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雷家軍有多少人?”雖然不敢肯定對方會告訴自己,但是為了自己的職責,程青竹還是問了這個問題。
“這一批新兵訓練完畢之後!”何鐵手心裏估算了一下,“野戰部隊、守備部隊以及海軍加起來估計有五十萬人!”
“這麽多人!”聽到這個數字,朱媺娖又看了一眼眼前的飯菜,“何姐姐,這麽多人,如果都按眼前這個待遇能養活得了嘛?這需要花多少錢呀!”
“花多少錢我不知道,隻是知道很多,你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去找雷衛東問問,他應該清楚!”何鐵手聳聳肩,表示這個問題自己不清楚。
“我隻是知道如果不是有海洋這個寶庫,我們想保證士兵們的營養真的很難,山東實在是太窮了,快被那些鄉紳給搞垮了。”何鐵手給朱媺娖夾了幾塊鯨魚肉,“嚐嚐,這是鯨魚的肉,和牛肉差不多!”
“謝謝何姐姐,聽說這鯨魚大的有幾十萬斤,小的也有七八萬斤,不知道是真的假的!”朱媺娖夾起鯨魚肉放到嘴裏,味有點重,不過嚼勁很好!可以迴去和父皇商量一下,也成立一支捕撈隊,可以解決很多人吃飯的問題。
在兵營裏轉了一圈,朱媺娖明白雷家軍戰無不勝的原因關鍵在於能吃飽飯。
就好像旁邊的那一桌!
七八個士兵饅頭吃的那叫一個快!
一大盆饅頭端上來一會的功夫就沒有了!
這還是有菜和肉的情況,要不然饅頭會吃的更多。
明朝的士兵難道真的不如韃子和雷家軍嗎!
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察朱媺娖其實雙方的士兵都差不多,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區別就在於雷家軍還有韃子能吃飽,而明朝的士兵別說吃飽了,如果不出去搶劫,餓肚子都是常態。
就好像自己路上見到的明軍,雖然搶劫時候兇狠的要命,見什麽搶什麽,但不能改變他們弱的現實。
一個個士兵瘦的隻有皮包骨頭,看上去和難民也差不了多少,也就幾個領頭的看起來好一些,能打一些。
但這有什麽用!
人數太少了!
以前士兵都吃不飽,那隨著兩淮地區的失守,湖廣等地也被流寇威脅,朝廷的糧食供應肯定會更加緊張,甚至很可能陷入困境。
以前都不是流寇的對手,現在餓著肚子更不要說了,前線的情況肯定會更加緊張,那麽尋找新的糧食來源就提上了日程。
朱媺娖知道必須自己想辦法,指望朝廷中那些大員,還不如指望太陽從西邊出來更現實。
“妹妹,鯨魚到底長什麽樣光說你不會理解的,我們可以到海邊去看一下就明白了!”對於朱媺娖打什麽注意,何鐵手根本不在意。
學過去又怎麽樣,就崇禎那性格,學一點新的東西就能領著一群貪汙犯能把明朝救活!
別開玩笑了!
就明朝那破船,別說遠洋捕撈,番薯,紡織這些基礎的東西,就是把飛機坦克這些戰場殺器給他們也不管用,因為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被下麵的人賣給流寇,雷家軍甚至韃子那邊。
就好像當年的紅衣大炮一樣!
對很多人來說,錢這個東西比民族,比國家大義重要多了。
“何姐姐,我們什麽時候能去海邊?”聽到何鐵手同意自己去參觀,朱媺娖恨不得現在就飛到海邊,看一看鯨魚到底什麽樣!
“不要急!我在濟南先呆兩天!”看著朱媺娖著急的神態,何鐵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濟南還有很多東西你沒看到,下去我帶你去一個地方,等去了,你就知道什麽是差距了!”
