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那兩名衙役身後,於文宏一邊緩緩前行,一邊好奇地東張西望。
羅城縣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且又位於邊境之地,時常遭受匪患侵擾,以至於變得一片荒蕪,這倒還勉強能夠說得通。
然而眼前這座合州城卻截然不同,它可比羅城縣大了足足十倍有餘啊!
可為什麽竟也會落得如此荒廢不堪的下場呢?
帶著滿心疑惑,於文宏終於忍不住對著身旁的衙役開口詢問道:“這合州的百姓怎會如此稀少?”
聽到這話,其中一名衙役趕忙拱手作揖,慌忙解釋起來:“迴於大人,您有所不知呀!想當年,這合州原本乃是一處風水絕佳之寶地,隻可惜後來到了明末時期,先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緊接著清兵又長驅直入進入四川境內,一時間戰火紛飛、硝煙彌漫,老百姓們實在難以在此安身立命,無奈之下隻得紛紛四散逃命去了,久而久之,便演變成了現今這番模樣。”
於文宏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其中緣由,但他並未就此打住話頭,而是繼續追問道:“那麽依你們所知,現如今這城內到底還剩下多少百姓呢?”
隻見那名衙役稍作遲疑後,才小心翼翼地迴答說:“粗略估計下來,恐怕已不足百戶人家啦。”
就這樣,經過與衙役一番簡短而又深入的交談之後,於文宏對於合州城的現狀總算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不多時,他們一行人便來到了知府衙門的大門口處。
於文宏停下腳步,微微仰起頭來,目光快速掃視了一遍眼前這座氣勢恢宏的府衙建築。
但見那朱紅色的大門高大而莊重,門楣上方懸掛著一塊金光閃閃的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書寫著三個大字——“合州府”。
門前左右兩側各矗立著一尊威武雄壯的石獅子,栩栩如生、威風凜凜。
再看那數丈之高的圍牆,綿延不絕,仿佛將整個世界都隔絕在了外麵一般。
沒想到在這荒廢的合州城內竟然還有如此闊氣的地方。
隻見那名衙役腳下生風般地快速奔入府內,其身影轉眼間便消失在了庭院深處。
沒過多久,就見一位身穿官服、麵容威嚴卻又帶著幾分和善的中年男子穩步走出。
他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每一步都透露出一種久居高位者所特有的氣度和沉穩。
此時,一直候在門外的於文宏趕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禮,朗聲道:“卑職於文宏,參見知府大人!”聲音洪亮而清晰,在這寧靜的府邸前顯得格外響亮。
知府大人臉上瞬間堆滿了笑容,連忙伸手虛扶一下,親切地迴應道:“於大人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待於文宏站直身子之後,他又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對於文宏的到來表示歡迎。
緊接著,於文宏不敢耽擱,迅速從身旁的馮二手裏接過那份至關重要的吏部任命文書,然後雙手捧著,小心翼翼地遞到知府大人麵前。
知府大人接過文書,片刻之後,將文書交還到於文宏手中,並和聲說道:“於大人一路舟車勞頓,著實辛苦。還是先去好好歇息一番吧,待到明日,咱們再詳談公事也不遲。”
於文宏再次躬身施禮道:“多謝知府大人抬愛!”
“來呀!”
隨著這聲唿喊,立刻有兩名身材魁梧的衙役應聲而出,他們步履匆匆地跑到近前,齊聲應道:“在!”
知府大人隨手指了指於文宏,對那兩名衙役吩咐道:“你們二人速速帶於大人前往住處休息。切記要好生伺候,不得有絲毫怠慢。”
“嗻!”兩名衙役領命後,轉身對於文宏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他跟著自己一同前往安排好的住所。
於文宏向知府大人再三拜謝之後,便跟隨著這兩名衙役朝著自己的居所走去。
住所不大,但足以住下於文宏等人。
進入院子,馮二和柳香雲兩人二話不說,挽起袖子便開始熱火朝天地打掃起來。
這邊馮二拿起掃帚,賣力地清掃著地麵上堆積如山的灰塵;那邊柳香雲則細心地擦拭著桌椅門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與此同時,於文宏將盧玉堂喚至身前,語重心長地說道:“玉堂啊,咱們已經抵達合州啦,你好生歇息幾日之後,就可以踏上歸途,迴返羅城縣了。”
盧玉堂卻麵露難色,拱手請求道:“大人,懇請您準許卑職再多逗留些時日吧。不知怎的,我總覺得此地不甚安寧呐。”
聽到這話,於文宏不禁眉頭一皺,追問道:“哦?何以見得不太平呢?”
