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阿櫻!叫我說什麽好?”盧照時拿著清單,看著桌上裝著白糖、冰糖、酸棗糕的白瓷罐,眼眶濕潤。


    這是給自己私人備的禮,到了長安,貢品麵呈聖上,自己這份用來打點人脈。


    十年外派梧州,朝中無人,時逢年節,不能空手拜見上司,人情世故哪裏都要!


    小小一罐,金貴無比,除了宮中,市麵上根本買不到。


    送禮拿得出手,收禮的更有麵子!


    這些日子,夫人遣人到廣州港尋覓奇珍異寶,花費不少,都比不上這小小一罐糖來得貴重。


    夫人一片心意,他感激不盡,陪著自己無怨無悔,在嶺南苦熬十年,


    盧照時從沒想到,因為蘇家,自己也能入了聖上的眼。


    以前覺得人到中年萬事休,如今覺得自己年富力強,正是大有作為之時。


    “鶴齡,我即將啟程去長安,家裏就拜托你多照看!”盧照時對王延年道。


    “恭喜大人,守得雲開見月明!”王延年替老友高興,“放心去!家裏我們替你守著!”


    盧照時收拾行囊,帶上蘇伯彥、胡大朗、一應貢品往長安進發,特意從大庾嶺路過。


    “快!水泥攪拌好了沒?那邊等著要!快!”大庾嶺道路上,全是忙碌的民夫。


    長長的道路分成幾段,最前麵的墊平路麵,緊隨其後的是填土、夯土、上模板、紮竹筋條、灌水泥、抹平。


    像一條巨龍,人人都在忙碌、忙而不亂,臉上洋溢著笑容。


    甚至還能看到不少穿官袍的官員混雜其間,那是負責各路段的負責人。


    一身灰塵,卻精神抖擻、幹勁兒十足。


    有路過的客商駐足觀看,極力稱頌蘇大人能幹!沒有蘇大人就沒有今天的大庾嶺。


    “老伯,錯了!”蘇伯彥打斷。


    “這位郎君,老夫哪裏錯了?大夥兒說說,是不是?要不是蘇大人,咱們不知還要苦行多少代?”


    年約五旬的客商大聲道,是真心稱頌蘇大人!


    “對!蘇大人能官厲吏!我等大庾嶺百姓之福!”周邊百姓紛紛讚道。


    “老伯,是聖上英明!朝廷勵精圖治!


    不然蘇大人再厲害,沒有聖上許可、朝廷支持,大力撥款,他也修不了大庾嶺!


    是不是這個理兒?”蘇伯彥徐徐引導。


    “郎君說的是,老夫膚淺了!”老客商瞬間意會,拱手遙對長安,“聖上英明,朝廷勵精圖治!願我大唐永世繁盛!”


    盧照時含笑看著蘇伯彥,長江後浪推前浪,蘇家人才輩出!這反應夠敏捷!


    一味誇大蘇員外郎的功績,隻字不提聖上、朝廷,置聖上、朝廷於何地?隻怕路未修完,禍事先到。


    “盧大人、伯彥?”蘇老二看到熟悉的身影。


    “二叔!”蘇伯彥轉身,一個頭發、胡須、渾身上下皆灰塵的二叔,齜著大白牙傻笑。


    “你們咋來了?”蘇老二將人帶到驛站。


    “盧大人迴京麵聖,我與胡大郎君隨行,迴長安複學。”蘇伯彥迴道,“二嬸目前一切安好!”


    “恭喜蘇大人,大庾嶺修通指日可待!”盧照時衝蘇老二拱手道。


    工地熱火朝天的場景,盧照時看得渾身火熱,鬥誌昂揚!


    “同喜、同喜!修建大庾嶺得以實現,大人功不可沒!”蘇老二謙遜道。


    兩次倡議,都有盧照時,將來刻碑,必定要加上,給朝廷的請功簿上也會帶上。


    “征調了多少民夫?”盧照時咂一口茶關切道,麵聖時也能幫著美言幾句。


    “周邊三個鄉鎮的民夫都參加,有三四千人!本來隻征調一半,可村民們想早日通路,農忙後全來了。


    甚至兩邊碼頭的船夫也來了不少,船商們不時送些吃喝,鼓勵眾人!”蘇老二說著滿是自豪。


    “照這速度,開年迴來,新道能修通了吧?”盧照時問。


    “差不多!原本我還以為要耗時兩年,想不到百姓期盼已久,熱情高漲!”


    一番磨礪,蘇老二沉穩、睿智,已是老練的官場中人,舉手投足頗有氣度。


    “蘇大人,你是如何想到重新開辟一條道路的?按理原路上拓寬,不是更省時省力麽?”


    胡大朗第一次到大庾嶺,被壯觀的勞動場麵震撼,還沒見識到原路的艱險、難行,心中不免疑惑。


    “胡大郎君問的好!”蘇老二讚道,“沒走過大庾嶺的人都會這麽問,隻要走過,便知曉答案。”


    胡大朗盯著蘇老二,等候下文,結果蘇老二沒了,悶頭喝茶。


    好一會兒,胡大朗才反應過來,答案在路上!


    喝茶小坐一會兒,蘇伯彥留下一罐冰糖、一袋核桃芝麻粉,幾人趕路。


    “二叔,時彥、辰彥已接了秦外祖,與遊學的孩子們一同抵達長安,不再迴嶺南。


    明年阿櫻帶祖母、二嬸她們返迴長安。”


    “嗯!時彥已來信告知!”蘇老二情緒有些低落。


    兩個兒子不管不顧跑迴滎陽,捅了簍子卻沒膽量承擔,還是小兒子智取訴狀,騙走老嶽母,一場鬧劇才收場。


    事後連寫信的勇氣都沒有,要不是時彥來信,她還不知兩個兒子如此能耐!


    “二叔莫要難過,人經曆風雨方能成長,經此一事,時彥、辰彥定然醒悟,以後必不會再糊塗。”蘇伯彥寬慰。


    蘇老二看著侄子,是啊,經曆風雨方能成長!


    流放嶺南,兄長、三弟家的孩子迅速成長,勇敢麵對困境、齊心協力,窮且益堅。


    唯有自家的,一個糊塗、兩個糊塗、三個四個還是糊塗,萬幸最小的兒子沒糊塗。


    不然二房是真的一個不剩,全不中用!


    胡大朗緊緊貼著崖壁,不敢往外看,媽呀,這路太難走了。


    自己空手尚且走得如此艱難,那些常年人扛馬馱是如何過的?每年兩頭的物資全從這條小道交換。


    難怪蘇大人在南嶺另外開辟道路,這路是真沒法拓寬。


    施工難度大,且施工就得阻斷通行,兩邊水路生意將斷掉,多少人的生計維係於此!


    難怪船商們紛紛舍財捐贈,大力支持。


    老路不斷,他們的財源就不斷,開通的新路四車道,更是讓他們的生意壯大!


    蘇大人當真是功德無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開荒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穀豐登慶豐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穀豐登慶豐年並收藏貞觀開荒人最新章節