------
“這裏是!”看著眼前長方形的工廠區,被一道紅色的磚牆分成兩段,朱媺娖有點說不出話來。
左邊廠區朱媺娖知道,應該是工作區域,因為那滾滾冒煙的煙筒和不時冒起的水蒸氣說明了它的性質,隻是這也太大了,比熱電廠大了至少十幾倍。
至於磚牆的另一邊。是一排排的房屋,像鴿籠一般,每邊好幾排,每排好幾戶,像士兵的隊列一樣排的整整齊齊、
“那是紡織廠工人住的地方!”何鐵手解釋道,“因為工種的關係,在紡織廠工作的大部分是女工,而女性和男性不一樣,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須防止她們受到外麵的騷擾,要不然很麻煩。”
“她們這麽小,不迴家嗎?”走進生活區,看著院子裏有不少小姑娘在水池邊洗衣服,打掃衛生,朱媺娖好奇的問道。
“她們差不多都是孤兒,不是被拐子拐來的,就是被同鄉騙出來的!”何鐵手解釋道,“在山東還好,其他地區兵荒馬亂的送迴去也不現實,而且她們也不願意迴去,這裏比家裏吃的好多了。”
“這麽多人都是?”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房屋,朱媺娖粗略估計了一下,這要是住滿了,至少有三千多人。
“這隻是一部分,在濟南這樣的紡織廠有好幾個,而在山東這樣的紡織廠有三十多個,紡織工人超過十萬人!”何鐵手揮揮手把一旁伺候的負責人叫了過來。
因為住的都是女的,為了避嫌,所以負責人也是女的,
“大人!”負責人雖然不認識何鐵手,但是看到其裝扮,以及被自己的大領導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就知道眼前女子不是自己能惹起的。
“廠裏現在有多少人?”
“迴大人的話!”負責人小心翼翼的道,“廠裏一共有三千六百三十名工人,其中女工三千三百九十八名,男工二百三十二名,當地居民有一千三百人二十八人,其餘大部分都是被拐帶的包身工!”
“最近是不是抓了不少工頭,人怎麽多了則麽多?”聽到包身工的數字比上次來多了不少,何鐵手問道。
“最近一周抓了十七個!”負責人道,“經過調查有七個是單存的工頭,隻是帶人出來打工,賺人頭費,了解清楚也就放了,其餘十個都是包身工的頭子,直接送到萊蕪挖礦去了,送到這的包身工有三百多人!”
“什麽是包身工?”一旁的朱媺娖顯然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包身工是我們自己起的名字,意思是說那些女孩子,她們的身體,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
因為朱媺娖的氣質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貴,負責人對其很客氣,主動給其解釋道。
“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就是人販子,人牙子最活躍的時期,他們成群結隊的跑到災區,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遊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災民。
揚州的瘦馬,秦淮河兩岸的女子很多就是這樣過來的。
以前山東窮,人牙子,人販子主要目的就是把買來小女孩賣給大戶人家做婢女,或者賣給青樓讓她們去接客。
而隨著山東大發展,特別是紡紗工廠的大量興起,需要大量的工人,他們就把目標放到了這一塊。
很多有門路的人就跑迴自己的家鄉,忽悠自己的同鄉,讓他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自己,帶她們來山東打工,期限三年,三年之內,由帶工的供給食宿,介紹工作,賺錢歸帶工的收用,生死疾病一聽天命,
“三年,好像沒多長時間呀!”彩霞插口道,進宮之前彩霞是莊稼戶人家出身,知道很多人因為生活不下去到大戶人家主動賣身為奴。
那都是一輩子的事情,相比而言三年時間很短了。
“那些女孩子工作的地方可不是我們這樣的工廠,因為被政府直接控製,各項要求很嚴,很多人可以幹幾十年不出問題,而在那些私人小廠,甚至家庭作坊,都是沒日沒夜的幹活,工作時間長,吃的還差,能熬過三年時間的人很少!”
