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下午,專家們都爭累了在旁邊休息的時候,向綿綿去看了看這台大機器。


    其實龍門吊的工作原理挺簡單的,運用最多的是杠杆原理,在場的大佬們研究得差不多了。


    隻是沒人敢動手去修。


    這台機器在華國可以說是獨一無二,工作人員翻來覆去給他們講重要性,直接把自信的人都整不自信了。


    再加上昨天有一位在維修界頗負盛名的季師傅維修失敗,更是給眾人施加了壓力。


    那個季師傅的維修方案是一群人討論十來天決定的,第一次上手就失敗了,嚇得人不敢輕舉妄動。


    最有希望的方案都失敗了,滬市重工也心灰意冷,本來應該是姚領導來接待維修人員,這會兒也變成了普通員工。


    向綿綿沒有著急修理,仔細觀摩著結構,看跟書上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到快下班的時候,另一位勇士動手了。


    他堅信自己的方案才是對的,昨天那第一位的方案根本沒抓住問題點,自己有信心能一舉修好。


    鑒於這位林師傅名氣挺大,工作人員請示了上級的意見,就讓他動手修理。


    信心滿滿的林師傅擼起袖子,借來了電焊工具,把麵罩往臉上一戴,開始修理起自己認為的問題點。


    本來該下班的人們都不急著走了,大家夥都圍著看。


    沒敢出聲說話打擾,電焊火花飛濺也不能直視,太傷眼睛,隻能焦急等待結束後的成果。


    行規就是這樣,討論修理方案時怎麽吵都行,但是動手修理的時候不能幹擾別人,不然惹眾怒。


    林師傅從太陽還有餘暉修理到了烏漆麻黑,好在廠裏沒有節省那點電費,修到一半開燈了。


    他忙活個把小時,把麵罩一摘,大冬天裏臉上浮現汗水。


    長時間全神貫注會消耗人的精力,腦力勞動有時候比體力勞動都累。


    林師傅用衣袖擦了擦汗,放心的說:“好了,通電試試,這會一定可以了。”


    一旁眼巴巴的工作人員仿佛得到了發令槍響的運動員,飛快衝去接通電源,連趕過來的姚領導也是伸長了脖子看結果。


    他們就盼著機器能修好,排期的工程都指望著這台機器呢。


    專業的操作員也不用人吩咐,插好電源就按照開機流程慢慢操作,想把林師傅說修好了的機器帶動起來。


    可惜cd1電動葫蘆隻隨著操作員的指令動了兩下,熄火不動了。


    跟之前的情況一個樣啊!


    滿臉期盼的林師傅瞬間變臉,大喊著不可能,一邊跑去操作台,瞪大了眼睛看是什麽影響了他的維修效果。


    滬市重工的姚領導歎息一聲,神情沮喪地扶了扶邊上的桌子坐下來:“這樣還咋完成上頭交代的任務啊?!”


    他的語氣滿滿都是悔恨哀歎,要不是人力搬不動幾噸的重物,他都恨不得自己直接上了。


    即使通過一些方法,人力能搬動重物,也沒有機械來得快穩好,太耽誤工程進度。


    現在機器壞了,工程就是用人力在勉強頂著,人會累會受傷,根本沒有機器的速度和力量。


    姚領導捶著大腿,不斷歎氣。


    在這個時代,能為國家、工廠奉獻力量是非常崇高的事情,每個人都想盡自己最大的用處,為此能把工廠當家。


    向綿綿在旁邊看著姚領導垂頭喪氣的樣子,心頭微動。


    但是這個時機不對,她動了動嘴唇,還是沒說什麽。


    林師傅把機器複檢了一遍,抓耳撓腮地想問題出在哪兒,嘴裏一直說:“不可能啊、明明就是這兒有問題……”


    又上手修理了一番,試圖證明自己的努力是對的。


    一直折騰到晚上8點,大家都還眼巴巴看著,寄希望於機器能好起來。


    見天色已晚,姚領導隻好站出來說:“麻煩各位了,先迴去休息吧,再晚沒車了,機器在這兒不會動,大家夥明天再看。”


    在他的號召下,人群才慢慢離開。


    林師傅完全沉浸在問題點裏麵,他圍著機器左右轉,根本沒有心思離開,旁邊的徒弟拉都拉不走。


    向綿綿離開時迴頭看了一眼,為林師傅鍥而不舍的精神讚歎。


    等坐了晚班車迴到招待所,向綿綿進了房裏就開始專心研究龍門吊的書。


    她比別人多了個外掛,卻一直想著在縣城依靠父母平凡過一生,對祖國的發展置之不理,這樣真的好嗎?


    原先隻是來觀摩學習,現在卻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


    沒想到有一天她會為了為了一台機器挑燈夜讀,向綿綿自嘲地笑笑,逐字逐句看仔細了這本書,試圖把原理吃透。


    再結合白天看到的故障和問題點,梳理起該怎麽修理。


    不管是為了任務還是為了國家,這台機器都是需要盡快修理好的。


    早一天,或許國家就能騰飛得更快更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不下鄉,家長裏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7414945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74149451並收藏六零不下鄉,家長裏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