沒事時賺的少,出事了,也未必真能優先,可能連本金都收不迴來。”姚遠笑道。
“嗯,債權投資看的就是債務人的預期還款能力,等我把資料湊齊了寫個報告給總部,總部十有八九是不會投的。”劉華點點頭道。
一周後,孟琛告訴姚遠,不良資產收購方案已經談妥,這幾日冀省國資委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在走程序。
說起省一級的資產管理公司就不得不提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了。
為了解決當時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問題,降低銀行風險,在一九九九年財政部撥款一百億元設立了信達,後來陸續成立了東方、長城和眾人皆知的華融。這四家巨無霸型的央企被戲稱為四大(注意不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全部是財政部撥款設立。
信達對口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不良資產;東方對口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長城對口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華融對口接收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
四大對應的五家銀行注定了以後各家的實力和體量,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那都是中國人很行的銀行,貸款質量高,相應的信達和華融的底子好,在日後的發展中比兩外兩家要快很多。
這也導致了信達和華融這兩家公司的發展更加的激進、迅猛。特別是賴總上台後,華融更是一日千裏,直接後果便是賴總成就了巨無霸華融,但自己卻被執行了死刑。
與前兩家相比,東方的發展就顯得保守謹慎的多,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所以到了今日,東方一直發展穩健,不知道能不能笑到最後坐上四大的頭把交椅。
長城就比較悲催了,自從對上農業銀行雖然有財政部這麽個親媽,但奈何貸款麵對的多是搞農業的公司或者個人,本來就底子薄,又沒有什麽抵押物,動不動就來個老子一條爛命,你愛咋招就咋招,欠款一拖幾十年,連銀行都懶的催。
所以直到今日,四大的排名老大、老二、老三的排名是不太穩定的,老四長城卻成了定海神針。
自從二零一三年起,銀行不良貸款越來越多,四大除了收不良資產外,還會撈些外快,比如那個啥那個啥(類銀行業務)。
四大吞不下全國各地大量湧現的不良資產,所以當時的銀監會(後來更名為銀保監會)下文允許各省設立或者委托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和處置本省的銀行不良資產業務。
次年,陸陸續續的各省都設立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沿海地區各省份有的一個省設立了兩家甚至更多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可以說不良資產業務此前是小眾業務,至少在二零一三年以前是不具備市場化操作空間的,多是一些“關係戶”在自己買賣,甚至是銀行從業人員自己從銀行倒騰不良資產出來悶聲發大財。
不良資產業務真正的市場化是從二零一三年開始的,真正火起來是在二零一五年。
孟琛聯係購買的不良資產的債權人就是冀省自己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
不知道是穀總的關係硬,還是冀省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又或是資產管理公司想盡快拋售手中的不良資產包套現,總之冀省的資產管理公司在與孟琛接觸後直接給了四點五折的價格,讓孟琛很意外。
不過對方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要搭售五十多戶信用貸款不良資產,債權總額在八千多萬,售價五十萬。
經過姚遠與穀總溝通,穀總同意收下這五十萬的信用貸款,如果能追迴錢隻要填平五十萬的成本,剩下的全部歸律師事務所。
冀省資產管理公司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半個月後穀總旗下一個新設的殼公司中標,與資產管理公司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受讓了不良資產包。
“孟律師,後麵看你的了。”姚遠一臉嚴肅道。
不良資產項目穀總隻看結果,方案是孟律師製定的,對於穀總來說就是律所出的方案,要是有什麽閃失,可就窩頭翻個顯眼了!
“您放心,前段時間我就已經找人與債務人搭上話了。債務人聽說咱們有解決方案,樂的屁顛屁顛的,明天我會去冀省見他們。”孟琛信心十足道。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另外,把資產包裏信用貸款都拿出來,有個同行想要收購。”姚遠道。
“要不要咱們先篩選下,把有希望迴款的拿出來?”孟琛道。
“算啦,你們團隊就那麽兩個人,項目一個挨著一個,沒有那麽多精力。想要撈外快,等下一個項目吧,對方出一百萬收購,這次咱們也做做批發商。”姚遠笑道。
孟琛雖然想多賺點,但想想姚遠的話也對,自己手下這點人再派出去一個個排查不良貸款,確實精力不夠用。
次日一早,孟琛帶著白小春去了冀省。
冀省的八套別墅是兩個債務人的,這兩人早年間也算是當地的風雲人物,合夥作倒爺賺了些錢在市裏開了歌舞廳,當年歌舞廳是很潮的地方,就像三裏屯的酒吧。再後來歌舞廳不行了,改行幹起了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