盧玉堂略作思索,而後緩緩答道:“據衙役所言,此前由於戰亂,致使眾多百姓紛紛四散奔逃。但如今戰亂已然平息許久,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理應陸續歸來才對呀。可眼下這情形,實在令人費解,其中定然存在某些隱情。”
說完這番話,盧玉堂目光堅定地看向於文宏,期待能得到他的支持。
於文宏聽後微微頷首,表示對盧玉堂的分析頗為認同。
隻是若想徹底查清此事背後的真相,靠詢問衙役或者知府恐怕都難以奏效。
畢竟,這些人或許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隱瞞實情。
思來想去,於文宏心中已有定計——唯有親自深入民間,與百姓們交流溝通,方能洞察個中端倪。
於是他稍作整理,便邁步走出房門,決心去探尋這神秘莫測的合州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於文宏與盧玉堂離開了住所,並肩走在街道上。
兩人就如同兩片被風吹落的樹葉一般,毫無目的地移動。
盧玉堂一邊走著,一邊用眼角餘光掃視著四周,壓低聲音對於文宏說道:“大人,依卑職之見,這合州的知府恐怕並非是什麽清正廉潔的好官呐!”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懷疑。
於文宏聽到這話,猛地迴過頭去,目光嚴厲地瞪了一眼盧玉堂,並迅速抬起手,示意他趕緊閉上嘴巴。
輕聲但卻嚴肅地迴應道:“初來乍到,我們對此地的情況了解尚淺,切不可如此輕易地妄下論斷、胡亂評論!”
盧玉堂感受到了於文宏的警告之意,連忙點頭應道:“卑職今後定會謹言慎行,不再這般冒失。”說罷,他微微低下頭,不敢再多言語半句。
於文宏則重新將視線投向前方,繼續若有所思地漫步前行。
羅城縣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且又位於邊境之地,時常遭受匪患侵擾,以至於變得一片荒蕪,這倒還勉強能夠說得通。
然而眼前這座合州城卻截然不同,它可比羅城縣大了足足十倍有餘啊!
可為什麽竟也會落得如此荒廢不堪的下場呢?
帶著滿心疑惑,於文宏終於忍不住對著身旁的衙役開口詢問道:“這合州的百姓怎會如此稀少?”
聽到這話,其中一名衙役趕忙拱手作揖,慌忙解釋起來:“迴於大人,您有所不知呀!想當年,這合州原本乃是一處風水絕佳之寶地,隻可惜後來到了明末時期,先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緊接著清兵又長驅直入進入四川境內,一時間戰火紛飛、硝煙彌漫,老百姓們實在難以在此安身立命,無奈之下隻得紛紛四散逃命去了,久而久之,便演變成了現今這番模樣。”
於文宏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其中緣由,但他並未就此打住話頭,而是繼續追問道:“那麽依你們所知,現如今這城內到底還剩下多少百姓呢?”
