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門推開,聖上和皇後進來。
“阿耶!”孩子們歡喜的,“快看,阿膠糕!”
“好好地,怎麽想起做這個?”聖上看著碼得整齊的阿膠糕,順手拈了一塊喂皇後。
皇後臉色微紅,沒有當眾拂丈夫麵子,輕咬一口,聖上將剩下的全扔自己口中。
“嗯,味道不錯!”聖上點頭,軟軟糯糯有嚼勁兒,香香甜甜卻不膩。
“阿耶,小蘇大人說阿膠糕滋補身體、補氣血,青雀特意學會,做給阿娘吃。”李泰拽著他爹衣袍撒嬌。
“好,青雀長大了,懂事了!阿耶甚是欣慰!”聖上選擇性眼瞎,隻表揚李泰。
李承乾亮晶晶的眼睛閃過失落,長樂看一眼大兄沒說話,豫章嘟著小嘴不高興。
她們也學了的,本來是太子阿兄學,四皇兄是橫插進來的,卻被他搶了功,阿耶偏心!
皇後扯了扯聖上衣袍,聖上才意識到,忙補漏:“高明、長樂、豫章都不錯,是孝順孩子!
高明,很有兄長風範,是位好兄長!”聖上拍了拍太子肩頭,鼓勵道。
“孩兒謹記父皇教誨!”李承乾臉上露出笑容,眼裏又恢複光彩。
畢竟隻是十二歲的孩子,努力做好一切,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小丫頭叫什麽名字?”長孫皇後和藹地問小桃、阿棠。
阿棠不知該作何迴答,看向小桃。
“迴娘娘,臣女蘇桃,京兆府少尹蘇步成次女。”小桃躬身,規規矩矩迴道。
“迴娘娘,臣女蘇棠,京兆府少尹蘇步成三女。”阿棠學道。
“真好看!”長孫皇後看著兩個與豫章差不多大小的女娃,一眼就喜歡上。
肉乎乎的臉蛋,撲閃的大眼睛,像一對雙胞胎,穿著豔麗的緋色襖子,喜慶,討人喜歡。
“娘娘謬讚!”小桃謙虛道。
“娘娘謬讚!”阿棠亦步亦趨。
“撲哧!”長孫皇後被阿棠逗笑,蠻可愛的孩子,好像不太懂宮裏規矩,啥都跟著小桃學。
溫柔地拉著阿棠的手:“幾歲啦?”
“六歲!”阿棠盯著皇後看,“娘娘真好看!跟我阿娘一樣好看!”
“阿棠!”小桃急忙製止,此話大不敬,怎能拿臣婦與皇後相比?
阿棠一臉茫然,不知哪裏錯了。
“真的?阿棠的阿娘一定是天下最好看的,對吧?”長孫皇後柔聲道。
並不覺得冒犯,阿棠把自己與她娘相提,是把自己當做她可親可敬之人。
“嗯!”阿棠點頭,“阿娘給阿棠縫漂亮衣裳,阿棠喜歡緋色!”
“難怪呢,阿棠穿緋色真好看!”長孫皇後越發喜歡這個聰明又有些傻氣的孩子。
摸著她的手,覺得手指異常纖長、細小,仔細一看,跟常人不同,“你的手怎麽啦?”
阿棠收迴手,藏到身後,無措地看向蘇櫻。
“迴娘娘,阿棠是我們在嶺南撿的孩子。
我家住山腳,早上醒來阿棠昏迷在家門口,救醒後問啥都不記得。”蘇櫻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小桃垂著頭,沒敢看阿姐和皇後,怕自己臉上表情沒藏好,泄露秘密。,
“可憐的孩子!”長孫皇後憐愛的撫了撫阿棠,頭發柔軟光滑。
長樂、豫章聽了,憐憫地拉起阿棠的手看,“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阿棠沒說話,她想花花、小黑、狼爹狼娘狼兄妹了。
“我那裏有幾匹緋色錦緞,你去取來,賞與阿棠、小桃吧,女娃就該打扮的漂漂亮亮。”長孫皇後對賀蘭蓉蓉道。
“是!”貼身女官轉身出去。
“今日出城,考察如何?”聖上問太子。
“迴父皇,選了城南外南嶺村的幾座荒山和永業田,那裏偏遠,與秦嶺相連。”李承乾迴道。
“哦,為何選哪裏?”聖上想聽聽長子的見地。
“迴父皇,那裏遠離人群,方圓十裏沒有農田和人煙,安全可靠。
不擾民,不占用耕地,防止泄密,易於防守。”太子躬身道,談及正事,又恢複成小大人,一板一眼。
“嗯!你們買那麽多作甚?用得完?”早有人向聖上匯報過。
“迴陛下,永業田那部分乃蘇家購買。
一半種甘蔗,一半種豆子,兩三年後輪種,這樣幾年後便是一片肥沃熟地!
