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方對於案發經過的描述與現場狀況近乎一致,但經驗老到且心思縝密的於文宏深知,要想讓這起案件板上釘釘,還需要更為確鑿有力的證據才行。
他稍作思索後,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之人,開口發問道:“你們搶奪而來的那些銀兩如今身在何處?”
那人聞言,身體略微一顫,結結巴巴地迴答道:“銀……銀兩的一大部分已經交給了師爺。”
於文宏微微頷首,隨後讓人立刻將師爺押解過來。
不多時,師爺便被帶到了眾人麵前。
此刻的師爺整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軟綿綿地跪倒在地,頭也深深地低著,根本不敢抬頭與於文宏對視一眼。
看著眼前這個狼狽不堪的師爺,於文宏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怒火,他用冰冷刺骨的語氣厲聲質問道:“身為她的兄長,你怎能如此心狠手辣,竟對自己的親妹妹痛下殺手?”
麵對於文宏的質問,師爺隻是不停地搖頭歎氣,仿佛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該如何說起。
見此情形,於文宏繼續追問道:“事已至此,你難道就沒有其他想說的話了嗎?”
師爺沉默良久,深深地歎了口氣,那歎氣聲仿佛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絕望哀鳴。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有氣無力地緩緩開口道:“千錯萬錯,事已至此,就算把腸子悔青,也無法讓我那可憐的妹妹起死迴生了。於大人,求求您,快快賜我一死吧,也好讓我去地下向妹妹賠罪。”
聽到這話,於文宏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緊盯著師爺,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質問道:“小蝶父親的腿,是不是你們下的毒手給打斷的?”
師爺默默地點了點頭,承認道:“沒錯,是我找人幹的。”
“僅僅隻是因為他不同意抬高藥材價格嗎?”於文宏不依不饒,繼續追問。然而,此時的師爺卻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一般,再也不肯迴答一個字。
見於師爺如此態度,於文宏也沒再多說什麽。
於文途拿著口供趕來。
於文宏接過口供,仔細查看一番確認無誤後,遞給他們依次簽名畫押。
待一切手續完成,於文宏迴到座位上,拿起毛筆,蘸取些許朱砂。將筆尖對準師爺等人的名字,小心翼翼地逐一畫上了鮮紅的圓圈。
做完這些,把手伸向一旁放置令牌的木桶,從中取出一枚斬字令牌。緊緊握住令牌,高高舉起,然後用力一揮,口中大喊一聲:“斬!”隨著這聲令下,令牌如同離弦之箭般飛射而出,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最終重重地砸落在地麵上。
隻聽得“劈裏啪啦”一陣脆響,那令牌落地的聲音竟如同地獄之門開啟時所發出的恐怖聲響,令人毛骨悚然。
連同師爺在內的整整七個人,他們的脖頸處都感受到了冰冷而鋒利的刀刃劃過。
隨著劊子手手起刀落,一顆顆頭顱滾落而下。
鮮血四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就在最後一顆人頭落地的瞬間,原本籠罩在天空中的那片厚重烏雲仿佛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突然間開始迅速地向著四麵八方消散開來。
金燦燦的陽光如同一束束金色的箭矢穿透雲層,直直地灑落下來,照亮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臉龐。
那些圍聚在此觀看行刑的百姓們,目睹這一幕後,沒有絲毫猶豫便紛紛跪倒在地。
他們的口中不約而同地高聲唿喊著:“於大人,於青天!”
“於大人,於青天!”
“於大人,於青天!”
這一聲聲呐喊此起彼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最終匯聚成一股震撼人心的聲浪,直衝向雲霄,久久迴蕩在空中,似乎要將整個天地都為之撼動。
於文宏神色匆匆地快步向前走去,提高嗓音大聲喊道:“鄉親們,請快快起身!”
人群中傳來一個略帶顫抖卻又堅定無比的聲音:“於大人,小的願意檢舉知的罪行!”