相信資本家的節操不如相信豬會上樹,比起地主階級資本家的下限要低很多。
英國資本主義初期為什麽叫“羊吃人”,因為這個時期工人的生活要比農民差得多,必須把他們的田地化為牧場,讓他們失去生活的基礎,才能將他們趕進工廠,要不然沒人願意到工廠幹活。
可以說,在資本主義興起、工業化開始萌芽的初期,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隻會惡化,而不會變好。
舉個例子來說,工業革命初期,瑞典和英國都在搞紡織業,為了壓縮成本,在資本家們的工廠開始使用五六歲的童工?還不是一名兩名,而是成百上千人的出現。
因為童工的工資太低了,一名成年男工的薪水,可以雇傭2名女工,可以雇傭3~7名童工,年齡越小的工資支出越低。
而且相比於相比成年人,童工明顯更加容易管理,鎮壓罷工也更加簡單,於是在勞動強度需求不是太大的工廠充斥著大量的童工。
在瑞典人的紡織廠,童工死亡率超過30%。而英國人的紡織廠。保證無論你是誰,工人進廠三年就被累死。
就因為瑞典的紡織業在成本上比不過英國,最後被英國給擠垮了……“
站在後世的角度。很多現代中國人都很羨慕英國在工業革命時代的蓬勃興旺,鄙視晚清中國的閉目塞聽和腐朽衰敗。
但如果你當真穿越到十九世紀中期,維多利亞時代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去看一看……那麽恐怕真的很難說晚清的農夫和英國的工人究竟哪一個更痛苦。
總之,要不是看到了這樣好似煉獄般的狀況,並且認為這種社會不應該也不可能延續很久,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算是衣食無憂的上等階級紳士,難道是吃飽了撐著杞人憂天,居然要設計一種新的社會製度?
在當時的中國的傳統農業社會固然也不是什麽樂園,但拖著辮子的中國農民,和19世紀西方那些“罐裝的勞動力”,“會說話的牲口”相比,隻要沒遇到災荒年景,至少還活得下去。
直到進入20世紀,中國的傳統農業社會終於在資本主義浪潮衝擊之下解體,中國農村隨即普遍破產,中國農民的生活水平這才開始直線下降——所以民國時候的很多破落文人,會在筆下哀傷追憶地描寫自己兒時的好日子雲雲。
資本家的工廠殘酷的壓榨工人,帶來殘酷的社會矛盾的同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盡量的壓低生產成本,盡量的占領市場。
改革之後,為什麽很多大企業競爭不過那些小作坊,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人工成本。
因為技術落後,麵對國外企業的競爭,國家不得不忽視這一塊。
而在明末,可以說是賣方市場,完全可以壟斷市場的雷衛東當然不能容忍這種殘酷剝削製度的存在,因為這會直接影響雷衛東的利益,大家都必須在同一水平才行。
於是在雷衛東要求下,《勞工保護法》出台了。
在裏麵明確規定了!
從崇禎十五年一月一日起,雷家軍統治的所有地區,開始實施八小時工作製,工人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加班,不加班不能扣工資,加班必須有加班費。
而且每天工作不能超過12小時,一旦發現超過12小時,工廠直接關停沒收。對老板重罰!
同時還規定了最低工資,隻要在雷家軍統治區域內的所有工廠,包括家庭作坊都必須按照規定執行。
除此之外還有工傷保護條例,保障工廠裏受傷的工人的利益。
至於無故克扣工資、拖欠工資行為,更是做了嚴格的規定,隻要發生拖欠現象,除了補發工資還要進行十倍以上的罰款,嚴重者將沒收廠方的家庭資產。
另外對將來肯定會發生的童工現象也進行了嚴格的要求。
十二周歲以下的孩子嚴禁進入工廠打工!
一旦發現,對工廠所有者進行重罰,以政府規定最低工資百倍罰款為底線。
當然製定這個法律的時候,雷衛東也考慮了現實現象,這年頭因為沒有套套的發明,孩子特別多,一家五六個孩子都是普遍現象,甚至有的家庭都有十幾個孩子。
即使這年頭,因為醫療的落後,導致這年頭小孩夭折率高,大家也養活不起。
在農村,七八歲的孩子就下地幹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雷衛東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十二歲之前不進入工廠打工,其他就沒辦法了。
“這一批新兵訓練完畢之後!”何鐵手心裏估算了一下,“野戰部隊、守備部隊以及海軍加起來估計有五十萬人!”