養地的同時,出產甘蔗、豆子。”蘇櫻搶先迴答。
“你倒是巧宗!”聖上聽了意動。
“長安周邊用此法推廣,種幾年甘蔗、豆子,便能收獲一大片熟地。”
“陛下,不可!”蘇櫻搖頭。
“為何?”聖上錯愕,始作俑者反倒反對。
“陛下,長安城人口眾多,冬季寒冷,需要大量木柴燒炭取暖。
若毀林造田,將失去大量山林,冬季取暖成大問題,得不償失。
且大量砍伐山林,極易造成山體滑坡,易引發山洪等一係列災害。”蘇櫻勸阻。
古代北方冬天取暖是個大問題,窮人餓死的多,但冬天凍死的更多。
蘇櫻不想一個拍腦袋的決定,讓窮人凍死在冬天。
就是現代社會裏,六七十年的毀林造田,前些年又大搞退耕還林,保護水土。
是遭到大自然反噬後,才明白的。
“哦,聽蘇卿的意思,毀林竟有如此嚴重後果!”聖上第一次聽聞這種說法。
“陛下,臣絕無虛言。
樹根、草根吸收大量水分,在土壤中盤根錯節,形成山地裏的筋骨,可吸附泥沙、穩固水土不流失。”蘇櫻科普道。
“我們改成種作物,不也有根係吸水,紮根土壤?”聖上不解有何不同。
“陛下,作物的根莖相較於山林的樹木淺薄、且根係織成的網絡小得多。
吸收、保持水份、穩固泥土能力遠不及山裏樹木。”蘇櫻解釋道。
在場眾人長了見識,以前隻知向大山索取樹木燒炭、蓋房,卻不想樹木在風調雨順中起了關鍵作用。
“如此,蘇卿在中原推廣種植甘蔗又為哪般?”聖上遺憾和不解。
蘇櫻迴道:“陛下,臣此舉重在驗證北方甘蔗種植法,官府可將此法推廣,無需強令百姓種植。
百姓自會在田間地頭種植,當零嘴吃,亦可售賣換錢。
積少成多,把不少零角地用上,也能出產不少甘蔗。
四皇子規劃在益州等地推廣,倒是不錯的主意。
那裏土地肥沃,收割完甘蔗,下一季甘蔗種植前,還能種其他作物。”
“阿耶!”孩子們歡喜的,“快看,阿膠糕!”
“好好地,怎麽想起做這個?”聖上看著碼得整齊的阿膠糕,順手拈了一塊喂皇後。
皇後臉色微紅,沒有當眾拂丈夫麵子,輕咬一口,聖上將剩下的全扔自己口中。
“嗯,味道不錯!”聖上點頭,軟軟糯糯有嚼勁兒,香香甜甜卻不膩。
“阿耶,小蘇大人說阿膠糕滋補身體、補氣血,青雀特意學會,做給阿娘吃。”李泰拽著他爹衣袍撒嬌。
“好,青雀長大了,懂事了!阿耶甚是欣慰!”聖上選擇性眼瞎,隻表揚李泰。
李承乾亮晶晶的眼睛閃過失落,長樂看一眼大兄沒說話,豫章嘟著小嘴不高興。
她們也學了的,本來是太子阿兄學,四皇兄是橫插進來的,卻被他搶了功,阿耶偏心!
皇後扯了扯聖上衣袍,聖上才意識到,忙補漏:“高明、長樂、豫章都不錯,是孝順孩子!
高明,很有兄長風範,是位好兄長!”聖上拍了拍太子肩頭,鼓勵道。
“孩兒謹記父皇教誨!”李承乾臉上露出笑容,眼裏又恢複光彩。
畢竟隻是十二歲的孩子,努力做好一切,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小丫頭叫什麽名字?”長孫皇後和藹地問小桃、阿棠。
阿棠不知該作何迴答,看向小桃。
“迴娘娘,臣女蘇桃,京兆府少尹蘇步成次女。”小桃躬身,規規矩矩迴道。
“迴娘娘,臣女蘇棠,京兆府少尹蘇步成三女。”阿棠學道。
“真好看!”長孫皇後看著兩個與豫章差不多大小的女娃,一眼就喜歡上。
肉乎乎的臉蛋,撲閃的大眼睛,像一對雙胞胎,穿著豔麗的緋色襖子,喜慶,討人喜歡。
“娘娘謬讚!”小桃謙虛道。
“娘娘謬讚!”阿棠亦步亦趨。
“撲哧!”長孫皇後被阿棠逗笑,蠻可愛的孩子,好像不太懂宮裏規矩,啥都跟著小桃學。
溫柔地拉著阿棠的手:“幾歲啦?”
