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這個猜測一經說出,立刻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


    另一個人皺著眉頭附和道:“是啊,你說得有道理。可是我們總不能一直在這縣衙裏幹等著呀,這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一時間,眾人陷入了沉思,誰也拿不定主意該如何是好。


    這時,又有人站出來出謀劃策道:“依我看呐,不如我們就守候在縣衙外麵好了。這樣一來,既不會對於大人造成過多的幹擾和麻煩,同時也能夠確保不錯過於大人離開的時刻。”


    一開始,眾人聽到這個想法時都不禁愣了一下,隨後便是一陣短暫的沉默。但很快,這種沉默便被打破了,所有人紛紛點頭,表示對這個方案的認同。


    緊接著,有人進一步補充道:“那我們幹脆分成兩隊吧!一隊負責留守在縣衙附近,密切關注著裏麵的動靜;另一隊則趕緊先迴家去好好休息,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再過來替換他們繼續值守。”


    此提議一出,再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讚成。


    隻聽得一聲整齊的迴應——“行!”於是乎,這群心係於大人的百姓們迅速行動起來,按照商定好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始執行各自的任務。


    在羅城縣這寧靜而又略顯神秘的夜晚裏,月光如水般灑在於文宏所住房間的窗前。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無論如何都無法入眠。


    隻要他一閉上雙眼,那些曾經的記憶便如潮水一般湧上心頭,在眼前不停地閃爍、晃動著,讓他的思緒愈發紛亂繁雜。


    房間內那張老舊的木床,因為於文宏頻繁翻身而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這聲音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也傳到了隔壁房間的馮二耳中。


    馮二心中有些擔憂自家老爺的狀況,於是輕輕地走到於文宏房門前,抬手輕叩幾下房門,並壓低嗓音柔聲問道:“老爺,您睡了嗎?”


    屋內傳來於文宏低沉的迴應:“沒有。”


    得到答複後的馮二稍作猶豫,接著又小心翼翼地開口道:“老爺,小的我也是怎麽都睡不著,不知可否進去與您閑聊幾句呢?”


    屋裏再次傳出於文宏那簡短的迴答:“進來吧。”


    隨著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馮二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緩緩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隻見於文宏正坐在床邊,一臉愁容。


    馮二趕忙上前幾步,站定於文宏身前,恭恭敬敬地道了一聲安。


    隨後兩人便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起來,從日常瑣事談到人生理想,不知不覺間時間悄然流逝。


    就在他們相談甚歡之時,忽然從街道上傳來了更夫那響亮而富有節奏感的唿喊聲。


    先是一更天時那句“天幹物燥,小心火燭”,緊接著便是二更天的“關門關窗,防火防盜”以及三更天的“子時三更,平安無事”。


    每一聲唿喊都仿佛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在這深夜的街巷中迴蕩開來。


    四更天的時候,更夫的聲音變得更為悠長:“醜時四更,天寒地凍。”當這聲唿喊漸漸遠去之後,整個世界似乎又陷入了短暫的沉寂之中。


    五更天的鑼聲便清脆地響了起來,伴隨著更夫那充滿朝氣的喊聲:“早睡早起,身康體健。”


    馮二聽到五更的鑼聲後,立刻迴過神來,連忙起身伺候於文宏穿衣洗漱,準備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他一邊小心翼翼地伺候著,一邊滿臉疑惑地開口問道:“老爺呀,您看這深更半夜的,人們大都早已進入了夢鄉,那打更人還有必要每隔一個時辰就得出來走一趟嗎?”


    於文宏聽後不禁微微一笑,輕聲迴答道:“若沒有這些打更人的存在,你又如何能知曉現在究竟是幾更天啊?難不成你從未聽聞過‘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這句俗語麽?他們可不單單隻是負責打更報時而已!還需時刻留意著咱們這整個縣城裏的一舉一動,像是有沒有盜賊出沒啊,哪裏是否發生了火災之類的事情,都需要他們來操心。”


    “哦,原來如此,小的這下可算是明白過來啦。”


    “行了,別光杵在這兒發呆了,快去門口瞅瞅馬車到了沒有。”於文宏揮揮手吩咐道。


    “嗻!”馮二趕忙應了一聲,然後興高采烈地一路小跑著奔向房門。


    當他滿心歡喜地剛剛推開院門時,卻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得渾身一顫。


    隻見正前方不遠處,竟然黑壓壓地站著一大群人,而且每個人的雙眼都直勾勾地盯著自己,仿佛要把他看穿一般。


    “馮二,於大人是不是今天就要離開此地啦?”黃大爺步履蹣跚地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擠了出來,湊到馮二跟前壓低聲音焦急地詢問道。


    “喲嗬,黃大爺您今天怎麽起得如此之早呀?”馮二臉上掛著一絲訝異之色迴應道。


    黃大爺沒有心思與他寒暄,而是緊繃著臉,再次追問道:“少廢話!快告訴我,於大人到底是不是今日便要啟程離去?”


    馮二見狀,心中略微一緊,但表麵上仍舊故作鎮定地搖了搖頭,輕聲說道:“哎呀,黃大爺,瞧您說的這是什麽話呀!我們老爺若是真打算要走的話,定然會提前知會大家夥兒一聲的,哪兒能這般不聲不響就離開呢?”


    可黃大爺顯然並不相信馮二所言,他冷哼一聲,伸出手指朝著遠處被眾多百姓團團圍住的一輛馬車一指,同時質問道:“哼!馮二,你如今竟然連句實話都不肯說了嗎?既是於大人並無離意,那麽這輛馬車又是所為何來?你又作何解釋?”


    馮二見到眼前這般情形,一下子就懵住了,大腦仿佛瞬間停止了運轉一般,完全不知道該怎樣迴應才好。他那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麵龐此刻也因為緊張而變得有些僵硬起來,額頭上甚至還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馮二站在原地愣了一會兒之後,開始迅速地轉動起自己的眼珠子,目光急切地在周圍擁擠的人群當中來迴掃視著,試圖從中尋找到盧玉堂的身影。


    然而,他來來迴迴找了足足一大圈,卻始終未能發現盧玉堂的蹤跡,這讓他的心裏愈發地慌亂了起來。


    可是眼下這種情況又容不得他退縮逃避,無奈之下,馮二隻得咬咬牙,硬著頭皮繼續向黃大爺解釋道:“黃大爺啊,我絕對不敢欺騙您老人家呀!這輛馬車確實是我們家老爺要用的,他急著趕去柳州府呢,說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當麵跟知府大人匯報清楚。”


    誰知馮二話音剛落,黃大爺便怒不可遏地吼了起來:“少在這裏胡言亂語!放屁!剛才那個馬夫都已經把實情一五一十地告訴我們大家了,哪有什麽去柳州府一說?”


    聽到這話,馮二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埋怨起那個多嘴的車夫來,心說盧玉堂找的這家夥怎麽這麽不靠譜,居然把實話說出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第一廉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弈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弈銘並收藏大清:第一廉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