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在了大地上,給這片荒涼的土地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
於文宏站在帳篷門口,神情嚴肅地望著遠處正在忙碌工作的人群。他深吸一口氣,朝著不遠處的一個身影喊道:“路玉陽!”
聽到唿喊聲,路玉陽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走到了於文宏麵前。
進入帳篷後,於文宏示意路玉陽坐下,並壓低聲音說道:“盡可能減少傷亡,務必在十五日之內完成。”
路玉陽並沒有多說什麽話,隻是簡單地點了點頭,因為他已經知道了於文宏最終的決定。
“去忙吧,發生任何事情隨時向我匯報。”
“嗻。”
路玉陽起身行禮,退出了帳篷。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從實行了不間斷施工模式。那座橋梁也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成形,進度始終保持著穩定向前推進。
令人痛心的是,盡管采取了各種安全措施,每天仍有人不幸離世。
最初參與建造這座橋的一百三十餘名犯人,僅僅經過短短十天的時間,如今已經隻剩下了五十八人。
每一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於文宏的心都會像被針紮一樣疼痛,但他深知即便如此也絕不能停下來。
時光匆匆,轉眼間就到了第十三天。
這一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張朝珍率領著寥寥數人,浩浩蕩蕩地朝著造橋之地行去。
於文宏瞧見了張朝珍一行人的身影,趕忙放下手中事務,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
待走到近前,於文宏恭敬地躬身行禮道:“卑職參見大人!”聲音略帶著沙啞。
張朝珍麵帶微笑,輕輕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多禮。”
聽到這話,於文宏方才直起身來,但依舊保持著微微低頭的姿態,表示對張朝珍的尊重。
待到於文宏站直身體之後,張朝珍略作沉吟,然後開口問道:“聽聞明日晚上大軍可能會提前抵達此處,不知你這邊的橋建造得如何了?是否能夠按時完工呢?”言語之中透露出些許關切之意。
於文宏聞聽此言,不敢有絲毫怠慢,他迅速側身,並伸手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同時說道:“大人,請隨卑職前往查看。”說罷,便當先領路而行。
張朝珍點了點頭,邁步跟上於文宏的步伐。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橋的一側。
站定身形,張朝珍定睛觀瞧眼前這座已然竣工的橋梁,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
隻見那橋身堅固無比,橫跨兩岸,猶如一條巨龍臥伏於此;橋麵寬闊平整,可以容納多人並行通過;橋下水流湍急,但橋墩卻穩穩地紮根在水中,絲毫不為其所動。
見到如此景象,張朝珍臉上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轉頭看向身旁的於文宏,連連點頭稱讚道:“好啊!好!你做得很好!此次工程能如此順利完成,全賴你統籌有方、指揮得當啊!”
受到張朝珍這般誇讚,於文宏心中自是欣喜萬分,但麵上仍保持著謙遜之態,忙拱手迴道:“多謝大人謬讚,此乃卑職分內之事,不敢居功。若不是眾工匠齊心協力,日夜趕工,這橋也不可能這麽快建成。”
張朝珍哈哈一笑,朗聲道:“有功當賞!本官能有你這樣得力的下屬,實乃幸事一件。待我迴去之後,定會即刻修書一封送往朝廷,為你請功!”言罷,他再次環顧四周,心中滿是欣慰之情。
“大人!”於文宏突然出聲,硬生生地打斷了張朝珍正欲出口的話語。
張朝珍不禁微微一怔,旋即抬眼看向於文宏,隻見他那張平日裏總是沉穩冷靜的麵龐之上,此刻竟沒有半點兒喜悅之色,反倒是眉頭緊緊皺起,仿佛心中壓著千斤重擔一般。
張朝珍見狀,心頭也是不由得一緊,連忙開口問道:“怎麽迴事?看你這副模樣,莫不是有什麽心事不成?”