“六歲!”阿棠盯著皇後看,“娘娘真好看!跟我阿娘一樣好看!”
“阿棠!”小桃急忙製止,此話大不敬,怎能拿臣婦與皇後相比?
阿棠一臉茫然,不知哪裏錯了。
“真的?阿棠的阿娘一定是天下最好看的,對吧?”長孫皇後柔聲道。
並不覺得冒犯,阿棠把自己與她娘相提,是把自己當做她可親可敬之人。
“嗯!”阿棠點頭,“阿娘給阿棠縫漂亮衣裳,阿棠喜歡緋色!”
“難怪呢,阿棠穿緋色真好看!”長孫皇後越發喜歡這個聰明又有些傻氣的孩子。
摸著她的手,覺得手指異常纖長、細小,仔細一看,跟常人不同,“你的手怎麽啦?”
阿棠收迴手,藏到身後,無措地看向蘇櫻。
“迴娘娘,阿棠是我們在嶺南撿的孩子。
我家住山腳,早上醒來阿棠昏迷在家門口,救醒後問啥都不記得。”蘇櫻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小桃垂著頭,沒敢看阿姐和皇後,怕自己臉上表情沒藏好,泄露秘密。,
“可憐的孩子!”長孫皇後憐愛的撫了撫阿棠,頭發柔軟光滑。
長樂、豫章聽了,憐憫地拉起阿棠的手看,“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阿棠沒說話,她想花花、小黑、狼爹狼娘狼兄妹了。
“我那裏有幾匹緋色錦緞,你去取來,賞與阿棠、小桃吧,女娃就該打扮的漂漂亮亮。”長孫皇後對賀蘭蓉蓉道。
“是!”貼身女官轉身出去。
“今日出城,考察如何?”聖上問太子。
“迴父皇,選了城南外南嶺村的幾座荒山和永業田,那裏偏遠,與秦嶺相連。”李承乾迴道。
“哦,為何選哪裏?”聖上想聽聽長子的見地。
“迴父皇,那裏遠離人群,方圓十裏沒有農田和人煙,安全可靠。
不擾民,不占用耕地,防止泄密,易於防守。”太子躬身道,談及正事,又恢複成小大人,一板一眼。
“嗯!你們買那麽多作甚?用得完?”早有人向聖上匯報過。
“迴陛下,永業田那部分乃蘇家購買。
一半種甘蔗,一半種豆子,兩三年後輪種,這樣幾年後便是一片肥沃熟地!
養地的同時,出產甘蔗、豆子。”蘇櫻搶先迴答。
“你倒是巧宗!”聖上聽了意動。
“長安周邊用此法推廣,種幾年甘蔗、豆子,便能收獲一大片熟地。”
“陛下,不可!”蘇櫻搖頭。
“為何?”聖上錯愕,始作俑者反倒反對。
“陛下,長安城人口眾多,冬季寒冷,需要大量木柴燒炭取暖。
若毀林造田,將失去大量山林,冬季取暖成大問題,得不償失。
且大量砍伐山林,極易造成山體滑坡,易引發山洪等一係列災害。”蘇櫻勸阻。
古代北方冬天取暖是個大問題,窮人餓死的多,但冬天凍死的更多。
蘇櫻不想一個拍腦袋的決定,讓窮人凍死在冬天。
就是現代社會裏,六七十年的毀林造田,前些年又大搞退耕還林,保護水土。
是遭到大自然反噬後,才明白的。
“哦,聽蘇卿的意思,毀林竟有如此嚴重後果!”聖上第一次聽聞這種說法。
“陛下,臣絕無虛言。
樹根、草根吸收大量水分,在土壤中盤根錯節,形成山地裏的筋骨,可吸附泥沙、穩固水土不流失。”蘇櫻科普道。
“我們改成種作物,不也有根係吸水,紮根土壤?”聖上不解有何不同。
“陛下,作物的根莖相較於山林的樹木淺薄、且根係織成的網絡小得多。
吸收、保持水份、穩固泥土能力遠不及山裏樹木。”蘇櫻解釋道。
在場眾人長了見識,以前隻知向大山索取樹木燒炭、蓋房,卻不想樹木在風調雨順中起了關鍵作用。
“如此,蘇卿在中原推廣種植甘蔗又為哪般?”聖上遺憾和不解。
蘇櫻迴道:“陛下,臣此舉重在驗證北方甘蔗種植法,官府可將此法推廣,無需強令百姓種植。
百姓自會在田間地頭種植,當零嘴吃,亦可售賣換錢。
積少成多,把不少零角地用上,也能出產不少甘蔗。
四皇子規劃在益州等地推廣,倒是不錯的主意。
那裏土地肥沃,收割完甘蔗,下一季甘蔗種植前,還能種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