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在中國的古代,國家收入“半出鹽賦”,鹽課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鹽業與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都有密切關係。


    山東有3000多公裏的海岸線,享有漁鹽之利。西周之後,一直是中國較為重要的產鹽地區。到了明朝時期,山東運司鹽場是北方著名的大產鹽區之一。


    這裏製鹽行業由戶部掌管。當時全國共設有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河東六個都轉運鹽使司,鹽使司下設有分司,分司下設若幹鹽場。


    《明太祖實錄》卷四十七洪武二年十一月己醜條記載:“設山東都轉運鹽使司,歲辦大引鹽一十四萬二千五引有奇。”


    每大引400斤,也就是說山東的鹽產量在6000萬斤左右,即使到明朝末年,山東19個鹽場引鹽數額仍然保持這個產量左右,沒有多大變化。


    雷家軍拿下山東,鹽這個金窩窩,雷衛東當然不會放過,因為都在海邊,雷衛東命令水軍在接受各地常船廠的同時,把各地的鹽場也占領,同時進行改造等待自己視察。


    “這就是鹽場了!”看著眼前到處都是炊煙嫋嫋,雷衛東不由的皺起了眉毛,這明顯還是用原始的煎鹽方法來製鹽,那升起的炊煙就是明顯就是灶民在煎鹽。


    “怎麽迴事,我不是說所有鹽場全部采用曬鹽之法嗎!怎麽還在用這麽原始的製鹽方法?”雷衛東的臉色沉了下來。


    “大帥讓你迴答為什麽!”楊銳連忙叫鹽場的負責人和雷衛東一個連長連忙過來答話。


    “大帥!”鹽場的負責人小心的說道,“現在鹽場生產的鹽完全可以滿足需要,成本也極低,一斤鹽也就二三文錢成本,不需要進行改進!”


    “我問你為什麽不采用曬鹽之法,不是問你鹽的價格,我在公文裏可是專門強調的!”聽到解釋雷衛東的臉更陰沉了。


    “大……大帥你聽我解釋!”看到傳說中的大帥生氣了,負責人說話都有點結結巴巴了,“我們鹽場的灶丁完全夠用,如果采用曬鹽之法必然會浪費大量的勞動力,這些人一旦閑下來難免會……!”


    “這就是你的解釋!”聽到負責人的解釋,雷衛東笑了。


    鹽丁、灶丁在明朝都是鹽場的專配,其中鹽丁是守場的護衛,而灶丁就是煎鹽的工人了。


    鹽丁還好,隻要不在籍還可以離開,而灶丁就慘了,因為明朝施行“編籍”,灶丁作為在編戶籍人口被稱為“灶籍”與匠籍、軍籍性質相同。


    凡是被編為籍者,其身份即成為世襲,不得更改。


    和匠籍、軍籍通過努力還可能逆襲不同,灶籍是沒有出頭之日的,因此和倡妓、戲子、奴隸等同被視為踐民。數百年間,灶戶可謂是受盡官吏和鹽商的盤剝。


    在負責人眼裏他們就是使用的工具,不用白不用,死了也無所謂,抓他的親人就是了!


    “大帥,他們過的好慘呀!”董小宛看著路邊那草棚下麵與爐邊煎鹽的男男女女,又聽了旁人的介紹什麽是灶戶,同情之心立馬上來了。


    “是呀!”雷衛東點點頭,“適逢亂世,必須做出改變,不過他們倒是優秀的兵員”


    看著遠處一個女子扛著兩個不下兩百斤的鹽包,直接將其從爐前扛到車上,那輕構模樣就像是扔下一包棉花似的,雷衛東不由的點點頭。


    “小婉,你對鹽有什麽看法!”


    “看法!”董小宛聳聳肩,“以前之聽說揚州鹽商富可敵國,當時還不知道為什麽,現在看了資料才知道,僅僅山東的鹽場一年就產鹽6000萬斤,賣給鹽商一斤才五文多!


    而市場上一斤上等的精鹽要300文一斤,普通的也要幾十文,這利潤真的不能說了,而這隻是官鹽,私鹽產量據說是這個好幾倍!”


    “是呀,鹽的利潤太高了!不過這些現在都是我們的了!”雷衛東迴過頭,看著跪著的鹽場負責人以及駐軍幹部,另外還有大大小小幾十個小頭目。


    “你們是不是都覺得鹽場不需要曬鹽之法,現在的就很好!”


