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那名信使便已穿越層層人群,如風馳電掣般衝到了正前方。緊接著,隻見他一個鷂子翻身,敏捷地下馬,然後單膝跪地,雙手恭恭敬敬地將一封書信呈到於文宏麵前。


    於文宏見狀,趕忙伸手接過書信。


    他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目光急切地掃視著上麵的文字。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原本緊繃的麵容逐漸舒展開來,嘴角微微上揚,一抹喜悅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陽般在他臉上綻放開來。


    他緩緩抬起手,示意在場喧鬧的百姓安靜下來。


    待四周重新恢複平靜之後,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放開喉嚨,大聲說道:“鄉親們呐,咱們合州城如今的艱難處境,朝廷已然知曉,並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經過慎重商議,朝廷決定對咱們合州城免除整整三年的賦稅!”


    此語一出,宛若一石激起千層浪,現場瞬間沸騰起來。


    “啊,太好了,太好了,我們有救了!”


    “合州城有救了!”


    歡唿聲、叫好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仿佛要衝破這片蒼穹。


    合州城有條不紊地推進著於文宏精心策劃的各項事宜。


    於文宏不僅親自指揮調度,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順利實施,而且還不辭辛勞地四處奔走,張貼告示以鼓勵那些漂泊在外、流離失所的百姓盡早返迴家鄉。


    同時,他嚴令各地方縣令務必認真對待返鄉歸家的百姓,做好詳細的登記工作,並依據相關規定合理地為他們劃分房屋和田地。


    就在所有事務都按部就班地開展之時,這一日清晨,一陣嘈雜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隻見數名百姓簇擁在一起,情緒激動地站在府衙門外高聲唿喊著:“我們要見於大人!我們要見於大人!”


    正在屋內埋頭處理公務的於文宏聽到外麵傳來的喧鬧聲,不禁停下手中揮動的毛筆,抬起頭來側耳傾聽。


    一旁伺候的衙役見此情形,趕忙快步跑出門去查看究竟。


    不一會兒,這名衙役便匆匆返迴房間,麵色緊張地對於文宏稟報道:“大人,外頭來了幾位百姓,吵嚷著非要見您不可。”


    於文宏聞言,微微皺起眉頭,但很快又恢複平靜,他將手中的筆輕輕擱在桌上,然後對著衙役沉穩地下達命令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嗻!”衙役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著那幾名百姓走進了房間。


    這些百姓一見到於文宏,二話不說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齊聲高唿:“於大人,您可要替我們做主啊!”


    於文宏見狀,連忙起身走上前去,伸手示意眾人起身說話。然而,這些百姓卻執意不肯起身,依舊跪在地上,滿臉悲憤之色。


    於文宏無奈之下隻得再次開口詢問道:“到底發生了何事,竟讓你們如此急切地要來找本官伸冤訴苦呢?”


    “於大人,我們前幾日看到您張貼出來的告示之後,便滿心歡喜地帶著一家老小匆忙趕迴了老家。本以為可以重新過上安穩日子,誰曾想迴到家時卻發現房屋竟然已被他人占領了!不僅如此,連家裏賴以生存的耕地也一並被那些人給霸占了去呀!於大人,求求您一定要幫幫我們,把屬於我們的房屋和耕地討要迴來啊!”眾人齊聲哀求道。


    “是啊,於大人,我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那個地方,如今怎能眼睜睜看著它落入旁人之手呢?”人群中有位老者激動地補充著。


    於文宏聽聞此言,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說道:“諸位鄉親們的苦衷,本官已然清楚明白了。不過這件事情尚需本官進一步調查了解具體情況之後,才能做出妥善的處理決定。”


    聽到這話,人群中立刻有人按捺不住性子,提高嗓門喊道:“於大人,您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啊?難道就任由我們這些無辜百姓風餐露宿、無家可歸嗎?”


    此人話語之中明顯帶著幾分埋怨與不滿。


    於文宏眉頭微皺,反問道:“你們當地的縣令未曾替你們安排住所嗎?”


    “倒是有安排,可是那根本就不是我們自己的房子啊!住在別人家裏總歸覺得不自在,心裏始終沒個著落。”又有人接話迴答道。


    “即便如此,眼下既然已有居所可供安身,那各位不妨先將就住著。”於文宏安撫著眾人的情緒。


    然而麵對這樣的說辭,人們似乎並不滿意,一時間現場陷入了沉默,氣氛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於文宏看著眼前這幾個人絲毫沒有要離開的跡象,心裏不禁暗暗思忖起來。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必定會有更多的老百姓陸陸續續地迴到合州城。如果不及時處理好這件事情,類似的情況恐怕會接二連三地出現。


    一念及此,於文宏當機立斷,立刻吩咐身旁的衙役速速前去通知合州城下轄的所有縣令前來州府衙門議事。


    待命令傳達下去之後,於文宏轉過頭來,目光平和但又帶著一絲威嚴地看向那幾名百姓,緩緩開口道:“諸位的心思,本官心中已然明了。然而,你們離家已有數年之久,家中的房屋早已破敗不堪,田地也因無人耕種而荒蕪一片。現如今,有人修繕了房屋,重新翻耕了土地,你們卻突然想要迴來據為己有,這樣做怕是不太合適吧?”


    聽到這話,其中一名百姓麵露難色,急忙辯解道:“於大人啊,我們實在也是迫不得已才離鄉背井的呀……”


    話未說完,便被於文宏抬手打斷:“那麽,你們究竟是因何緣故選擇在這個時候迴來呢?是因為可以免除三年賦稅嗎?本官深知各位心中所想,但還是希望諸位能夠憑借自身的辛勤勞作來謀求生計。”


    “行啦,你們先行迴家吧,此事本官會和你們縣令商討過後再做定奪。”


    於文宏一揮手,幾名衙役走上前,將他們送出了府衙。


    一旁的盧玉堂見他們離開後走過來小聲說道:“大人,他們會不會鬧事?”


    於文宏眯著眼睛看向房門外,沉默片刻後說道:“哼, 剛來的這幾個人明顯就不是逃難出去的,為何迴來了這麽多人,卻隻有他們前來訴苦?”


    “那依照大人的意思是直接不管他們嗎?”盧玉堂繼續問道。


    “管,當然要管,如果不管就真的該出問題了。”


    對於此事,於文宏的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第一廉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弈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弈銘並收藏大清:第一廉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