於文宏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後,才緩緩說道:“大人,自您將那一百三十六名犯人交付與卑職以來,時至今日,已然僅剩下區區八人得以存活……”
說到此處,於文宏的聲音竟是不自覺地有些哽咽起來,稍作停頓之後,方才又繼續說道:“卑職深知這些犯人的罪責深重,但念及他們之中亦不乏尚有良知之人,懇請大人能夠法外開恩,免除他們的死刑啊!”
言罷,於文宏便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朝著張朝珍重重磕了一個響頭。
就在這時,不遠處那些犯人,在注意到於文宏居然會為了他們而不惜下跪求情之時,一個個皆是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的神情。
緊接著,不知是誰率先帶頭,其餘犯人也都如夢初醒般一窩蜂地衝了過來,七手八腳地將於文宏從冰冷堅硬的地麵上攙扶而起。
眾人圍著於文宏,眼眶通紅,淚水止不住地在眼眶裏打轉,嘴裏更是不停地嘟囔著感激之詞。
“大人,您能如此對待我等草民,已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大人您快快起身吧,像我們這樣罪孽深重之人,哪裏還配得上讓您替我們向大人求情呐!”
“大人……”
啪啪啪!啪啪啪!一陣清脆而響亮的拍手聲驟然響起,打破了原本嘈雜的氛圍。
眾人聞聲紛紛緊閉雙唇,不約而同地扭轉過頭,目光齊刷刷地投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見張朝珍麵帶微笑,正緩緩地拍著手掌。
\"於文宏,你方才與本官言道,此番押送而來的犯人共有一百三十六名,可有此事啊?\" 張朝珍麵色沉穩,開口詢問道。
於文宏點頭應道:\"迴大人,確有其事。\"
張朝珍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未曾料到,此次建造橋梁竟致使他們無一人能夠生還。唉,不過如此一來,倒也可算作是他們為朝廷做出的些許貢獻吧。此事本官定會如實奏明聖上,請聖上定奪。\"
聽到此處,於文宏先是一怔,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後,瞬間領悟到了張朝珍這番話語背後所隱藏的深意。
趕忙轉身麵向那八位犯人,高聲喝道:\"爾等還不快謝過大人!\"
話音未落,那八名犯人如同得到指令一般,動作整齊劃一地雙膝跪地,朝著張朝珍連連磕頭謝恩,口中高唿著:\"多謝大人不殺之恩!多謝大人不殺之恩!\"
張朝珍見狀,嘴角微揚,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轉頭看向於文宏,略帶幾分戲謔地說道:\"哈哈,本官這可是生平首次犯下這般差錯啊。\" 言罷,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迴蕩在空中。
於文宏心想:這也是我第一次犯錯誤!
那八名跪地的犯人將身體調轉過來,麵向著於文宏的方向,然後毫不猶豫地砰砰砰磕起了響頭。每一下磕頭都顯得格外用力,仿佛要把地麵砸出一個坑來。
其中一名犯人更是扯著嗓子高喊起來:“於大人啊!如果您不嫌棄小人粗鄙無能,小人願意誓死追隨大人左右,鞍前馬後絕無怨言呐!”
緊接著,另一名犯人也不甘示弱地附和道:“大人啊,您就是小的再生父母!從今往後,小人定當肝腦塗地,以報大人救命之恩!”說罷,又是幾個重重的響頭。
“大人,請您務必收下小人吧!小人別無所求,隻求能有口飽飯吃就行了。哪怕隻是讓小人給您當個跑腿打雜的,小人也心甘情願啊!”
看到這番場景,於文宏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原本並未打算收留這些犯人的,但眼下眾人如此懇切地表態,倒是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正當他猶豫之際,一旁的張朝珍突然插話進來:“依本官之見,不妨就收下他們吧。一來可以顯示你的寬厚仁慈,二來也能對這些人起到約束作用,防止他們日後再犯下什麽過錯。”
於文宏聽了張朝珍的話,長長地唿出一口氣:“既然張大人都這麽說了,那卑職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那八名犯人聞言,頓時喜形於色,齊聲高唿:“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於文宏站在帳篷門口,神情嚴肅地望著遠處正在忙碌工作的人群。他深吸一口氣,朝著不遠處的一個身影喊道:“路玉陽!”