“這麽多人!”聽到這個數字,朱媺娖又看了一眼眼前的飯菜,“何姐姐,這麽多人,如果都按眼前這個待遇能養活得了嘛?這需要花多少錢呀!”
“花多少錢我不知道,隻是知道很多,你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去找雷衛東問問,他應該清楚!”何鐵手聳聳肩,表示這個問題自己不清楚。
“我隻是知道如果不是有海洋這個寶庫,我們想保證士兵們的營養真的很難,山東實在是太窮了,快被那些鄉紳給搞垮了。”何鐵手給朱媺娖夾了幾塊鯨魚肉,“嚐嚐,這是鯨魚的肉,和牛肉差不多!”
“謝謝何姐姐,聽說這鯨魚大的有幾十萬斤,小的也有七八萬斤,不知道是真的假的!”朱媺娖夾起鯨魚肉放到嘴裏,味有點重,不過嚼勁很好!可以迴去和父皇商量一下,也成立一支捕撈隊,可以解決很多人吃飯的問題。
在兵營裏轉了一圈,朱媺娖明白雷家軍戰無不勝的原因關鍵在於能吃飽飯。
就好像旁邊的那一桌!
七八個士兵饅頭吃的那叫一個快!
一大盆饅頭端上來一會的功夫就沒有了!
這還是有菜和肉的情況,要不然饅頭會吃的更多。
明朝的士兵難道真的不如韃子和雷家軍嗎!
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察朱媺娖其實雙方的士兵都差不多,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區別就在於雷家軍還有韃子能吃飽,而明朝的士兵別說吃飽了,如果不出去搶劫,餓肚子都是常態。
就好像自己路上見到的明軍,雖然搶劫時候兇狠的要命,見什麽搶什麽,但不能改變他們弱的現實。
一個個士兵瘦的隻有皮包骨頭,看上去和難民也差不了多少,也就幾個領頭的看起來好一些,能打一些。
但這有什麽用!
人數太少了!
以前士兵都吃不飽,那隨著兩淮地區的失守,湖廣等地也被流寇威脅,朝廷的糧食供應肯定會更加緊張,甚至很可能陷入困境。
以前都不是流寇的對手,現在餓著肚子更不要說了,前線的情況肯定會更加緊張,那麽尋找新的糧食來源就提上了日程。
朱媺娖知道必須自己想辦法,指望朝廷中那些大員,還不如指望太陽從西邊出來更現實。
“妹妹,鯨魚到底長什麽樣光說你不會理解的,我們可以到海邊去看一下就明白了!”對於朱媺娖打什麽注意,何鐵手根本不在意。
學過去又怎麽樣,就崇禎那性格,學一點新的東西就能領著一群貪汙犯能把明朝救活!
別開玩笑了!
就明朝那破船,別說遠洋捕撈,番薯,紡織這些基礎的東西,就是把飛機坦克這些戰場殺器給他們也不管用,因為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被下麵的人賣給流寇,雷家軍甚至韃子那邊。
就好像當年的紅衣大炮一樣!
對很多人來說,錢這個東西比民族,比國家大義重要多了。
“何姐姐,我們什麽時候能去海邊?”聽到何鐵手同意自己去參觀,朱媺娖恨不得現在就飛到海邊,看一看鯨魚到底什麽樣!
“不要急!我在濟南先呆兩天!”看著朱媺娖著急的神態,何鐵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濟南還有很多東西你沒看到,下去我帶你去一個地方,等去了,你就知道什麽是差距了!”