    “是的大帥,我們經過商議,覺得現在很好,不需要改變!”一群小頭目看了鹽場負責人一眼,齊聲道。


    “你呢!”雷衛東看著自己的屬下!


    “大帥,我錯了,給我一次機會!”連長求饒道,雷衛東是什麽性格,隻要是雷家軍官兵都一清二楚。


    “你們既然覺得現在很好!”雷衛東聳聳肩,“那就留你們沒用了!”


    揮揮手,如狼似虎的侍衛立刻上前把鹽場的管事人全押了起來,就要拖走!


    “大帥,大帥,饒命呀,饒命呀!”看到笑眯眯的大帥突然變臉,負責人頓時嚇的屁滾尿流,攤在了地上,看到求饒不管用,就要被拖走的負責人似乎要釋放出所有的憤怒口中大叫道:


    “你這樣陰險聽不進人勸的人,總有一日會人心喪盡的。”


    示意侍衛停下來,雷衛東蹲下身來,望著負責人道:“你那麽悲憤做什麽?”


    “我犯了什麽錯誤,你這樣對我!”知道自己活不了,負責人昂首道,“你們雷家軍來了,我第一個投降,還把鹽場管理的好好的,產量在十九個鹽場一直是最高的!”


    “產量最高可是建立在灶丁死亡之上,有什麽可得意的!”雷衛東笑道,“連我的命令都敢違背,留下來有什麽用,看你油頭滿麵的樣子,估計撈了不少,現在就借你的人頭用一下了。”


    雷衛東一揮手,兩位侍衛直接把人拉走了,少頃幾十個腦袋送了上來。


    “把這些腦袋送到各個鹽場,我要求半個月之內,所有鹽場采用風力水車取水和曬鹽之法取鹽!”雷衛東看著眼前一個個腦袋道。


    “還有你,知情不報,從連長將為班長,打三十軍棍,關三天禁閉以儆效尤!”


    “謝大帥不殺之恩!”駐軍連長連忙道。


    “大帥,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周圍一個看熱鬧的老鹽丁突然上前道,看人群的反應,他的威望在鹽丁中好像很高。


    “但說無妨!”雷衛東示意道


    “大帥所言的曬鹽之法,我也聽來此的鹽商說過,好像兩淮地區的有的地方采用曬鹽之法取鹽,他們將淋鹵過的海水,選擇在晴好的天氣暴曬在太陽下數日。


    待絕大量水分蒸發掉以後,就會在鹹土之上形成一塊塊鹽塊,隻是這種方法取得鹽灰土較多,買不上價格,所以,我們這裏還是以煎鹽為主……”


    “你說的很對,普通的曬鹽之法肯定有這個問題,但我給你們的曬鹽之法可不一樣!”說著雷衛東向海邊走去。


    “就好像這樣的土地!”雷衛東指著一塊泥地道,“如果在這上麵曬鹽,鹽裏難免會混有泥土,若是能用石片或磚塊鋪設曬場,如此就可以避免刮起池底泥土,而且可以避免鹵水滲漏……!”


    “鋪設石片!”雷衛東的話讓老鹽丁如夢初醒,“不錯這個方法確實不錯,隻是想要大規模生產需要多少石片呀?”


    “不需要多少!”雷衛東笑道,“可以分成兩步,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就可以了,蒸發池可以是夯實的泥底,隻有少數的結晶池需要鋪設地平……”


    ”不錯,這樣一來鹽場的產量會大幅上升,還不需要這麽多的人!”老鹽丁在鹽場幾十年,一琢磨使用這樣的曬鹽法對鹽場的影響。


    海邊風大,可以用大帥命令做的風力水車來汲取海水,引入蒸發池,經過暴曬水分到一定程度時,然後再打水開閘將鹵水放入結晶池。


    繼續日曬,這時高濃度的鹵水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鹽來。在曬製過程中,幾乎不需要人工,隻有在結晶田中,才需要人工推鹽,將池中結出了鹽塊推成堆……


    這樣一來鹽場所用人力就大大減少!


    “把鹽丁、灶丁全都集結起來,我有話要講!”