話音未落,另一個人也急忙附和道:“於大人,小人我也願意……”
就這樣,此起彼伏的聲音接連響起——
“於大人,還有我……”
“於大人,您可一定要替咱們老百姓做主啊!”
“於大人……”
一時間,原本不敢言語的百姓們找到了主心骨,爭先恐後地從人群中擠出來,湧向於文宏所在之處。
有的人手裏緊緊攥著一本小冊子,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知縣的種種惡行;有的則高高舉著幾張皺巴巴的紙張,那上麵清晰地羅列著縣衙差役們敲詐勒索百姓的詳細記錄。
看到此情此景,於文宏心中不禁湧起陣陣複雜情緒。連忙向身旁的衙役們揮手示意去拿證據。
“於大人,不知您是否打算一直在咱們麻城縣駐留啊?”隻見一位年事已高、滿臉滄桑的老者顫巍巍地開口問道。
於文宏麵帶微笑,語氣和藹地迴應道:“老人家,實在對不住您呐!下官身負諸多要務亟待處理,著實難以長期留於此地。不過,請諸位父老鄉親盡管放寬心,日後倘若再有那等膽敢肆意欺淩百姓之人,下官定會見一個嚴懲一個,絕對不會有絲毫縱容姑息!”
這時,人群中又傳出一道聲音:“於大人,您可否設法讓廣濟縣的那位於大人來擔任咱們這兒的縣令呀?”
於文宏聞言不禁挑起眉毛,麵露好奇之色,追問道:“哦?莫非大家都識得這位於大人不成?”話音剛落,便瞧見站在前方的幾位百姓忙不迭地點頭應和。
其中一名身材壯實的漢子大聲說道:“迴於大人的話,小的們確實認得這位大人。他可是位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好官哪!若不是俺家妻兒老小皆在這麻城縣,隻怕俺早就舉家遷至廣濟縣去討生活咯!”
“可不咋的!每迴咱途經廣濟縣時遭遇困境,那位大人總會竭盡全力出手相助,從不推諉敷衍。如此好官,真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哇!”
於文宏略有所思的點點頭。
如果一個百姓說你是好官那不一定好,但如果大多數百姓都說你是好官那必定是好官。
他稍作思索後,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之人,開口發問道:“你們搶奪而來的那些銀兩如今身在何處?”
那人聞言,身體略微一顫,結結巴巴地迴答道:“銀……銀兩的一大部分已經交給了師爺。”
於文宏微微頷首,隨後讓人立刻將師爺押解過來。
不多時,師爺便被帶到了眾人麵前。
此刻的師爺整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軟綿綿地跪倒在地,頭也深深地低著,根本不敢抬頭與於文宏對視一眼。
看著眼前這個狼狽不堪的師爺,於文宏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怒火,他用冰冷刺骨的語氣厲聲質問道:“身為她的兄長,你怎能如此心狠手辣,竟對自己的親妹妹痛下殺手?”
麵對於文宏的質問,師爺隻是不停地搖頭歎氣,仿佛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該如何說起。
見此情形,於文宏繼續追問道:“事已至此,你難道就沒有其他想說的話了嗎?”
師爺沉默良久,深深地歎了口氣,那歎氣聲仿佛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絕望哀鳴。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有氣無力地緩緩開口道:“千錯萬錯,事已至此,就算把腸子悔青,也無法讓我那可憐的妹妹起死迴生了。於大人,求求您,快快賜我一死吧,也好讓我去地下向妹妹賠罪。”
聽到這話,於文宏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緊盯著師爺,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質問道:“小蝶父親的腿,是不是你們下的毒手給打斷的?”