------
“這裏是!”看著眼前長方形的工廠區,被一道紅色的磚牆分成兩段,朱媺娖有點說不出話來。
左邊廠區朱媺娖知道,應該是工作區域,因為那滾滾冒煙的煙筒和不時冒起的水蒸氣說明了它的性質,隻是這也太大了,比熱電廠大了至少十幾倍。
至於磚牆的另一邊。是一排排的房屋,像鴿籠一般,每邊好幾排,每排好幾戶,像士兵的隊列一樣排的整整齊齊、
“那是紡織廠工人住的地方!”何鐵手解釋道,“因為工種的關係,在紡織廠工作的大部分是女工,而女性和男性不一樣,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須防止她們受到外麵的騷擾,要不然很麻煩。”
“她們這麽小,不迴家嗎?”走進生活區,看著院子裏有不少小姑娘在水池邊洗衣服,打掃衛生,朱媺娖好奇的問道。
“她們差不多都是孤兒,不是被拐子拐來的,就是被同鄉騙出來的!”何鐵手解釋道,“在山東還好,其他地區兵荒馬亂的送迴去也不現實,而且她們也不願意迴去,這裏比家裏吃的好多了。”
“這麽多人都是?”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房屋,朱媺娖粗略估計了一下,這要是住滿了,至少有三千多人。
“這隻是一部分,在濟南這樣的紡織廠有好幾個,而在山東這樣的紡織廠有三十多個,紡織工人超過十萬人!”何鐵手揮揮手把一旁伺候的負責人叫了過來。
因為住的都是女的,為了避嫌,所以負責人也是女的,
“大人!”負責人雖然不認識何鐵手,但是看到其裝扮,以及被自己的大領導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就知道眼前女子不是自己能惹起的。
“廠裏現在有多少人?”
“迴大人的話!”負責人小心翼翼的道,“廠裏一共有三千六百三十名工人,其中女工三千三百九十八名,男工二百三十二名,當地居民有一千三百人二十八人,其餘大部分都是被拐帶的包身工!”
“最近是不是抓了不少工頭,人怎麽多了則麽多?”聽到包身工的數字比上次來多了不少,何鐵手問道。
“最近一周抓了十七個!”負責人道,“經過調查有七個是單存的工頭,隻是帶人出來打工,賺人頭費,了解清楚也就放了,其餘十個都是包身工的頭子,直接送到萊蕪挖礦去了,送到這的包身工有三百多人!”
“什麽是包身工?”一旁的朱媺娖顯然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包身工是我們自己起的名字,意思是說那些女孩子,她們的身體,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
因為朱媺娖的氣質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貴,負責人對其很客氣,主動給其解釋道。
“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就是人販子,人牙子最活躍的時期,他們成群結隊的跑到災區,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遊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災民。
揚州的瘦馬,秦淮河兩岸的女子很多就是這樣過來的。
以前山東窮,人牙子,人販子主要目的就是把買來小女孩賣給大戶人家做婢女,或者賣給青樓讓她們去接客。
而隨著山東大發展,特別是紡紗工廠的大量興起,需要大量的工人,他們就把目標放到了這一塊。
很多有門路的人就跑迴自己的家鄉,忽悠自己的同鄉,讓他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自己,帶她們來山東打工,期限三年,三年之內,由帶工的供給食宿,介紹工作,賺錢歸帶工的收用,生死疾病一聽天命,
“三年,好像沒多長時間呀!”彩霞插口道,進宮之前彩霞是莊稼戶人家出身,知道很多人因為生活不下去到大戶人家主動賣身為奴。
那都是一輩子的事情,相比而言三年時間很短了。
“那些女孩子工作的地方可不是我們這樣的工廠,因為被政府直接控製,各項要求很嚴,很多人可以幹幾十年不出問題,而在那些私人小廠,甚至家庭作坊,都是沒日沒夜的幹活,工作時間長,吃的還差,能熬過三年時間的人很少!”