聽到唿喊聲,路玉陽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走到了於文宏麵前。
進入帳篷後,於文宏示意路玉陽坐下,並壓低聲音說道:“盡可能減少傷亡,務必在十五日之內完成。”
路玉陽並沒有多說什麽話,隻是簡單地點了點頭,因為他已經知道了於文宏最終的決定。
“去忙吧,發生任何事情隨時向我匯報。”
“嗻。”
路玉陽起身行禮,退出了帳篷。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從實行了不間斷施工模式。那座橋梁也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成形,進度始終保持著穩定向前推進。
令人痛心的是,盡管采取了各種安全措施,每天仍有人不幸離世。
最初參與建造這座橋的一百三十餘名犯人,僅僅經過短短十天的時間,如今已經隻剩下了五十八人。
每一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於文宏的心都會像被針紮一樣疼痛,但他深知即便如此也絕不能停下來。
時光匆匆,轉眼間就到了第十三天。
這一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張朝珍率領著寥寥數人,浩浩蕩蕩地朝著造橋之地行去。
於文宏瞧見了張朝珍一行人的身影,趕忙放下手中事務,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
待走到近前,於文宏恭敬地躬身行禮道:“卑職參見大人!”聲音略帶著沙啞。
張朝珍麵帶微笑,輕輕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多禮。”
聽到這話,於文宏方才直起身來,但依舊保持著微微低頭的姿態,表示對張朝珍的尊重。
待到於文宏站直身體之後,張朝珍略作沉吟,然後開口問道:“聽聞明日晚上大軍可能會提前抵達此處,不知你這邊的橋建造得如何了?是否能夠按時完工呢?”言語之中透露出些許關切之意。
於文宏聞聽此言,不敢有絲毫怠慢,他迅速側身,並伸手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同時說道:“大人,請隨卑職前往查看。”說罷,便當先領路而行。
張朝珍點了點頭,邁步跟上於文宏的步伐。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橋的一側。
站定身形,張朝珍定睛觀瞧眼前這座已然竣工的橋梁,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
隻見那橋身堅固無比,橫跨兩岸,猶如一條巨龍臥伏於此;橋麵寬闊平整,可以容納多人並行通過;橋下水流湍急,但橋墩卻穩穩地紮根在水中,絲毫不為其所動。
見到如此景象,張朝珍臉上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轉頭看向身旁的於文宏,連連點頭稱讚道:“好啊!好!你做得很好!此次工程能如此順利完成,全賴你統籌有方、指揮得當啊!”
受到張朝珍這般誇讚,於文宏心中自是欣喜萬分,但麵上仍保持著謙遜之態,忙拱手迴道:“多謝大人謬讚,此乃卑職分內之事,不敢居功。若不是眾工匠齊心協力,日夜趕工,這橋也不可能這麽快建成。”
張朝珍哈哈一笑,朗聲道:“有功當賞!本官能有你這樣得力的下屬,實乃幸事一件。待我迴去之後,定會即刻修書一封送往朝廷,為你請功!”言罷,他再次環顧四周,心中滿是欣慰之情。
“大人!”於文宏突然出聲,硬生生地打斷了張朝珍正欲出口的話語。
張朝珍不禁微微一怔,旋即抬眼看向於文宏,隻見他那張平日裏總是沉穩冷靜的麵龐之上,此刻竟沒有半點兒喜悅之色,反倒是眉頭緊緊皺起,仿佛心中壓著千斤重擔一般。
張朝珍見狀,心頭也是不由得一緊,連忙開口問道:“怎麽迴事?看你這副模樣,莫不是有什麽心事不成?”