    “是,大帥!”楊銳等人連忙叫人拿起銅鑼去傳話。


    “小婉,我把山東的鹽場交給你了,你要掌管好這個錢袋子!”鹽場很大,人群聚集要很長時間,趁著這個功夫雷衛東對董小宛道。


    “大帥,我明白!”在夫君帶自己到鹽場視察的時候,聰明的董小宛就想到了這一點,“隻是我們鹽價訂多少,怎麽出售,是不是和明朝一樣,采用鹽引的辦法?”


    “不用,那樣的做法很容易造成私鹽泛濫!”雷衛東搖搖頭,鹽的利潤這麽大,雷衛東肯定要吃掉最大的一塊,怎麽會采用鹽引這個笨辦法!


    “我準備改引為票!”


    “改引為票!”董小宛有些不明白。


    “很簡單,就是把鹽的銷售放開!”雷衛東笑道,


    “從今天起,成立鹽稅司,負責各個鹽場生產和銷售以及打擊私鹽活動,下屬鹽丁的作用除了保護鹽場的安全,就是打擊各地私人製鹽,防止外鹽入侵,山東十九個鹽場統一定價,統一銷售,每斤粗鹽十七文,精鹽每斤八十文,一千斤以上打九折。


    無論誰來,給錢就賣,按斤開給他一張票據寫上日期,雷家軍範圍內暢通無阻,無論他賣到哪裏,就是賣到京城、遼東、江南等地區我們都不過問!


    不過如果沒有票據或者票據不對,那麽對不起直接把鹽沒收掉,人關進大牢。


    私鹽的利潤有多高雷衛東不知道,反正曆朝曆代都沒有能禁止,既然禁止不了,雷衛東也就不想費那個力氣,直接釜底抽薪。


    我直接和後世的鹽業公司一樣采用技術壟斷就是了。


    “這樣一來會產生一個問題!”一旁的楊銳插口道,“各個鹽場位置不同,售價一樣的話,就會導致偏遠位置的鹽場鹽賣不出去。”


    “這就需要你們內部協調了!”雷衛東笑道,“鹽稅司的作用就是對各個鹽場產量和人員進行協調,我要你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占領山東市場,並盡量推往全國!”


    “占領山東市場很容易!”董小宛仔細考慮了一下道:“雖然兩淮、兩浙、長蘆鹽場的出廠價要比我們低一些,但是加上鹽引的費用和運費把鹽運到山東就得不償失了,隻是外省的市場!”


    明朝粗鹽的生產成本大約每斤五文錢,看著隻有雷衛東價格的三分之一。


    但別忘了明代實行的是鹽鐵專賣,一個商人他想弄些食鹽來賣,那麽他必須向鹽運司申請鹽引,也就是經銷食鹽的許可證。


    憑鹽引買到鹽後,不光要接受檢查;還必須去指定的地點賣鹽;賣完了鹽,還要把鹽引還迴去。


    整個過程不但麻煩,還要花不少錢打通關係,因為明朝俸祿太低,負責鹽的官員必須要賺外快補貼生活。


    除非你賣私鹽到山東才有利潤,隻是這運費!


    一次性運鹽少了,運費太高,多了的話,當雷家軍是吃幹飯的肯定會進行攔截。


    商人都是精明的,算來算去還是山東市場還是從雷衛東那裏進貨合適。


    “我們控製山東市場,至於外麵的市場,我們的刀和槍會給我們開路的!”雷衛東笑道,自己越來越像大資本家了,為了市場要不斷對外進行擴張。


    “大帥,你說的精鹽是什麽,是不是和青鹽一樣!”董小宛想起夫君剛剛好像提起這一塊事情。


    “是的!”雷衛東點點頭。


    明朝的鹽可以分為海鹽、池鹽(湖鹽)和井礦鹽等幾類。


    因為工藝簡單,隻是最基本的煎、曬,所生產的鹽基本上都是粗鹽。


    這就導致,鹽的品質同產地關係極大。


    最好的鹽是四川自貢的井鹽和青鹽,這裏的鹽氯化鈉含量能超過95%,品質冠絕天下,被稱為精鹽,其價格在山東、淮河地區能達到三百文一斤。


    是富豪、官宦人家的最愛。


    而海鹽,因為海水苦,導致生產出的鹽雜質比較多,味道也比較苦,所以售價比較低,也就幾十文一斤,主要是貧民百姓實用。


    可以說價格差距極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之穿越諸天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坦克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坦克車並收藏洪荒之穿越諸天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