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於文宏怎樣苦口婆心地勸說,百姓們始終不肯停下前行的步伐。


    見此情景,於文宏無奈地歎了口氣,心想既然無法改變眾人的決定,那自己索性就陪同他們一起步行好了。


    “大人啊,您還是快快登上馬車吧,免得累著身子,我們隻需要安靜的跟在後麵。”


    於文宏卻堅定地搖了搖頭,迴答說:“既然大夥有心相送,那我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與各位多聊聊家常。”


    於是乎,一行人便這樣緩緩地走著,一路上有說有笑。


    此時此地,再也沒有了官職的高低之分,也不再談論那些繁瑣的政事,所談及的盡是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比如哪家的土地收成好,哪戶人家又娶了新媳婦等等。


    歡快的談笑聲此起彼伏,仿佛將這漫長的路途都縮短了不少,讓人感覺沒過多久,前方就出現了一塊刻有“羅城縣”字樣的界碑。


    於文宏見狀,連忙止住了腳步,並伸出手朝著那塊界碑指去,同時對身後的百姓們說道:“諸位鄉親們,羅城縣界到了,咱們就走到這兒吧。”


    黃大爺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於大人,那我們也就送到此處啦。日後若您有空,可一定要常迴咱羅城縣看看呐。”


    於文宏微笑著應道:“放心吧,待到我年老辭官歸鄉之時,定會再來探望大家夥兒的。”


    百姓紛紛齊聲喊道:“於大人,您一路保重啊!”


    於文宏深深地向著眾鄉親們拱手作揖行了一禮後,這才轉身登上了馬車。


    隨著車夫手中鞭子一揮,車輪開始滾動起來,漸漸遠去……


    望著遠去的馬車黃大爺幾人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嘴裏嘟囔著:“來生恐怕再也見不到於大人了。”


    “下一個縣令還會像於大人那樣嗎?”


    “哎......”


    馬車在寬闊的官道上風馳電掣般地疾馳著,馬蹄聲如疾風驟雨般響亮,揚起陣陣塵土。


    車輪滾滾向前,仿佛不知疲倦一般,就這樣一路飛奔,從清晨一直持續到次日的上午時分。


    終於,馬車緩緩停在了柳州府衙門的門前。


    “老爺,我們到了。”


    聽到馮二的聲音於文宏輕輕掀開車簾,跨步而下。他站定身子,伸手理了理略顯淩亂的衣冠,然後邁著沉穩的步伐朝著府門走去。


    此時,門口值守的幾名衙役遠遠地便瞧見了於文宏,他們連忙迎上前來,恭敬地向他行禮問候道:“於大人!”


    於文宏微笑著向他們還了一禮,開口說道:“我要求見於知府大人。”


    其中一名衙役趕忙應聲道:“於大人請稍候片刻,小的這就前去通稟。”言罷,這名衙役便轉身快步跑進了院子裏。


    沒過多久,隻聽得院子內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緊接著便是知府那洪亮的嗓音:“哈哈,文宏啊,快快進來吧!”


    於文宏大步流星地走進院子,來到正廳前,對著知府躬身施禮道:“卑職參見大人。”


    知府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多禮,趕快起身吧。”


    待於文宏站直身子,知府抬眼朝府門外望了望,隨即高聲喊道:“來人啊!”話音剛落,一名仆人應聲而出,快步走到知府麵前,垂首聽命道:“老爺。”


    知府吩咐道:“帶著門外的幾位兄弟先去洗漱一番,再給他們準備些可口的飯菜,讓他們好生享用。”


    仆人領命而去,口中應道:“嗻。”


    待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知府這才麵帶笑容地對於文宏說道:“走吧,咱們進屋裏慢慢談。”於是,二人並肩而行,有說有笑地朝著房間走去。


    進入房間後,隻見屋內布置得典雅而莊重。兩人分別按照主客之位入席坐下。


    知府麵帶微笑,目光落在於文宏身上,緩聲說道:“恭喜你啊,於縣令!從今往後,你就不再隻是那小小的七品縣令嘍。”


    於文宏急忙站起身來,向著知府深深地鞠了一躬,並行了一個標準的禮,口中忙不迭地道:“多謝大人的厚愛與賞識,文宏定當銘記在心,不敢稍有忘卻。”


    知府見狀,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多禮,接著說道:“罷了罷了,你我之間無需這般客氣。雖說如今你是高升了,但有些事情我覺得還是應當提前跟你講一講,也好讓你心裏有個數,做些準備才好。”話音剛落,知府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起來,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於文宏見此情形,也趕緊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地傾聽著知府接下來要說的話。


    隻見知府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問道:“你可知曉這合州究竟是怎樣一處所在嗎?”


    於文宏誠惶誠恐地搖了搖頭,迴答道:“迴大人,卑職對於此地確實所知甚少,還懇請大人能夠不吝賜教,為下官指點迷津。”


    知府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本來呢,金大人和盧大人聯名向朝廷舉薦了你這位咱們廣西省內唯一榮獲‘卓異’殊榮之人,原本想著能把你留在咱廣西,委以重任。誰承想,朝廷竟然下令要將你調往那與羅城縣不相上下的合州去任職呐。”


    聽到“相差無幾”這句話從知府口中說出,於文宏不禁身體一顫,他心中暗自思忖道:“難不成這合州竟也是一片荒蕪之地?”


    “合州之所以變成如今這番模樣,實乃因明末時期的戰亂以及後來清軍入川等諸多原因所致。在此期間,當地百姓大多被迫離開故土,流離失所、四處奔逃。據我所知,現今留在這兒的居民已不足百戶之數啊!”


    聽完這番話,於文宏微微皺起眉頭,苦笑著迴應道:“如此說來,這合州倒是比下官初至羅城縣時要好上許多呢。想當初,下官剛到羅城之時,那裏甚至連十戶人家都難以尋覓得到。相較之下,這合州好歹還能有百戶人家存留於此。”


    於文宏那看似樂觀的態度讓知府不知是笑還是哭,一個區區的羅城縣又怎麽能和合州相提並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第一廉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弈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弈銘並收藏大清:第一廉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