相信資本家的節操不如相信豬會上樹,比起地主階級資本家的下限要低很多。
英國資本主義初期為什麽叫“羊吃人”,因為這個時期工人的生活要比農民差得多,必須把他們的田地化為牧場,讓他們失去生活的基礎,才能將他們趕進工廠,要不然沒人願意到工廠幹活。
可以說,在資本主義興起、工業化開始萌芽的初期,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隻會惡化,而不會變好。
舉個例子來說,工業革命初期,瑞典和英國都在搞紡織業,為了壓縮成本,在資本家們的工廠開始使用五六歲的童工?還不是一名兩名,而是成百上千人的出現。
因為童工的工資太低了,一名成年男工的薪水,可以雇傭2名女工,可以雇傭3~7名童工,年齡越小的工資支出越低。
而且相比於相比成年人,童工明顯更加容易管理,鎮壓罷工也更加簡單,於是在勞動強度需求不是太大的工廠充斥著大量的童工。
在瑞典人的紡織廠,童工死亡率超過30%。而英國人的紡織廠。保證無論你是誰,工人進廠三年就被累死。
就因為瑞典的紡織業在成本上比不過英國,最後被英國給擠垮了……“
站在後世的角度。很多現代中國人都很羨慕英國在工業革命時代的蓬勃興旺,鄙視晚清中國的閉目塞聽和腐朽衰敗。
但如果你當真穿越到十九世紀中期,維多利亞時代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去看一看……那麽恐怕真的很難說晚清的農夫和英國的工人究竟哪一個更痛苦。
總之,要不是看到了這樣好似煉獄般的狀況,並且認為這種社會不應該也不可能延續很久,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算是衣食無憂的上等階級紳士,難道是吃飽了撐著杞人憂天,居然要設計一種新的社會製度?
在當時的中國的傳統農業社會固然也不是什麽樂園,但拖著辮子的中國農民,和19世紀西方那些“罐裝的勞動力”,“會說話的牲口”相比,隻要沒遇到災荒年景,至少還活得下去。
直到進入20世紀,中國的傳統農業社會終於在資本主義浪潮衝擊之下解體,中國農村隨即普遍破產,中國農民的生活水平這才開始直線下降——所以民國時候的很多破落文人,會在筆下哀傷追憶地描寫自己兒時的好日子雲雲。
資本家的工廠殘酷的壓榨工人,帶來殘酷的社會矛盾的同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盡量的壓低生產成本,盡量的占領市場。
改革之後,為什麽很多大企業競爭不過那些小作坊,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人工成本。
因為技術落後,麵對國外企業的競爭,國家不得不忽視這一塊。
而在明末,可以說是賣方市場,完全可以壟斷市場的雷衛東當然不能容忍這種殘酷剝削製度的存在,因為這會直接影響雷衛東的利益,大家都必須在同一水平才行。
於是在雷衛東要求下,《勞工保護法》出台了。
在裏麵明確規定了!
從崇禎十五年一月一日起,雷家軍統治的所有地區,開始實施八小時工作製,工人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加班,不加班不能扣工資,加班必須有加班費。
而且每天工作不能超過12小時,一旦發現超過12小時,工廠直接關停沒收。對老板重罰!
同時還規定了最低工資,隻要在雷家軍統治區域內的所有工廠,包括家庭作坊都必須按照規定執行。
除此之外還有工傷保護條例,保障工廠裏受傷的工人的利益。
至於無故克扣工資、拖欠工資行為,更是做了嚴格的規定,隻要發生拖欠現象,除了補發工資還要進行十倍以上的罰款,嚴重者將沒收廠方的家庭資產。
另外對將來肯定會發生的童工現象也進行了嚴格的要求。
十二周歲以下的孩子嚴禁進入工廠打工!
一旦發現,對工廠所有者進行重罰,以政府規定最低工資百倍罰款為底線。
當然製定這個法律的時候,雷衛東也考慮了現實現象,這年頭因為沒有套套的發明,孩子特別多,一家五六個孩子都是普遍現象,甚至有的家庭都有十幾個孩子。
即使這年頭,因為醫療的落後,導致這年頭小孩夭折率高,大家也養活不起。
在農村,七八歲的孩子就下地幹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雷衛東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十二歲之前不進入工廠打工,其他就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