師爺默默地點了點頭,承認道:“沒錯,是我找人幹的。”
“僅僅隻是因為他不同意抬高藥材價格嗎?”於文宏不依不饒,繼續追問。然而,此時的師爺卻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一般,再也不肯迴答一個字。
見於師爺如此態度,於文宏也沒再多說什麽。
於文途拿著口供趕來。
於文宏接過口供,仔細查看一番確認無誤後,遞給他們依次簽名畫押。
待一切手續完成,於文宏迴到座位上,拿起毛筆,蘸取些許朱砂。將筆尖對準師爺等人的名字,小心翼翼地逐一畫上了鮮紅的圓圈。
做完這些,把手伸向一旁放置令牌的木桶,從中取出一枚斬字令牌。緊緊握住令牌,高高舉起,然後用力一揮,口中大喊一聲:“斬!”隨著這聲令下,令牌如同離弦之箭般飛射而出,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最終重重地砸落在地麵上。
隻聽得“劈裏啪啦”一陣脆響,那令牌落地的聲音竟如同地獄之門開啟時所發出的恐怖聲響,令人毛骨悚然。
連同師爺在內的整整七個人,他們的脖頸處都感受到了冰冷而鋒利的刀刃劃過。
隨著劊子手手起刀落,一顆顆頭顱滾落而下。
鮮血四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就在最後一顆人頭落地的瞬間,原本籠罩在天空中的那片厚重烏雲仿佛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突然間開始迅速地向著四麵八方消散開來。
金燦燦的陽光如同一束束金色的箭矢穿透雲層,直直地灑落下來,照亮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臉龐。
那些圍聚在此觀看行刑的百姓們,目睹這一幕後,沒有絲毫猶豫便紛紛跪倒在地。
他們的口中不約而同地高聲唿喊著:“於大人,於青天!”
“於大人,於青天!”
“於大人,於青天!”
這一聲聲呐喊此起彼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最終匯聚成一股震撼人心的聲浪,直衝向雲霄,久久迴蕩在空中,似乎要將整個天地都為之撼動。
於文宏神色匆匆地快步向前走去,提高嗓音大聲喊道:“鄉親們,請快快起身!”
人群中傳來一個略帶顫抖卻又堅定無比的聲音:“於大人,小的願意檢舉知的罪行!”
話音未落,另一個人也急忙附和道:“於大人,小人我也願意……”
就這樣,此起彼伏的聲音接連響起——
“於大人,還有我……”
“於大人,您可一定要替咱們老百姓做主啊!”
“於大人……”
一時間,原本不敢言語的百姓們找到了主心骨,爭先恐後地從人群中擠出來,湧向於文宏所在之處。
有的人手裏緊緊攥著一本小冊子,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知縣的種種惡行;有的則高高舉著幾張皺巴巴的紙張,那上麵清晰地羅列著縣衙差役們敲詐勒索百姓的詳細記錄。
看到此情此景,於文宏心中不禁湧起陣陣複雜情緒。連忙向身旁的衙役們揮手示意去拿證據。
“於大人,不知您是否打算一直在咱們麻城縣駐留啊?”隻見一位年事已高、滿臉滄桑的老者顫巍巍地開口問道。
於文宏麵帶微笑,語氣和藹地迴應道:“老人家,實在對不住您呐!下官身負諸多要務亟待處理,著實難以長期留於此地。不過,請諸位父老鄉親盡管放寬心,日後倘若再有那等膽敢肆意欺淩百姓之人,下官定會見一個嚴懲一個,絕對不會有絲毫縱容姑息!”
這時,人群中又傳出一道聲音:“於大人,您可否設法讓廣濟縣的那位於大人來擔任咱們這兒的縣令呀?”
於文宏聞言不禁挑起眉毛,麵露好奇之色,追問道:“哦?莫非大家都識得這位於大人不成?”話音剛落,便瞧見站在前方的幾位百姓忙不迭地點頭應和。
其中一名身材壯實的漢子大聲說道:“迴於大人的話,小的們確實認得這位大人。他可是位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好官哪!若不是俺家妻兒老小皆在這麻城縣,隻怕俺早就舉家遷至廣濟縣去討生活咯!”
“可不咋的!每迴咱途經廣濟縣時遭遇困境,那位大人總會竭盡全力出手相助,從不推諉敷衍。如此好官,真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哇!”
於文宏略有所思的點點頭。
如果一個百姓說你是好官那不一定好,但如果大多數百姓都說你是好官那必定是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