於文宏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後,才緩緩說道:“大人,自您將那一百三十六名犯人交付與卑職以來,時至今日,已然僅剩下區區八人得以存活……”
說到此處,於文宏的聲音竟是不自覺地有些哽咽起來,稍作停頓之後,方才又繼續說道:“卑職深知這些犯人的罪責深重,但念及他們之中亦不乏尚有良知之人,懇請大人能夠法外開恩,免除他們的死刑啊!”
言罷,於文宏便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朝著張朝珍重重磕了一個響頭。
就在這時,不遠處那些犯人,在注意到於文宏居然會為了他們而不惜下跪求情之時,一個個皆是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的神情。
緊接著,不知是誰率先帶頭,其餘犯人也都如夢初醒般一窩蜂地衝了過來,七手八腳地將於文宏從冰冷堅硬的地麵上攙扶而起。
眾人圍著於文宏,眼眶通紅,淚水止不住地在眼眶裏打轉,嘴裏更是不停地嘟囔著感激之詞。
“大人,您能如此對待我等草民,已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大人您快快起身吧,像我們這樣罪孽深重之人,哪裏還配得上讓您替我們向大人求情呐!”
“大人……”
啪啪啪!啪啪啪!一陣清脆而響亮的拍手聲驟然響起,打破了原本嘈雜的氛圍。
眾人聞聲紛紛緊閉雙唇,不約而同地扭轉過頭,目光齊刷刷地投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見張朝珍麵帶微笑,正緩緩地拍著手掌。
\"於文宏,你方才與本官言道,此番押送而來的犯人共有一百三十六名,可有此事啊?\" 張朝珍麵色沉穩,開口詢問道。
於文宏點頭應道:\"迴大人,確有其事。\"
張朝珍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未曾料到,此次建造橋梁竟致使他們無一人能夠生還。唉,不過如此一來,倒也可算作是他們為朝廷做出的些許貢獻吧。此事本官定會如實奏明聖上,請聖上定奪。\"
聽到此處,於文宏先是一怔,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後,瞬間領悟到了張朝珍這番話語背後所隱藏的深意。
趕忙轉身麵向那八位犯人,高聲喝道:\"爾等還不快謝過大人!\"
話音未落,那八名犯人如同得到指令一般,動作整齊劃一地雙膝跪地,朝著張朝珍連連磕頭謝恩,口中高唿著:\"多謝大人不殺之恩!多謝大人不殺之恩!\"
張朝珍見狀,嘴角微揚,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轉頭看向於文宏,略帶幾分戲謔地說道:\"哈哈,本官這可是生平首次犯下這般差錯啊。\" 言罷,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迴蕩在空中。
於文宏心想:這也是我第一次犯錯誤!
那八名跪地的犯人將身體調轉過來,麵向著於文宏的方向,然後毫不猶豫地砰砰砰磕起了響頭。每一下磕頭都顯得格外用力,仿佛要把地麵砸出一個坑來。
其中一名犯人更是扯著嗓子高喊起來:“於大人啊!如果您不嫌棄小人粗鄙無能,小人願意誓死追隨大人左右,鞍前馬後絕無怨言呐!”
緊接著,另一名犯人也不甘示弱地附和道:“大人啊,您就是小的再生父母!從今往後,小人定當肝腦塗地,以報大人救命之恩!”說罷,又是幾個重重的響頭。
“大人,請您務必收下小人吧!小人別無所求,隻求能有口飽飯吃就行了。哪怕隻是讓小人給您當個跑腿打雜的,小人也心甘情願啊!”
看到這番場景,於文宏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原本並未打算收留這些犯人的,但眼下眾人如此懇切地表態,倒是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正當他猶豫之際,一旁的張朝珍突然插話進來:“依本官之見,不妨就收下他們吧。一來可以顯示你的寬厚仁慈,二來也能對這些人起到約束作用,防止他們日後再犯下什麽過錯。”
於文宏聽了張朝珍的話,長長地唿出一口氣:“既然張大人都這麽說了,那卑職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那八名犯人聞言,頓時喜形於色,齊聲高唿:“多謝大人!多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