隻見那名衙役稍作遲疑後,才小心翼翼地迴答說:“粗略估計下來,恐怕已不足百戶人家啦。”
就這樣,經過與衙役一番簡短而又深入的交談之後,於文宏對於合州城的現狀總算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不多時,他們一行人便來到了知府衙門的大門口處。
於文宏停下腳步,微微仰起頭來,目光快速掃視了一遍眼前這座氣勢恢宏的府衙建築。
但見那朱紅色的大門高大而莊重,門楣上方懸掛著一塊金光閃閃的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書寫著三個大字——“合州府”。
門前左右兩側各矗立著一尊威武雄壯的石獅子,栩栩如生、威風凜凜。
再看那數丈之高的圍牆,綿延不絕,仿佛將整個世界都隔絕在了外麵一般。
沒想到在這荒廢的合州城內竟然還有如此闊氣的地方。
隻見那名衙役腳下生風般地快速奔入府內,其身影轉眼間便消失在了庭院深處。
沒過多久,就見一位身穿官服、麵容威嚴卻又帶著幾分和善的中年男子穩步走出。
他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每一步都透露出一種久居高位者所特有的氣度和沉穩。
此時,一直候在門外的於文宏趕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禮,朗聲道:“卑職於文宏,參見知府大人!”聲音洪亮而清晰,在這寧靜的府邸前顯得格外響亮。
知府大人臉上瞬間堆滿了笑容,連忙伸手虛扶一下,親切地迴應道:“於大人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待於文宏站直身子之後,他又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對於文宏的到來表示歡迎。
緊接著,於文宏不敢耽擱,迅速從身旁的馮二手裏接過那份至關重要的吏部任命文書,然後雙手捧著,小心翼翼地遞到知府大人麵前。
知府大人接過文書,片刻之後,將文書交還到於文宏手中,並和聲說道:“於大人一路舟車勞頓,著實辛苦。還是先去好好歇息一番吧,待到明日,咱們再詳談公事也不遲。”
於文宏再次躬身施禮道:“多謝知府大人抬愛!”
“來呀!”
隨著這聲唿喊,立刻有兩名身材魁梧的衙役應聲而出,他們步履匆匆地跑到近前,齊聲應道:“在!”
知府大人隨手指了指於文宏,對那兩名衙役吩咐道:“你們二人速速帶於大人前往住處休息。切記要好生伺候,不得有絲毫怠慢。”
“嗻!”兩名衙役領命後,轉身對於文宏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他跟著自己一同前往安排好的住所。
於文宏向知府大人再三拜謝之後,便跟隨著這兩名衙役朝著自己的居所走去。
住所不大,但足以住下於文宏等人。
進入院子,馮二和柳香雲兩人二話不說,挽起袖子便開始熱火朝天地打掃起來。
這邊馮二拿起掃帚,賣力地清掃著地麵上堆積如山的灰塵;那邊柳香雲則細心地擦拭著桌椅門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與此同時,於文宏將盧玉堂喚至身前,語重心長地說道:“玉堂啊,咱們已經抵達合州啦,你好生歇息幾日之後,就可以踏上歸途,迴返羅城縣了。”
盧玉堂卻麵露難色,拱手請求道:“大人,懇請您準許卑職再多逗留些時日吧。不知怎的,我總覺得此地不甚安寧呐。”
聽到這話,於文宏不禁眉頭一皺,追問道:“哦?何以見得不太平呢?”
盧玉堂略作思索,而後緩緩答道:“據衙役所言,此前由於戰亂,致使眾多百姓紛紛四散奔逃。但如今戰亂已然平息許久,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理應陸續歸來才對呀。可眼下這情形,實在令人費解,其中定然存在某些隱情。”
說完這番話,盧玉堂目光堅定地看向於文宏,期待能得到他的支持。
於文宏聽後微微頷首,表示對盧玉堂的分析頗為認同。
隻是若想徹底查清此事背後的真相,靠詢問衙役或者知府恐怕都難以奏效。
畢竟,這些人或許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隱瞞實情。
思來想去,於文宏心中已有定計——唯有親自深入民間,與百姓們交流溝通,方能洞察個中端倪。
於是他稍作整理,便邁步走出房門,決心去探尋這神秘莫測的合州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於文宏與盧玉堂離開了住所,並肩走在街道上。
兩人就如同兩片被風吹落的樹葉一般,毫無目的地移動。
盧玉堂一邊走著,一邊用眼角餘光掃視著四周,壓低聲音對於文宏說道:“大人,依卑職之見,這合州的知府恐怕並非是什麽清正廉潔的好官呐!”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懷疑。
於文宏聽到這話,猛地迴過頭去,目光嚴厲地瞪了一眼盧玉堂,並迅速抬起手,示意他趕緊閉上嘴巴。
輕聲但卻嚴肅地迴應道:“初來乍到,我們對此地的情況了解尚淺,切不可如此輕易地妄下論斷、胡亂評論!”
盧玉堂感受到了於文宏的警告之意,連忙點頭應道:“卑職今後定會謹言慎行,不再這般冒失。”說罷,他微微低下頭,不敢再多言語半句。
於文宏則重新將視線投向前方,繼續若有所思地漫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